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合集下载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地球上的水章节综合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地球上的水章节综合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地球上的水章节综合一、单选题(2023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国庆节后,北京某校师生发现,教室门口上部与下部的风向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正确示意教室内及教室门口大气运动方向的是()A.B.C.D.2.能够合理解释教室门口上部与下部风向不同现象的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陆地内循环C.大气热力环流原理D.大气的组成(2023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唐代诗人元稹《咏甘四气诗·霜降九月中》有“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的诗句。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空天万里霜”景象最可能形成于()A.晴朗的凌晨B.晴朗的午后C.多云的白天D.多云的夜晚4.出现“空天万里霜”的景象时()A.①强①强B.①强①弱C.①弱①强D.①弱①弱(2023秋·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

下图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中国空间站运行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大气层外6.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过程中,所经大气层()A.气温一直升高B.密度逐渐增大C.对流运动减弱D.水汽含量减少(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师大附中统考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c→b→d B.b→c→a→d C.c→a→b→d D.d→a→b→c8.水循环中的()A.a环节的主要动力是季风活动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师大附中统考期末)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

高中地理(新教材)《海水的性质》导学案

高中地理(新教材)《海水的性质》导学案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基本因素:海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01收支情况,热量来源主要是□02太阳辐射,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是□03海水蒸发。

2.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04递减,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05较小,保持低温。

(2)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06低纬向□07高纬递减。

(3)季节分布:夏季普遍□08高于冬季。

3.影响水温的其他因素表层水温还受到□09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4.海水温度的地理意义(1)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10结冰期,通航时间□11较短。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12调节作用。

1.判断正误。

(1)相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没有差异。

(×)(2)大气运动不影响海水运动。

(×)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深度B.海水运动C.大气运动D.太阳辐射答案 D解析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3.说明海水对气温调节作用的表现。

提示海水比热容大,因此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于陆地。

沿海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二、海水盐度1.概念:海水中盐类物质的□01质量分数。

2.平均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0235‰。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03高;蒸发量越□04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05低。

(2)入海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06较低。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07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08赤道和两极逐渐□09降低。

5.海水和海洋盐类物质的开发利用(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10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

(3)发展海水养殖。

(4)发展海水淡化补充□11淡水。

,1.判断正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讲义测试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讲义测试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基本因素:海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01收支情况,热量来源主要是□02太阳辐射,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是□03海水蒸发。

2.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04递减,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05较小,保持低温。

(2)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06低纬向□07高纬递减。

(3)季节分布:夏季普遍□08高于冬季。

3.影响水温的其他因素表层水温还受到□09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4.海水温度的地理意义(1)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10结冰期,通航时间□11较短。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12调节作用。

1.判断正误。

(1)相同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没有差异。

(×)(2)大气运动不影响海水运动。

(×)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深度B.海水运动C.大气运动D.太阳辐射答案 D解析海洋表层水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3.说明海水对气温调节作用的表现。

提示海水比热容大,因此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于陆地。

沿海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二、海水盐度1.概念:海水中盐类物质的□01质量分数。

2.平均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0235‰。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03高;蒸发量越□04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05低。

(2)入海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06较低。

4.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07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08赤道和两极逐渐□09降低。

5.海水和海洋盐类物质的开发利用(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10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

(3)发展海水养殖。

(4)发展海水淡化补充□11淡水。

,1.判断正误。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海水的性质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汇编:海水的性质

2019-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地理汇编海水的性质一、单选题(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2020年11月10日,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照片。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奋斗者”号下潜马里亚纳海沟并坐底的过程()A.主要在生物圈和水圈B.到达了莫霍面C.主要在岩石圈内D.到达了软流层2.“奋斗者”号拥有一系列“高精尖”安全技术装备,以应对万米载人深潜过程中的重重危险。

这些危险包括()A.某些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形成“海中断崖”B.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大而持续递减,导致潜水器被冰冻C.潜水器在下潜中受洋流和风浪的影响大D.潜水器在下潜中会受到地震横波的影响3.图中所示海域内渔业资源丰富,该海域内能形成世界性渔场的有利条件是()A.暖流经过B.寒流经过C.寒暖流交汇D.河流汇入(2020·北京怀柔·高一期末)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大洋表层海水平均()A.温度,盐度,密度B.盐度,密度,温度C.密度,温度,盐度D.密度,盐度,温度5.下列对海水性质理解正确的是()A.海雾影响航行,其形成与海水温度、密度有关B.北半球的海水温度总是低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C.“海中断崖”这一地理现象主要与海水密度有关D.大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温度几乎没有关系(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海水盐度的分布,可以描述为()①自河口向外海递增②自西向东递增③自河口向外海递减④自东向西递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域轮廓B.降水C.河流径流D.蒸发(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下图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72分)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题]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板块张裂D.流水侵蚀(正确答案)2.该地地下可能发育的地貌有()①洼地②峰林③石柱④石笋 [单选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正确答案)D.①④3.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单选题] *A.①③B.②③C.③④(正确答案)D.①④4.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

读图完成问题。

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单选题] *A.①③B.④⑤C.③④D.①⑤(正确答案)5.下图为不同类型森林植被具有的典型特点,所代表的森林类型排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正确答案)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 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 植物形态对地理环境有指示作用,图示植物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是() [单选题] *A. 寒冷B. 湿润C. 干旱(正确答案)D. 炎热7. 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单选题] *A. 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正确答案)B. 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 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D. 地下部分缩小减少上图为“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完成8——9题。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2024北京海淀高二(上)期末地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在学习地球运动相关内容时,同学们制作了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动态演示模具(图1 )。

甲,乙分别代表两日的太阳光照射情况。

读图,完成1~ 3题。

1.该模具适合用驴演示观察A.地球自转运动方向B.太阳高度日变化C.地转偏向力的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2.据图推断A.甲图中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②地B.甲图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乙图示意黄赤交角为00,太阳直射赤道D.地球自转线速度①地小于②地3.图中③地和④地A.均出现极昼现象B.均正值日出时分C.经度地方时相同D.昼夜长短相同图2 (a)、(b)分别为两时段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4、5题。

4.某城市预报10月3日天气状况为:多云,西南风工风力1-3级,气压值1017百帕,降雨量0.0 毫米。

该城市最可能是A.海口B.北京C.上海D.台北5. 10月3日至6日,台风A.强度大幅减弱B.中心气压升高C.整体向西移动D.中心狂风暴雨图3为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图和某季节大气运动模式示意图,图中甲、乙代表近地面气压带,丙、丁代表风带。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A.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乙的形成原因是冷气流爬升C.丙的风向为东北风D. 丁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7.赤道附近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其主要原因有①气温高,对流旺盛②海洋面积广阔③大河众多,蒸发量大④热带雨林气候广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当气压带和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A.巴西高原正值湿季B.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D.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图4为欧洲和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及两典型地区气候特征图。

读图,完成9〜11题。

9.与北美洲相比.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A.纬度延伸得更高B.东西宽度较小C.气温年较差较小D.降水季节差异大10.欧洲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大气环流②海陆分布③地形④洋流性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大面积森林植被。

关于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的论文正稿

关于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的论文正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气象气候学》综合训练项目(一)论文题目: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随纬度分布规律研究报告小组成员:胡波徐畅那恩航于万顺欧阳秋山指导老师:李静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规律摘要降水和蒸发是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降水是指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蒸发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在气象学综合训练项目中,第一小组的成员们通过计算机上网和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收集近十年来全球典型气候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具体历史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在全球范围内,随维度升高,地球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降水量随纬度整体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热带最多,温带次之,寒带最少。

蒸发量随着纬度的增大呈现出与降水量相似的规律,即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赤道的太阳辐射率最高,气温高,蒸发量大。

热带靠近赤道,受太阳直射时间长,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温带与赤道的距离大于热带,平均气温低于热带,蒸发量小于热带; 寒带与赤道距离最远,平均气温低,蒸发量最小。

降雨总量和蒸发总量在全球范围内大体是趋于平衡的,蒸发总量小于降水总量,降水量大致等于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和,是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实现了全球水量保持了动态平衡。

关键词:全球;降水量;蒸发量;纬度;规律。

1.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规律1. 关于降水的基本知识1.1降水从云中降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水。

降水虽然主要来自云中,但有云不一定都有降水。

这是因为云滴的体积很小(通常把半径小于100叩的水滴称为云滴,半径大于100叩的水滴称雨滴。

标准云滴半径为10卩m,标准雨滴半径为1000卩m从体积来说,半径1mm勺雨滴约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叩的云滴),不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

只有当云低增长到能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并且在降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不致被蒸发掉时,降水才形成〔1: o1.2降水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3: o1.3降水的意义促进水分循环;净化空气,并实现了地表的水补给;调节地方的温差;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环境的绿化;调节空气的干湿度,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下雪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1.4人为因素对降水的影响由于全球变暖,降水量在高纬度地带和热带地区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原本比较干旱的副热带地区则呈现减少的趋势。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2)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2)

降水量的测量

3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降水的意义
*促进水分循环; *净化空气,并实现了地表的水补
抓住降雨时期,追施小麦拔节肥
给; *调节地方的温差;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调节空气的干湿度,对人体的健 康有着重要影响; *下雪。
瑞雪兆丰年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蒸发
蒸发量的概念
蒸发量是指在一 定时段内,水分 经蒸发而散布到 空中的量,通常 用蒸发掉的水层 厚度的毫米数表 示。
蒸发器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蒸发
蒸发的意义
*促进水循环; *带走地表热量。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蒸发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降水,降水量在 1000毫米左右。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降水 集中在冬季。 年降雨量不超过 800毫米。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500 毫米以下。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3.寒带地区
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存在。
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分布规律
赤道最多,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最少 热带最多,温带次之,寒带最少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降水
②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年降水 热带,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 量大部分地区为 度地带,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 1500-2000毫米。
1.热带地区
不明显。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
气象气候学综合训练项目 第一组 2015.10.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球年均蒸发量的纬度分布规律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趋势。在赤道附近,由于太阳直射和高温作用,海水和地表水分蒸发迅速,因此年均蒸发量达到最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温度相应下降,导致蒸发过程减缓,年均蒸发量也逐渐降低。这种分布规律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不仅影响海洋表面的水汽交换,也对陆地气候和水资源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全球水循环过程,预测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