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减少湿包率的运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灭菌包湿包率中的应用

医疗 器 械 的 灭 菌 目前 首 选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方 法 , 湿 包 是 压 力
日~ 2 0 1 6年 5月 3 1日开展 了以“ 降低灭 菌包 湿包率 ” 为主题 的 品管圈活动 , 效果 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蒸汽灭菌常见 的灭菌失败原 因之一 。灭 菌后 出现湿包则视为 灭 菌失败 , 需重新 对包 内容物进 行处理 , 不仅 造成 资源浪费 , 而且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1 0 — 0 8
1 . 2 . 3 目标确定
将灭 菌包湿 包率从 4 . 5 %降至 1 . 0 %以下。 定期对护理人员及 消毒员进 行培训 ,
1 . 2 . 4 对 策 及 实 施
1 . 2 . 4 . 1 加强人员培训
・
1 68 ・
实施 探讨
效 果 评 价
1 . 2 . 2 现 状 调 查 及 原 因 分 析 1 . 2 . 2 . 1 现状调查 由小组成 员对 2 0 1 6年 2月 第 3周 一3月
彻底 干燥 , 管腔 内残 留水导致灭菌后湿包 。灭菌设备故 障 , 蒸汽 排 出管道堵塞不通 等问题 , 使 灭菌器 内部有 一定量 的积水 导致 包外湿包 ; 工作人员操作 不 当。通过 绘制鱼 骨 图( 如图 1 ) 从 人
第 1 周期 间 , 对 7 5个锅次 , 4 9 0个灭 菌包的湿包 情况调查 分析 。 发 现每天有 2~3 个 湿包 , 主要发 生在无纺布包装 的妇 门器 械及
员、 操作 、 物品、 灭 菌器 性能 等方 面进行 分析 , 寻 找改善 湿包 的
方法 。
灭菌器 性能 I 1人 员
1 . 1 资料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灭菌湿包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选取2021年3.1-4.30我科室未采取干预措施的11622件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消毒物品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5.1-6.30我科室采取干预措施的12096件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消毒物品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灭菌物品湿包率。
结果观察组湿包发生率为0.3%,对照组湿包发生率为1.2%,观察组湿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保证灭菌物品质量,减少院感发生。
关键词品管圈湿包高压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进行灭菌的重要方法,具有灭菌速度快,湿度高,穿透力强,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导致湿包,湿包的判定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灭菌包灭菌后取出时含水量不超过3%,超过6%为湿包,(如消毒包外表面触摸时有潮湿感,化学指示胶带有水痕迹,消毒包内出现水珠)均属湿包[1],湿包应视为灭菌失败,据调查显示,湿包中央部位细菌培养率高达50%[2],因其潮湿的内外环境,由于虹吸原理可形成一条内外通道,为外界微生物的进入提供液体通道,易受到二次污染,可导致医院院感隐患[3]。
为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保证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灭菌物品湿包率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消毒供应室2021年3.1-4.30日期间未行干预措施的灭菌物品11622件为对照组,另收集我院消毒供应室2021年5.1-6.30日行品管圈活动的灭菌物品12096件为观察组,将两组灭菌物品的湿包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灭菌物品的灭菌方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灭菌物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本文采用的灭菌器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对照组行未采取干预措施的常规灭菌方法,观察组行品管圈活动具体如下: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品管圈成员共九人,由一名副主任护师,四名护师,两名消毒员,两名护士组成,圈长由小组投票选举确定产生。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口腔科器械的实践探讨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口腔科器械的实践探讨摘要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器械规范化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本科室于2018年1月起开展品管圈活动,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经头脑风暴法选定活动主题,利用5 W1H制定活动计划、运用柏拉图、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拟订对策、效果评价等,持续进行质量改进,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口腔科器械湿包率、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及提前放行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口腔科器械的湿包率、清洗不合格率以及提前放行率显著降低。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提高口腔科器械的合格率,以及规范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器械口腔器械对于口腔疾病的诊治十分重要,而大多数口腔器械往往需要清洗、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1],由此可知口腔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任何残留的脓液、黏液、蛋白质、血液等均会影响到临床的正常使用,一旦出现任何差错,极易诱发交叉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 3]。
对于控制医院感染来说,消毒供应室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尤其是预防外源性感染,消毒供应室更是核心部门[4],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如果消毒供应环节存在管理及质量问题,可诱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5]。
相关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及护理质量[6]。
在目前的医院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当中,品管圈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消毒供应室共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灭菌员2人,男性,年龄为52-54岁,均为大专学历; 护士14人,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 33.52±4.36)岁,按照职称分类,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3人。
自2017年8月起供应室实施全院物品集中供应,口腔科器械平均每月须包装约300个。
1.2 品管圈的实施1.2.1 创建品管圈品管圈成员7名,共同推荐1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选取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均具有口腔科器械管理工作经验。
“降低骨科器械湿包率”的品管圈汇报

“降低骨科器械湿包率”的品管圈汇报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医院的管理和临床工作之所以运用品管圈,是因为,首先,符合国家等级医院评审规定的细则;其次,临床一线员工成为活动的主体,改变了行政命令的模式,从而实现员工和患者都满意的双赢。
随着医院各个科室组建品管圈的大潮,我们科室也成立了品管圈。
首先,通过头脑风暴,从绿叶圈、滴水圈、护卫圈、太阳圈、金盾圈中选出了金盾圈作为圈名,并经集体创作,画出圈徽。
确定圈徽的意义:双手托CSSD,盾牌象征细菌屏障,双手象征每一位护理人员用手护卫患者;圈名使用金盾圈,寓意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像盾牌一样护卫患者。
其次,根据自发参加的原则,确定小组成员,通过民主投票选出圈长、辅导员。
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选出五个主题参选,分别为:1、提高包装的正确率2、降低骨科器械的湿包率3、降低发放的错误频次4、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5、提高与手术室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各位圈员打分,确定降低骨科器械的湿包率为本期主题。
依据是:湿包由于虹吸原理形成一条内外通道,为外界微生物进入提供便利,包外潮湿使细菌屏障丧失,因此湿包的形成,增加了人力、物力,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延误了患者的使用,骨科器械体积大、数量多、重量重、最易发生。
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湿包率为0%。
因此,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降低骨科器械的湿包率的目的。
1我们首先拟定了“活动计划拟定表”2我们做了改善前调查,使用柏拉图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原因1、器械重量重2、器械数量多3、装卸不合要求3得出结论根据80/20法则得出主要原因,器械重量重和包装不符要求是本期重点改善的原因。
PDCA循环对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

=4 5 . 2 31 , 尸 <0 . 0 5) 。
参 考 文 献
3 小 结
艾力木汗 ・ 卡地 尔, 依 巴代提 ・阿不都 古 力. 门诊注 射
门诊注 射室是 医院窗 口性科 室 , 其服务 质量 直接 影 响患 者对 医院的整体 评 价 。门诊 注射 护理 投诉 问题 主要 集 中在
4 5炉次 2 0 0 0个无 菌包裹 的信 息 , 其 中待灭 菌包 过 大导 致湿
包 的比例 为 3 . 7 5 %; 灭 菌 干 燥 时 间 不 足 导 致 湿 包 比例 为
4 . 5 %; 待灭 菌包过 重导致 湿包 的 比例 为 1 . 2 0 %; 包 内器 械堆 叠 放置导致湿包的 比例为 1 . 2 0 %; 人 为操作 失误 导致 的湿包
门诊 注 射 室 的护 理 工 作 [ J ] .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 [ 2 ] 张琼.
2 0 0 7, 4 ( 2 ) : 1 2 8—1 2 9 .
服 务质量 。本研 究结果显示 , 观 察阶段 年 门诊 注 射护理 投诉
案 例明 显少 于对照 阶段 , 患者对 本 院护理质 量评 价得分 明显
? 肖 毒供应 中心人 员 l 8名 , 护士 8名 , 技 术工
1 . 1 一般资料
与手术器械类一起 混合 包装 ; 外 来器械 采用 器械 商提供 的器 械盒进行包装 ; 科室 未建立 超大 包 的管理 制度 。②待 灭菌 包
门诊 注射 室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的探讨 [ J ] . 中国 实 [ 3 ] 杨华.
用 医药, 2 0 1 I , 6 ( 1 4 ) : 2 7 3— 2 7 4 .
有效控制湿包的发生率提高灭菌的合格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如使用不透气的塑料袋或过薄的纸袋,导致蒸汽滞留,形成 湿包。
操作过程问题
包装不规范
如包装过紧、过松或包装不严密,导 致蒸汽进入包装内部,形成湿包。
灭菌时间不足
灭菌时间不够,导致物品未彻底灭菌 ,容易形成湿包。
设备问题
灭菌器性能不佳
灭菌器性能不稳定,如温度控制不准确、压力调节不当等,导致湿包发生。
培训与考核
对相关人员进行湿包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 握湿包管理的技能和操作规范。
定期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湿包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湿包管理质量。
总结与未来计划
总结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有效控制了湿包 的发生率,提高了灭菌的合格率,为保 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灭菌器维护不当
如未定期清洗、保养灭菌器,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容易产生湿包。
环境因素
湿度过高
灭菌环境湿度过高,如未进行除湿处 理,导致蒸汽滞留,形成湿包。
温度波动
灭菌环境温度波动过大,如温度忽高 忽低,影响灭菌效果,容易产生湿包 。
03
灭菌合格率问题
灭菌设备问题
01
02
03
设备老化
灭菌设备长时间使用,性 能下降,可能导致灭菌效 果不佳。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在控制湿包发生的同时,灭菌的合格率也得到了 提升,从原来的95%提高到了99%,进一步保障 了医疗安全。
患者满意度提升
由于湿包发生率的降低和灭菌合格率的提高,患 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从原来的85%提高到了 95%。
标准化
制定湿包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和完善湿包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确保湿包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控制湿包品管圈

---------------------------------------------------------------最新资料推荐------------------------------------------------------控制湿包品管圈接力圈——降低骨科器械湿包发生率罗雅兰1/ 44内容提要1 2 3 4何为品管圈(QCC)?点击添加标题何为湿包?湿包的危害 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最新资料推荐------------------------------------------------------ QCC定义品管圈(QCC)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利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3/ 44QCC特性群众性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层人员组圈目的性针对所选定之部门内部的问题自主性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品管手法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民主性科学性---------------------------------------------------------------最新资料推荐------------------------------------------------------ 湿包的定义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灭菌处理后的物品包布干燥,消毒包含水量敷料包不超过灭菌前重量的1%,器械包不超过灭菌前重量的0.2%。
不符合以上干燥度要求的物品即为湿包。
湿包视为污染包,必须重新灭菌!5/ 44湿包的判断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致使包装材料受潮造成生物破坏,均为湿包。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67期29766615名体检人员的信息库建档。
健康证防伪查询系统的应用,不但方便了卫生监督行政机构对健康证的管理,大大提高了监督执法的科学性和执法力度,打击了证件制假贩假的犯罪活动,减少了国家的损失。
参考文献[1] 王翠蓉,黄礼兰,汪松波.从业人员健康证管理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9卷第6期,559-561.[2] 万世同,王想霞,王爱婷.一起伪造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案件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第20卷第2期,153-154.[3] 张益飞.一起伪造健康证案件引发的问题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9年第21卷第7期,43.·医院管理·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戴丽霞,陈秀凤(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探求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来手术器械包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外来手术器械包灭菌湿包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外来手术器械包湿包发生状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湿包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降低了外来手术器械湿包的发生率,保证了灭菌质量。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工作人员对外来手术器械包装、装载、卸载及灭菌器运行等方面的不断查找、纠正和完善,保证了灭菌物品的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外来手术器械包;湿包率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7.2460 引言品管圈(quality circles,QC)简称QC小组,也称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由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减少湿包率的运用
作者:周青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对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的发生率。
方法 2015年4月组建品管圈,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分析品管圈实施前(2015年1~3月)16351件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率为3.36%,应用鱼骨图等品管圈方法分析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根因,拟定针对性对策并于2015年4~8月对22890件物品高压蒸汽灭菌质量实施改进,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湿包率。
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湿包率由品管圈开展前的3.36%,降低到开展后的1.04%(P
1 品管圈的实施方法
1.1组圈并确定圈名圈徽,圈成员9名,平均年龄39岁,由专业知识丰富、熟悉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护士担任圈长,负责圈内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护士长任辅导员。
圈名和圈徽由圈员投票决定,圈名为:心手相连圈。
圈名的意义:供应室工作质量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我们用心守护患者的生命,用心奉献于医护工作中。
1.2主题选定,召开圈会,针对我科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根据评分办法、分数、上级政策、重要性、可行性和圈能力,提出的数个主题。
因此“灭菌后湿包改善”被确定为本次品管圈的主题。
选题理由:对患者而言减少湿包的发生能够减少患者使用时的感染几率。
对护士而言减少重复处理包裹的过程,避免浪费大量人力。
对医院而言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
1.3拟定活动计划书,品管圈计划共5个月,活动时间为2015年4~8月。
第1个月确定主题、圈名、圈徽,拟定计划;第2个月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第3~5个月实施验证;第5个月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持续改进。
1.4现状把握,2015年1~3月,高压蒸汽灭菌器械包总量16351件,湿包发生总量549件,湿包发生率为3.36%。
其中3月份灭菌包总量5874件,发生湿包例数186件,发生率为3.16%。
1.5目标设定,根据目标设定原则[3],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36%-3.36%×80%×65%=1.61%
1.6应用鱼骨图分析了我科高压蒸汽灭菌湿包的根因,见图1。
1.7对策制定及实施
1.7.1对策①包装质量不合格:更改包装方式,避免包装过紧;过重过大包分散成几个小包;物品用气枪吹干再打包。
②消毒工责任心不强装卸技术不合理:组织人员培训,摆放灭菌包时,包与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靠腔内壁。
灭菌结束延长冷却时间,延长灭菌器结束开门时间,灭菌结束时等待5~10min后开卸载门10cm左右,待灭菌腔冷却30min后方可开灭菌柜门取出无菌物品;③存放环境不合理:无菌包避免放置于空调出风口,避免室内温差大;温度控制在24℃以下,湿度在70%以下;④灭菌器性能问题:请设备科检查维修,定期请厂家维护和保养;请工程师调整灭菌程序干燥参数;⑤蒸汽质量分布不均:总务科检查管路与蒸汽质量,保证蒸汽质量
1.7.2实施配置包装要求:敷料重不过5kg,器械重不过7kg,充分干燥包,装不能过紧过松,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
2 结果
品管圈实施前2015年1~3月高压蒸汽灭菌器械包总量16351件,湿包发生总量549件,湿包发生率率3.36%;品管圈实施后2015年4~8月高压蒸汽灭菌总量22890件,湿包发生总量346件,湿包率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63,P
3 讨论
开展品管圈,有效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充分体现了其自我价值。
品管圈管理手法是一项系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强调自下而上、人人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重视每一个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发挥,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4]。
经过“品管圈”的活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我们以QCC活动开展来解决消毒供应中心的常见问题,湿包是消毒供应中心不可避免的常见问题,通过活动,我们真正看到了领导作用的发挥,全员参与的收益,过程方法的应用,持续改进的实现以及量和质的改变,并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让湿包率尽量减低到最小。
为以后工作明确了方向,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EB/OL].(2012-04-05)[2014-01-03].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0.
[3]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4]李月美,张玉清,罗明琴,等.品管圈活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学杂志,2014,29(16):61-64.编辑/赵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