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源CT冠状动脉双低扫描对冠脉支架显示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双源CT“双低”检查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

双源CT“双低”检查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

论 著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5月 第3卷第9期因此,四维彩超在中晚期妊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中,四维超声可以探究动态性的胎儿在宫内的活动状况,并且胎儿表面的结构保证了一定的完整性、安全方便、无损伤。

与此同时,也展现了较高的敏感性与精确性,还可以清晰、立体的检出胎儿畸形,体现明显优势。

对于中晚期的待产妇而言,是一种产前诊断的有效方式,可以提升预防出生缺陷的作用,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1]涂淑萍,熊伟红.产前四维彩超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15(03):84-85.[2]唐小娟,龙平荣,青泓江.分析实时动态四维彩超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2):21-22.[3]殷晓慧,周维红,孙志霞,夏建梅,李骥,王华.实时四维彩超对产前胎儿发育诊断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5(06):825-826.[4]赵宏丽.四维彩超技术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8,16(12):102-103.[5]黎强,王美华,刘肖莲,杨雅礼,叶洁如,刘锦.四维彩超应用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04):13-14.冠状动脉CT成像已成为目前冠心病筛查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查。

但CT利用X线成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电离辐射以及对比剂会导致的不良反应等都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低管电压与低浓度对比剂的“双低”检查已成为冠脉检查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运用双源CT“双低”检查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于冠状动脉成像,以期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的同时满足临床影像诊断要求。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材料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疑诊冠心病行冠脉CTA检查患者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32~80岁,身体质量指数(BMI)小于25kg/m2,心双源CT“双低”检查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姚 冰,付志辉,邵一萍(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5000)【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采用70KV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270mgI/ml)联合前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81例患者在放置冠状动脉支架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10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对照。

结果81例的124枚冠状动脉支架中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的有122枚,占98%,不能满足评价的有2枚, 占2%;10例同时作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者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同。

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的初步评价方法。

标签:双源CT;冠状动脉支架;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行介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评价其疗效现多采用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该法为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病人常不易接受;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C TA)的检查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屏气时间又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随着双源CT诞生,因其扫描时间的缩短、空间分辨率进一步的提高,应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这一种最新的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受到临床重视,现对其在支架术后病例的随访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来在本院应用双源CT随访的81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其中男60例,女21例,年龄60~79(平均69±1)岁。

本检查患者在支架置入后2月~9月的时间范围,其中10例检查前、后1~10天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1.2 方法:使用西门子Somotom Definition双源CT(Dual_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CDST)扫描。

范围自血管分叉至心脏隔离面以下1cm。

扫描参数:准直器宽64mm×0.6mm,重建层厚0.6mm;电压120KV;有效管电流80mAs:速度0.33s/360;螺距0.6~0.8。

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350~370mg I/ml 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60~90ml[1], 速率为4.5~5.5ml/s。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研究进展双能CTA技术是一种利用双能源CT扫描仪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方法。

传统的CTA技术仅使用一个能量水平进行成像,而双能CTA技术则使用两个不同的能量水平,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通过同时获得高能量和低能量图像,医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冠状动脉的信息,例如动脉壁的密度和容积,钙化程度等。

双能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1.标记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双能CTA技术可以通过不同能量水平的图像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成分和数量。

这对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和预后非常重要。

2.动脉壁跟踪:双能CTA技术可以提供动脉壁的密度和容积信息,从而帮助确定动脉壁的异常和炎症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和稳定性。

3.血栓成像:冠状动脉血栓是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原因,双能CT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血栓的密度和容积来评估血栓的成分和稳定性。

这对于决定治疗策略和评估血栓再发风险非常重要。

4.心室功能评估:冠状动脉疾病对心脏功能有很大影响,双能CTA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心室功能评估,例如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

这对于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决策进一步治疗非常有帮助。

总的来说,双能CTA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顺利。

通过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并制定更准确的治疗策略。

然而,尽管双能CTA技术有很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辐射剂量和图像解释的复杂性。

因此,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优化该技术,并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15T06:14:15.15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8期作者:梁傲源邓成苗陈燕语[导读] 观察分析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低对比剂浓度、低管电压”(双低方案)的应用价值。

梁傲源邓成苗陈燕语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低对比剂浓度、低管电压”(双低方案)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行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之分组对比,常规组(n=33)采用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100kV管电压,研究组(n=33)采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80kV管电压。

结果:研究组升主动脉、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回旋支近端、左冠脉前降支近端、右冠脉近端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过程中应用“双低方案”,能够在减少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CT血管成像;双源CT;碘对比剂;管电压临床筛查冠心病过程中多采用冠脉CT血管成像技术,虽然诊断效果与DSA血管造影相当,但是冠脉CT血管成像技术实施过程中,因其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使其临床应用受限。

双源CT因为X线探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了广泛发展,不仅可以减少碘对比剂使用,而且还可以降低管电压,避免噪声干扰,提升图像质量[1]。

另外,双源CT能够通过自动管电压技术减少辐射剂量,确保患者诊疗安全。

本研究以66例冠心病患者为例,分析了双源CT检查过程中低碘对比剂、低管电压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本院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66例,入组标准:BMI指数低于30kg/㎡;符合WHO世卫组织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双源冠状动脉“双低”CTA检查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特异性分析

双源冠状动脉“双低”CTA检查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特异性分析

67临床研究可知冠心病可受到遗传、生活、精神等多种因素诱发,胆固醇和动脉中物质沉积物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血流,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1]。

C T A 检查技术近年来在冠心病诊断中受到重视,被认为可替代冠状动脉DSA 的方法,但其高辐射剂量受到诟病。

传统可降低管电压方式减少辐射剂量,但会增加图像噪声,影响图像质量,而若同时降低对比剂浓度可降低对比剂的总碘量,导致血管内碘含量降低,降低辐射剂量,可提高血管强化后的CT 值,进一步保证图像质量[2]。

为此,本次研究对双源冠状动脉“双低”C T A 检查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特异性进行了探讨,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资料,均接受西门子Somatom Flash 炫速双源CT 冠脉成像(CTA)检查,随机分组各48例。

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9.74±3.62)岁,B M I 22 ~28 kg/m 2,平均(25.48±3.22)kg/m 2;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15±3.52)岁,BMI 22 ~29 kg/m 2,平均(25.40±3.17)kg/m 2;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3]:BMI ≤30 kg/m 2;扫描时心率≤70次/min;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4]:对比剂过敏患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严重心律不齐患者;支架置入和心脏搭桥手术史患者;血管闭塞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2 检查方法1.2.1对照组 选择西门子Somatom Flash 炫速双源C T 作为诊断仪器,扫描范围为头足方向自气管分叉扫描至膈肌水平,依据身高和体重设置管电压为100 k V 或120 k V,管电流为100~400 m A,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其经肘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优维显370 m g /m o l,注射速度为4.0~4.5 m L /s,再利用同速率生理盐水冲管。

双源CT迭代重建算法联合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

双源CT迭代重建算法联合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

双源CT迭代重建算法联合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顾浩;李嘉鹏;贾玉柱【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dosage of dual-source CT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low tube voltage and low concentration contrast agent imaging for coronary artery. Methods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80 patients ( BMI <30 kg/m2, heart rate < 65 times/min) from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nd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enroll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group B) based on odd or even CT number in this study,40 cases in each group. Dual-source CT large pitch imaging scanning technique for coronary artery was applied to all patients.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scanned with low voltage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contrast agent an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SAFIRE) for coronary artery CT examination;whil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scanned with normal regular voltage and concentration of contrast medium and filter back projection place (FBP) for coronary artery reconstruction. Image quality of 16 coronary artery branches were scored with 5 points method assessment system by two experienced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physician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the average CT value and image nois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 contrast signal to noise ratio (CNR), image quality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using double blind evaluation system. T test was performed between measureme nt data sets. Results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as found in the tube current radiation dose (t =0.148, P <0.05).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as found in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radiation dose and image quality (P>0.05). CNR, SNR, CT value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radiation dose decreases obviously when prospective big pitch scanning technology, the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contrast medium and low voltage coronary CTA examination per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MI <30 kg/m2, heartrate<65 times/min. No obvious effect revealed on the accuracy of the coronary artery diagnosis.%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迭代重建算法与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及低电压技术时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 学军 , 李
[ 摘要 ] 目的
玮, 石 惠
总结双源 c T冠脉成像质量 影响 因素 , 探讨 相应解决方 案 , 高检查质量 。方法 回顾 性分 提
影 响图像质 双源 c T冠脉成像 质
析 6 0例双源 C 0 T冠脉检查资料 , 对影 响图像质量 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 并探讨改进方 法。结果 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 呼吸运动 、 触发阈值 、 扫描范围 、 心律 、 比剂注射速率 与剂量等 。结论 对
t g te s l ig me s r s o mp o i g te q ai fe a n t n M e h d T e d t fsx h n r d p t n s e a n d wi u l i h ovn a u e ,fr i rv n h u l y o x mi ai . n t o to s h aa o i u d e a i t x mie t d a e h
[ s at Obet e T u ma z f et c r t q a ̄ o d a sucs Tcr a r r siaig a divsg— ore o nr a e e g , n neta v i nu a a o o l l s l C o y ti m n i
C oo aya t i n o rp y T crn r r re a g ga h e s i
PNGX e jn L e, H u. T eAfi e si l f i x dc nvr t, i h a 50 4 C i ) I u — u , IW i S I i( h fltdHop a o n i Meia U i sy Yn un7 00 , hn H ia t N g a l ei c a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
李健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24(8)3
【摘要】目的:分析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双源CT检查,管电压100 kV,320 mg I/mL碘克沙醇,55例)与干预组(双源双低方案,管电压80 kV,270 mgI/mL碘克沙醇,55例),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CT值、有效辐射剂量。

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各血管段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的图像CT值高于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双源CT双低方案应用于冠脉CTA检查中的效果显著,能在获得同质量图像的前提下,提高图像CT值,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91-93)
【作者】李健
【作者单位】平邑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
【相关文献】
1.低管电流技术在双源CT"双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2.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3.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检查方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论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著差异(P >0.05)。

A 组患者的辐射剂量(DLP )低于B 组患者(P <0.05)。

主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 >0.05),表明ODM 技术对在有针对性降低辐射敏感器官照射的同时,能够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4结论ODM 技术在头颈CTA 检查中,通过降低患者前方管电流,降低了对眼晶体、甲状腺等位于患者身体前方的辐射敏感器官的照射强度,同时图像质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因而ODM 技术在降低头颈CTA 中晶状体和甲状腺的辐射剂量的应用是可行的,该技术体现了了放射防护三原则中的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即任何必要的照射必须保持在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随着头颈CTA 检查需求的日益增加,我们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该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①单中心研究,所纳入病例均为我院就诊收治的患者,有一定局限性,可能无法广泛代表各地各院的患者人群;②由于缺乏专门的体表辐射剂量测量设备,ODM 技术对辐射敏感器官的保护程度仅通过管电流强度和整体辐射剂量(DLP )作间接分析,未能够直接分析测量患者具体体表辐射剂量的变化,有待今后进一步细化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Niesten JM ,van der Schaaf IC ,Vos PC ,et al.Improving head andneck CTA with hybrid and model -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J ].Clin Radiol ,2015,70(11):1252-1259.[2]Kramer M ,Ellmann S ,Allmendinger T ,et al.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f Carotid Arteries and Vertebrobasilar System :A Simula-tion Study for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J ].Medicine ,2015,94(26):e1058.[3]Dixon MT ,Loader RJ ,Stevens GC ,et al.An evaluation of organ dosemodulation on a GE optima CT660-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 [J ].J Appl Clin Med Phys ,2016,17(3):380-391.[4]Tootell A ,Szczepura K ,Hogg P.Analysis of effective and organ doseestimation in CT when using mA modulation :A single scanner pilot study [J ].Radiography (Lond ),2017,23(2):159-166.[5]Matsubara K ,Koshida K ,Noto K ,et al.A head phantom study for in-traocular dose evaluation of 64-slice multidetector CT examination in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ranial trauma [J ].Eur J Radiol ,2011,79(2):283-287.[6]蔡武,胡春洪,王希明,等."四低"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和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 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30-35.[7]王明月,周悦,高剑波,等.头颈部CT 血管成像中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对敏感器官的保护作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7):500-503.(收稿日期:2018-08-27)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19.06.027文章编号:1671-4695(2019)06-0649-04新双源CT 冠状动脉双低扫描对冠脉支架显示影响的研究赵宇新1韦明炯2*赵雪超1韩佳1郭波1童东东1(1西安市北方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710068;2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陕西西安7100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0998)*通讯作者:韦明炯,E -mail :hongshedeni@126.com 【摘要】目的探讨新双源CT 冠状动脉双低扫描对冠脉支架显示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 组39例和B 组39例;A 组采用320mgI /ml 碘克沙醇对比剂及管电压100kV ,B 组采用270mgI /ml 碘克沙醇对比剂及管电压80kV 。

两组均行新双源CT 冠状动脉扫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 、心率、图像质量评分及各血管段总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B 组患者图像CT 值明显高于A 组(P <0.05)。

B 组图像噪声明显多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A 组比较,B 组冠状动脉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好。

结论采用新双源CT 冠状动脉双低扫描方式优于常规扫描,有利于确保图像质量,降低辐射量。

【关键词】冠心病新双源CT 冠状动脉支架X 线计算机Study on the effect of new dual -source CT coronary double -low scan on coronary stent display.ZHAO Yu -xin 1,WEI Ming -jiong 2,ZHAO Xue -chao 1,et al.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Xi 'an North Hospital ,Xi 'an Shaanxi 710068,China ;2Department of Image ,Shaanxi Prov-ince Geriatric Hospital ,Xi 'an Shaanxi 71000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ew dual -source CT coronary double -low scan on coronary stent display.Meth-odsA total of 78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r confirm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and June 2017were dividedinto group A (39cases )and group B (39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320mg I /ml iodixanol con-trast agent and tube voltage 100kV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270mgI /ml iodixanol contrast agent and tube voltage 80kV.New dual -source CT coronary artery scan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to start the subjective &objective evaluations on the image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BIM ,heart rate ,image quality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of the vascular segm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The CT values of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P <0.05).The image noise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NRs among SNR,LM ,LAD proximal segment ,LCXproximal segment andRCA proximal segment(P>0.05);the contrast between coronary artery and surrounding tissue was good.Conclusion The use of new dual-source CT coronary double-low scan method is beneficial to ensure image quality and reduce radiation,which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scanning.【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New dual-source CT;Coronary artery;Stent;Image quality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在严重冠心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发生并发症风险较大;药物涂层技术的发展明显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风险,但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1-3]。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等优势,应用逐渐广泛。

CCTA对支架形态、细节及内腔准确显示受到高浓度对比剂或金属支架的晕状伪影影响[4,5]。

既往研究表明,采用相对低密度等渗对比剂与高浓度低渗对比剂碘行CCTA扫描,结果显示碘克沙醇组图像质量相对较高[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