利血平

合集下载

利血平相关的注意事项

利血平相关的注意事项

利血平相关的注意事项利血平是一种降压药物,作用是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此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使用利血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用药前,要先经过医生的诊断和指导。

利血平是处方药,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频率,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利血平一般每天服用1至2次,剂量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严格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减少或增加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3. 避免突然停药。

利血平的长期应用时间可能会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引发血压反跳,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甚至危及生命。

4. 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利血平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心悸、腹泻等,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血糖升高等。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5. 忌与某些药物同服。

利血平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相互影响,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常见的禁忌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麻醉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在使用利血平期间,应告知医生当前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调整。

6. 注意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同时应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包括合理饮食、减轻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7.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利血平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受精卵和胎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同时需要权衡药物治疗和胎儿的风险。

同时,利血平也可通过乳汁排泄,因此哺乳期妇女慎用。

8. 长期用药需要定期检查。

利血平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如肾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等。

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利血平的副作用

利血平的副作用

利血平的副作用利血平是一种降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能够通过扩张血管和减少心脏负荷来降低血压。

利血平作为一种处方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然而,利血平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低血压:利血平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但有时会引起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头晕、乏力、虚弱等症状。

在开始使用利血平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或晕厥,这通常是因为药物使血压过低而导致的。

如果出现严重的低血压症状,例如昏厥或胸闷,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就医。

2.水肿:利血平可以减少血管的收缩,但有时会导致水分在身体中潴留,引起水肿。

尤其是在初次使用药物时,患者可能会发现手部、脚部或脸部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

如果水肿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3.心律失常:利血平有时会引发心律失常,例如心悸、心动过速或心跳不规律等。

一般情况下,这些心律失常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需要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4.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在使用利血平时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

这些消化不良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会在药物开始起效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但如果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时间长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向医生咨询并寻求相应的处理方法。

5.其他: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包括头痛、疲劳、失眠、情绪低落等。

这些副作用在使用利血平期间可能会出现,但大多数患者能够逐渐适应药物并减轻症状的程度。

如果副作用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或更换药物。

总之,利血平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物,能够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治疗。

然而,在使用利血平期间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利血平之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用药。

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

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

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手术利血平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控制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在临床手术中,医务人员常常需要停用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手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关于手术利血平的停用标准,医学界有统一的规定,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利血平停用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手术利血平的停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手术利血平的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类型,医生会决定停用哪种手术利血平以及停用的剂量。

一般来说,所有非必需药物都会在手术前停用,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干预。

2.停药时间:通常情况下,手术利血平需要提前停用一定的时间,以确保药物能够完全代谢及清除出体外。

一般来说,长效药物需要停用3-5天,短效药物则需要停用1-2天。

3.停药后的监测:在停用手术利血平后,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房颤等心律失常。

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的替代药物。

除了以上停用标准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及医生注意:1.患者在停用手术利血平期间需要注意情绪的稳定和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2.医生在停用手术利血平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及过敏史,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手术利血平的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手术利血平的停用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停用标准,避免在手术中出现不良反应。

医疗人员也应充分了解手术利血平的使用规范,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得到正确的药物管理,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此处文章结束】以上是本人为您撰写的关于【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第二篇示例:手术利血平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脏负担,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手术利血平的药理作用以及副作用的影响,我们在手术前需要停用该药物,以避免手术期间出现出血、低血压等并发症。

复方利血平片的功能主治

复方利血平片的功能主治

复方利血平片的功能主治一、简介复方利血平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利血平、丹参、藿香、冰片、远志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二、功能主治复方利血平片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改善循环系统:复方利血平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改善血液流动性,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它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减少心脏负荷,预防心脏病发作和心脑血管意外。

2.舒缓神经系统:复方利血平片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舒缓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紧张症状。

它可以帮助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睡眠,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3.抗炎抗菌:复方利血平片中的丹参和藿香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预防感染。

4.解毒消肿:复方利血平片中的冰片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减轻肿胀疼痛。

它可以有效改善局部炎症和红肿,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5.调节血脂:复方利血平片中的利血平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它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

三、适应症复方利血平片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高血压:复方利血平片具有降压作用,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2.心绞痛:复方利血平片可以改善心脏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3.失眠、焦虑:复方利血平片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4.感冒发烧:复方利血平片中的丹参和藿香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等。

5.痛经:复方利血平片通过舒缓神经系统,缓解痛经症状,减轻月经不适感。

6.肿瘤术后辅助治疗:复方利血平片可以帮助减轻手术后的不适感和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四、用法用量复方利血平片的用法用量:•成人一次3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用量应适量减少,儿童一般按体重计算用量;•请遵医嘱使用,不得超量服用。

利血平的功效与禁忌

利血平的功效与禁忌

利血平的功效与禁忌
利血平是由夹竹桃科植物萝芜木的根中所提取、分离的一种生物碱。

别名又叫寿比安、血安平、蛇根碱。

利血平为白色或淡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几无味,遇光色渐变深,其溶液变色更快。

几不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氯仿。

功效作用方面,利血平主要作用为影响交感神经末梢中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过程,致使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耗尽,妨碍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因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血率减慢,对中枢神经有安定作用。

主要用于早期轻、中度高血压,降压作用缓和而持久;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用于重度与晚期或急性高血压,亦有用于狂燥型精神病。

此外,利血平还有以下禁忌事项。

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忌用。

2.常见的副作用有鼻塞、四肢无力、精神疲倦、嗜睡、肠蠕动增加及腹泻等。

长期应用大剂量可出现精神忧郁症、帕金森氏症。

3.利血平忌酒类,利血平微溶于乙醇,但乙醇对此药有协同作用,使血管骤然扩张,血压急剧下降。

因此服用利血平,注意不要饮酒。

4.利血平忌与动物脂肪合用。

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影响降压药及降血脂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5.利血平忌与含酪胺的食物合用。

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青鱼、蚕豆、鸡肝、葡萄酒等,与利血平同吃的话,会造成利血平的降压作用减弱。

利血平的功效与作用

利血平的功效与作用

利血平的功效与作用利血平的功效与作用利血平(Lixueping),是一种药理作用独特的中药制剂,具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效与作用。

利血平主要由当归、黄芪、白芍等多种中药组成,通过调节体内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动,从而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血平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利血平。

一、促进血液循环利血平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通过其多种有效成分的作用,来刺激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首先,利血平中的当归、白芍等中药成分具有舒筋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动。

此外,利血平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量,从而提高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过程。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利血平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祛湿利水的功效,对于一些与血液循环问题相关的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二、调节血压利血平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调节血压。

其主要原因是利血平中的黄芪、天麻等中药成分,具有强心利尿的作用,可以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利血平还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进一步降低血压水平。

为了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利血平还常常与其他降压药物一起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三、增强免疫力利血平的其中一个重要功效是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当归、黄芪等中药成分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从而提高免疫力。

此外,利血平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增强疾病的抵抗能力。

因此,利血平经常被用来辅助治疗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性功能障碍等。

四、缓解痛经利血平在中医药学中也常常被用来治疗痛经。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常伴随下腹疼痛、腰酸背痛等症状。

利血平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减轻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改善子宫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痛经症状。

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

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

手术利血平停用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手术利血平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控制高血压。

在患者接受手术前,通常需要停用手术利血平,以避免手术中出血不止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停用手术利血平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医务人员必须清楚了解这些标准,并严格遵守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停用手术利血平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利血平的种类:根据患者所使用的手术利血平的种类不同,停药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使用的是长效手术利血平,如缬沙坦等,停药时间可以较短;而如果是短效手术利血平,如硝苯地平等,停药时间可能会更长。

3.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患者的病情和接受的手术类型也会影响停用手术利血平的标准。

如果患者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或肾脏疾病,停药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如果患者接受的是高危手术,如心脏手术或脑部手术,停药时间可能会更长。

停用手术利血平的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医务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用药周期和剂量等因素来确定停药时间。

医务人员在停用手术利血平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只有严格遵守停用手术利血平的标准,才能有效地预防手术中出血不止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2000字】第二篇示例:手术利血平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能够帮助调节血压、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但在手术前是否需要停用手术利血平,一直是医生们争论的话题。

一方面,手术利血平能够稳定血压、预防术中发生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手术利血平对于麻醉、手术过程中的血压波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是否停用手术利血平,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的类型、手术前后的血压控制等因素,并制定适当的停药标准。

需要明确的是,手术利血平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疾病。

如果患者的高血压病情较为严重,长期依赖手术利血平维持血压正常水平,那么在手术前停用手术利血平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衰加重等并发症。

利血平主要结构特征

利血平主要结构特征

利血平主要结构特征利血平(Lisinopril)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进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脏负荷,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利血平具有以下主要结构特征:I. 化学结构利血平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在化学上属于单一化合物。

其化学名为N^2-[(1S)-1-[(ethoxycarbonyl)amino]-3-phenylpropyl]-L-lysyl-L-proline dihydrate。

其分子式为C21H31N3O5•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41.52。

II. 分子结构利血平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乙氧羰基(ethoxycarbonyl)基团、一个苯基(phenyl)基团以及一个丙氨酸(proline)残基。

它还包含一个赖氨酸(lysine)残基和一个异亮氨酸(isoleucine)残基。

III. 药效活性利血平是一种高选择性的ACEI,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来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

它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利血平还可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和肾脏的功能。

IV. 药代动力学利血平经口服后迅速吸收,并在肝脏中被代谢为活性代谢物利诺普利酯(Lisinoprilat)。

其生物利用度约为25%,半衰期约为12小时。

利诺普利酯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约有50%以未代谢形式从尿液中排出。

V. 药物相互作用利血平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合用时可能降低利尿和降压效果;与钾保留性利尿剂合用时可能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与二噁英受体拮抗剂(ARBs)合用时可能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在使用利血平时应谨慎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

VI. 不良反应利血平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乏力、咳嗽、低血压等。

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管水肿、肾功能损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利舍平
英文通用名称:Reserpine
其它名称:利血平、尼寿品、嗪比南、蛇根碱、寿比安、血安平、Rau-Sed、Reserpex、Reserpinum、Reserpoid、Rivasin、Roxinoid、Sandril、Sedaraupin、Serfin、Serpasil、Serpen、Serpiloid
【临床应用】
1.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尤其适用于伴精神紧张的患者。

也常与肼屈嗪、氢氯噻嗪等合用治疗严重和晚期高血压。

注射液可用于高血压危象,但不推荐本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第一线药物。

2.用于精神病性躁狂症状(国外资料)。

【药理】
1.药效学本药为含于国产萝芙木及印度萝芙木根中的一种生物碱,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降血压药。

一方面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端去甲肾上腺素,使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导受阻,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发挥降压作用。

另一方面也使心、脑和其它器官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贮存耗竭,而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产生降压作用。

此外,本药还可作用于下丘脑部位产生镇静作用,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焦虑、紧张和头痛等症状,且对精神躁狂症状有一定疗效。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后迅速自胃肠道吸收,口服后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约为30%-50%。

药物起效缓慢,数日至3周起降压效果,3-6周达高峰,停药后作用可持续1-6周。

本药口服后迅速分布到主要脏器(包括脑组织)。

肌内注射4小时降压作用达高峰,持续10小时。

静脉注射后1小时起降压作用。

主要在肝内代谢,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6%。

半衰期α相与β相分别为4.5小时和45-168小时,无尿时消除半衰期为87-323小时。

单剂服药4日后约有60%的药物以原形随粪便排出,8%随尿液排出,尿中原形药不足1%。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萝芙木制剂过敏者对本药也过敏。

2.禁忌症(1)对本药或萝芙木制剂过敏者(国外资料)。

(2)活动性胃溃疡患者。

(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抑郁症(尤其是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

(5)孕妇。

3.慎用(1)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患者。

(2)癫痫患者。

(3)胆石症(本药可促使胆绞痛发作)。

(4)帕金森病。

(5)有精神抑郁史者。

(6)嗜铬细胞瘤。

(7)肾功能不全者。

(8)有胃溃疡、胃肠功能失调等病史者。

(9)呼吸功能差的患者。

(10)年老体弱者。

(11)哺乳期妇女。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能透过胎盘,可使胎儿发生呼吸困难及呼吸道阻塞而危及胎儿生命。

另外,还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系统抑制、鼻充血、紫绀、食欲减退、嗜睡、心动过缓、新生儿紧抱反射受抑制等。

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可进入乳汁,引起婴儿呼吸道分泌增多、鼻充血、紫绀、体温降低和食欲减退,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权衡利弊。

6.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可干扰尿中17羟及17酮的测定。

(2)可使血清催乳素浓度增高。

(3)短期大量注射本药,可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增多,而长期使用则减少。

(4)肌注本药,尿中香草杏仁酸排出最初增加约40%,第2日减少,长期给药总排出量减少。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较少见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下肢水肿等。

2.呼吸系统较多见鼻塞,较少见支气管痉挛等。

3.精神神经系统常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郁、神经紧张、焦虑、多梦、梦呓、清晨失眠,较少见手指强硬颤动等。

精神抑郁的发生较隐匿,可致自杀,可出现于停药之后,并持续数月。

4.消化系统较多见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较少见胃痛、呕血及柏油样大便。

胆石症患者还可促发胆绞痛。

5.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性欲减退,可致阳萎。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与利尿药或其它降压药合用,可使降压作用加强,应注意调整剂量。

2.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可使中枢抑制作用加重。

3.可使β阻滞药作用增强,导致心动过缓。

4.胍乙啶及其同类药与本药合用,可增加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及精神抑郁等不良反应。

5.与洋地黄毒苷或奎尼丁合用,可引起心律失常,虽在常用剂量甚少发生,但大剂量使用时须小心。

6.与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等合用,可使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

7.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引起多巴胺耗竭而致帕金森病发作。

8.与麻黄碱、苯丙胺等合用,可使儿茶酚胺贮存耗竭,使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作用受抑制。

9.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本药的降压作用减弱,抗抑郁药作用也受干扰。

10.与布洛芬合用,可使本药降压效果减弱。

11.本药可通过耗竭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而使美芬丁胺无效。

12.育亨宾可使本药的降压作用减弱。

·药物-酒精/尼古丁相互作用
本药与乙醇同用,可使中枢抑制作用加重。

【给药说明】
1.用量应个体化,年老、体衰者宜用小剂量。

2.如用药久不见效,宜与其它降压药(如氯噻嗪类、肼屈嗪等)合用,而不应增加本药的剂量。

3.应用本药的患者手术时可不停药,可于术前给予阿托品以防止心动过缓;若血压过度下降,可用肾上腺素纠正。

4.如出现食欲减退、阳萎、精神抑郁等,应停药。

5.正在服用本药的患者不能进行电休克治疗,因小的惊厥性电休克剂量即可引起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反应。

应在停用本药至少14日后才可开始电休克治疗。

6.本药停药后数月,仍可出现中枢或心血管反应。

7.有学者认为绝经期妇女长期使用本药可使乳癌发生率增加,但目前尚无定论。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高血压:一次0.1-0.25mg,一日1次,经过7-14日的剂量调整期,以最小有效剂量确定维持量。

一次最大用量为0.5mg。

·肌内注射高血压危象:初量为0.5-1mg,以后按需要每4-6小时肌注
0.4-0.6mg。

儿童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一日按体重0.005-0.02mg/kg或按体表面积0.15-0.6mg/m2给药,分1-2次服用。

[国外用法用量参考]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高血压:初始用量为一日0.5mg,1-2周后减至一日0.1-0.25mg的维持用量。

2.精神疾病:一日0.5mg,可根据个体反应在0.1-1mg内调整剂量。

·肌内注射高血压危象:起始剂量为0.5-1mg,按需要每3-12小时给予
2-4mg,至理想血压水平。

如一次用量至4mg仍无效,应考虑换用其它抗高血压药。

应注意初始用量大于0.5mg,可能产生严重的低血压,尤其伴有脑出血时。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严重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ml/min)应避免用本药;轻、中度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大于10ml/min)不需调整用量。

·老年人剂量
建议老年人采用较低用量(一日0.05mg)至常规用量(一日0.25mg)。

·透析时剂量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后不需要补充用量。

儿童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本药不推荐用于治疗儿童高血压。

如须使用,建议剂量为一日0.02mg/kg或0.6mg/m2,1次或分2次服用。

一日最大量为0.25mg。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同成人“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透析时剂量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后不需要补充用量。

【制剂与规格】
利舍平片(1)0.1mg。

(2)0.25mg。

贮法:避光、密闭保存。

利舍平注射液(1)1ml:1mg。

(2)1ml:2.5mg。

贮法:避光、密闭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