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绩效考核的标准

合集下载

企业绩效考核的五个标准

企业绩效考核的五个标准

企业绩效考核的五个标准
企业绩效考核的五个标准包括:
1. 目标标准:绩效考核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相匹配,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果。

2. 时间标准:绩效考核的时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连续性,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果。

时间标准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安排相匹配,具有适当的弹性和灵活性。

3. 质量标准:绩效考核的质量应该具有科学客观和公正合理的特点,能够反映员工的真实工作表现和潜力。

质量标准应该注重多维度和多角度的评估,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相结合的方式,反映员工的全面表现和成果。

4. 量化标准:绩效考核的量化应该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果。

量化标准应该与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度的主观性。

5. 反馈标准:反馈标准应该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能够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

此外,还有强度和频率、标号等标准。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企业绩效考核的内容,建议咨询人力资源专家或查阅人力资源相关书籍。

如何设定绩效考核的标准

如何设定绩效考核的标准

如何设定绩效考核的标准绩效考核是管理者对员工工作效率和成果的评价,是组织为了提高员工工作表现和企业绩效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

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明确员工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并为员工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

如何设定绩效考核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介绍如何设定绩效考核标准。

一、明确绩效目标确定绩效目标是设定绩效考核标准的基础。

首先,应该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部门的目标转化为员工的绩效目标。

其次,需要考虑员工实际职责和能力,合理制定绩效目标,确保目标具有可达性和挑战性。

最后,需要明确绩效目标的时间范围,比如年度目标、季度目标等。

二、制定量化指标量化指标是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依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果。

制定量化指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指标要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质量、效率和效益。

2. 指标要可衡量,即能够使用可靠的数据进行计量。

3. 指标要与业务目标相关联,确保员工的工作成果能够对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

4. 指标要有明确的权重,确保不同的指标对员工绩效评价的影响程度是明确的。

三、考虑员工能力和表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不同,其绩效水平也不一样。

因此,设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应该考虑员工的个人能力和表现,避免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员工。

在考虑员工个人能力和表现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员工的经验和资历,是否已经掌握了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2. 员工的职责范围,是否承担了更高级别的工作任务。

3. 员工的耐力和精力,是否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持续的高绩效水平。

四、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绩效考核不仅是一次评价,更是一次持续改进。

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找到改进方向。

在设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应该明确反馈和改进机制,包括:1. 对员工的评价需要及时、全面和公正,同时还需要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2. 对员工的评价需要保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3. 对于绩效较低的员工,需要及时制定改进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

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

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人力资源管理包含多项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是人员绩效考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发展程度的提高,绩效考核在各个行业与领域也有所发展。

这是爱汇网店铺整理的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呢1、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在非量化的指标中,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

所谓非量化是指追求的工作质量,而非数量,比如一个打字员,其工作标准为60个字每分钟、错误率在1%,在中个情况下员工就很可能把打字速度提高到120个字没分钟,但是错误率到了5%,像这样的打字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质量了。

和多人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常用“某某项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实这个是错误的绩效考核表填写方法的。

这会导致员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视完成工作的效果,如准确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2、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很多质量检测部门,质量监控部门会在绩效考核表中写到保证质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实这个是错误写法,因为你所监管的部门的质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检验产品合格率的准确度达到误差在多少范围内。

要记住,质量不是能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检测知识为生产提供督导、参考的。

3、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在员工填写绩效考核表是,常有出现这样的字样“完善制度”“及时传达”。

带有这些字眼的考核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

什么程度下才是算完善?什么情况下算是及时?作为一个办公室主任,考核是应这样些,普通文档8小时内送到,加急文档3小时内送到,这样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评判办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时。

4、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考核内容是定下来了,但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呢?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上级期望、历史数据、同行数据。

上级期望是指,上级期望你百分百完成,你就要百分百完成。

历史数据是指,一般情况下,本月所做的标准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齐平。

绩效考核的标准

绩效考核的标准

绩效考核的标准
绩效考核的标准是评价员工工作表现的准则和指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评估员工是否达到组织所设定的目标和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绩效考核标准:
1. 完成工作量:评估员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

2. 工作质量:评估员工完成的工作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工作效率:评估员工在完成工作的时间、速度和效率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

4. 工作态度:评估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积极性和合作性等方面。

5. 学习能力:评估员工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速度以及对工作的改进和创新能力。

6. 团队合作:评估员工在团队中表现出的协作和合作能力,以及对共同目标的贡献程度。

7. 专业能力:评估员工在所负责的工作领域中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8. 绩效贡献:评估员工对组织绩效的贡献程度和表现。

工作绩效考核标准

工作绩效考核标准
7.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勇于克服困难
工作协作性40分
8.服从指挥,理解上级指示,正确处理公司内外部关系
9.能够与本部门同事主动配合,团结协作
10.与本公司其他部门人员沟通良好,积极配合业务开展
11.积极向上,不说、少说或不干对公司不利的话或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表率作用
工作能力和成绩70分
12.无失职或造成投诉的行为
工作绩效考核标准
评价因素
内容
得分
基本情况20分
1出勤、事假扣2分/天,早退或迟到扣1分/天
2.失误扣5分/次,优秀员工加5分/次失误:__次,当选优秀员工:__次
工作态度50分
3.工作责任心强、认真、努力,积极为公司着想
4.遵章守纪,坚持原则
5.重礼仪、懂礼貌、言行得体
6.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
13.完成了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
14.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业务熟练,能胜任本职工作
15.快速、及时、低成本地完成本职工作
16.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17.工作中能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善于处理突发事件
18.工作效率高,有感召力,发展潜力大
合计得分
被考核者

绩效考核标准制度

绩效考核标准制度

绩效考核标准制度1.前言为了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表现,合理评价员工绩效,并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和嘉奖优秀员工,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订立本绩效考核标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公司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合同工等。

3.绩效考核目标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部门的工作职责,订立绩效考核目标,以确保员工和部门在实现公司整体目标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和部门的潜力。

4.绩效考核指标4.1. 定性指标针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工作态度:包含工作乐观性、责任心、团队合作等;•专业本领: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创新本领:包含解决问题的本领、创造性思维等;•客户服务:包含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等。

4.2. 定量指标依据不同岗位和部门的特点,可以订立相应的定量指标,如销售额、完成项目数量、工作效率等。

5.绩效考核流程5.1. 目标设定阶段•公司:订立公司整体目标,并将其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部门:依据公司目标,订立本部门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个人目标;•员工:与直接上级讨论,并取得直接上级确实认和支持,订立个人目标。

5.2. 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周期为一年,具体时间为公司确定的年度考核期。

5.3. 绩效考核方法•自评:员工依据本身的工作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估;•直接上级评价:直接上级依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和态度等因素进行评价;•同事评价:员工的同事依据合作情况、团队合作等进行评价;•客户评价:假如岗位涉及客户服务,客户可以对员工的服务进行评价。

5.4. 绩效评估等级依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将员工划分为以下等级:•A级:绩效杰出,成绩突出,表现出色;•B级:绩效良好,完成工作任务,实现预期目标;•C级:绩效一般,工作任务实现基本要求,但有待提高;•D级:绩效较差,未能完成工作任务,需要改进。

6.绩效嘉奖与激励基于绩效考核结果,对绩效优秀的员工予以相应的嘉奖和激励,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工资调整:绩效表现优秀的员工可获得适当的薪资调整;•奖金: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嘉奖性的现金嘉奖;•晋升机会:优秀员工有机会获得晋升或职位调整的机会;•培训机会:为员工供应进修、培训等学习机会,提升个人本领和职业发展。

公司绩效考核评定标准

公司绩效考核评定标准

公司绩效考核评定标准
公司绩效考核评定标准是评估员工工作表现和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绩效考核评定标准:
1. 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员工是否达到其设定的工作目标和业绩指标。

这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和定性的表现来评定。

2. 工作质量,评估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精确度,包括工作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创新能力,评估员工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否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评估员工在团队中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包括与同事合作、协助和支持的能力。

5. 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员工是否能够主动解决问题、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以及是否能够适应变化和灵活应对挑战。

6. 客户满意度,评估员工对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和客户关系的维护情况,包括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能力。

以上标准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进行调整和定制,以确保公司绩效考核评定标准与公司的目标和战略一致。

同时,公司应该建立公平、透明和可衡量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整体业绩。

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标准是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奖惩的一套规则,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能力水平,并为员工提供成长和提升的机会。

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 目标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应该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对应。

只有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考核。

2. 公平公正: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个员工。

评价标准应该客观、权威,并且可以量化和衡量。

同时,评价过程应该透明公开,员工应该有机会了解自己的评价结果,并提出申诉。

3. 多维度评价: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从多个维度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

除了工作绩效,还应考虑员工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避免只看重某一方面的评价。

4. 管理者指导:绩效考核标准不仅仅是对员工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为员工提供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在考核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也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5. 激励机制: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应及时给予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惩罚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综上所述,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确立明确的目标,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员工,从多个维度评价员工的工作,提供管理者指导和激励机制。

这样可以不仅能更好地评价员工工作的表现,也能为员工提供成长和提升的机会,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定绩效考核的标准
当谈到设定考核标准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问一问,谁对被考核者的情况最了解?谁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平时谁对被考核者提出工作要求?这些问题一提,最后我们发现,考核标准的设定实际上和考核者是统一的。

但企业里常常是由人力资源部或企管部来设定考核标准。

每年年底我们会在很多公司看到这样的情况,人力资源部或企管部的几个秀才们加班加点搞出来一套考核表,发下去以后各部门怨声载道。

考核表不是设计得不好,但是与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往往不符。

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源部和企管部并不懂得别人的业务,又怎么能了解各个部门的情况,怎么能了解他的上司在工作方面对下属的期望是什么呢?如果他的上司都不了解,别人怎么能不了解呢,所以人力资源部或企管部设计出来的考核指标往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也有公司的考核标准是由老总来设定的。

一般在年初开会时,老总会同几个副总一起给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定任务。

但老板给下属定考核标准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如果公司的组织架构是明确的话,就应该按照公司的指挥链下达任务。

老总应该把任务目标分解给副总一级,然后副总再往下分解给他分管的部门。

而现在很多企业在设定考核标准的时候,实际上是老总一勺烩,那么到时候你要求副总们肩负起这个责任,结果他们心中是不服的。

因为这目标是老板定的,不是我定的,凭什么最后让我去负这个责任?
既然我们确定了考核标准应该由他的上司定,那我们再来看,如果把考核标准的设定都交给他的上司、交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定行不行?
也不行,乱套了。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有不少公司做过这样的尝试,结果考评办法五花八门,定什么的都有,甚至是公司有多少个部门、有多少个子公司分公司,就有多少种考核方法,公司的统一性就受到了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区分目标和指标。

在企业里大家经常会问今年给你订的指标是多少?3000万还是5000万的销售额?或者是500万套还是1000万套的产量?这实际上应该叫目标。

指标应该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润率、销售额、费用节约率等等。

那么什么是目标呢,指的是费用节约率提高多少,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销售额是多少。

指标和目标是有区别的,但很多时候,大家在口语上是混在一起的,往往在说指标的时候指的是目标。

为什么要对这两者作区别?就在于涉及到谁来设定考核标准的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考核标准一定要让他的直接上司设定,但是上司各自去设定目标又会乱,那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或企管部做一件前期工作——为这些上司们设定考核标准设定目标。

这样就能兼顾全公司的统一性和各个层级上的考核者制定标准的灵活性。

指标系列和目标系列是两个系列,指标系列是公司的一个平台,这是用一种科学的方法设计出来的;目标体系是由他的直接上司往下制定的。

这样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或企管部的角色就完全变化了,他不是在做一些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而是为考核提供了技术的平台和框架,然后把具体的内容交给上司来填。

设定什么作为标准?
第一个就是把整个目标按照指挥链进行分解,形成一个目标系列。

目标系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作业绩。

目标的形式又分为两种,一个是定量的目标,一个是定性的目标。

第二个就是考核表里我们经常看到的工作能力(开拓、创新、沟通等)和工作态度(主
动性、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怎么考核呢?首先要明确,不能只考核业绩或者销售产量。

这就说到了我们考核的一个基本思路:考核为什么——就是为了绩效发展。

但很多公司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时候,工作能力要考核他的沟通能力、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态度要考核他的主动性、团队精神和责任感,这两项加起来就40分了,有些综合部门甚至60分,考核是为了绩效发展,考核那么多干吗?考核是要看到他的变化。

考核表里面充斥了太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过去考核效果不好的一个原因。

一个人生病不能上班了,那肯定马上要送医院。

所谓的治病就是补短板,企业的绩效发展也是这样,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现在他最短的一块板在我们的考核期内能不能提高。

办法就是把过去考核表里的一大堆的成套目标拆开来,要有所侧重,因为特定时间之内,人的改变是有限的,如果责任感是他的短板,那就主要考核他的责任感好了,他去年的责任感是这样,今年要看是否真的有什么变化。

所以,在考核工作态度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的人只选定一到两项作为考核指标,这样还能起到一个监视和引导他的行为的作用。

考核指标的量化问题
一说起指标量化的问题,像人力资源部、企管部、行政部、财务部、客户服务部门,这些综合部门的考核指标怎么量化,都叫人感觉头疼。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无计可施,所谓指标的量化本质上是一个沟通的问题。

其实,过去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思路走弯了。

就拿责任感来讲,我曾经在企业里作培训时搞过这样一个演练。

让大家就责任感写一个等级定义,让他们自己描述什么情况下是5分,什么情况下是4分、3分,什么情况下是1分。

然后我把这些参训人员分成两组,一组是领导,负责从领导的角度来为责任感做一个等级定义;另外一组扮演员工,让他们站在员工的角度讲,什么样的表现给我5分,什么样的表现给我3分。

我们发现问题出现了。

第一,没有标准,不知道怎么区隔。

我让他们花了几十分钟时间写责任感,几乎每个人都感觉写起来很勉强。

这5分怎么定啊?有时候5分写出来了,这个4分又怎么写啊?5分和4分有多大区别啊?大家都感觉为难。

其实,这种勉强的感觉正反映了他们在实际工作当中是有问题的。

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5分什么意思,3分什么意思,那平时给员工打分是怎么打的?有什么依据?我这还给了几十分钟让他们写,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他们恐怕连5分钟都没有考虑过,那你想想,当时他们打分是怎么打的?
平时我们各个公司的考核都是这样的,什么积极性、主动性、团队精神都是一样的。

责任感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团队精神也是个筐,什么也都可以往里装。

员工根本不知道标准是什么,领导是怎么想的,只能是你打多少,就算多少,谁让你就是领导呢。

第二,扮演领导的和扮演员工的想法不一样。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员工的想法是我是员工,我尽心尽职就是足够有责任心。

但是领导说什么?你要有创造性地工作我才能给你5分,甚至有人说,工作狂才能得5分。

员工那儿自认为可以得5分的,在领导那儿可能只能得3分。

这样一来,将来评估的时候就会有矛盾、有冲突了。

既然问题出在这,怎么解决呢?就是双方约定一个绩效标准,约定的意思就是双方事先要充分沟通。

这个工作对于绩效管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前的沟通工作做得越好,事先的绩效评估就越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