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方法

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方法一、引言玉米芯种植蘑菇是一种利用废弃的玉米芯作为基质来培育蘑菇的种植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还可以获得高产、高效的蘑菇种植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方法和步骤。
二、准备工作1. 选购优质的玉米芯:选择新鲜、无霉变、无害虫的玉米芯作为种植材料,确保蘑菇的生长环境良好。
2. 材料消毒:将玉米芯放入热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捞出晾干,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菌和杂质。
三、培养基的制备1. 玉米芯的破碎:将晾干的玉米芯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破碎成0.5-1cm左右的颗粒。
2. 混合配比:将破碎玉米芯与蘑菇菌种和适量的水进行均匀混合,使得玉米芯充分吸水。
3. 培养基装入容器:将混合好的培养基均匀地放入培养容器中,压实。
四、接种菌种1. 菌种的选择:根据种植蘑菇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蘑菇菌种进行接种。
常见的有平菇、香菇等。
2. 菌种的接种:将选好的蘑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表面,然后轻轻将菌种压入培养基中。
五、培养过程管理1. 温度控制:在培养室中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蘑菇的生长。
2. 光照管理:蘑菇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但过强的光照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可以通过遮光网或调节光照时间来控制光照强度。
3. 通风管理:保持适度的通风可以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蘑菇的生长。
但过强的风力会使菌丝干燥,影响蘑菇的产量。
4. 湿度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蘑菇的形成。
可以通过喷水、湿帘等方式来增加湿度。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菌床是否有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蘑菇的健康生长。
六、蘑菇的收获与保存1. 生长周期:蘑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0-30天,根据不同的蘑菇种类会有所差异。
2. 收获时机:在蘑菇的菌盖完全展开但菌褶尚未散开时,即可进行采摘。
3. 保存方法:采摘后的蘑菇要及时清洗干净,晾干后储存在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以延长蘑菇的保鲜期。
用玉米芯种植蘑菇方法和步骤

用玉米芯种植蘑菇方法和步骤导语: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材,而玉米芯则是一种常见的农产品。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种植出健康、美味的蘑菇。
下面将介绍使用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方法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1. 选择优质的玉米芯:选择完整、无病虫害的玉米芯作为种植材料,最好选用新鲜的玉米芯。
2. 准备种植容器:选择合适的容器,如塑料盒或木箱等,容器的大小要根据玉米芯的数量来确定。
二、处理玉米芯1. 清洗:先将玉米芯清洗干净,去除外表的脏物和杂质。
2. 消毒:将清洗好的玉米芯放入开水中煮沸,煮沸5-10分钟,然后捞出放凉备用。
三、接种菌种1. 选择合适的菌种:根据种植蘑菇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菌种。
常见的有平菇、香菇、口蘑等。
2. 接种: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处理好的玉米芯上,然后轻轻拌匀,使菌种均匀分布。
四、种植过程1. 培养环境:将接种好菌种的玉米芯放入种植容器中,容器底部铺上湿木屑或蘑菇菌床,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2. 光照和通风:蘑菇生长需要适量的光照和通风,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放置种植容器,也可以使用人工灯光和通风设备。
3. 湿度控制:蘑菇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可以在种植容器周围喷水保持湿润,也可以使用湿度控制器进行调节。
4. 定期翻动:每隔一段时间,将种植容器中的玉米芯翻动一次,使其均匀受到光照和通风。
五、蘑菇收获1. 生长期:根据不同的蘑菇种类,生长期会有所不同,一般需要2-4周。
2. 收获时机:当蘑菇的菌盖完全展开,菌柄变得细长时,即可收获。
3. 收获方法:用干净的小刀将蘑菇从底部割断,尽量保持完整。
六、注意事项1. 卫生管理:保持种植环境的卫生,避免杂菌和病虫害的侵害。
2. 温度控制:蘑菇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蘑菇的生长。
3. 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对蘑菇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 光照和通风:蘑菇需要适量的光照和通风,但要避免直射阳光。
结语:使用玉米芯种植蘑菇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利用废弃物资源,还可以得到新鲜、健康的蘑菇。
玉米芯和豆腐渣混栽平菇技术

02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玉米芯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粉 碎至适宜大小。
豆腐渣
新鲜的豆腐渣,需经过发酵处理。
平菇菌种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平菇品种 。
试验方法
1. 发酵处理
2. 接种
3. 培养
4. 出菇管理
5. 采收
将玉米芯和豆腐渣按照 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 量的水,搅拌均匀后进 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 一般为2-3个月。
添加物
在混栽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物质,可以进一步提高平菇菌丝的生长 速度和长势。
不同配比基质对平菇产量的影响
单一基质
单一使用玉米芯或豆腐 渣作为基质时,平菇产 量均较低,其中单一使 用豆腐渣时产量最低。
混栽基质
将玉米芯和豆腐渣按照 不同的比例混合后作为 基质,平菇产量得到了 显著提高,其中以2:1的 混合比例时产量最高。
玉米芯和豆腐渣混栽平菇技 术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具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
玉米芯和豆腐渣是两种农业废弃 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适宜 的碳氮比,适合用于平菇的栽培
理化性质比较
玉米芯和豆腐渣的pH值、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存在差异 ,但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为平菇生长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
不同配比基质的平菇菌丝生长情况
单一基质
单一使用玉米芯或豆腐渣作为基质时,平菇菌丝生长均较差,其中单一使用豆腐渣时菌丝 生长最差。
混栽基质
将玉米芯和豆腐渣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后作为基质,平菇菌丝生长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其中以3:1的混合比例时菌丝生长最为旺盛。
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

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是一种使平菇高产的种植方式,那么玉米芯发酵平菇的种植技术你们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1.栽培设施本文介绍的平菇栽培以拱形大棚为主,大棚东西走向效果好。
每个大棚长40余米、宽9米,棚内面积在360平方米左右。
大棚中间高2.3米、边墙高1.0米,上用竹竿做支撑,竹竿上覆塑料薄膜,薄膜上面覆盖草苫。
在低温季节可以间隔拉开草苫透光增温,提高棚内温度,还便于通风。
南北两面侧墙每隔0.5米开20cm×20cm的通风窗。
每个大棚可以放26cm×55cm的菌袋1万余个。
2.栽培季节平菇栽培主要在秋季。
分早秋和晚秋栽培,早秋栽培在8月底发酵装袋。
晚秋栽培一般在10月上旬发酵制袋。
早秋栽培气温高、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低,但菇价较高,能取得较好的栽培效益。
晚秋栽培菌袋成功率高、菇质较好。
3.培养料配方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89%、尿素2%、钙镁磷肥4%、石灰5%,水适量。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对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研究,改进配方为玉米芯92.5%、尿素1.5%、磷酸二铵1%、石灰5%,水适量。
这个配方具有发酵方便、出菇整齐的特点。
研究还发现,在玉米芯中添加30%的棉籽壳可以降低污染率、提高栽培产量。
4.玉米芯处理选择无霉变、无虫害的玉米芯。
玉米芯要粉碎后使用,一般用粉碎机粉碎成直径0.4-1cm左右的颗粒。
5.培养料发酵培养料发酵质量是决定平菇发酵料栽培成败和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按照配方准备各种原料,先将玉米芯预湿至无白芯,然后加入辅料混拌均匀,建堆发酵。
将料堆成高0.8-1m、长、宽根据场地而定的料堆,每隔30cm左右,用直径10cm木棍打直通地面的通气孔,以利通气。
待堆温中上层温度升到65℃维持24小时后翻堆,翻堆时将外面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外面,整理好料堆打通气孔后继续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再次升到65℃维持24h时再翻堆。
平菇玉米芯半熟料高产栽培新技术

发 酵 完 毕 后要 趁 热 装 袋 、 菌 , 用 2 m×4 m 灭 采 3c 8c ×1 5r 低 压 聚 乙烯 筒 袋 , 用 装 袋 机 装 袋 , 袋 装 料 . i a n 使 每 重 22 25g 采用 常压 蒸 汽塑料 布 覆盖 式 灭菌 , .~ .k , 该
种灭 菌灶 结 构 简单 , 作 方 便 、 活 , 本 低 , 其 适 合 操 灵 成 尤 大规 模 栽 培 食 用 菌 使 用 。一 次 可 摆 放 2 0 0 0袋 左 右 , 当 袋 内温 度 达 到 1 0 0 ℃保 持 5 闷锅 5 出 锅 冷却 准备 接 h, h,
一
粉 碎 玉 米 芯 8 , 麸 1 , 灰 2 ( 温 季 节 O 麦 5 石 高 可加至 3 %~ 5 ) 石膏 1 , , 过磷 酸 钙 2 , 素0 3 尿 . ( 温 季 节不 加 ) 高 。其 中玉 米 芯 和 麦 麸 要 求 新 鲜 干 燥 无 霉变。
2 建 堆 发酵 选择地势平坦 , 好是 水 泥地 面, 为 发酵 场地 。 最 作 提 前 一 天 预 湿 玉 米 芯 , 后 把 麦 麸 和 石 膏 、 灰 搅 拌 均 然 石 匀 , 在玉米芯堆 上 , 撒 翻料 2次 , 翻 堆 边 向 培 养 料 中 边 喷水 , 水 要 均 匀 , 喷 以料 堆 底 部 有 水 即将 流 出 为 宜 。料 堆 底 部 宽 2 高 1 2 1 5 , 视 情 况 而 定 , 窄 下 m, . ~ .m 长 上
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

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一、怎样用玉米芯栽培平菇据测算,每百公斤玉米芯可产鲜平菇100-150公斤,生物转化率150%-250%。
选料与加工。
选当年新鲜且无霉变的玉米芯,放在阳光下曝晒2-3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不需过筛。
1、培养料配制(1)参考配方玉米芯79%、豆秸15%、石灰4%、石膏1%、过磷酸钙1%、尿素0.3%。
配制方法:首先把石灰和尿素在水中溶解,再拌入料内,水料比1∶1,料翻拌均匀后,堆闷2小时。
(2)堆料发酵在地上铺塑料薄膜,堆成宽1.5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堆,从堆顶部随机向下打几个穿底洞,然后盖上塑膜或草帘堆积发酵,1天后测堆温,若达60℃以上,保持6小时翻堆,将外料翻到内,内料翻到外边,然后再堆积,发酵到60℃,维持12-24小时后散堆,发酵即完成。
2、装料接种平菇是一种好氧性较强的大型真菌,如果氧气不足,会造成袋内缺氧导致菌丝生长慢,易感染杂菌。
因此需要给菌丝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给菌袋大量供氧。
具体做法是:栽培袋规格为28×45厘米,采用两头出菇的方法,装4层料接5层菌种,接种量为15%~20%,边装边压实,装满扎口后,在袋表面打若干孔便于通气。
当料温降到30℃以下即可装袋,采用50×2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按三层料四层菌种接种法接种,即两端各一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菌种量按3∶2∶2∶3接种,播种量为料重的10%-15%,把接过种的料袋扎口,向两侧、向上堆积,高度1.5-2米。
3、科学摆放菌袋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
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
”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
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气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
气温低时,菌袋可堆高5~7层;气温高时,可堆高两层或单个摆放。
菌袋总体积应掌握在有效空间的20%左右。
10天翻一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
玉米芯栽培平菇

玉米芯栽培平菇一、概述平菇的学名叫侧耳,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一种食用菌,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也是我国目前消费量最多的一种菇类蔬菜。
从分类学角度看,它们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其代表种为pleurotus ostreatus,即糙皮侧耳。
二、生物学特征平菇从形态学角度讲包括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
子实体即食用部分,由菌盖和菌柄组成,平菇菌丝生长时,温度适应范围较广,一般在3―35℃,大多数品种以24℃时生长速度最快。
平菇子实体形成时,对环境温度要求一般为15℃。
湿度是平菇生长的又一要素,当菌丝体生长时,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时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
平菇菌丝对培养料的酸碱度要求并不苛刻,配料时一般用白灰调其培养料呈碱性,PH值大约为8―10。
三、栽培技术栽培种又叫三级种,是由原种扩大繁殖的菌种。
1、培养料的配方2、装袋平菇栽培种常用塑料袋装料制成袋装栽培种。
装袋的料要求上下松紧一致过紧容易造成培养料通透性差,菌丝生产速度减慢。
3、灭菌在高压锅内灭菌时,当压力上升到0.05mpa时,连续放2次气后,再在压力上升到0.147mpa 时,维持1h。
4、接种接种操作需在接种室内无菌条件下进行,将冷却到35℃以下的料袋移入接种室。
5、培养发菌培养发菌在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室要求干燥,易调节温度,能通风换气,遮光。
培养条件是:将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处于黑暗或弱光照条件培养。
在夏季高温期间培养时,菌袋要稀疏。
由于在培养2―3d后,菌袋会自身产生热量,当温度超过35℃时,要急时通风换气散热。
在培养期间要勤查看,把菌袋中有感染的及时搬出培养室,以免传染给其它菌袋。
在培养25d 左右,菌丝就可长满袋,就可使用。
四、出菇管理1、保湿和补水当菌丝吃料到底,料面见有子实体原基时,即可转入出菇管理阶段。
这时要适当增加用水量,除了要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处,还要向空气中喷水,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玉米芯发酵料平菇栽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乡村科技2015.12玉米芯发酵料平菇栽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发酵料平菇栽培技术是在生料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简便、高效的栽培技术,与熟料栽培相比具有栽培成本低、技术简便等许多优点。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平菇能够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原因,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栽培污染率高、发病率高等难题。
玉米芯发酵料冬季栽培平菇发菌期杂菌感染、出菇期病害(如黄菇病、胡桃肉状菌等),往往会导致栽培效益下降,甚至栽培失败。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发酵料栽培平菇病害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
1.严格场地消毒。
首先要清除栽培场地及周围的废菌袋、污染袋,其次是喷洒消毒剂(食用菌场地专用克霉灵等)+杀虫剂(菊酯类、敌百虫等),并撒一薄层生石灰(约0.05厘米厚),降低栽培场地的各种杂菌、虫源基数。
2.严格选择培养料。
选用玉米芯时,一是一定注意无霉变、无虫害,不能混入太多杂质(如土、玉米穗包衣等);二是一定要将玉米芯粉碎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颗粒,避免颗粒过大(≥2厘米)或过小(≤0.5厘米)。
3.控制培养料水分,拌匀石灰。
处理玉米芯培养料时要先进行预湿,预湿时一定要加足水,防止培养料发酵后期缺水。
培养料水分含量标准:预湿建堆1天后手握培养料,稍用力握,以手指缝间有水流出为宜。
如果第1次翻堆时水分不足,则必须立即补足水分,补水时间要尽可能控制在第1次翻堆时,避免前期培养料水分低于70%,严格禁止在最后1次翻堆时再添加水分。
在预湿过程中,要将石灰与培养料混合均匀。
要求玉米芯预湿后均匀变为米黄色,否则极易导致培养料发酵不均匀。
4.采用大堆发酵。
一定要按照高0.8~0.9米,长、宽不小于2米的标准建堆,玉米芯料堆愈大,发酵堆温度愈稳定。
另外,要在玉米芯发酵堆表面按照0.3米×0.4米的标准打透气孔。
透气孔要打密、打深、打透,防止培养料产生厌氧发酵,避免发酵堆出现低温区和厌氧发酵区。
5.翻堆次数及标准。
玉米芯培养料控制发酵时间为8~10天(从料温升至60℃以上开始计算),待料温开始下降时翻堆(一般每隔2天翻堆1次),共翻堆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