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征与方法

规划方法---规划导向
正如Riki Therivel 所说:“在EIA中,影响的预测和评 估技术方法越仔细、科学越好。而SEA中,许多SEA影 响本身无法量化或者不能对其进行空间定位,以至于 许多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或费用效益分析只能提供片 面的或者可能偏差的信息”。 从某种角度而言,2003年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技术导则》中的方法更多的具有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的痕迹,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困难。而规划导向的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性。 ANSEA方法:设定决策窗口,将评价纳入到规划过程 中。了(2002年)
谢
谢!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方法
压力-状态-响应方法 情景分析方法 生态足迹方法 生态价值服务功能 模型分析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公众参与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导则-层次
等级 规划编制导则
规划环评导则
国家和省级
国家和省级
国家和省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县乡级
县乡级
县乡级
评价程序
四、几点认识
导则编写:多学科
规划学科 环境学科 技术学科
英国规划组织演变
1943-1951 城乡规划部 劳动和城乡规划部源于卫生部规划部门成立于1942年。 1951-1970住房和地方政府部门 1970-1997年环境部 第一个专职的环境部在1970年成立,是由原来的住 房与地方政府部、公共建筑与劳动部和交通部三个机构 合并而成的。 1997-2001年间有环境、交通和区域部负责 2001-2002年由交通、地方政府和区域部负责。 2002年5月中央政府设立了以副首相为首脑的副首相办 公室作为其城乡规划机构, 2006年5月成立了社会和地方政府部,接替原副首相办 公室职责、内政部的社区与市政建设部门职责以及妇女 与平等组织等部门的部分职责。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摘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规划环评的执行主要是从决策源头上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有助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本文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前言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用地不断增多,使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国家或省级尺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是纲要性的,规划方案所提供的数据有限,因此决定了其环境影响评价应是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很难做到精细;环评的重点是评估规划方案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等有关重大议题的影响,评估规划方案实施在促进国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保障目标的作用与影响程度。
同时,考虑到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所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社会问题,规划环评需对建设用地规划的合理性和适度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环评指标的选择首先应考虑科学性原则,即指标应具有明确的科学内涵、较好的度量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其次是代表性和简明性原则,指标应该尽可能简单明了,且能反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环境与生态的主要影响:第三是系统性和综合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土地利用规划对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最后是可操作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易于从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相关部门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有资料中获取。
二、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体系分析在这个具体的指标评价体系中,我们主要应该遵循几个不同的原则,首先是科学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我国土地的利用规划的环境方面的具体影响都应该具有比较明确的科学内涵,比较好的度量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综合的比较。
对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建议及对策

内的土地利用只收取 国家要求的基本费用 , 而对 于使用弹性指标
( ) 划的制定 、 三 规 实施 、 管理 要 充 分 融 合 的一般用地项 目, 收取额外 的费用 , 纳人市级土地基金 , 对于严 格 政府、 会、 社 市场 三 者优 势 执行规划的地区予 以经济补贴 , 严格 限制规划区域外土地开发。 在规 划修 编中应充分注重融合政府调控 、 ( ) 强规 划 实施后 期 的适 宜性评 价 三 加
( 新轮划编路建 一充注土资的持利 一 分重地源可续用 、 一规修思的议 对 )
轮级 地用体 划编 建 及策 县 土 利总 规修 的议 对
生态 、 经济综合形成的整体效益 。通过可持续 必要专门制订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修订办法 , 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
的 土 地 利 用 实 现 社 会 经 济 的 合 理 发 展 速 度 与 进行灵活 的规划管理 。其主要 内容应包括 : 对修订土地利用规划 环 境 可 承 载 力 之 间 的均 衡 , 而 实 现 社 会 一 经 的原 因与动机进行评价 、 进 分类 。 根据修订内容与强度分级 , 对规划 济一环境 的协调发展。 修订 进行 分级管理 , 于修改 内容影 响大 、 对 涉及 土地 面积广的高 ( ) 经 济 发 展 客 观 规 律 为依 据 合 理 调 级 别 修 改 项 目进 行 严 格 监 督 , 当提 高审 批 权 限 。 二 以 适
耕 地资源的保护依然是新一轮 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任 1力强规划前期研究 , . 口 增强理论支撑
一
务之一 , 为此 , 在规划编制时要调整思想 , 从本质上理解耕地保护
加 强 规 划 基 础 研 究 是 增 强 规 划 科 学 性 的 的内涵 , 建立耕地保护的新概念 , 允许根据市场供求 的大环境 , 在 基本 前 提 , 中包 括 规 划 的基 本 理 论 研 究 和 具 其 定范围内适 当调整耕地的农业用途 。同时 , 在规划 中对耕地保 体规划专题研究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护 的思路进行重新调整 ,建立耕地 保护数量与质量并重 的新体 修 编 过 程 中 , 加 强 规 划 的 前 期 研究 , 分 体 现 为 规 划 编 制 服 务 系。同时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数 量保护统一 的基础上 , 要 充 进一步实现 的 特点 , 析 问题 、 定 目标 、 出 解 决方 案 。 分 确 提 2改 进规 划 编 制 手段 , . 充分 利 用 “ S 技 术手 段 3”
关于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或实施土地利用项目前,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以确定可行性、提出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对于土地利用项目而言,一方面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保护自然环境,为生态环境承担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是重要的环境管理措施,可以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小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土地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既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以减少环境负担和生态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通过评价土地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可以有效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土地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避免了土地利用项目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资源。
最后,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健康的社会和谐的基础。
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确保土地利用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避免了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2.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
定性评价是基于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对土地利用项目及其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根据判断标准和方法,对土地利用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
定性评价主要是针对环境影响较小、影响范围较小的项目,因其评价结果主要是基于专家个人判断和经验累计,相对主观性较大,一般用于初步评价或辅助评价。
定量评价则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具体化的评估或仿真模拟,预测环境影响削减量并进行风险评价,确定环境保护方案,进行管制与监督。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规划环评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规划环评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规划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深入,探讨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增多。
对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影响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本文对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作为一切人类活动的载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加于环境的压力,其与环境的脆弱程度一道,决定了环境的质量,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环境质量,土地利用不合理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最根本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工业企业污染物累积的危险性有所增加,土地生态环境的现状、演变趋势将关系到未来较长时期内环境质量状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步伐。
生态环境保护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约束条件,人类社会为了保持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必须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通过对广东惠州某区的调查,开展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确定土地生态环境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1.土地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个别重金属元素有上升且超标的现象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质的能力,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土壤作为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承担着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农药化肥及大气降尘和酸雨等各方面90%的污染物。
该区土壤重金属大多数含量属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见表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分析和建议

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土地利用总体
规 划 的 生 态 环 境 导 向性 的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之
一
策 和 开 发 建 设 活 动 , 可 能 对 环 境 产 生 的
物理 性 、化 学性 或 生物 性 的作 用及 其 造 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 类生 存与发展的可能
。
工作 画临 着很 多新 问题 新挑 战 ,开展土 地 利 用I体规 划环 境 影响评 价意 义重 大 文章
首 先探 讨 了 地利 用总体 规划环 境影 响评 价 土
的必要 性 ,接 着对 评价 方法 、程序和 评 价指 标 体 系进 行 了分析 , 最后提 出了土地利 用总 体 规划 环 境影 响评 价 的 几点 建议 。
开 展 土地 利 用总体 规划 环境 评价 的
一
个基本原 则就是评价 与规划过程的紧密
Do e s ad c e eg s a r i t e e v o m n ‘ rN f n h l e ,c ryn O n n g h n i n e  ̄l r
.
重 ,土 地 荒 漠 化 、 盐 碱 化 、 贫 瘠 化 加 剧 ,特 别 是 农 用 地 的盐 碱 化 和 贫 瘠 化 ,
.
的必 要性
我 国在经济飞速 发展 的同时却面临着 严 峻 的 生 态 环 境 问题 ,如 水 土 流 失 严
境生 态 系统 ,进 行土 地利 用总 体规 划环
境影 响评 价 ,从而提 高土 地利 用 总体规
划 对土 地利 用和 生 态环境 协调 的统 领能 力 ,保 证 自然 、 经 济 、社 会 的 和 谐 发
影 响 ,进行 系 统的 分析 和 评估 ,并提 出
减 少这 些影 响 的对 策措 施 。 土地 利 用 总 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可以明确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者的环境责任 及规 定在土地规划利 用过 程 中应 采 取的 行动 , 可为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 划设 计提 出环保 要 求和 建议 ,使 土地 利 用总体规 划 更为科学 和可 行 。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王荣芳南京农业大学【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图例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别介绍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生态足迹法的三种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并提出此三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评价方法一、引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角度提出规划的最佳方案及其调整建议,同时提出消除或减缓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法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初步探索、全面发展、逐步完善这三个阶段。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开始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98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
2003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从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展以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就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内容、如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评价指标体和评价模型的建立等方面都做的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理论成果。
但是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着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2.国外研究进展。
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在世界上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荷兰1987年建立了法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对废弃物管理、饮水供应、能源与电力供应、土地利用规划等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999年加拿大颁布了《政策、规划和计划建议的环境评价内阁指令》,要求对所有提交内阁和各部部长批准,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政策、规划和计划建议进行环境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析

YU La n
( T h e X i n j i a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r p s s u r v e y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I st n i t u t e , X i n J / a n g 8 3 0 0 0 2 )
g e t h e r c o n s t i t u t e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a r e f a r—r e a c h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e v a l u a t i o n f o r o u r d e s i g n e r s b e t t e r l a n d p l a n n i n g g u i d a n c e ,t o p r e v e n t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2 5
文 献标 — 0 3 7 0 ( 2 0 1 3 ) O l一 0 0 4 9— 0 2
Env i r o n me n t a l i m pa c t a s s e s s me nt o f l a nd u s e pl a nn i ng o f
Ab s t r a c t : Ou r c o u n t r y l a n d a l l s o r t s o f d i f e r e n t 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r e l a t e d p l a n n i n g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f a c t o r s a n d t h e s e f a c t o r s t 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分析各经济行为 用分解为若干具体的经济行为 ; 3 ; 对区域环 境 的 影 响 , 找出影响的“ 源 体” 和“ 受 体” ) (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表 , 筛选出其中 4 ) 。 对环境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 表1 2. 3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在环 境 影 响 因 素 识 别 基 础 上 , 确定出以下6方 面的环境保护目标 : ( ) 社会经济 : 控 制 人 口 增 长, 促进经济社会持 1 续发展 ; ( ) 气: 减轻并 有 效 控 制 大 气 污 染 , 维持良好的 2 大气环境 ; ) ( 水: 减轻并 有 效 控 制 水 污 染 , 维护和改善水 3 环境 ; ( ) 土壤 : 保护 土 壤 资 源 , 促进农业发展和产品 4 有效供给 ; ( ) 生物 : 保护动植物资源 , 维护生物多样性 ; 5 ( ) 土地覆 盖/景 观 : 保护具有重要环境价值的 6 地表景观和生物栖息地 。
9 6 6
9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 1
表 2 评价指标体系 T a b . 2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s t e m y
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 C D P 1 人均 G C 2 自然增长率
权重 0. 0 0 4 9 0. 0 0 1 8 0. 0 1 7 9 0. 0 0 9 4 0. 0 0 3 2 0. 0 3 8 2 0. 0 1 0 1 0. 0 1 6 1 0. 0 0 8 1 0. 0 0 4 7 0. 0 3 5 7 0. 0 1 6 0
表 1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T a b . 1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m a c t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L a n d U s e P l a n n i n p g
序号 1 环境受体 气 环境影响原体 建设用地增加 环境影响说明 热岛效应 、 温室效应 、 区域小气候改变 大气污染 引发水资源短缺 水体污染 噪音 、 振动 植被遭到破坏 、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侵蚀 、 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土壤污染 生物多样性变化 、 景观破碎化 、 岛屿化 灾害发生率变化 、 灾害点数量增减 人口增长 、 经济发展 、 粮食安全 类别 生态类 污染类 生态类 污染类 污染类 生态类 生态类 污染类 生态类 生态类 生态类 影响程度 ☆ ★ ☆ ★ ☆ ★ ★ ★ ★ ☆ ★
B 3 水
C 1 0单位土地面积 NH 3-N 年排放量 C 1 1水资源供需平衡能力 C 1 2灌溉保证率
B 6 生物
C 2 0物种多样性 C 2 1物种丰富度
0. 2 1 5 1 0. 0 7 1 7
表 3 指标分级标准 T a b . 3 I n d e x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环境目标 指标 C 1 C 2 B 1 C 3 C 4 C 5 C 6 B 2 C 7 C 8 C 9 B 3 C 1 0 C 1 1 C 1 2 C 1 3 B 4 C 1 4 C 1 5 C 1 6 C 1 7 B 5 C 1 8 C 1 9 B 6 C 2 0 C 2 1 单位 元/人 ‰
( ) 1 0 0 4 8 2 2 7 2 0 1 0 0 8 0 9 6 4 0 6 文章编号 : - - -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
赵 源1,彭馥艳2
( ) 四川 成都 , 四川 成都 , 1.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 6 1 0 0 1 5; 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6 1 0 0 4 1 摘 要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对区域环境有着长期 、 复杂 、 综合的影响 , 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 , 这就需要对 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 , 以实 现 对 土 地 资 源 的 优 化 配 置 。 然 而 在 目 前 , 国内开展的环境影响 评价大多围绕建设项目进行 , 涉及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还 比 较 缺 乏 。 立 足 于 实 际 所 需 , 以县级土地利 用规划为例 , 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 全 面 设 计 , 按照时间先后划分为回顾性评价和预测性评价两 并分别采用加权求和法和神经网络法进行分析 , 同时以金口河区作为研究对 象 进 行 了 具 体 应 用 , 结果表明该方 类, 法简便适用 、 易于理解 , 能够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 所 造 成 的 环 境 影 响 进 行 比 较 客 观 、 准 确 的 分 析。当 前, 新一轮土 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正在各地陆续进行 , 研究成果能够为实际的规划环评工作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指导 。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 环境影响评价 ; 评价方法 文献标识码 :A
[ 1~1 9]
1 评价思路
县级土地 利 用 规 划 是 在 对 县 域 土 地 资 源 状 况、 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对 区 域 经 济、 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发展所 土 地 利 用、
2 1] , 作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 而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旨在识 别 和 分 析 因 规 划 实 施 所 造 成 的 环 境 影 响,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减缓措施, 为规划 决策提供依据, 以达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的相互关系, 建设环境友好型区域土地利用模式 的目的。 在评价 时, 需 要 体 现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的 特 点, 将县域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考量, 重 点 分 析 对 资 源、 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规划内容, 并 且 根 据 规 划 阶 段、 实施内容和作用对象的不同, 分别采用 相 应 的 技 术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按 照 时 间 又可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 先后, 一步划分为回顾性评价和预测性评价两种类型, 前者是 针 对 已 实 施 的 规 划, 后者针对拟实施的 规划。
2. 4 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环境保 护 目 标 要 求 , 设计和构建了如表2 所示的由 2 其中既包括 1 个指标所组成的评价体系 , 反映实际状态的描 述 性 指 标 , 也包括与参照状态比 较的规范性 指 标 。 同 时 通 过 专 家 调 查 和 AHP 法 , 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 2. 5 指标分值评定 , 采取 “ 标准位评 分 法 ” 即将各指标对环境保护 并分别赋以不 目标的 影 响 划 分 为 Ⅰ ~ Ⅴ5 个 等 级 , 。分级标准的 同的分值 , 以反映其影响大小( 表 3)
第1 9卷第8期 2 0 1 0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t h e Y a n t z e B a s i n g
V o l . 1 9N o . 8 A u .2 0 1 0 g
( ) 确定依据为 : 国家 或 行 业 制 订 的 环 境 保 护 标 准; 1
2 2~2 9] ( ) 。 参照有关科研文献资料 [ 2
2. 6 评价方法 对回顾性评价采用加权求和法 , 计算公式为 :
6 2 1
E总 =
w
i =1 j=1
i j
× e i j
( ) 1
式中 : E总 为环境影 响 回 顾 性 评 价 值 ; i为环境 目标类型 ; w 为指标权重 ; e 为指标 j 为指标类型 ; 分值 。E总 越 小 , 表明规划实施以来土地利用对县 ) 。 域环境的影响越小 , 反之越大 ( 表4
, 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 2 0]
然而这些研究大都属于理论上的分析 , 并且 与观点 , 多处于定性 阶 段 , 定量研究较少 , 特别是与实践 结合的紧 密 程 度 不 够 。 本 文 正 是 在 这 一 客 观 背 景 下, 以前人研究为基础 , 对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如何开 以期更好地为实 展环境影响评价进 行 了 深 入 探 讨 , 践工作服务 。
图 1 回顾性评价程序 F i . 1 R e t r o s e c t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 P r o c e d u r e g p
2. 2 影响因素识别 识别的目的在于有效辨识潜在和可能对环境造 成显著或重大影响 ( 特别是不利影响) 的 因 素, 以提 ( ) 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 具体流程为 : 识别土 1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 第 8 期 赵 源等 :
9 6 5
( ) 地利用变化中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内容 ; 将土地利 2
2 回顾性评价
2. 1 评价程序 根据 环 评 的 一 般 思 路 , 结合县级土地利用规划 特点 , 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评价程序 。
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 C 1 3森林覆盖率 C 1 4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权重 0. 1 5 8 8 0. 1 1 2 3 0. 0 5 2 9 0. 0 3 7 4
B 1 社会经济
C 3 人口密度 C 4 城镇化率 C 5 人均粮食产量 C O 6 单位土地面积 S 2 年排放量
/景观 B 4 土地覆盖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2 0 0 9 0 7 2 0 2 0 0 9 1 0 1 0 - - - - — — 以乐山市金口河区为例 ” 基金项目 : 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 2 0 0 7 四川省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 “ ,男 ,四川省成都人 , 作者简介 : 赵 源( 助理研究员 , 硕士 ,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 、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 1 9 8 1~ ) : _ E-m a i l z h a o u a n a i l s . u c a s . a c . c n @m y g
2 3 4
水 声 生物
建设用地增加 、 土地开发整理 建设用地增加 建设用地增加 、 土地开发整理 建设用地增加 、 农业生产 、 坡耕 地垦殖 、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地类用途变更 土地开发建设 建设用地增加 、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