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写生字,自学多音字。

曾{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3、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4、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二、导学流程(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检测。

1、一锤定音。

(给正确的音节涂上美丽的颜色)亭(tíng tín)庭(tín tíng)潭(qín tán)螺(lóu luó)谙(ān yīn)2、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谙()庭()潭()停()记()暗()挺()覃()亭()忆()3、朗读三首古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写在田字格中。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小组内向你的学习小伙伴介绍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三)、学习新课。

学习《独坐敬亭山》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读。

2、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①、读诗句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③、这首诗中既写景又抒发诗人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首(第_1_课时《独坐敬亭山》)授课总时数:3课时日期:2012年2月22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

2.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3.我能通过学习感受江南山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1.重点: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正确背诵这首诗。

2.难点: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三、知识梳理1.自学古诗,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说说全诗的大意。

四、学法指导课前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教学时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口述目标2. 课前随堂设计(二)自学讨论释疑(1)读熟这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4)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三)展示汇报梳理1.我能把诗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

2.我能把诗句的意思说下来。

3.我知道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4.我知道李白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以及他想表达的感受。

5.我还收集了其他一些描写江南山水的诗。

6.我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7.反馈交流上述检测题。

1.古诗词三首(第_2_课时《望洞庭》)授课总时数:3课时日期:2012 年2 月22 日(授课日期)主备人:唐敏一、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生字词,读熟《望洞庭》这首诗,理解诗的大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公开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琥珀》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琥珀》的主题和情节,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通过文本展现出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琥珀》的复印件。

2.课件(包含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

3.学生练习册。

4.预先准备好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准备一些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特点。

2.通过提问或故事串联,引导学生思考琥珀代表的意义。

第二步:整体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琥珀》。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故事情节。

第三步: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线索等。

2.分析课文细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第四步:课文赏析1.分享作者创作背景、写作手法,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欣赏。

2.根据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讨论。

第五步: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展开讨论,探究琥珀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给学生展示其他相关作品或故事,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学知识。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琥珀》相关的阅读题目。

2.鼓励学生以琥珀为素材创作一些小故事或诗歌。

通过本文档的教学导学案,希朶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的公开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一、我会完成以下题目。

1.我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出。

沉重(chén chéng )涌到(tōng yōn g )..
尊重(zūn .zhūn )输液(sū shū )..
2、我能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诗词中的意象,体会乡村的独特风光,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①叠词“青青”,描写出了草颜色翠绿;联系最后一句话,想象接天莲叶的荷花。②抓住“亡赖”,体会小儿子的顽皮、淘气;同时抓住相关词句体会大儿子的勤劳,二儿子的心灵手巧。 (3)齐读,读出景美。
2.学生自由交流,体会词中描写的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感受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
1.读词句想画面时,教师可提示:
指导读准“杂”和“兴”的读音。
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齐读课题。
读好题目,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兴”在本课读
xìnɡ。
理解课题时可渗透学生:“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g,“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二、明大意(用时:10分钟)
1.自读古诗,读准音,读通诗句。
2.引导学生交流:
(1)交流识记生字、新词。
(3)组内合作,在诗句中做 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再说说看到怎样的景色。
2.(1)重点理解“篱落、 树头、径”的意思。
(2)交流回答:诗句里发现 写到的景物有“篱笆” “树”“菜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小路,并看图读诗句,说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然后完成填空。
3.读诗句,体会黄蝶飞入 菜花丛中,无法寻找的情 景。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材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单元:诗词鉴赏、记叙文、寓言、漫画、书信、谜语。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学习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了解寓言,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辞如何表达自己的理解。

4.学习漫画和书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书写能力。

5.学习谜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寓言的阅读和理解。

2.教学难点:寓言的理解和谜语的解答。

四、教学准备1.教学教具:课本、黑板、粉笔、图片。

2.学生准备:携带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诗词鉴赏(1)通过欣赏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了解古人对美的追求。

可以选取纳兰性德的《虞美人·玉楼春》进行解读。

(2)让学生自己欣赏其他诗词,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记叙文(1)学习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

(2)让学生读取教材中的一篇记叙文,理解其中的情节和情感,并进行表达。

3.寓言(1)讲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并选取一则寓言故事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中的寓意和道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辞表达出来。

4.漫画与书信(1)介绍漫画和书信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力创作一幅简短的漫画,并用书信形式表达其中的情感。

5.谜语(1)选取几个简单的谜语让学生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则谜语,并向同学提出,让同学来猜。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教学,学生们能够通过欣赏诗词、阅读记叙文、理解寓言、创作漫画和书信、解答谜语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意:本导学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新部编)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新部编)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 céng ’ān(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暗()境()狐()压()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àng ()huó() 相xiāng (和hè()he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探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 céng ’ān(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暗()境()狐()压()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àng ()huó() 相xiāng (和hè()he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跟我学阅读批注:(1)、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导学案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湖》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理解诗中重点词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诗词,读准字音,熟读诗文。

2、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景,理解词句,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把诗句补充完整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遥望洞庭,白银盘里。

4、我想提出问题二、课堂研习1、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4。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①轮读诗词,相互正音,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②相互说说对诗词的理解;③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4、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之妙。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感受江南的自然美。

三、当堂训练。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反问D、对比a、能不忆江南?()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意:3、我还积累了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

四、板书鸟飞云去→诗人寂寞独坐敬亭山寄托山水怀才不遇→惜惜相怜湖月辉映风平浪静望洞庭湖景色迷人山水一体色调淡雅赞美江南江南风景如画忆江南江南美景令人难以忘记再赞能不忆江南?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试着仿写。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并拼读。

2、记记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熟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画出重点词句及不理解的地方。

4、看拼音,写词语wú xiá pān dēng tài shān luò tuo()( ) ( ) ( )Píng zhàng bō lán zhuàng kuò fēng luán xióng wěi( ) ( ) ( )5、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课堂研习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2、3、4、5。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①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你想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②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4、汇报交流:静、清、绿。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写法。

5、让生试着用先感叹再描述的句式,说说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6、总结学习方法:体会特点,感情朗读,感悟写法,想象仿写。

7、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8、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其余同学闭眼想象这幅画卷描绘的景象,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9、感情朗读、引导背诵全文,深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三、当堂训练。

1、把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水平如()峰()雄伟()地而起危峰()立奇峰罗()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漓江的水有、、的特点;桂林的山有、、的特点,所以人们称桂林山水。

3、请仿照例句为你熟悉的景色写一段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四、板书总起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水静、清、绿山水分述桂林山奇、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孔隙、仰卧、蜿蜒”等词语。

2、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特点,领悟按游览顺序来叙述的写作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内的景象,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难点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一.课前导习。

1、读课文,自学文中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词义)。

2、文章主要介绍了。

是按顺序介绍的。

3、看拼音,写词语zhètóng cùnóng()江油( ) 一( ) ( )淡tún jù é cā shāo wēi( )部依( ) ( )角( )伤( )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二、课堂研习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

3、自读课文,体会特点、感悟写法。

①迅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或自己的话概括每一处景物的特点;②你喜欢哪一处景物,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一处的景物特点写具体的。

4、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作者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及他当时的心情。

5、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拨。

6、精彩复述,升华情感。

让生准备两分钟,练习复述最喜欢的部分,以导游的身份讲述。

7、总结全文: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从内容、写法、情感上谈。

)三、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即使()孔隙()一簇()走了一转()变换调子()盘曲()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鲜艳的()宽敞的()窄小的()蜿蜒的()昏暗的()漆黑的()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四、板书记游址——浙江金华金沿途——山、花、树、溪流,一片明艳华外洞——很宽很大,仿佛大会堂大自然的孔隙——两人并排而卧,窄小难行的壮丽双内洞——黄龙、青龙、石钟乳、石笋值得观赏奇观龙出洞——乘船洞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4* 七月的天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我有疑问:二、课堂研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重点句段加深理解。

3、小组合作。

迅速浏览课文,画出方位变化的句子,思考:作者在景物顺序的安排及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4、汇报交流。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知识:1、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1、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观察校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

(春游计划)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1)时间、地点(2)准备工作(3)开展的活动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

(自由补充)三、分小组讨论1、提出要求(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3)学会倾听(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

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

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分工其它2、自由组合。

并选出组长。

3、进行讨论。

4、各小组进行汇报。

5、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

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

(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1)校园的一处景物(2)别处的景物(3)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1、典型性: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四、指导写法:1、要有一定的顺序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五、相互交流: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拟定草稿。

教师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

七、部分学生完成后,选择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

二、我的发现。

1.分角色读对话。

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4.全班交流。

5.摘抄。

6.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诗句。

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3.教师点评释译。

4.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

四、宽带网。

1.自读。

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口头介绍,或者借助投影仪口头介绍。

5.中彩那天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湛、器重、闷闷不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相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重难点体会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具准备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一.课前导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