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芙蓉园景区翻译错误

合集下载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在旅游景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的英译公示语不仅可以方便外国游客理解景点信息,还可以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在实际的旅游英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语用失误,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的语用失误例子,探讨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中的语用失误。

例一:某旅游景点公示牌上的英文介绍:“欢迎进入中国传统古典园林。

”分析:这个例子中的语用失误在于将“传统古典园林”直译成了“traditional classical garden”,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恰当的表达方式。

“传统古典园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应该使用更贴近实际情况的表达方式,比如“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这个公示牌没有提供具体的景点信息和导览说明,缺乏实用性。

例二:某景点入口处的英文告示牌:“请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分析:这个例子中的语用失误在于使用了“please do not spit everywhere and throw trash randomly”这样生硬的表达方式。

在英文中,应该使用更礼貌和规范的表达方式,比如“Please do not spit or litter”. 这个公示牌虽然传达了一些基本规则,但缺乏对外国游客的友好度和文化背景的考虑。

例三:某古城景区官网的英文介绍:“本古城兴建于唐朝,风景优美。

”分析:这个例子中的语用失误在于缺乏完整的句子结构和逻辑。

句子“本古城兴建于唐朝,风景优美。

”在表达上存在明显的不连贯和句子不完整的问题。

合理的说法应该是“this ancient city was buil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it has beautiful scenery”。

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论文】

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论文】

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摘要: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2018年西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2019年1月至11月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4人次。

为了扩大旅游景区的影响力,扩大景区知识、文化宣传,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很多景区的公示语都进行了外语翻译,目前英语翻译是占比最大的。

但是在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过程中,由于对英语语言、用法、文化内涵等知识把握不深刻、不全面,结果出现了一些英译错误。

关键词:旅游;公示语;英译公示语,又称为标识语,广泛地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场所、交通枢纽、景区等,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国际交流日益扩大的今天,城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效果不仅影响到外国友人的旅游体验,还关系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进而影响到城市的国际形象。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公示语的英译,探究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文化内涵,减少公示语英译引起的歧意、误解,真正发挥公示语的信息服务作用。

1旅游景区公示语的应用功能(1)指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主要用于信息服务,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其功能在于指示服务内容。

例如:TicketOffice(售票处)、restroom(休息室)、Souvenirs(旅游纪念品)、Toilet(卫生间)、OfficeArea(办公区)、Park (停车区)等。

(2)提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仅起提示作用,没有任何特指意义。

例如:WetPaint(油漆未干)、MindtheSteps(注意台阶)、DeepWater(水深)。

(3)限制性公示语:此类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和要求,语言直接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

例如:KeepQuiet(保持安静)、ChildrenandSeniorCitizensFree (老人小孩免费)、StaffOnly(游客止步)、TicketOnly(凭票入内)等。

(4)强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直白,具有强制性。

浅析旅游景区英语翻译问题——以西安著名旅游景区为例

浅析旅游景区英语翻译问题——以西安著名旅游景区为例

ANHUIWENXUE 安徽文学安徽文学2018年2期总第415期浅析旅游景区英语翻译问题———以西安著名旅游景区为例丁慧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旅游英语翻译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过程,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形式和思维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翻译错误。

本篇文章以实地调研西安著名旅游景区为基础,总结西安旅游景区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和成立相应翻译监管部门两方面提出翻译规范化策略,旨在净化景区英语环境。

关键词:西安旅游景区英语翻译翻译问题规范策略作者简介:丁慧(1991-),女,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一、引言众所周知,陕西是旅游大省,而省会西安更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文明古城。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作为“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正在依托丝路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使得古老的陕西历史文化愈来愈彰显出更大的魅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来西安观光旅游。

旅游,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仅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当地文化外宣的重要窗口。

景区英语译文承载着文化输出的重要功能,译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景区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因此规范景区英文信息翻译尤为重要。

笔者对西安著名旅游景区英语翻译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即是基于此次实地调查,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修改意见,希望借此提升西安的国际形象。

二、西安著名旅游景区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一)语法错误英语翻译中最常见的错误即是语法错误。

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上有很大差别: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句式偏长,结构复杂,而汉语句子短小,结构松散。

英语有单复数、时态变化,而汉语则没有。

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景区,可以看到一处“出租童车轮椅”标识语。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游客来说,这很容易了解,“童车”、“轮椅”是并列关系,中间省去了并列连词“和”字,这符合汉语用语习惯,但是英语翻译成“Rent baby stroller wheelchair ”显然不恰当,有语法错误,会给外国游客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探讨路标用语汉英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探讨路标用语汉英翻译
目前中英双语道路指示牌主要有
三种形式:一是上方中文下方拼音大差
市“DACHAISHI”。二是上方中文下方
英文,如内环路、部分快速干线及高速
公路以这类居多,但译法不统一。如快
速干线“EXPRESSWAY”、“EXPWY”或
“HIGHWAY”;三是上方中文下方拼音、
英文混杂,此类指示牌最为常见,例如环
皮皮完全采纳了混混的建议,嘴上只
说是看在大家是好兄弟的份上不同意也得
同意,实际上另有苦衷——如果长期实行
淘汰制,它所管辖的狼会越来越少,总有
一天会只剩它一个光杆司令,它这狼王也
就名存实亡了。
让皮皮和多数狼意想不到的是,随着
改革的逐步深入,狼们的温饱问题很快得
到了解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基
宣传中华历史和文化,地名标志是国家领土
主权的象征,街道专名用拼音书写,实质上
是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
2.2 符合英语表达规范
路标英文翻译的目的就是专门为懂英
语的外国人提供方便准确的信息。要让他们
看懂,又产生歧义,就必须使用正确规范的
英语。例如,道路交通标志中有需要表达顺
序时,用英文序数词,其写法采用字母上标
语拼音,如雁塔西路译为“YANTA WestRd.”但指路标志(或旅游区标志)指向
内容为特定文化场所或遗迹(而非周边道
路)时则采用英文,如指向大雁塔的标牌
为“Big Wild Goose Pagoda”。方位词
有强指向目的时应译成英文,如张家堡东
2.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获取途径
“BEIYUANMEN”。
1.2 标识不一致

浅谈历史文化景点解说词英译的失误及对策

浅谈历史文化景点解说词英译的失误及对策

浅谈历史文化景点解说词英译的失误及对策摘要:旅游景点的英文解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个城市对外交流的成败。

此研究以金华历史文化景点为例,通过对景点解说词英译现状的调查,将主要翻译失误划分为功能和语言失误两大类,并在分析失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进这些翻译失误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点英译;功能翻译失误;语言翻译失误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62-04旅游景点的英文简介及英文标识乃一个城市的名片。

正确、流畅、文化信息量丰富的译文不仅能给参观访问的外国友人留下良好印象,同时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笔者在对金华一些历史文化景点的英文翻译或简介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因语言或对历史文化背景不清等原因造成的翻译失误比比皆是。

因此,本文旨在对金华历史文化景点的英文简介或英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发现错误,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景点英译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笔者参观了金华各处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景点,如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八咏楼、八咏公园、黄宾虹公园、艾青纪念馆等,并将各景点内所有中英文双语材料进行数码采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第一手素材,其中景点内中文解说2 993字,其相关英文翻译2 897字;然后对收集的双语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翻译失误。

为了使分析更加客观可信,笔者还参考了英美国家一些旅游网站的景点介绍文本,总计6 780字,作为用英语原语写成的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s),即“不同文化中相同类型或体裁的本土文本”;最后在两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修改方法和参考译文。

由于景点内的双语材料多集中在八咏楼和侍王府两大古迹中,下文的分析将以这两个景点的例子为主。

二、英译失误分析旅游解说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问题的根源也涉及甚广,包括中西方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等等,因此对错误的分类也存在着很大困难,研究者们采用的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

旅游景点汉英翻译中的错误类型及其原因探析

旅游景点汉英翻译中的错误类型及其原因探析

旅游景点汉英翻译中的错误类型及其原因探析作者:李屹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2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0016)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

然而,旅游景点的汉英翻译并不让人满意,不少译文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破坏了西方游客的审美感受。

本研究选取南京夫子庙景区所有中英文介绍作为语料,整理归纳了十余种常见错误模式,并探讨了旅游翻译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旅游翻译错误类型原因解释1.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旅行,旅游翻译正是向外国人展示中国壮美河山和丰富文化的窗口。

但是,现阶段国内旅游景点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翻译错误层出不穷,亟待改善。

本研究选取南京夫子庙景区所有中英文介绍为语料,找出翻译文本中的错误,统计归纳出常见错误类型,进而探讨出现错误的原因解释。

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找出旅游翻译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切实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2.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南京夫子庙景区七篇中英文旅游翻译文本作为语料,首先在语料中用缩略词标注出所有错误,然后把相同类型的错误归纳在一起,最终将错误类型归类成四大类:词汇错误、语法错误、翻译错误和其他错误。

在对旅游翻译问题进行分类之后,笔者对各类错误出现频率进行统计。

上表中,笔者归纳出33个词汇错误、49个语法错误及42个其他错误。

根据所得数据,不难发现,语法错误在所有错误中占据比重较大,而在语法错误中,介词错误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镌刻错误占所有错误的23.4%。

3.旅游翻译问题原因解释3.1译者语言能力不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如Schaffner所说,如果译者在开始翻译时就没有完全掌握译入语和译出语,那就像让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跑起来一样。

译者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3.1.1译者中文能力不足正如Tytler所说,译者要完全掌握原文的意思,必须精通源语言。

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造,它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环节,即理解原文和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两大步骤,而理解原文是第一步。

陕西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与对策

陕西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与对策
2016.09 文 学 教 育
拾贝者
DOI:10.16692/ki.wxjyx.2016.09.105
陕西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与对策
罗建忠 屈妮妮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双 语或多语公示语越来越多地出现。 公示语的英译对于便利以英语为 母语、二语或外语的外籍人士在华 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 而,不恰当的公示语英译可能会给 来华的外籍人士带来很多不便,同 时也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陕 西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中,也存 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公示语所要达 到的目的。
(二)语法错误 公示语英译中的另一个突出 问题是语法错误。 正确地翻译公示 语应该确认目标语的语法规则,但 在陕西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中, 各种语法问题依然存在。 例如,某 超市的出口处有这样的标志:“出 口 ”错 译为 “Export”而 非 “Exit”。 此 处,此条公示语目的在于指出这里 是 “公 共 建 筑 或 车 辆 的 出 路 ”,而 不 是“出售和将货物发送到另一个国 家 ”,因 此 ,为 达 到 这 条 公 示 语 的 目 的,充分实现其功能,应该将其译 为“Exit”。 另 一 例子 ,某 处电 梯 上有 “请正确使用自动扶梯, 不当使用 有危险发生”的标示,英文误译为 “Please correct using escalators, improper use of danger”, 包含 有几 处 语法 错 误。 此 条 公 示 语 可 改 译 为 “Please use es-
一、目的论简介 目 的 论 是 20 世 纪 70 年 代 后 期德国功能翻译学派费米尔、诺德 等人提出来的。 目的论认为:任何 翻译活动都有自己的目的,翻译方 法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 来决定。 译文的目标读者在决定翻 译目的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凯 瑟 琳 娜 .赖 斯 在 1971 年 《 翻 译 批 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 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孙红, 2014)她 指 出 在 翻 译 中 有 些 等 值 是 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应优先考虑译 文的功能特征。 她的学生汉斯.费 米尔发展了她的理论,摆脱了以原 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的束缚,创立 了翻译目的论这一功能派的奠基 理论。 贾思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 发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把翻译 视为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 动。 诺德则提出了功能加忠实的翻 译理论。 总之,目的论“形成了功能 翻译理论的主流,即不把重心放在 译文和原文是否等值上,而以译文 是否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为中 心 。 ”(张文 英 等,2009)由 于 各种 语 言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作到完全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陕西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以大唐芙蓉园的名称翻译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陕西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以大唐芙蓉园的名称翻译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陕西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以大唐芙蓉园的名称翻译为例●陈莉霞 席 娟摘 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陕西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大唐芙蓉园的译名进行分析。

分析其英译名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对其独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揭示经过“三维”的适度转换的旅游景点翻译,能更好地体现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外籍游客,带给游客美的享受。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景点翻译;生态翻译环境; 一、引言陕西省作为中国古代十三朝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旅游景点数量之多,以及文化内涵之丰富也可为尽人皆知。

独特的旅游景色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吸引着大量的中国游客,而且也吸引着许多外国友人前来参观。

因此,旅游景点的翻译在使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造成翻译的失真,或者翻译出的目的语不能完全传递出原语的真实含义。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以陕西省旅游景点之一大唐芙蓉园为例,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分析其名称翻译在其独特“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跨学科翻译理论,是由中国学者胡庚申(2004)在其《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该理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将翻译放置于生态学视角的领域内进行思考、探索。

它是“一种生态学翻译的研究(anecologicalapproachtotranslation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studiesfromanecologicalperspective)”。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胡庚申:2008)由此可知,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生态环境以及译者的选择活动尤为重要。

翻译生态环境不仅仅指原语及译者所处的语言环境,而且包括源语及译者所在的文化、交际、习俗、社会等各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芙蓉园景区翻译错误
景区内公示语翻译错误基本归纳为三大类:规范、语言、文化方面。

1、同一中文名称,不同英文翻译模式。

景区内同一名称标识,出现了不同英文翻译表述。

如“曲江流饮”“茱黄台”分别有不同的释译,是指同一景点,还是不同景点?专指不明,影响旅游推介效果,文化信息的必要传递受到了干扰。

2、英译介绍信息不明确。

在一些景点的英译文字中,语义信息表述不清。

这样不但会使外籍游客困惑,甚至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例如,在《红线盗盒》翻译中有一句,句中出现her和his两个第三人称物主代词,使读者弄不清红线这个人物究竞是男还是女,抑或“盗盒”的还有另外一位男性,表现为不严谨。

3、英译与最点实际文化内涵不对等。

由于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着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很多汉语公示语很难找到绝对对等的英语表达方式。

因此,译者只是机械地、僵硬地将公示语上两种语言的字面意思一一对应起来,造成了表意不准确、不正确的直译,甚至是死译,直接影响了游客对英文公示语的理解。

由于译者忽略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信息,在翻译的时候没有对景点名称的出处或者文化内涵多加推敲,而是想当然地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致使英语翻译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不匹配。

4、中式英语泛滥。

为了充分了解外籍游客对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看法,实地采访正在游览的外籍游客,据他们反映,译文不能贴近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很多译文内容晦涩,很难理解。

原因多是字对字的直译,由中文的表面意义逐字硬凑而成。

如“大唐新天地”的翻译就有此弊病。

5、语法、句法错乱,拼写错漏、标点错误。

景点翻译的质量同景点给外界的印象与宣传效果休戚相关,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实地调查景区景点的公示语翻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用词不当,拼写错误,单复数不致,大小写不区分,标点格式不统一等。

在“诗魂”(The Soul of Poetry)的译文中,有7处拼写错误,5处标点错误;在“杏园”一文的翻译中,有4处标点错误,7处拼写错误。

这些语法句法错误随处可见,影响了翻译的严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