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养生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中医适宜技术7类73项内容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中医适宜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内容。

一、针灸类1. 针刺针刺是通过插入针具刺激穴位,以调整机体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2. 艾灸艾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放在穴位上或沿经络走向进行灸治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3. 刮痧刮痧是用刮板在皮肤表面按摩或刮拭,以达到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4. 拔罐拔罐是将玻璃或塑料杯吸附在皮肤表面,以产生负压刺激穴位,达到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二、推拿类5. 经络按摩经络按摩是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以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6. 推拿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身体表面组织,以调节气血、祛风除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颈肩腰腿疼痛、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7. 足底按摩足底按摩是通过按摩足底反射区,以调节身体各个部位功能和治疗相关部位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三、中药类8.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将中草药制成颗粒或粉末,用水冲服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9. 中药浴中药浴是将中草药加入温水中,进行全身浸泡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皮肤瘙痒、风湿骨痛等方面的疾病。

10. 中药贴敷中药贴敷是将中草药制成贴剂,贴在患处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风湿骨痛、皮肤瘙痒等方面的疾病。

11. 中成药中成药是以多种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固定剂量和规格,易于服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1.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2. 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机能的方法。

适用于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关节炎等症状。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紧张的方法。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4. 中医刮痧疗法中医刮痧疗法是一种通过刮痧板在皮肤上摩擦产生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的方法。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5.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6.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7.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8.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9.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10.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1.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适用范围
常用于治疗慢性病、虚证等病症,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01
02
03
03
适用范围
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背酸痛、哮喘、腹痛等病症,尤其适用于不宜使用火罐法的患者。
真空罐法
01
定义
真空罐法是一种利用真空负压吸引的原理,将罐子扣在穴位或身体部位,产生负压吸引,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02
操作步骤
首先将罐子内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然后迅速扣在相应穴位或身体部位,用力吸拔,使皮肤出现淤血现象。
增强免疫力
小儿推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呵护。
促进亲子关系
运动推拿能够预防运动过程可能出现的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推拿能够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
熏洗法
适用于各种疼痛、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敷贴法
敷贴法对于皮肤过敏、有破损或炎症的患者不宜使用;孕妇也应慎用。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溶剂调成糊状,或将中药直接研成粉末后撒在患处,用胶布固定;也可将中药煎汤后倒入浴盆中,加入适量温水,进行熏蒸;待水温适宜时,将患处浸入药汤中洗涤或全身浸泡一段时间,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等作用。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针法类灸法类推拿类拔罐类刮痧类其他适宜技术
01
针法类
技术特点
毫针刺激的穴位准确,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控制,同时可以施加手法,提高疗效。
适应症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或艾灸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具有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三、拔罐疗法拔罐是通过罐内的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局部淤血、充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目的。

拔罐疗法对于一些肌肉疼痛、风湿痹痛、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四、艾灸技术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等目的。

艾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虚寒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刮痧疗法刮痧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在人体表面进行刮擦,使皮肤出现充血、淤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排毒养颜等目的。

刮痧疗法对于一些感冒、中暑、肌肉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六、火疗法火疗法是通过火热的刺激达到温通经脉、祛除寒邪的目的。

火疗法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和痛症有很好的疗效。

七、热敏灸技术热敏灸技术是通过特定的灸法刺激热敏穴位,提高人体自愈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敏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八、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穴位注射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九、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手段的身心锻炼方法,通过修炼特定的功法和意念活动,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十、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耳穴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2、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 腰背部、大腿部等。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 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 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 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 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 红为度。 4、刺络拔罐: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 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 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 针后拔罐留置5-10分钟。
4、温盒灸:20-30分钟
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一)泄泻病 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1、取穴:天枢、足三里。 2、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 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命火虚弱者加命门、 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 3、悬灸法:每次选取2-4穴,每穴艾灸15-20分钟。每日1 次,10次为1疗程。 4、隔盐灸法:取神阙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日1次,5-7 次为1疗程。 特别提示:隔盐灸前应清洁神阙穴局部,艾灸时询问患者 的局部感觉,避免烫伤。
(三)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 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 短,出现皮肤过 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 治 1次。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 反应和发疱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 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 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疱之品。 4、冬病夏治腧穴贴敷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 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

中医适宜技术6类10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6类10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6类10项内容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针刺疗法、耳针疗法、腹针疗法、电针疗法等。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的核心疗法之一,通过使用中草药制剂,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中药疗法包括:中药汤剂、中药颗粒、中药贴敷等。

三、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中医的手法疗法之一,通过按摩、推拿人体穴位、经络,调理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推拿按摩疗法包括:经络推拿、穴位按摩、推拿调理等。

四、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中医的内功疗法之一,通过调整呼吸、身体姿势等方式,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疗法包括:太极拳、气功调理、气功导引等。

五、食疗疗法食疗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食疗疗法包括:药膳疗法、饮食调理等。

六、气血调理疗法气血调理疗法是中医的基础疗法之一,通过调整人体气血平衡,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气血调理疗法包括:气血调理按摩、气血调理食疗等。

1. 经络穴位针刺疗法经络穴位针刺疗法是针灸疗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经络穴位针刺疗法有:四神针、三针疗法等。

2. 耳针疗法耳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耳针疗法有:耳穴埋针、耳针压豆等。

3. 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腹针疗法有:腹部针灸、腹针刺激等。

4. 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疗法,通过将电流引入针刺的穴位,增强治疗效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电针疗法有:电针刺激、电针推拿等。

5.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药疗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中草药煮制成汤剂,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适宜技术10类40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10类40项内容

一、针灸疗法1. 穴位定位及刺灸技术2. 寻找经络和定位腧穴3. 刺灸技术和方法4. 穴位灸疗法理论和实践二、中药配方及制备1. 中药材的辨别与贮藏2. 中药熬制技术3. 中药配伍原则4. 中药炮制技术三、推拿按摩疗法1. 推拿手法和技巧2. 推拿按摩的穴位和经络3. 推拿按摩对各种疾病的治疗4. 推拿按摩应用注意事项四、气功调理疗法1. 气功基本理论和方法2. 气功调理疗法的作用和功效3. 气功调理疗法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4. 气功调理疗法的实践应用五、保健养生食疗1. 食疗养生的基本理论2. 食疗养生的常用食材及功效3. 食疗调理常见疾病4. 食疗养生的注意事项六、拔罐疗法1. 拔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拔罐疗法的操作技巧3. 拔罐疗法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4.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和禁忌七、武术养生1. 武术养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武术养生的具体招式和动作3. 武术养生对身心调理的作用4. 武术养生在不同人裙中的应用八、贴敷疗法1. 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贴敷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3. 贴敷疗法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4.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宜九、音乐疗法1. 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音乐疗法的应用范围和方法3. 音乐疗法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 音乐疗法的具体实践和案例分析十、足疗疗法1. 足疗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穴位定位2. 足疗疗法的具体技法和操作方法3. 足疗疗法对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 足疗疗法的注意事项和术中风险以上是中医适宜技术的10类40项内容,这些技术和疗法都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和保健领域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带来对于中医适宜技术的全面了解,并对其在个人养生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针对上述中医适宜技术的内容,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每种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施加刺激,来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5项中医适宜技术

25项中医适宜技术

25项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瑰宝,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适宜技术。

下面将介绍25项中医适宜技术,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针刺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具来调节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包括针灸、针刺艾灸等。

2. 中药疗法:中药草药配方根据病情调配,通过草药的天然成分来治疗疾病。

3. 艾灸疗法:用艾绒或艾条燃烧,通过其特殊的药理作用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4.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节气血,均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 拔罐疗法:通过在特定部位施加真空力,促进气血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祛痰的作用。

6. 拔火罐疗法:在拔罐的基础上,加热罐底,通过罐中产生的负压和热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除风寒湿邪的目的。

7. 走罐疗法:将两个罐子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负压调理经络,消散寒湿。

8. 灸罐疗法:将中药炮制成灸条,点燃后放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艾热温通,祛除寒湿。

9. 拨罐疗法:将乳胶罐体刷油后,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拨动或旋转罐体来刺激穴位和经络。

10. 推拿刮痧疗法:用特定的刮痧板在患者身上刮拭,通过刮拭作用刺激皮肤,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11. 拳法养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主要通过舒展肢体、调节呼吸、调整身心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12. 饮食调养:根据中医理论,合理选择食物搭配、烹调方法,达到调养身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13. 四季养生:根据四季变化的气候特点,适应气候变化,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14. 刷牙法:中医认为,牙齿与脏腑经络有关,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改善口腔气血循环,以及预防口腔疾病。

15. 贴敷疗法:在特定的穴位上贴上药物或用热敷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16. 手法疗法:包括脉搏诊断、舌诊等,通过触摸身体的相关部位,来判断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

17. 水疗法:通过水的温度和压力来刺激身体,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养生
一 社康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
1、中草药服务
一 普通中药饮片 中医常用饮片,最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已
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
二 中药颗粒饮片(免煎中药) 体积小,调配方便。不能体现中医用药特
点,不受中医界推荐使用
一 社康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
8、耳穴疗法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 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 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 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 位就是耳穴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怎样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 气
海 命门 、足三里、 中脘 …虽未得长生,亦可得 百余岁矣!”
• 中医四大常用保健穴:关元 、命门、 足三里、
中脘穴 每次艾灸10分钟, 每周3次 可提高机 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二 中医养生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 “节”的两层意思: 一 节制 二 节律 规

• 早晨要吃好 中午要吃饱 晚上要吃少
二 中医养生
子午流注的概念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 ,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 的十二个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 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 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 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散寒温中解毒止呕 温里散寒 温经止血 作用比炮姜缓和 解毒化痰 利水消肿
谢谢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6Βιβλιοθήκη 子午流注图2、中医养生防病两大纲领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为治外之道
• 恬惔虚无,精神内守,是为治内之道
a 调节情志 b 心胸宽阔 c 归于 平静 d 人际和谐 e 要活好 心别小
3、怎样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黄帝内经》云:
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人体阳气的重要性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耳穴分布:如倒置婴儿 失眠、复发性口腔溃疡,减肥等疗效好
一 社康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
9、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 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 经散寒等目的,针法和艾灸结合疗法 老寒腿疗效奇特
10、天灸疗法(发泡疗法)
三九天灸 三伏天灸 冬病夏治 夏病冬治 阴阳平衡 增强体质
10、天灸适应症
1.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 喉炎,经常感冒患者;
2.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慢性胃痛、经常腹胀、便秘、慢性腹泻;
10、天灸适应症
• 3. 各种骨关节痛:颈椎病,腰椎病,椎间
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4、不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慢性咽炎
• 膻中穴
• 气会膻中 上下通气 按摩搓揉 • 位置独特:肺之间、胸之内、心之外、胃之上 • 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咽炎 • 用于哺乳期乳汁过少
中药预防感冒的经验方
• 防风 6克 黄芪 6克 白术 10克 生姜 3片 • 用法:水煎服 2次/日
廉价的中药宝贝:姜六味
• 生姜 • 干姜 • 炮姜 • 煨姜 • 姜汁 • 姜皮
• 4. 儿科疾病: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
感染,平素身体虚弱多病,体质差,小儿 遗尿。
• 5 妇科月经病等
二 中医养生
•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 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二 中医养生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