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2
【详细讲解】玉米芯栽培平菇管理技术

【详细讲解】玉米芯栽培平菇管理技术用玉米芯种平菇生产技术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有十几年了,大多以发酵料栽培模式为主,原料来源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明显,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产品下脚料的转化,现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培养基配方玉米芯100斤、麸子20斤、石灰粉4斤、石膏粉2斤、磷肥1.5斤、含量50%多菌灵1克、克霉灵1克,水适量。
二、培养料发酵首先将玉米芯和石灰粉、石膏粉2斤,磷肥1.5斤,加水拌匀后堆在铺有薄膜的地面上预湿(多菌灵和克霉灵和麸子单独加水预湿堆放)。
将其他辅料全部加入(抑菌剂暂时不用)并一次性补足水分,以后不再加水,料堆高1米、宽1.8—2米,长度不限,每堆干料不少于1500公斤。
每隔30厘米打一个直径10厘米的通气孔,当料温达到65—70℃时保持24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时要注意将外面和底层物料翻至堆中。
首次翻堆后,物料温度会迅速升高,最高可达75℃,稳定在65℃左右,此时物料中的微生物繁殖达到高峰,物料的颜色、气味及其他性状加剧改变,必要时可在料堆上重复打孔,以增强物料内的供氧量。
当物料颜色变为红褐色,料堆表面布满白色菌丝,物料散发出的氨味逐渐减少时,即可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次数2次。
三、装袋接种发酵好的培养基为红褐色,气味芳香,无氨味,培养基中布满有益的放线菌,不粘手,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此时,加入抑菌剂即可装袋播种,用玉米芯种平菇,选择专用驯化玉米芯,平菇菌种新选1号。
四、管理技术1.发菌管理:将接好种的菌袋在培养室成批平放摆好,一般3-5层高,每行间距离50-60厘米。
在码好的菌袋中间放一支温度计供检测温度。
发菌室保持黑暗,每天通风一次,约40分钟,室温以15-20℃为宜,超过28℃立即开窗降温,培养7天左右要翻堆互换位置。
7天左右要消毒一次。
2.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用手触摸菌袋,硬挺、结实、有弹性,菌袋表面聚集有黄色小水珠,表明已达生理成熟,可搬进出菇室催菇。
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

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是一种使平菇高产的种植方式,那么玉米芯发酵平菇的种植技术你们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芯发酵平菇种植技术1.栽培设施本文介绍的平菇栽培以拱形大棚为主,大棚东西走向效果好。
每个大棚长40余米、宽9米,棚内面积在360平方米左右。
大棚中间高2.3米、边墙高1.0米,上用竹竿做支撑,竹竿上覆塑料薄膜,薄膜上面覆盖草苫。
在低温季节可以间隔拉开草苫透光增温,提高棚内温度,还便于通风。
南北两面侧墙每隔0.5米开20cm×20cm的通风窗。
每个大棚可以放26cm×55cm的菌袋1万余个。
2.栽培季节平菇栽培主要在秋季。
分早秋和晚秋栽培,早秋栽培在8月底发酵装袋。
晚秋栽培一般在10月上旬发酵制袋。
早秋栽培气温高、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低,但菇价较高,能取得较好的栽培效益。
晚秋栽培菌袋成功率高、菇质较好。
3.培养料配方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89%、尿素2%、钙镁磷肥4%、石灰5%,水适量。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对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研究,改进配方为玉米芯92.5%、尿素1.5%、磷酸二铵1%、石灰5%,水适量。
这个配方具有发酵方便、出菇整齐的特点。
研究还发现,在玉米芯中添加30%的棉籽壳可以降低污染率、提高栽培产量。
4.玉米芯处理选择无霉变、无虫害的玉米芯。
玉米芯要粉碎后使用,一般用粉碎机粉碎成直径0.4-1cm左右的颗粒。
5.培养料发酵培养料发酵质量是决定平菇发酵料栽培成败和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按照配方准备各种原料,先将玉米芯预湿至无白芯,然后加入辅料混拌均匀,建堆发酵。
将料堆成高0.8-1m、长、宽根据场地而定的料堆,每隔30cm左右,用直径10cm木棍打直通地面的通气孔,以利通气。
待堆温中上层温度升到65℃维持24小时后翻堆,翻堆时将外面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外面,整理好料堆打通气孔后继续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再次升到65℃维持24h时再翻堆。
夏季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夏季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近年来,平菇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有人栽培。
而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
为此,笔者进行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原料处理主料玉米芯,要求无霉变,使用前先暴晒2天。
辅料麦麸,磷肥,多菌灵,石灰粉。
配方:①玉米芯99%,磷肥2%,麦麸44%,多菌灵0.2%,尿素0.3%,石灰粉3%,水150%。
②玉米芯50%,木屑40%,磷肥2%,麦麸5%,石灰粉3%,水150%。
③玉米芯60%,麦秸糠30%,磷肥2%,麦麸5%,石灰粉3%,水150%。
2、建堆发酵在水泥地上拌料。
先把麦麸与石灰粉拌匀,再加入到料中。
因麦麸属营养物质,与石灰粉混合后可有效的降低污染,提高成功率。
每次投料要求不低于500kg,这样可以加快发酵,提高发酵质量。
拌料最好在晴朗天上午进行,利用日光提高料温。
建堆后加水,以见到水渗出地面为宜,然后堆闷2小时,让玉米芯吃透水后再翻料,最后覆膜发酵。
建堆后,料内嗜热微生物活动剧烈,温度很快升到60℃以上维持10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复堆后当温度再升到60℃以上维持10小时,即可摊料降温到30℃以下接种。
3、接种发苗品种为苏平一号,引自河南省科学院真菌试验厂。
为了提高成功率,笔者采用熟料生产。
用20厘米*40厘米高密度聚乙烯袋装料,绳扎口,常压灭菌4小时。
出锅后待料温降到30℃下在接种室两头接种,并字形排袋发菌。
培养室要遮光、通风,料温超过30℃立即进行倒堆散热。
一般20天左右即发满袋。
4、出菇管理菌袋发好后,移入大棚或栽培室进行出菇管理。
解掉袋口绳子,但不用打开袋口,待出现原基或菇蕾后再打开袋口,以防料面水分散失,影响出菇。
同时要在菇棚地面、墙壁、空间进行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
棚顶用玉米秆或草帘覆盖遮阳,夜间打开所有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掀起棚前薄膜加快降温,白天再放下棚膜。
有条件的棚顶盖遮阳网效果更佳。
同时结合夜间通风、喷水降温等措施来调控棚内温度为25℃左右,以保证平菇正常生长。
玉米芯袋栽高产技术

玉米芯袋栽平菇高产技术用玉米芯栽培平菇,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省时省工。
我们经过几年的大面积实践,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的选择目前的平菇栽培以自然季节为主市场量时多时少,以当地生产为例,早秋市场价4~5元/kg,秋冬季则0.8~1.2元/kg,虽然大部分群众还不能全年产业化规模生产,但利用自然条件适当提前和延后栽培还是可行的,无非是适当贮藏一段时间原料。
所以不能把栽培时间全集中在原料下来这段时间(当地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栽培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0月份)。
实际通过加强管理,8月中旬即可栽培,可持续到11月底。
二、菌种的选择菌种质量是确保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菌种。
1.菌种的外观条外观无杂菌、虫害、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且菌龄适宜,购买菌种时可选发菌一半的菌种,这时即可看出菌种外观又能自由掌握菌龄。
2.茴种的内在品质一个好的优良品种必须具备出菇温度范围广、稳产高产、菇形美观、柄短盖厚、色泽亮丽、风味独特、抗杂性强等特点。
引种时必须严格考核,做出菇试验,且不可偏听偏信。
现在媒体虚假广告泛滥成灾,夸大其词、无限吹嘘,有的为了扩大效应,不惜高价动用广播电台而更具欺骗性。
3.因时因地选菌种现在的广温型品种,宣传的出菇温度均在4~32℃之间,但各个品种的最适温度差异很大,尤其是反季节栽培,自然温度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栽培时间选择菌种。
根据我们试验:8月中旬到9月中旬选江都109、华丰1号;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选驻9703,P50;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选黑平王、8801。
三、玉米芯的处理及培养基配方1.配方玉米芯80%、麦数10%、尿素1%、过磷酸钙2%~3%、石膏2%、石灰2%~3%g霉灵0.1%料水比1∶1.6~1.8。
2.拌料方法采取通氧发酵法,按50kg玉米芯加水85kg。
先将石灰、石膏兑入水中混匀加入玉米芯,不能让水流走。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它的副产物玉米芯大多都被烧掉。
如果能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合理利用农作物资源,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民冬闲时间,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简单,投资低,见效快;出菇时间一般在冬春季,市场行情好,效益较高,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发展。
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就该技术做以简单介绍。
1经济效益分析测算以投料500kg玉米芯栽培料为基数,材料费(包括栽培料和栽培袋)为247元,菌种75kg,150元,两项合计397元。
农户自己拌料装袋,可省去人工费。
500kg料可生产400个菌棒,按投资400元计算,每个菌棒成本为1元。
若每个菌棒生产1.5kg鲜菇,1kg鲜菇按4元售价计算,每个菌棒的销售收入为6元,减去成本1元,利润为5元,若扣除建棚和管理费用,每个棒的利润最少为4元。
即500kg 玉米芯料可转化经济收入1600元。
2栽培技术2.1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
播种季节一般选在低温晚秋到早春。
我县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到翌年3月份。
栽培品种选择广温型或中低温型品种,如南京一号、吉灰66等。
2.2原料配方与配置①玉米芯87%,麸皮10%,石灰2%,过磷酸钙1%,克霉净0.1%;②玉米芯59%,锯木25%,麸皮13%,石灰2%,过磷酸钙1%,克霉净0.1%。
上述配方各原料须干燥无霉变。
玉米芯粉碎成黄豆粒大小,在拌料前加水堆沤一夜。
将其它辅料与玉米芯充分混匀,加克霉净水溶液拌匀,调节含水量为65―70%。
含水量可以用手测法,即抓一把制好的培养料,用力握紧,指缝见有水珠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含水量。
2.3堆制发酵。
平菇堆制发酵是一种短期好氧发酵。
通过发酵能较好地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能,并借助发酵热,将潜藏在培养料内的大部粉杂菌与虫卵杀死,因此发酵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与产量高低。
①建堆。
将培养料堆制成宽1.2―1.5m,高1.0―1.4m,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要尽量疏松集中。
玉米芯简化高产栽培平菇

用玉米芯简化栽培平菇,是我所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摸索总结出的一套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该项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技术简化,商品性好,栽培成本低,生物转化率高(一般可达200%以上)等优点。
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供菇农参考:一、生料浸泡灭菌将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每100kg 加入新石灰粉5~10kg ,拌匀后装入塑料袋中,装8成满后扎紧袋口,投入水中浸泡。
冬季浸泡4昼夜,晚春或早秋浸泡2昼夜,使生料浸透,利用石灰水(pH 值为14左右)的强碱性杀灭生料中的杂菌。
二、栽培料的配制将灭菌后的生料捞出,倒在石灰水消过毒的水泥地或塑料布上,按每100kg 干料加入小麦麸皮、玉米面及米糠各5~8kg ,复合肥、石膏粉各3kg ,加水拌匀,使水分适宜,pH 值8~9。
三、掌握适期播种发菌期温度以25℃为宜,出菇期温度以15℃为宜,每年9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栽培。
选用中低温型浓白色适龄菌种较佳。
室内外畦栽采用分层播种法,冬季每平方米下干料20kg ,厚度约20㎝,晚春或早秋每平方米下干料15kg ,厚度约15㎝;菌种用量占栽培料用量的15%~20%。
四、用空心袋栽培播种前备一根直径3cm 、长60cm 的塑料管,25cm ×50cm 的聚乙烯袋若干。
先把塑料管置于聚乙烯袋中,塑料袋一端塞入塑料管口内,竖立地面。
从另一端放入3cm 厚菌种,再加入12cm 厚栽培料,以此共装4层菌种3层料,最后拔出塑料管,将聚乙烯袋上口塞入管孔内。
用经石灰水消毒的整玉米芯插入两端孔内,防止散料,料袋装好后先平放,发满菌后再堆放成3~4层。
发菌阶段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光线偏暗。
子实体形成初期拔出玉米芯,打开袋口出菇。
用此法栽培不扎口不刺孔,聚乙烯袋可重复使用。
玉米芯简化高产栽培平菇张时汪尚法(江苏省滨海市玉龙路164号食用菌研究所224500)Shandong Shucai2010年第2期山东蔬菜!!!!!!!!!!!!!!!!!!!!!!!!!!!!!!!!!!!!!!!!48一﹑酱黄瓜的腌制方法主要原料:黄瓜5kg ,切成数瓣,辣椒1kg 切开,盐500~750g ,酱油2.5kg ,白酒350g ,白糖350g ,味精100g ,生姜100g 切片,大蒜500g 。
玉米心生料袋栽平菇新技术.

玉米心生料袋栽平菇新技术近年来,由于棉壳价高,大部分菇农采用玉米心或玉米心掺入一定比例的棉壳进行栽培。
采用玉米心生料接种栽培平菇,室内或室外菇棚发菌出菇,免去发酵工序,具有栽培简单、发菌速度快、成功率高、容易栽培管理等优点,便于在农村广大玉米产区大面积推广。
现将玉米心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优质菌种的选育无论中高温、广温或中低温型菌种,都必须进行提纯复壮,进行驯化培养,做出菇实验后,再进行大规模栽培。
原种选用谷粒种,栽培种选用纯棉壳制备最为理想。
二、栽培场地的选择与消毒菇棚交付使用前要达到以下技术指标:1.通风良好,空气新鲜;2.遮阴防太阳直射,但应有一定的散射光;3.易保温保湿;4.靠近水源;5.周围要清洁卫生。
如果要在棚内发菌,还应保持棚内干燥,且老菇棚还要铺薄膜。
三、培养料的配制1.原料:尽量选用当年的新鲜玉米心,加工粉碎或碾成花生米大小,粗细比例要适宜。
拌料前的玉米心要求新鲜、干燥、无霉烂。
若栽培时天气不好,连阴潮湿,可将料每500 千克用硫磺点燃后堆闷,上盖薄膜消毒(硫磺上要用条筐等物隔离),散堆后停一天即可拌料使用。
2.培养料配方:①玉米心100%,外加二铵0.8%,磷酸二氢钾0.2%,食用菌营养素0.3%;②玉米心100%,外加麸皮或棉粕5%,尿素0.4%,磷酸二氢钾0.2%,食盐1.5%。
两种配方均加多菌灵0.15%~0.2%,或克霉灵0.1%,石灰粉3%~5%。
高温时选择第一配方,外界温度低时选用第二配方。
加水量为1∶1.4~1.6(视料温高低而增减)。
3.拌料:先将多菌灵等辅料加入水中,选用机械或人工拌料要仔细。
也可直接将玉米加水拌料,拌第二遍时一人用喷雾器将药剂及肥料等溶于水均匀喷洒,料的水分掌握在拌好料时手握滴水断线,此时含水量在70%左右,一人专职负责看料,有水淋出即翻,当料不淋水时即可喷杀虫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2 份加高效辛硫磷1 份,此剂高效低毒,残留期适宜,符合菌丝培养时药效正好,出菇时药效见光分解的要求,为典型的无公害农药。
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教学内容: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教学目的:通过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用玉米芯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教学重点:1.培养料的配制方法2.出菇期和采后的管理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平菇的生活条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玉米芯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
(板书课题)玉米芯是主要的农副产品,与棉籽壳栽培平菇的鲜菇产量相近,但生产成本降低5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二、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要点1、栽培场所选择。
一般住房均可,塑料大棚栽培。
具备条件: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遮荫以防阳光直射;易于保温湿润;靠近水源;清洁卫生。
2、场所消毒。
可用硫磺熏蒸:15-20克/立方米;克霉净熏蒸:4克/立方米,封闪一昼夜;也可洒石灰水。
3、栽培方式:袋栽。
选用24-28×45-50厘米的塑料袋栽培。
秋冬栽宜用宽长袋,昼夜宜用短窄袋。
4、原料的选择:选干燥、无霉变、无虫蛀的新鲜玉米芯,因为玉米芯含糖量较高。
较易污染发霉,所以收获后的玉米芯必须及时收藏,防止雨淋。
为使玉米芯更易吸水软化、水解,达到高产,使用前必须粉碎,可在干净水泥路面上用车碾压。
注意:粉碎块太大,料易干,发菌难,产量低。
粉碎块太细,料内透气性差,易积水,发菌慢,产量低。
5、科学配制培养料。
玉米芯含氮量低,这就需要补充氮素。
一般添加麸皮、料康或适量尿素等辅料。
配方1:玉米芯100千克,麸皮10-15千克,尿素0.3-0.5千克,磷酸二氢钾0.1千克,生石灰3-5千克,多菌灵0.1%。
配方2:玉米芯85%,麸皮10%,尿素0.4%,过磷酸钙1%,石灰4%,多菌灵0.1%6、合理建堆与翻堆拌料前先将粉碎好的玉米芯,放在烈日下曝晒2-3天,然后在干净水泥地面上加3%--5%的石灰水,边拌料边洒石灰水一般翻拌3-4次即可拌透。
然后建堆,料每堆不小于200千克,堆成高0.8-1米,宽0.8米,长度不限贩堆,料堆上每隔40厘米打一透气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李村成人学校
武银河
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教案)
伊滨区李村一中武银河
教学目标:
1、了解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方法;掌握平菇栽培中的拌料、发酵料制作、装袋和接种、发菌期和出菇期及采收技术;
2、掌握平菇栽培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所在,能够采取适当措施创造平菇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式与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发酵料制作和发菌期管理;
2、生料和熟料栽培特点与技术;
3、产生畸形菇的原因及对应措施。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