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合集下载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文字素材1(人民版必修3)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文字素材1(人民版必修3)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文献资料1.原始资料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

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

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者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表示同意。

──狄德罗《百科全书》“政治权威”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那时,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最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它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一切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后来这句话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和这些原理矛盾的现实,实际上被上下颠倒了。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启蒙运动的具体内容

启蒙运动的具体内容

启蒙运动的具体内容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革命,旨在推动人类从迷信、愚昧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倡导理性、自由和平等。

它对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启蒙运动的具体内容。

一、思想基础1.1 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之一是理性主义。

这种哲学观认为,人类通过理性可以认识到真理和普遍规律,而不是依靠传统、信仰或权威。

因此,人们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并且对于任何事情都应该持怀疑态度。

1.2 经验主义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是经验主义。

这种哲学观认为,人类只能通过感官经验来获取知识。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他们所得到的结论,并且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二、社会变革2.1 政治体制启蒙运动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制度,主张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政治体制。

他们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该来自于人民,而不是来自于上帝或君主。

因此,他们提倡普选、议会制、分权制等一系列民主制度。

2.2 教育改革启蒙运动主张对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和独立精神的公民。

他们反对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提倡普及教育、取消贵族特权等措施。

2.3 社会伦理启蒙运动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

他们反对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并且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之间的隔阂。

三、文化变革3.1 文学艺术启蒙运动推崇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反对浪漫主义和情感主义。

因此,在文学艺术方面,启蒙运动强调现实主义和客观性,注重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

3.2 科学技术启蒙运动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认为科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

他们反对迷信和神秘主义,强调实证主义和实验方法。

3.3 媒体传播启蒙运动倡导自由思想和言论自由,反对官方控制和审查。

因此,在媒体传播方面,启蒙运动主张建立独立的报纸、杂志等媒体机构,并且鼓励公众参与讨论和辩论。

四、影响与意义启蒙运动是欧洲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对现代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启蒙运动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推动了欧洲现代化进程。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与影响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与影响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与影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启蒙运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人们思想的天空,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运动发生在17 世纪至 18 世纪,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但其思想的光辉却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思想、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理性主义。

在那个时代,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权威和迷信,主张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他们相信,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人类能够揭示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改善生活。

这种对理性的推崇,使得科学研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

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接受传统的学说和观点,而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创新。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成果之一,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理性力量的信心。

与理性主义相伴的是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财产自由等。

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压迫,主张建立一个以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在政治方面,这种思想催生了民主制度的萌芽,强调政府的权力应该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并且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启蒙运动还强调了进步的观念。

人们相信,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人类能够摆脱愚昧和贫困,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种进步的观念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普及,因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它也激发了人们对科技和工业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在思想领域,启蒙运动倡导了批判精神。

思想家们鼓励人们敢于挑战传统的观念和权威,不盲目接受既定的规则和制度。

他们主张对一切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价,以寻求真理和正义。

这种批判精神为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得各种新的思想和学说不断涌现。

启蒙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极其深远的。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林 凌(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 要:该文重点探讨在教育思想中康德如何从人性论(善恶共居)过渡到人的本质规定(道德),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将之实现。

该文试图探索康德贯穿在教育思想中的隐微支柱:理性(理性的彻底性,一方面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必定要寻求自身的终极目标,也即完备性与普世性)与启蒙(使人具有使用自身理智的勇气和决心),整体地呈现出康德关于“自由行动者”的培养何以可能的设想与规划。

关键词:理性;启蒙;康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5.01.001收稿日期:2014-11-10作者简介:林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E-mail:**************①1774年,哥尼斯堡大学根据普鲁士政府的专门命令,开设了教育学公开讲座,规定由哲学教授主讲,每周两个小时。

1776-1777冬季学期是康德首次主讲(八位教授轮流讲授结束后则开启下一轮,当某教授去世时便有后任教授接替主讲;此外,也有暂停授课的情况),前后共四次。

康德采用巴泽多(Basedow, 1723~1790)的《献给各家庭之父母及民众之父母的教育方法手册》为教材,1780夏季讲授时则改用博克(F. S. Bock, 1716~1785)的《耶稣教徒的父母和年轻教师使用的教育艺术教科书》,但“教科书不仅是用来做复述的蓝本,也不仅是用来使材料系统化的依据,而且还是争论的对象”,康德的授课都是超越固定教材的。

[详见:[苏]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0.] 之后,接替康德主讲的是赫尔巴特(Herbart, 1776~1841),他将轮流讲课改成了由一人主讲。

启蒙三杰的名词解释

启蒙三杰的名词解释

启蒙三杰的名词解释18世纪的欧洲,是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启蒙三杰(The Enlightenment Three)崭露头角,为人类带来了思想的启蒙和文化的转变。

启蒙三杰分别是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

伏尔泰(Voltaire),全名弗朗索瓦-玛里·阿鲁埃特,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伏尔泰是一位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改革。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剧本、散文、历史著作等,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论法的精神》和《哲人的愉快》。

伏尔泰主张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人权平等,他批评了教权、天权和君权,主张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的社会。

他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人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瑞士法语区的哲学家、作家和音乐家。

他的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

卢梭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政治平等,他认为人类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公正来源于私有财产制度和封建制度。

卢梭主张建立一种以普遍意愿为基础的公正政府,限制人类的私有财产权,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

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

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是法国贵族、法学家和政治哲学家。

他强调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平衡,主张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相互制衡。

他的主要作品是《论法的精神》和《波斯书信》等。

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世界政治理论和宪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的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启蒙三杰的思想和观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他们对宗教、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威进行了批判,提倡人们运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改变世界。

他们的思想为思想自由、权利平等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伏尔泰的思想强调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

他反对教权和天权,主张重视人权和法治。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

法国启蒙运动:理性、自由与思想的进步法国启蒙运动(French Enlightenment)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发生的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

这场运动以理性、自由和思想的进步为核心,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法国启蒙运动的发生,与当时法国社会和政治的特殊背景密不可分。

17世纪的法国,绝对君主制度盛行,社会阶级固化,民众负担繁重,思想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启蒙运动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表达的自由空间。

启蒙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专制的合理性,呼吁理性和科学思维的兴起,这为启蒙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二、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1. 理性至上法国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解决各种问题。

启蒙思想家们以牛顿的自然科学原理为模板,试图运用理性思维改革整个社会和政治体系。

他们推崇科学和逻辑的思考方式,主张依靠理性追求真理和改进人类社会。

其中以笛卡尔、伏尔泰等人的思想最为代表。

2. 自由意志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反对专制统治,认为人民应该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

他们主张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个人财产权,批评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人民应该能够以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力,拥有自由表达和选择的权利。

例如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思想思想对后世政治自由的理念深远影响。

3. 思想的进步法国启蒙运动倡导思想的进步,主张摒弃迷信和偏见,推崇科学和教育的普及。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倡导普及教育,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他们认为只有解放思想,摧毁旧有的迷信观念,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例如狄德罗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为现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和科学思维成为欧洲18世纪思潮的主旋律,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体系不仅影响了哲学领域,同时也对教育领域具有重大的影响。

康德的教育思想包括自由、普及、启蒙和传统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自由、独立思考及有创造力的公民,进而构建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社会。

一、自由教育思想康德主张自由教育,他认为个人应当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由和独立思考的公民。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自由地探索,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

康德认为,自由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主张让学生思考与实践对生活的贡献,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工具。

二、普及教育思想康德主张普及教育,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

康德的普及教育思想是基于平等的教育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康德认为,教育是一种公共责任。

他主张政府应该为普遍接受教育的人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

三、启蒙教育思想康德提倡启蒙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理性和自由的过程。

康德认为,通过反思和自由的思考,个人具备了处理现实世界的理性能力。

康德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现实世界,评估并理解各种现象和事件。

启蒙教育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发现和理解世界的不同层面。

四、传统教育思想康德对传统教育持负面态度,他认为传统教育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

他强调自由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而非一味地灌输知识。

康德批评传统教育的机械化教学方法和对现成知识的只是理解,而非真正的理解。

他主张教育不能仅仅是填鸭式的知识积累,而应该是学生能够自由思考和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他反对单纯的知识传授,主张学生应该掌握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被激进地引导去探索新的领域和发现创新的思考方式。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松

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松

二、政治的启蒙
(1)霍布斯
1、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
生于英国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 生于英国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后做过贵族家庭教 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 师,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
①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1]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 [1]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 rights); );但应受到自然 (natural rights);但应受到自然 的制约。 法(natural laws)的制约。 的制约 [2]社会契约创造国家 社会契约创造国家。 [2]社会契约创造国家。否认君权 神授,认为君权民授。 神授,认为君权民授。但他不反 Hobbes Thomas 对君主专制。 对君主专制。 代表作: ②代表作: (1588(1588-1679) 利维坦》 《利维坦》(Leviathan) University of Oxford )
一、呼唤民主和自由
1、背景: 背景:
经济上: ①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政治上: ②政治上: 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在 压制在; 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在; ③思想上: 思想上:
资产阶级的崛起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近代科学的兴起; 近代科学的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1632~1704) 1632~1704)
University of Oxford
二、政治的启蒙
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 1、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
(1)霍布斯 洛克限制 公权’ 限制‘ (2)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①在国家职能上,认为国家应当保护臣民私有财产。 国家职能上 认为国家应当保护臣民私有财产。 社会契约 保护 财产 君主立宪 分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这一思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叛,因为正当理性高昂之时,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通过了解这些,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凡事都不可走极端,否则定会出现与其不相和谐的音符。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及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作用。

难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巩固:启蒙运动之所以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它
A、批判蒙昧主义
B、提倡人民主权说
C、提倡三权分立学说
D、为法国革命作了启蒙作用
本课结构:
本课讲解:
一、呼唤光明的时代;(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
(2)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推翻封建制,必制造舆论)
(3)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思想武器)
(4)西欧历史的变化: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4、主要内容:民主(反对专制王权)、自由(反对宗教神权)、平等(反对贵族特权)、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5、核心:崇尚理性(理性主义)
巩固: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已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已发生严重动摇
巩固:启蒙运动核心的思想主张是
A、肯定人,注重人性
B、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崇尚理性
D、批判专制和特权,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史料链接:理性主义。

①“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

(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②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③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④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6、扩展:发源于英、法;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国。

7、意义:
(1)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

(2)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3)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

(4)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巩固:启蒙运动对当时欧洲的政治革命和美国的独立运动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此,“当时欧洲的政治革命是指:
A、法国大革命
B、英法的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D、德国的统一运动
二、启蒙的真谛;——理性与自由;
1、概念:
(1)理性: 指人通过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即科学的思维)
(2)自由:一是指超越或摆脱外在的束缚。

(即人身自由)
二是指自我创造、自我决定。

(即思想自由)
(3)启蒙的真谛:能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2、代表人物:
(1)“人生而自由”——卢梭
(2)“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康德
三、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理性主义的补充。

1、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叶。

2、创始人:卢梭。

3、什么是浪漫主义?是指宣扬人的感情至上的一种倾向和态度。

(其特点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情感的。


巩固: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也是西方人文主义的重要组成,它的最大特点是
A、凸显人的感情与个性
B、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
C、倡导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D、注重生命体验
浪漫主义的产生缘于对理性的过分追求,它推崇情感,宣扬人的感情至上。

浪漫主义虽出自对理性主义的反对,但事实上是启蒙运动的继续,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是人文主义的发展,而最终目的同样是为实现人的自由。

探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1)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2)浪漫主义是对高扬理性精神的启蒙运动的反叛,是对体现人文精神的启蒙运动的延伸和补充。

4、浪漫主义的影响:
(1)积极意义:它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提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2)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贡献和影响:
①它极大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凸现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②它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让人全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③它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敬态度;
④它让人们善于发现发展中国家和所谓落后民族的长处,教导人们对不同文明胸怀一种宽容的心态。

(3)消极影响:
①个人主义的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的混乱和无序;
②对现代科技的排斥和拒绝,文学作品中的无病呻吟和生活中的情感泛滥等等。

探究:启蒙运动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何新的发展?为何有这些新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什么?
(1)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2)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政治地位。

课堂总结:
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相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不同:
①背景上:前者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后者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

②进程上:兴起时的国家不同;中心不同。

(意大利到欧洲——法国到世界)
③内容上:前者是人文主义,主要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

后者是理性主义,把主要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并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
的蓝图。

④方式上: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后者更直接、更全面、更系统地反封建。

⑤影响上:后者的思想解放作用更大,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⑥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成果;
而后者则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课堂训练:
材料一:有过贫苦和流浪生活经历的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依据契约建立的国家是主权在民的,人民有权推翻侵犯人民利益、侵害人民自由的专制政权。

材料二: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卢梭认为,崇拜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有它的用处,但是生活中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

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

回答:依据两则材料概括卢梭的核心思想,简要评述他是怎样的思想家?
人生而自由,主权在民,理性的作用是有限的,科学知识对于人类幸福生活而言也有它的有害一面。

评述:他是平民思想家,是人民主权的捍卫者,是理性社会的倡导者,也是反对崇拜理性的浪漫主义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