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腹水与肾、肝、肺损伤关系

合集下载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干重 比值 升高 , 胞 间黏 附 分 子一 ( A 1 及 淋 巴细胞 功 细 1 I M一 ) C
能相 关 抗 原一 ( F 1 表 达上 升 ; 在 相 同 时 间 点 , 参 干 1 L A一 ) 而 丹 预组 的肺 湿/ 重 比值 均 比 S P组 低 。 A 1 L A一 干 A I M一 与 F 1的 C 表 达在 造模 后 3h即明显 低 于 S P组 , 随 时间 的延 长 而更 A 并
加疗 效指 标来 控制 其偏 倚性 。由于 F 目前没 有一 种 特效 的 D
治疗 药物 , 以在 临床 试验 中所 选用 的 阳性 药物 做对 照 并不 所 能 说 明 中药 治疗 F D的效 果 , 因此 , 以采 用 大 样 本 随机 双 可 盲试 验进 行 临床研 究 。此外 , 中医药 治 疗 F D是一 项 缓慢 的 过程 , 治疗 的 时间 中 , 应把 握住 对 患者 的心 理 状态 , 以 在 还 可
( MMP 一 、 ) 2 9的 过 度 激 活 与 表 达 将 使 大 量 的 细 胞 外 基 质 降
解、 基底 膜破 坏 、 透性 增加 , 通 导致 肺 泡毛 细血 管渗 漏 。许 广
逐渐 为人 们所 重视 , 就研 究进 展综 述如 下 : 现
1丹 参
大等 [ 究 表 明 , 参 在 显 著 降低 肺 组织 中 MMP 2 MMP 9 4 1 研 丹 一、 一
雷 公藤 具有 舒筋 活血 、 祛风 除 湿 、 热解 毒 、 清 消肿 止痛 等
功 效 , 我 国首先 发现 的免疫 调 节药 物 。 兴旺 等昀 究 了雷 为 李 研
降低 , 认为 丹参 可能通 过 下调 内皮 素 的表 达发 挥 其保 护作 其
用 。 学 良等p 究 发 现 , 杨 研 随着 S AP大 鼠肺 损 伤 的加重 , 湿/ 肺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国 际 消 化病 杂 志
20 0 8年 1 第 2 2月 8卷
第 6期
I t gDi,D c mb r2 , 0 8 n Di s e e e 5 2 0 ,Vo.2 ,No J 1 8 .6
・ 44 ・ 9

综述 ・
急 性胰 腺 炎相关 性 肺损 伤 发病 机 制研 究进 展
白酶 原转 化 为 胰 蛋 白酶 , 提示 P MN 参 与 胰蛋 白酶 原 的激活 和 AL 的发生 。 I
1 2 胰 弹 性 蛋 白 酶 的 作 用 .
以胰腺 局部炎 症反 应 为 主要 特 征 , 伴或 不伴 有其 他 器官功 能改变 的疾 病 。当具 有 下列 之 一 者 : 局部 并 发症 ( 腺 坏 死 、 性 囊 肿 、 腺 脓 肿 ) 器 官 衰 竭 ; 胰 假 胰 ;
Ke o d : cep n raii; u g ij r ; ah g n ss y w r s Au t a ce tt I n n y P t o e e i s u
急性胰腺 炎 ( ) AP 是多 种原 因引起 的胰酶 激 活 ,
善 ; 蛋 白酶原 的激 活使轻 型 AP时 的肺 损伤 加重 。 胰 在体外 将 白细 胞 与 胰 蛋 白酶 原 一 起 孵 育 可 使 胰 蛋
合并 急性肺损 伤 ( 1 的发病机 制进 行 了许 多 实验 及 临床 研 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就 AP合 并 肺损 伤 发 病 的相 关机 制 作 一 AL ) 现
综述 。
关 键 词 : 性 胰 腺 炎 ; 损 伤 ; 病 机 制 急 肺 发
Curn pno so h c a i o c t a ce t i as cae u gij r XI J“ — e g,xU n re to iin n temeh ns fa uep n rai s so itd ln u y m t n E n f n Pig.De a t n f Ga p rme t s o ton eoo y,Fis Af la e s ia ,Na c a g Unv riy,Nn f & g( 3 O 6 ,Chn r e trlg rt fiitd Hop t l n h n ie st n^ ” 3 0 O ) ia

腹水原因解析

腹水原因解析

腹水原因解析崔瑞冰;阎明【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8(021)005【总页数】4页(P657-660)【关键词】腹水;病因;发病机制【作者】崔瑞冰;阎明【作者单位】250012 济南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消化病科;250012 济南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消化病科【正文语种】中文腹水(ascites)是腹腔内液体的病理性积聚。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腹水患者,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多系统和多种疾病。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腹水形成的主要病因之一,占所有腹水成因的75%,其余原因包括恶性肿瘤(10%)、心力衰竭(3%)、结核(2%)、胰腺炎(1%)或其他少见的原因[1]。

本文简要介绍腹水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线索。

1 肝源性腹水1.1 肝硬化性腹水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肝硬化会导致门脉高压,而腹水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5],约50%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年内会发生腹水[6,7]。

腹水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等风险,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1 a和 5 a病死率分别为 15%和 44%[3,8]。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学说:(1)充盈不足假说:门静脉高压症和腹水形成在前,循环功能障碍和肾脏损伤在后[9,10]。

门静脉高压和低白蛋白血症导致内脏淋巴形成增加。

过多的淋巴超过了胸导管的引流能力,使液体外渗入腹腔,从而影响循环和肾功能,导致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减少,增加外周血管阻力;(2)周围动脉扩张假说:这一假设主要是说循环功能受损,其特征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和动脉有效血容量下降。

因为血管舒张因子的产生和活性增加,包括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内源性大麻素等[11-13],导致全身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下降[14];有效循环血量的相对不足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肾脏对钠水重吸收增加[15],进一步加重腹水。

腹水的鉴别诊断

腹水的鉴别诊断
(3)腹水腺甘酸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腹膜炎旳精确率达90%。在其 他病因旳腹水中ADA多不升高。
(4)腹水甘油三酯:对乳糜腹水有较大价值,一般>5.2mmol/L,多数超出 26 mmol/L。
(5)腹水淀粉酶:在胰性腹水和肠穿孔时,淀粉酶明显升高。
(6)腹水葡萄糖:当腹水感染时,腹水葡萄糖浓度降低。
炎时胰管破裂或胰腺假性囊肿旳漏出液,均可引起腹水,胰性腹水可 能并发感染或左胸腔积液。
❖ (七)淋巴管或胸导管阻塞 可见于腹腔肿瘤如淋巴肉瘤、胃 癌、卵巢癌等转移及绦虫病、淋巴结核或手术损伤淋巴管、胸 导管、乳糜池,淋巴管先天畸形,均可使腹腔内淋巴管阻塞, 产生乳糜性腹水。
❖ (八)腹腔疾病
1.原发性腹膜炎及继发性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真菌感染、寄生 虫病,均可引起腹膜炎。
❖ 如系肝硬化门脉高压,可见脾大、蜘蛛痣、肝掌、男性乳 房增大。腹壁静脉显露和曲胀,可见于门静脉高压,观察 其血流方向有利于判断下腔静脉是否通畅。少见旳脐部硬 结节(Sister Mary Joseph node)可能来自胃或胰腺癌 旳转移病灶。左锁骨上淋巴结节肿大可能是上腹部癌旳转 移病灶。颈静脉怒张多为心源性腹水。肝硬化周围水肿仅 见于下肢,而肾病和心功能衰竭多为全身性水肿。
❖ 腹水白蛋白浓度测定:计算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SAAG 是血清白蛋白浓度减去腹水白蛋白浓度旳差值。SAAG在腹 水鉴别诊疗中旳作用得到了充分旳肯定。SAAG反应了门静 脉压力旳高下。SAAG≥11g/L提醒门静脉高压,SAAG< 11g/L则不存在门脉高压,其精确率高达97%。
❖ 反复检验可见到瘤 细胞(恶性腹水)
漏出液 淡黄,浆液性 透明或微浊 <1.018 不自凝 阴性 <25g/L <0.1×109/L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一般无细菌

急性胰腺炎的评分和评估2024

急性胰腺炎的评分和评估2024

急性胰腺炎的评分和评估2024急性胰腺炎被定义为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适用于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处理,以及以腹痛为主诉就诊但尚未明确诊断患者的鉴别,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排查和评估。

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评分和评估,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急性胰腺炎急诊评分1 .临床评分及时、客观、准确的评估对于急诊科医生处理急性胰腺炎患者非常重要。

在病程早期准确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走势,识别可能发展为SAP 的患者,及时给予支持治疗及转诊至ICU并采取特定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评分包括针对急重症患者的通用评分和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专项评分(见表1)。

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判断有相似的预测精度,但Ranson评分等需在48小时后才能评估,因此无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日本严重度评分(JSS)项目多,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表1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评分系统评分范围评分名称急重症通用评分G1asgow昏迷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MUMPhySi()1呼)andchronichea1thexaιnii)atioi)∏,APACHE∏)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日本严重度评分(JapaneSeseveritySCak,JSS)急性胰腺炎专项评分Ranson评分改良Marsha11评分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iN11)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床旁指数(B∣S∖P)胰腺炎活动度评分系统(pancreatitisactivityscoringsystem,PASS)在急诊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快速评估中,应结合急诊分诊的病情分级及胰腺炎专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BISAP评分(见表2)因其简单和指标可及性好更加适于急诊医疗场景,被认为是实用的预测SAP的方法。

胰腺炎

胰腺炎

辅助检查
急性胰腺炎CT评分
积分 0 2
4
表4-18-3 急性胰腺炎CT评分
胰腺炎症反应 胰腺坏死 胰腺外并发症
胰腺形态正常
无坏死
胰腺+胰周炎性 改变
胸、腹腔积液, 坏死<30% 脾、门静脉血栓,
胃流出道梗阻等
单发或多个积液
区或胰周脂肪坏 坏死>30%

评分≥4分为MSAP或SAP
诊断
确定急性胰 腺炎 +
辅助检查
(一)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标志物
(2)脂肪酶:血清脂肪酶于起病后24~72小时开 始升高,持续7~10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略优于 血淀粉酶。
辅助检查
(一)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标志物
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急腹症时,上述两 种胰酶的血清水平也可升高,但通常低于正常值的2 倍,故两种胰酶超过正常值3倍才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此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的高低与病情程度无确 切关联,部分患者的两种胰酶可不升高。
病因
病因二
酒精
①乙醇通过刺激胃酸分泌,使胰泌素与缩胆囊素 (CCK)分泌,促使胰腺外分泌增加;②刺激Oddi括约 肌痉挛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 内压增加;③长期酒癖者常有胰液内蛋白含量增高, 易沉淀而形成蛋白栓,致胰液排出不畅。
病因三
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壶腹周围癌、胰腺 癌)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和胰管内压增高,使胰管小分 支和胰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急性胰 腺炎。胰腺分裂症,系胰腺胚胎发育异常,即主、副胰 管在发育过程中未能融合,大部分胰液经狭小的副乳头 引流,容易发生引流不畅,导致胰管内高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胰腺局部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 " !Q R @ U D k d & W@ U D J & Q R @ U D T 7 \= P4B ;< 9 3 < > 0 09 ? , > 8 E?. 0 ,9 X 0 > [ > < >8 P= >;?8 < > = . = . 0 8 9 , ;/ . 8 = > 4 Z ຫໍສະໝຸດ = E E> ;= . 8
* $#"(*
!T " 7J P?3F ?8 > < & = B ;. 8 /?4 = B ;. 8 /;P/ , 9 ?< B8 < 8 . ?9 . 40 "##6 & &" $ " % ( "#6 % "$67 ! $( " !S U F R @ a ‘ eV U & a S \\ T \& F @ a J \S UT @ 7@ 8 = . ? %Y. ?4. ?3 ;< 9 = > . ?X 0 8 . ?> ^ ;< > 0 0 . 9 ? . ? 0 _. ? ?> 9 ;/ 0 . !T " 7TF P= -d = E9 / & "##" & "* $ ( % ( &6# % &6G7 ! $G " !C S U DD k &O + +R &F R N a N b S D @J &> = / 7 A 0 8 . ?% $> ^ ;< > 0 0 . 9 ? . ? ;;. / / < B?4 . ?[ 0 . [ >P< 9 = E> / . /8 < 8 . ?9 , 09 X= E>P< . ?< B Y/ 44> < !T " 7R P,d = E9 / & "##: & 6’ $ ( % ((&$ % (&’7 ! $* " !F R N O S c @ a ‘C &+ U S e N ) @R & C @ C @ a @ U S\& > = / 7, . a% $&: ?4 , . a% $66-X P?8 = . 9 ?0 = P, 9 P< 0 P;;< > 0 0 9 < 0 ?4 4. < > 8 = / B !T " 7b < TF ?8 > < & < > 3 P/ = >A \F U $ > ^ ;< > 0 0 . 9 ? . ? Y/ 44> < 8 ?8 > < "#$# & $#" $ : % (GG6 % G*$7 ! "# " !F R + UJ &O @ U D \& T @ e S U F N FT &> = / 7c . 3 < 0 = = . ? ?/ 9 3 P> 0 = < 3 > = X 0 8 . ? = 9Y/ 9 8 _ = P, 9 P< , > = 0 = 0 . 0 !T "7 U = P< > & "#$# & &’& $ ("*$ % ($#’" % $#’’7

中国急性胰腺炎指南新版ppt课件

中国急性胰腺炎指南新版ppt课件
7
8
注意:
1.老年AP患者可能腹痛症状不明显 2.血淀粉酶不高不能排除AP
血淀粉酶升高时间(2-12小时升高,48小时达高峰,持续3-5天)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淀粉酶可能不升高
3.早期影像学可能无特征性改变
其他病变如十二指肠球后穿孔等可能出现胰腺周围间隙模糊等
9
AP分级(常常是指严重度分级)
• 轻度AP(MAP):符合AP,满足以下情况之一
胰腺坏死分级
无胰腺坏死
0
坏死范围<30%
2
坏死范围>30%
4
胰腺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腹水、 2分 胃肠道、血管等)
评分≥4分可诊断为中度AP或重度AP
21
BISAP评分
评分≥3分可诊断为中度AP或重度AP
22
Glasgow昏迷评分
23
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
评分≥2分,伴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大于48h提示重度AP
无器官功能衰竭,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Ranson 评分<3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lon,APACHE) Ⅱ评分<8分,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BISAP)评分<3分,修止cT严重指数(modifide CT severity index,MCTSI)评分<4分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1
诊断思路
是否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分级 有无并发症 病因和诱因
2
AP诊断标准
1.具有急性胰腺炎特征的腹痛(急性、 突发、 持续 、 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腹水与肾、肝、肺损伤关系[摘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始于局部而累及全身的炎症性疾病。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产生大量的胰腺炎相关性腹水,其中的弹性蛋白酶和腹膜巨噬细胞产生的多种毒性细胞因子,可经腹膜吸收入血,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导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胰外多脏器的损害,尤其是肾、肝和肺的损害。

[关键词]胰腺炎相关性腹水;肾损伤;肝损伤;肺损伤Relation betweenpancreatitis-associated ascitic fluids and renal,liver and lung injury in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bstract]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i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hich originated in pancreas with multiple organspancreatitis-associated ascitic fluids were produced in this disease,containing abundant elastase released from pancreas and toxic cytokines,produced by peritoneal macrophages can be absorbed to blood stream by peritoneum from fluids and cause multiple organs injury by different molecular mechanisms,especially renal injury,liver injury and lung injury.[Key words] pancreatitis-associated ascitic fluids;renal injury;liver injury;lung injury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又称为急性重症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病,产生大量的胰腺炎相关性腹水,并有较高的胰外多器官损害率,也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的死亡原因。

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治疗ANP可取得良好效果,PAAF及其中的成分是否可以通过腹膜吸收导致或协同ANP时胰外脏器的损害一直为很多学者关注。

本文将PAAF对胰外肾、肝和肺等脏器损害作用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PAAF毒性的发现20世纪60年代ANP时产生的腹水在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Wall于1965年首先提出腹腔灌洗治疗ANP,其理论依据是将腹水中大量有毒性的胰酶在吸收入血前清除体外。

Ranson及其他学者也发现腹腔灌洗是ANP治疗中确实有效的手段。

随后Frey等[1]许多学者利用动物实验开展了PAAF毒性的实验研究。

1982年Frey等利用胰管逆行推注牛黄胆酸钠/胰蛋白酶的混合物制造狗的ANP模型,收集产生的腹水并以不同的剂量经腹腔注射给健康大鼠,观察到在20 ml、15 ml、10 ml、5 ml和 ml量下大鼠的死亡率分别为%、%、%、26%和17%,注射ANP模型狗的血清20 ml的大鼠死亡率为15%,而注射25ml生理盐水的对照大鼠则无死亡。

可见ANP时PAAF较血清有更强的毒性。

最近日本学者Fujita[2]等也发现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大鼠腹腔注射PAAF 120 h后,也有剂量依赖性的致死作用,0 ml、2 ml、5 ml、10 ml的死亡率分别为0%、55%、60%和100%,而给水肿性胰腺炎大鼠腹腔注射20 ml生理盐水则无死亡。

1985年日本学者Satake等[3]发现PAAF所致的动物死亡与腹水中胰酶的活性有关。

他们对狗进行自体胆汁/胰蛋白酶混合物胆管逆行推注制作ANP模型,5 h后收集腹水,以2 ml、3 ml不同剂量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72 h后大鼠的死亡率分别为%和%。

对动物的病检发现都有急性肺损伤,并认为急性肺损伤是ANP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怀疑与腹水中的胰酶有关。

于是他们以mg∶1 ml腹水的比例对注射的腹水中加入抗蛋白酶,发现腹水中胰蛋白酶测不到,缓激肽由 ng/ml下降到 ng/ml,脂酶活性下降为原来的1/10,动物的死亡率分别降低到%和%。

以上的研究表明,PAAF确实参与了AN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中的酶或毒性细胞因子经腹膜吸收有关。

既为腹腔引流及抗胰酶活性物质的应用治疗ANP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 PAAF与肾损伤低血容量与肾损伤 Levy等[4]对狗的胰腺炎发现造模4h后GFR下降了%,对氨基马尿酸盐清除率下降了%,同时心输出量下降了%,血浆容量丢失了%。

当低血容量经输注同源血浆纠正后,GFR、对氨基马尿酸盐清除率和心输出量恢复正常,且肾小球形态正常。

给健康狗输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磷脂酶A2,发现同样可以观察到血容量的丢失、红细胞比容增加、血浆蛋白浓度下降和肾脏灌注下降等情况,而脂肪酶或淀粉酶则不能引起上述改变。

这种改变同样可以通过4%的白蛋白盐溶液得到纠正。

然而在24 h后肾脏对补液疗法无反应,因此认为ANP早期的肾功能损害是由于胰腺炎时释放的特异性酶导致富含蛋白的血浆丢失所引起的低血容量所致。

若低血容量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将可能出现不可逆缺血性肾损害,而出现对补液无反应。

日本学者Satake等[5]对狗的AP的研究发现,当产生200~400ml腹水时出现红细胞比容升高、平均动脉血压下降,意味着有血容量的丢失。

这与Levy等[4]报道的ANP 时的肾损害与低血容量的发现是一致的。

他们同时将灭菌的PAAF注射给健康狗,发现有暂时性的低血压,而红细胞比容正常,但肾血流量、GFR和尿量下降,肾血管阻力增加,这一直持续到血压恢复正常后。

这同样表明ANP时低血压是造成肾衰竭的直接主要的原因,但也有腹水中与血管活性物质或蛋白酶无关的肾毒性物质的参与。

细胞凋亡与肾损伤 Nishikawa等[6]利用鼠的PAAF对Madin-Darby狗的远端肾小管细胞进行培养发现,PAAF可以导致培养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不同浓度(10%、20%、30%)PAAF在培养8h后都有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并且24 h后20%、30%浓度的PAAF组的细胞全部死亡。

同时细胞DNA 片段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发现,培养4 h后DNA片段开始增加,12 h达高峰,提示有细胞的凋亡。

早年研究发现PAAF可影响培养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功能,有研究发现氧负荷也可以导致培养的Madin-Darby狗肾细胞凋亡,但这种作用发生于培养24~48 h后,而PAAF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较早,因此认为PAAF通过干扰肾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而导致的凋亡可能为非主要的。

IL-1、TNF-α、NO、TGF-β等细胞因子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已得到证实,且Quinlan发现TGF-β可以诱导Madin-Darby狗肾细胞凋亡。

Takase等[7]将ANP造模6 h收集到的PAAF 腹腔注射给健康大鼠,观察到胰腺炎模型的大鼠6 h后可以检测到肾小管细胞凋亡。

腹腔注射PAAF的大鼠也发现类似的细胞凋亡,并且PAAF不但可诱导离体培养的肾小管细胞DNA断裂,还对正常鼠细胞系NRK52E有时间依赖性的促凋亡作用。

Takeyama等[8]发现ANP大鼠的PAAF对Madin-Darby犬的肾细胞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杀细胞效应,并怀疑这种凋亡作用与腹水中的细胞因子有关。

于是他们先利用腹腔灌洗法去除腹膜巨噬细胞后诱导ANP,其产生的PAAF并无肾细胞毒性或诱导凋亡作用,且两种腹水中白蛋白、胆红素、淀粉酶、脂肪酶浓度并无差别,而TNF浓度有显着性下降。

TNF具有强大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国内学者程宝泉等也发现培养的正常肾细胞的凋亡与AP时血清和腹水中TNF-α升高和肾细胞过度表达TNF-α有关。

由此可见,肾小管细胞的凋亡发生在胰腺炎发生后数小时,可能与PAAF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TNF及其他未知的肾毒性细胞因子经腹膜吸收有关。

而Fujita等发现PAAF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大鼠的肾脏病理学影响不明显。

3 PAAF与肝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 1983年Coticchia等发现狗和人的PAAF均可以增加离体培养的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4态的氧消耗率。

Bielecki等[9]继续试验发现PAAF对线粒体4态耗氧率的增加有剂量依赖效应,50 μl PAAF增加65%的耗氧率,200 μl增加150%。

并且人的PAAF增加耗氧率的作用更大,线粒体的ATP酶也被激活。

而透析后的PAAF几乎完全不能增加线粒体耗氧率。

Ueda 等[10]利用大鼠腹腔注射PAAF诱导肝细胞损害的研究发现,ANP组在造模2 h后肝细胞出现严重的酸中毒(pHi=+/-)、钠负荷(75+/-9 mM)、能量储备下降(β-ATP/Pi=+/-和Pi=164+/-12),而腹腔注射组虽然没有引起低血压,但也同样导致肝细胞的内环境和储能平衡失调,并且这种损害与暴露的时间有关。

认为PAAF可以诱导肝细胞酸中毒、钠超负荷、磷酸化电势损害和ATP的消耗增加与ANP所致的肝损害有关。

在此基础上,Ueda等[11]进一步研究认为PAAF中的血红蛋白是导致肝细胞损害的主要物质之一。

他们给健康的大鼠腹腔内注射血红蛋白可以诱导肝细胞凋亡和GOT、LDH 升高,同时可以引起肝细胞内ATP/Pi比值降低,肝细胞内酸中毒和钠超负荷,这与先前的发现是一致的。

血红蛋白可以增加体外培养的人类肝癌细胞系(HuH-7)的DNA断裂而降低其成活率,这种作用约为PAAF作用的1/10,并且白蛋白可以完全和部分逆转血红蛋白和PAAF对人类肝癌细胞系(HuH-7)的作用。

对PAAF和血红蛋白的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析发现,PAAF细胞毒活性的第一峰与血红蛋白的峰位是对应的,且该峰的细胞毒活性可以完全被白蛋白逆转。

可以看出,血红蛋白可能是前两个实验中PAAF 中存在的可透析性的线粒体毒性物质之一,通过干扰线粒体呼吸功能、导致肝细胞内环境平衡和能量代谢失衡,参与ANP时肝细胞的损害。

p38-MAPK和caspase-3介导的肝细胞凋亡Yang等[12]研究发现,PAAF诱导的肝细胞损害,似乎是不依赖于腹水中的酶和肝枯否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于是他们给大鼠腹腔注射灭菌的PAAF,20 h后发现血浆中AST、ALT、LDH和肝细胞凋亡明显升高;同时发现PAAF对培育的人肝细胞系有时间和剂量依赖的促凋亡作用,增加p38-MAPK的磷酸化和caspase-3的裂解,且线粒体膜完整性遭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