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与陶渊明比较

合集下载

论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

论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

论孟浩然田园诗的特点
孟浩然的田园诗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格平和自然,内容清新质朴。

孟浩然的田园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描绘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他的诗歌中没有华丽辞藻,却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2. 情感表达含蓄内敛。

孟浩然的田园诗并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细腻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3. 注重对细节的描写。

孟浩然的田园诗中,他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比如农家的日常生活、乡村的风土人情等,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4. 诗歌意象丰富多彩。

孟浩然的田园诗中,他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如山水、花鸟、人物等,这些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得诗歌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5. 深得陶渊明诗风的滋养。

孟浩然的田园诗受陶渊明的影响,诗风超凡脱俗,自然淡泊,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

总的来说,孟浩然的田园诗以平和自然的语言风格描绘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情感表达含蓄内敛,注重对细节的描写,诗歌意象丰富多彩,深得陶渊明诗风的滋养。

常见作家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

常见作家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

常见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及总体风格概述格式:作家——人生经历——作品内容——总体风格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367—427)东晋末年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官家庭。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41岁之前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

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并记》。

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约626或627~684后),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落拓。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五律《在狱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五律精工整炼,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649—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海而死。

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推荐下载】浅谈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

【推荐下载】浅谈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

浅谈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 陶渊明的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精神追求的异同。

 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

孟浩然的山水诗善于发掘自然美,把自己的主观情志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相结合,努力做到情与景契合,创造出了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

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与其内心精神追求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也就是从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一、进退两难,归隐田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陶渊明自幼有很高的理想抱负,一生在出仕和归隐上表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他面对黑暗现实,能谨守先师遗训,不与现实同流合污,选择隐居躬耕的人生道路。

但由于他深受儒学熏陶,使他于隐居之中,仍然关心世事。

 陶渊明原为实现济世志向而出仕,然而黑暗的政治形势使他自知无力回天,欲守拙归园田,又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必须禄仕求生,此种身为形役的矛盾,一直不断地使内心冲突而深受折磨,直到他彻底体悟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后,毅然弃官归田,内心始得平静。

他在《饮酒》第四首中,描写了栖栖失群之鸟对托身之所的寻找,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生归宿的追求过程: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陶渊明是以此诗中的孤鸟飞鸣,表达他解绶之前的栖遑不定,在仕与隐之间作选择时的内心自我挣扎之苦。

 陶渊明起初归隐田园还是欣悦的。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是他躬耕之初写的一首田园诗。

这首诗抒写自己躬耕之初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

在他的《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中给我们呈现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

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

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

得病 , 因此此 诗 前 四句 吸 收 、 化用 陶诗 , 自己 将
的生 活 幻 想 成 陶 渊 明 式 的 田园 生 活 而 安 慰 自 己。但 下 面咏 出 的却 是与 友人离 别 的悲哀 与两 人怀 才不 遇 的愤 懑 。 这似 乎让人 有 点 费解 : 如若 敬 慕 陶渊 明式
他本来 敬慕 陶渊 明 闲雅 的生 活 , 之 此 时 加
合 , 山郭 外 斜 。 开 筵 面 场 圃 , 酒话 桑 青 把
麻 。待 到重 阳 日, 来就 菊花 。 还
( 过故人庄》 《 )
诗 约作 于诗人 隐读 襄 阳之 时 , 是 一首 写 这
诗 人应邀 去做 客 的诗歌 。此诗 也 明显地 表示 出 孟 对 陶渊 明 田园生 活 的亲 近感 情 。“ 人 具 鸡 故
孟 浩然 十分 敬慕 陶渊 明 , 说 :我 爱 陶 家 他 “
趣, 园林无俗情” 《 氏园卧疾》 、尝读高士 (李 )“ 传, 最嘉陶征君” 《 ( 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 。 ) 终 其一 生 他都 保 持着 对 陶渊 明 的敬慕 之 念 , 但
其敬 慕 的态度 , 前 期 与后 期 之 间有 明显 的不 在 同。拙文 旨在 以孟浩 然诗 歌 中与陶 渊 明及其 诗 歌 有关 联 的 表现 为 材料 , 察孟 浩 然 从前 期 到 考
孟 浩然 对 陶 渊 明 的敬 慕 : 前 期 到 后 期 的变 化 从
[ 日本 ] 下定雅 弘

要: 孟浩然一生都 保持 着对陶渊明的敬慕之念 , 但是 , 其敬慕 态度 以应试 不第为分界线有前后
不 同 的 明显 变化 。前 期 , 往 往 把 自 己比作 陶 渊 明 , 粹 地 表 达 出 对 陶 渊 明 的 亲 密感 情 , 他 纯 以及 在 陶 渊 明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精析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精析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精析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开我国古代诗歌山水田园诗的先河。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祖述陶渊明,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比较他们之间在艺术风格上的异同,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渊明——中国山水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个专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田园诗充满了对污浊的现实的憎恶和对纯朴的田园的热爱。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诗人把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身处其中比作“羁鸟”,“池鱼”,把归居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蔑视。

同时,作者在这首诗里和其他诗作中,都刻意描绘了清新、悠美的田园风光(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由衷的喜悦。

在诗中,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喧嚣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相得益彰的艺术力量。

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就缺乏这种深刻的批判意识和进步的思想境界。

王维、孟浩然虽然也赞美了田园风光,但没有揭露上层社会的黑暗。

这是一个不同。

陶氏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尤其不同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种豆南山下》等。

而王维、孟浩然就没有直接反映农业劳动的作品。

另外,由于陶渊明归隐后家境贫窘,因此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贫困情况。

如《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到了晚上盼天亮,到了早晨又愿太阳西落,没有切身体会是写不出这等诗句的。

我们从中可以想见作者和农民们悲惨的生活情景。

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就缺乏这种描述,因此就缺乏感同身受的思想深度。

综上所述,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王维、孟浩然都比不上陶渊明。

从艺术风格上看,陶、王、孟有共通之处。

他们都热爱自然,都有隐逸思想,都致力于田园诗的写作。

总起来看,风格都比较朴实、自然。

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陶诗胸次浩然……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靖节清而远……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

举例分析田园诗的特色?(三个诗人为例: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举例分析田园诗的特色?(三个诗人为例: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举例分析田园诗的特色?(三个诗人为例: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诗虽然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并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灵之趣。

他的诗,是写意,而不是摹象。

陶渊明原本是飞翔于田园的慧鸟,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

因性真直率,故做不了污浊世态下的好官,一旦脱离樊笼,复返自然,喜庆之情,不能自己。

《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活脱脱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

透过晨雾暮霭,他葛衣芒鞋,荷锄走来。

简朴的居处,平常的村落,作者却以十分欣赏的口吻一一道来,甘于淡泊、守拙归真。

诗人率真的心性和卓迩的气节,犹如芰荷滚露,月白风清。

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以,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大境界。

写诗,对他来说只是那种“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苏东坡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元好问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

王维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更多见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

如:《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楼,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再如《终南山》“太乙还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

田园派诗人代表人物

田园派诗人代表人物

田园派诗人代表人物田园诗自成一派,一直影响着后世诗人的创作发展。

陶渊明的诗大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厚感情。

他们有的接近口语,有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直接表现出对艰苦生活的热爱。

语言平实自然,朴实无华而不缺乏任何色彩,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美好感觉,诗情画意的感觉。

田园派代表人物:陶渊明、孟浩然、王维。

1、陶渊明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他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的生活愿望,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2、孟浩然唐代诗人孟浩然。

襄阳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世名孟襄阳。

前半生主要待在家里陪亲戚学习,诗词游刃有余。

曾经隐居在卢蒙山。

在长安的时候,我和张九龄、王维是好朋友。

有一首诗名。

漫游吴越后,穷困潦倒,为了逃避仕途的失意。

因为沉溺于灯红酒绿,吃着新鲜的食物,病死。

孟浩然的诗多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广。

他多写山水、隐逸、游历等。

虽然不无玩世不恭,但更多的是诗人的自我表达。

他和王维说,他的诗虽然没有王的诗那样博大,但却有着独特的艺术造诣,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行者。

孟的诗不雕琢,清淡质朴,感觉亲切真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美妙自得的情趣。

3、王维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顶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

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

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

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古诗语言特点是怎样的呢?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是什么?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欢迎大家阅读!1.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言风格:清新自然。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如王维、孟浩然的诗就比较清新。

2.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语言风格:平淡质朴。

特点: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表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语言风格:华美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4.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语言风格:委婉含蓄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5.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语言风格:婉约细腻缠绵特点: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和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出名的田园诗人。

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

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

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

两首诗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

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

《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

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

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

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

《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

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

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

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

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

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

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

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

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

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

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

《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

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

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

(1).景与人的关系。

《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

《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
麦田、老人到牧童,看似寻常,诗人却信手拈来,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之意无不显露出来。

如《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等句的老人家,牧童和农夫在此诗中显得人性化,增添了不少人气味。

让人读完之后,不禁进入此乡间悠然的境界。

(2).《归园田居》采用比兴手法,用“尘网”,“樊笼”来象征黑暗的官场,突出诗人的爱憎情感。

“故渊”,“旧林”象征美好的田园生活。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

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

《渭川田家》全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在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自然清新;诗意盎然,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结构模式上,《归园田居》采用的是前八句议论,后八句写景,最后四句说理。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四引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尝云:“渊明诗中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

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

”《渭川田家》却是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清〕王夫之《唐诗评论》卷二: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

前八句皆情语,非景语,属词命篇,总与建安以上合辙。

两首诗的相同点 1.在思想内容上:王维和陶渊明人生经历不同。

王维是亦仕亦边隐,陶渊明是先仕后隐,但两位诗人在仕途上不得意以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返回大自然,以此来寻找解脱,值此重新寻找新的人生价值。

这就是他们的诗歌《渭川田家》和《归园田居》在内容思想上具有相同的地方:(1).内容都倾向于描写自然,表现生活在其中的感受和心情。

正是因为对自然的热爱,田园亦成为抒发感情的必选题材之一,陶渊明的田园诗深得后人喜爱,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也成为其诗歌中最出色的部分。

(2). 思想情绪都流露出消极避世,由于“归隐”或厌倦官场,王维包括《渭川田家》在内的田园山水诗以及陶渊明包括《归园田居》在内的田园诗都带有乐天知命逃避现实等倾向,这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 在艺术风格上:顾名思义,王维的《渭川田家》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是写农景的五言体田园诗。

(1).语言表达和引用典故上。

语言上都质朴自然,往往淡淡几笔,王诗《渭》仅10句共50字,的确是着墨不多,意境深远。

陶诗《归》其一也仅20句共100字,具有内在韵律美,更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图。

而在自然描写中,又真情流露,表现出一个独特的意境。

能够如此深入自然美的内层,表现出自然美的魅力,这与陶王的才学,特别是他们回归自然的那种平和恬静的心境不无关系。

两首诗都引用古诗文。

陶诗中的“虚室”,引自语本《庄子•人间》:“虚室生白。

” 陶渊明把汉乐府《相和曲》中的“鸡吠高树巅,狗吠深宫中”两句略加改造,即成为描写田园风光的传世佳句。

“榆柳荫后檐”的“檐”字原作“园”,据汲古阁翻宋本《陶渊明文集》校改。

王诗的“吟式微”,意谓作归隐田园之想。

《式微》,出自《诗经•邶风》篇名,有句云:“式微,式微,胡不归1这里取其意。

(2).描写角度和运用手法上:《归园田居》先由远至近,再由近写远,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到由总观到远再到近的视度,这样的巧妙结合,显得自然。

“深巷中”表明声音是一种由远处传来的,“桑树巅”鸡鸣的声音也显得深远,显得不那么实在、干脆,显得比较的
模糊,用的是由远到近的听角,给人一种很虚的感觉,显得更静。

《渭川田家》前四句由近至远,叙写的是初夏傍晚的农村风光,给人一种悠闲自然的感受。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归园田居》里狗吠鸡鸣的动景,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动衬静,这种宁静不同与死气沉沉,狗吠鸡鸣正好给宁静的生活带来生动的情趣,简直达到了化境。

《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依仗候荆扉”等静景,“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等动景,从侧面写出田家的幽静,也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情趣。

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静悠然、诗意醇厚的田园风景。

总的说来,《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渭川田家》这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两诗人的田园情怀,可以知道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所表达出的田园情结因时代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而有异有同。

让我们感受到两位伟大诗人心境的不同,带给我们说不尽的心灵深处的情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