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GDP统一核算主要做法及成效

合集下载

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和问题

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和问题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不变价GDP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1、价格指数缩减法
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直接缩减现价增加值,计算不变价增加值。 计算公式: 某行业不变价增加值=该行业现价增加值÷该行业价格指数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四)不变价GDP核算方法
2、物量指数外推法
▲按生产活动所在地核算 ▲建筑业是按法人注册地核算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核算单位
•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数据要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 进行调整。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三)现价GDP核算方法 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有3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 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 价值的方一种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 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 值得到增加值
101 — 201 202 205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 301 302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中:税金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其中:补贴收入 利润总额 应交所得税 四、人工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二、普查年度GDP核算办法
金融业、铁路运输业、军队和武警所属产业:
• 金融业和铁路运输业增加值由国家统计局核算后统一核 算后分劈到各地

GDP核算方法

GDP核算方法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第三产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 按照法人和个体分别核算 法人核算方法:除限下批零法人单位外,其他
行业法人单位均按照服务业报表上报数计算收 入法增加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限下批零法人单位核算方法:全市人均增加值 ×各镇(街道)、开发区限下批零从业人数 全市人均增加值以服务业样本为基础进行推算 各镇(街道)、开发区限下批零从业人数为本 次经普数据



工业增加值×镇(街道)、开发区规模以下工业从业 人员占全市规下工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营业盈余=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资料来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B202表)、 县(市、区)GDP快年报、统计名录库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第一产业现价增加值(年度核算方法)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当年镇(街道)的
农、林、牧、渔、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 产值×当年各县(市、区)对应的农、 林、牧、渔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的增加 值率 资料来源:农业产值、增加值统计报表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第一产业现价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
镇(街道)、开发区GDP核算方法
个体核算方法: 1、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个体户按服务业样
本分行业数据直接计算增加值。 2、人数在10人以下的个体户增加值计算 方法为:各镇(街道)、开发区增加值= ∑各行业增加值 行业增加值=分行业全市人均增加值×各 镇(街道)、开发区分行业个体户人数 (分行业个体户人数为经普数据)

浙江省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公共预算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GDP目标分析

浙江省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公共预算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GDP目标分析

浙江省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公共预算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GDP目标分析2016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和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组建之江实验室、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动企业将迭代创新作为终身追求,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正是其中之意。

从兄弟省市比较来看,浙江和广东、上海、江苏等兄弟省市同作为全国高水平发展区域,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同步性。

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各省市都在积极谋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浙江在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在科技研发投入、服务业占比、PCT专利申请量、研究型大学培育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未来有必要借鉴参考兄弟省市重点经济战略举措,尤其需深度研究创新引擎待增强、改革利益分配不均、社会结构多样化、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提升等问题,为全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模板,为“十三五”完美收官夯实支撑。

2018年浙江省GDP为58003亿元,人均GDP为107625元。

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为62352亿元(合90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8亿元,增长7.8%。

2019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5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生产总值1.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3%、6.0%、6.2%、10.2%和5.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

2019年浙江省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健康、文化、金融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

G D P核算有三种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

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GDP。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二)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GDP。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得到的全部报酬。

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社会福利缴款。

(1)货币工资是以现金或类似现金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劳务收入。

(2)实物报酬是生产单位提供的、劳动者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享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如发放的实物商品、出差补助、上下班交通服务等。

(3)社会福利缴款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未来的福利水平,企业替劳动者在当期所做的各种支付,包括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1一、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更好地服务本级政府。

每个季度我区都会组织召开全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为各部门交流工作提供一个平台。

以往年度都是听汇报、作汇报,今年特意设置了材料交流的环节。

各部门互相交流文件材料,共享全区数据资源。

另外,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与GDP核算中涉及到的数据提供部门衔接,要求各部门在报出数据时本着对全区经济状况负责的态度,核准相关指标,及时向统计部门反馈数据增长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最繁琐的一项工作就是随时给区委区政府领导提供数据。

每个季度我们都要提前向政府领导提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预计数,等数据全部认定后,还要提供一次最后确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政府领导每次迎接上面的经济工作检查都要我们提供数据,每写一份经济工作材料都要向我们做数据咨询,经常周末也能接到询问数据情况或要求解释某经济指标的电话。

按政府领导的说法,随时随地只要需要数据都会给统计部门的综合专业统计员打电话,统计局最最辛苦的就是综合统计员了。

二、做好城乡划分清查工作。

城乡划分清查工作是国务院批复的一项重要的调查工作。

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评价我国城镇化水平、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减少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矛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为了搞好这次调查,我们做了几项工作:一、参加了省局的'城乡划分清查培训,认真钻研了一段时间的业务知识;二、勾勒工作程序、收集大量资料,准备乡镇统计员培训会;三、召开乡镇统计员培训会议,耐心讲解工作细节,分享收集的资料,布置工作任务。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已经有两个乡镇提前完成了任务,上报了调查资料。

三、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对于上级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我们及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保证不拖市局后腿。

总结一个统计年度的工作,我们还是颇有成绩,其中不缺少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我们会再接再厉,将以后的工作搞好。

综合核算统计工作总结2综合与核算统计,在统计部门担负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测算、反映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态势的工作。

GDP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GDP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Si c c n e& Teh l g s n e c noo yVi o i
21 02年 9月第 2 5期
科 技 视 界
理论争鸣
G P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D
魏传威
( 州市 统计 局 徐
江苏
徐州
2 10) 2 0 0
G P 即国内生产总值 ) 为国民经济核算的综合指标 , D( 作 能够较全面 的反映一个 国家( 或地 区) 的经济发展的规模 、 速 度 和产业构成情况 ; 映社 会生产与使用 , 资与消 费之 间 反 投 的比例关系 , 体现经 济发展 的最终成果 。因此科学 、 准确 、 及 时 的搞好 G P核算 , D 对促进经济 的发展 , 具有重要 意义 。 目 但
和劳动部门的职工福利保 险构成 ” 。对于不计人工资福利费
用构成 的个人收入部分 缺乏必要 的推算依据 。固定资产折 旧
也较 难 计 算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目前 劳动统计报表的填报单位为城镇集
体以上单位 , 报表范 围过大 , 上报 困难 , 报表 可将企 业劳动工
资报表与有关 专业报表并轨 。对服务业 和行政 事业单位 , 可
分乡、 、 村 个体农林牧渔服务业缺乏必要 的资料来源 , 势必 出
是改进现行专业统计制度为 G P核算提供依据 。 D 围绕
GD P核算 , 从减 轻基层统计 负担人手 , 对现行 专业统计 制度
进行 改革 . 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基层统计部 门操作 的统计指 标核算体系。1完善工业 统计制度 。在工业定期统计报表 中 ) 增设 单位 从业 人员 、 职工工资 、 增加值及构 成项 目指标 , 这样 就可以为季度 G P核算提供必要 的数据 。 ) D 2 完善 固定资产投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

季度GDP核算方法和详细说明我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采用累计核算方式,1-4季度 GDP初步核算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因此本说明也适用于年度GDP初步核算。

1.季度GDP核算概述1.1 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1.2 核算范围1.2.1生产范围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以及部分“未观测经济”等。

1.2.2 地域范围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

本报告中的季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和 -回复

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和 -回复

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和-回复GDP指标(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核心指标。

它反映了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和非居民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最终产出的总和。

核算GDP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以及相关问题,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GDP指标的核算制度、核算方法以及相关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GDP指标。

第一部分:GDP指标的核算制度GDP的核算制度主要由政府机构制定和实施,并且是国际统一的。

核算GDP的制度至关重要,因为GDP被广泛用于国际比较和政策制定。

其中,核算GDP采取三种主要的制度: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 生产法:生产法是计算GDP的最常用的方法,它基于生产层面的观点来核算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

按照生产法,GDP等于国内所有生产者(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统计生产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完成,然后将这些价值相加得到GDP。

此外,生产法还涉及计算固定资本的消耗、净投资和库存变化等其他要素。

2. 收入法:收入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国民收入和支出来计算GDP的方法。

按照收入法,GDP等于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者获得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收入。

这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和税收等各种收入来源。

与生产法不同,收入法关注的是收入的分配,而不是产品的产生过程。

通过统计国内居民和非居民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收入情况,最后将这些收入相加得到GDP。

3. 支出法:支出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国内居民和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支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算GDP的方法。

按照支出法,GDP等于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这些支出可以分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通过统计各个部门的支出情况,然后将这些支出相加得到GDP。

支出法体现了GDP对经济活动的需求侧的分析。

第二部分:GDP指标的核算方法GDP的核算方法是计算GDP的步骤和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Nov. 7th 2004, the State Council forwarded “The Notice on Improving Regional GDP Account” by NBS (Guobanfa [2004]82). It put forward a serial of requirements on improving regional GDP account, and it also required that the province (districts and cities) to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one-level-below account for regional GDP account, and the province (districts and cities with favorable condition) shall lead in the enforcement. The first economic census has provided a good momentum to the GDP one-level-below account. According to the essence of the docu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our province has started to research in the mechanism of unified GDP account.
On Sep. 16th 2005, the Zhejiang People’s Government Office forwarded the Notice on Improving Regional GDP Account by NBS (Zhefaban 〔2005〕 75) and it explicitly specified the following issues ⑴standardizing regional GDP account methods ⑵ accounting, accrediting and verifying the GDP data by province, cities,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economic census year ⑶ establishing the one-level-below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gional GDP account ⑷ standardizing the time and mode of GDP releasing by the whole province, cities,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⑸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departments ⑹ the time of formal enforcement of the one-level-below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regional GDP account and the system of unified data releas Main Practices of Unified GDP Account in Zhejiang Province
(一)以政府名义下达文件。 Releasing documents in the name of the government
2005年9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 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 75号 )明确提出:⑴规范地区GDP核算 方法;⑵统一核算核准核实经济普查年度省、市、县(市、区)GDP数据;⑶建 立地区GDP核算下管一级制度;⑷规范全省和各市、县(市、区)GDP数据发布 时间和发布方式。⑸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⑹地区GDP核算下管一级制度和数 据统一发布制度正式实施时间。
一、浙江省GDP统一核算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Unified GDP Account in Zhejiang Province
自第一次经济普查以来,浙江省实行GDP统一核算,保持了全省与各市、 县(市、区)GDP总量、速度的基本衔接。但在统一核算之前,我省按照 全国统一的模式,采取 “分级核算、分级负责”的方式核算GDP。结果 是各县汇总的GDP总量和速度高于市级核算数据,各市汇总的GDP总量和 速度高于省级核算数据,各级汇总的GDP数据的差距在逐步扩大。统一核 算之前,2004年全省GDP快报数与各市汇总快报数据总量差距达700亿元, 约占GDP的6%左右。
Ever since the first economic census, Zhejiang Province has adopted unified GDP Account, realizing the basic consistence in GDP volume and speed of the whole province and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Yet, before the unified account, our province applied the national unified mode and the mode of “level-by-level account and level-by-level responsibility” to GDP account. It turned out that the GDP volume and speed summarized by the countie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ities, and the data by the citi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ovince, with a big gap among the GDP data of various levels. Before unified account, the gap between express GDP data of the whole province in 2004 and that of the various cities is 70 billion RMB, taking up around 6% of GDP.
一、浙江省GDP统一核算的背景(续)
The Background of Unified GDP Account in Zhejiang Province (cont.)
2004年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 算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82号)。就改进地区GDP核算工 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提出各省(区、市)要逐步建立地区GDP核算 下算一级的制度,有条件的省(区、市)可以先实行。第一次经济普查 为实行GDP下算一级带来了契机。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我省开始研究 GDP统一核算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