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浙江教育考试院
14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医学护理类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医学护理类理论知识一、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二)考试时间理论知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分值分配1.必考模块:医学基础综合知识,分值90分。
包括人体形态、人体机能。
2.选考模块:相关专业知识,分值60分。
考生可根据中职所学专业在三个备选项目中自主选择其中之一。
(1)项目一护理专业知识:包括走进护理,护理评估,护理技术,内外科护理相关知识。
(2)项目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包括人体运动学,康复评定,物理治疗相关知识。
(3)项目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包括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相关知识。
(四)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考试能力要求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熟悉、掌握。
(六)参考教材1.医学基础综合知识模块《解剖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怀生李召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彭波李茂松主编)2.专业知识模块(1)护理(助产)模块《走进护理》中职课改教材《护理评估》中职课改教材《护理技术》中职课改教材《内外科护理》中职课改教材(2)康复治疗技术模块《人体运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尹宪明主编)《人体运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戴红主编)《康复评定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王玉龙主编)《物理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章稼主编)(3)医学检验技术模块《临床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安艳,赵平主编)《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沈岳奋主编)《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郭积燕主编)二、考试内容及范围必考模块:医学基础综合知识【人体形态】(一)运动系统1.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骨和骨连结:(1)掌握骨的构造;熟悉骨的分类;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熟悉关节的辅助性结构;了解关节的运动。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骨的主要形态特点。
药学类-浙江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药学类理论知识一、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理论知识考试主要考查药学类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满分100分,其中药物制剂技术50分,药物分析50分。
(二)考试时间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
(三)考试题型理论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
(四)考试能力要求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熟悉、掌握。
(五)参考教材《药物制剂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缪立德主编,2011年版)。
《药物分析》(供药剂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牛彦辉主编,第2版);《中国药典》(现行版),教材中凡与中国药典有关的内容均以现行中国药典为准。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第一部分:《药物制剂技术》第一章药物制剂技术基础知识1.熟悉药物制剂技术的性质、剂型的概念及分类、制剂的概念、药物制剂技术常用的术语。
2.熟悉药典的性质、中国药典的出版情况。
第二章常用药物剂型制备的基本技能第一节液体药剂1.了解液体药剂的类型(按分散系统分类)和常用液体分散媒及其特点。
2.熟悉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及典型例子。
3.熟悉液体药剂的防腐和常用防腐剂及其特点。
4.掌握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种类及各类真溶液概念、特点、制备、质量要求、存在问题。
5.熟悉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种类、制备特点、稳定性。
6.掌握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常用的稳定剂及其作用、质量要求及评价。
7.掌握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组成、类型及决定类型的因素。
8.熟悉常用乳化剂及其应用特点、乳剂的稳定性、质量要求及评价。
第二节注射剂1.掌握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制备、质量要求及评价。
2.掌握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污染途径、去除方法、检查方法。
3.掌握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的概念、质量要求、制备特点。
4.熟悉常用注射剂附加剂及其特点。
5.掌握输液的概念、种类、制备、质量要求及评价,了解制备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03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文秘类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文秘类理论知识一、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三)分值分配满分150分,其中办公室事务管理约占35%,会议实务约占25%,文书拟写与处理约占40%。
(四)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分析题、写作题等。
(五)考试能力要求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六)参考教材1.办公室文员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会议实务》,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2.办公室文员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办公室事务管理》,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3.办公室文员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办公室事务管理】(一)办公环境管理事务1.掌握办公室布置的类型、基本原则和要求,能合理布置办公室。
2.了解办公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能识别办公室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预防和处理措施。
3.掌握维护和管理办公环境的方法,能进行办公环境的布置与维护。
(二)办公室日常事务1.掌握接打电话、处理邮件的基本要求,能正确接打电话,签收、传阅、寄发邮件。
2.掌握印章、介绍信的含义、作用、管理与使用,能正确使用印信。
3.掌握企业证照的类型及办理、使用和管理要求,能办理和管理组织证照。
4.掌握值班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能制定值班计划,做好值班记录和值班日志。
5.掌握现金提取、使用、报销要求及费用报销的程序,能办理报销手续。
(三)接待管理事务1.掌握秘书接待的基本礼仪知识。
2.掌握接待的程序和要求,能按日常接待工作的程序接待客人。
3.了解团体接待工作要求,能根据对象,确定接待规格,制订接待日程安排表。
4.了解涉外接待要求及宴请常识,能安排涉外迎宾次序。
(四)领导活动管理事务1.掌握工作时间表、领导工作日志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能编制工作时间表,制作领导工作日志。
浙江省湖州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教育真题

浙江省湖州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教育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参考答案】A2. 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无目的的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参考答案】D3.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参考答案】C4. ()是道德意志的第一阶段。
A、决心B、信心C、恒心D、细心【参考答案】A5.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
6. ()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7.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参考答案】A8.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阶段。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参考答案】B9.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的最基本形象是()。
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人格形象D、专业形象【参考答案】A10.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参考答案】A11. 目标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皮亚杰D、布鲁纳【参考答案】A12.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最新修订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计算机类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计算机类理论知识一、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60分钟。
(三)分值分配理论知识考试满分150分,其中计算机基础50分(33.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0分(26.7%),计算机网络5分(3.3%),网页设计35分(23.3%),数字媒体5分(3.3%),数据库15分(10%)。
(四)考试题型及题量理论知识考试总共10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60题,多项选择题10题,是非选择题30题。
(五)考试能力要求本大纲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
(六)参考教材《中职计算机专业高级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编著)。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一)计算机基础1.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和计算机的特点、性能指标、应用和分类。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概念和功能,理解总线的概念、组成和类型。
4.掌握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相互转换,仅限整数。
5.机内数据表示形式:(1)理解原码、反码和补码,仅限整数;(2)掌握ASCII码;(3)了解汉字编码和字符集;(4)了解奇偶校验码。
6.了解计算机安全防护知识。
7.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和特点。
8.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文件管理基本操作;(2)磁盘管理基本操作;(3)控制面板基本操作(添加硬件、添加或删除程序、网络连接、显示、打印机、区域和语言选项、日期和时间、帐户管理)。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1.了解计算机硬件中各主要配件及性能参数。
2.了解计算机的外部接口。
3.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拆装方法。
4.了解BIOS与CMOS的概念,掌握CMOS的基本设置。
5.了解硬盘分区的格式和类型,掌握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6.了解软件版权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安装操作。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理论)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机械类理论知识一、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笔试(二)考试时间:60分钟(三)分值分配:1.机械识图60分;2.机械基础60分;3.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30分。
(四)考试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分析计算题。
(五)考试能力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六)参考教材1.浙江省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新课改教材《机械识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浙江省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新课改教材《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浙江省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新课改教材《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备注:考纲中有关制图标准参考如下要求(1)表面粗糙度GB/T 131-2006(2)基准GB/T 1182-2008二、考试内容及范围【机械识图】(一)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有关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基本规定。
2.理解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
(二)投影基础1.了解投影法的种类和特点,理解点、线、面的正投影法,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掌握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
2.了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简单形体的截交线与相贯线的画法。
3.理解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会绘制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4.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尺寸基准和尺寸种类,掌握组合体的投影作图和识读方法,会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会补画视图和线条。
(三)图样的基本表示法1.掌握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2.掌握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3.了解图样的其他表示法。
(四)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特殊表示法1.了解常用件和标准件的有关规定。
2.了解螺纹、键、齿轮的画法规定及标记。
(五)零件图和装配图1.掌握零件图的识读方法及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及其他技术要求的识读方法。
2.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3.了解装配图的识读方法。
【机械基础】(一)常用金属材料1.了解碳钢的力学性能及指标。
浙江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江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解读一、为什么改革选在浙江先行试点?这次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试点。
改革试点之所以选择浙江,与我省高中课改和高考招生改革有良好基础有关。
近些年来,我省进行的一系列比较成功的改革实践,为推进这次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创造了条件。
1.我省已实施了多元化高考招生改革。
2008年开始部分高考科目实行平时考,考生每科可参加2次考试,并自主选用考试成绩。
2009年起实行高考分类考试,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类别。
2011年起率先尝试三位一体招生,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此外,我省平行志愿、高职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等改革均已有多年实践经验。
2.我省已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了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
从2012年开始,我省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改革的重心是加强选修课建设,同时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
这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
3.我省已全面建立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从2013年开始我省实施与课改相适应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由考试招生机构按照高考要求组织管理。
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进行;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全科开考、一年2次,学生每科可自主选择参加2次考试,并选用其中一次成绩;成绩报告采用等级制。
这为学考成绩纳入高考选拔评价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4.我省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确保公平的制度体系。
多年来,我省高校招生全面推行阳光工程,相继建立了严格的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三个一律”刚性计划管理制度、数据信息“三备份、三分离”制度、政策加分“三级审核、三级公示”制度、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三项机制四个制度”等,形成了考试招生各环节环环相扣的管理和监控体系。
这些制度为全面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公平制度保障。
此外,我省在前期已进行了扎实的高考招生改革准备。
分级分类考试类型

分级分类考试类型一、分级分类考试类型(一)如果是试题试卷题型类分级分类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分级分类考试中,哪一种类型的考试最注重实践操作?()A. 理论型考试B. 技能型考试C. 综合型考试D. 研究型考试答案:B。
解析:技能型考试主要目的就是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型侧重于理论知识,综合型是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型更注重学术研究能力,所以技能型考试最注重实践操作。
2. 以下关于分级分类考试的分类,正确的是()A. 只分文科和理科B. 分为多种专业和能力方向的考试C. 只有学术型和非学术型D. 分为初级和高级答案:B。
解析:分级分类考试会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和能力考查方向进行分类,不只是简单的文科理科或者学术非学术、初级高级这种宽泛的分类。
……(共10个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在分级分类考试中,对于艺术专业的考试,除了专业技能,还可能考查______。
答案:艺术素养。
解析:艺术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艺术素养也是很重要的考核方面,包括对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方面的了解。
2. 分级分类考试中的职业资格类考试,通常会有______要求。
答案:工作经验或实习经历。
解析:职业资格类考试很多时候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实习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考核他们是否具备从事相关职业的能力。
……(共5个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分级分类考试对学生的好处。
答案:分级分类考试对学生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考试类型,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次,不同类型的考试可以更精准地考核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能力,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
最后,这种考试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他们是朝着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方向去努力。
2. 解释分级分类考试中“分级”的含义。
答案:“分级”在分级分类考试中是指按照不同的水平层次进行考试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农艺类理论知识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形式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理论考试兼顾种植类和养殖类考生的应考需要,分为公共模块与选考模块。
公共模块为“植物识别与应用”和“植物繁育与销售”;选考模块分为“植物保护”(种植类)、“畜禽疫病防治”(养殖类)。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分钟三、分值分配植物识别与应用50分;植物繁育与销售50分;植物保护或畜禽疫病防治50分。
四、考试题型概念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
五、考试能力要求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
六、参考教材1.张韩良主编.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2.王国章主编.绿化苗木繁育与销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3.汪凌龙主编.园林绿化养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4.宋志伟、张宝生主编.植物生产与环境(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5.肖启明、欧阳河主编.植物保护技术(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6.朱俊平主编.畜禽疫病防治(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及范围【植物识别与应用】一、基本概念与分类1.掌握针叶树与阔叶树,落叶树与常绿树,乔木、灌木与藤本,果树、蔬菜与花卉的概念;2.掌握园林植物按生长类型、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生态因子的分类方法与内容;3.掌握果树按核果类、仁果类、浆果类、柑果类、坚果类进行的分类及依据和浙江省常见的果树;4.理解蔬菜按根类、绿叶类、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薯芋类、茄果类、葱蒜类、瓜类、豆类、水生类、多年生类、食用菌类进行的分类及依据和浙江省主要的蔬菜;5.了解常见园林植物在自然分类中的科名。
二、植物识别基础1.掌握苏铁等200种以上常见植物的名称,记住每种植物枝叶或花果的1~3个形态特征;2.理解茎和芽的形态、类型,茎的分枝方式和变态类型;3.理解叶的组成、形态,单叶与复叶,叶序的类型;4.掌握花的组成和花序的类型;5.理解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三、植物应用基础1.掌握常见园林树木的自然树形,以及常用草本花卉的花期、花色、果期、果色等特点;2.理解常见园林植物、果树、蔬菜的生长习性,对光照、土壤和水分的适应性。
【植物繁育与销售】一、种子质量检测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类型;2.理解种子纯度、种子千粒重、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方法;3.掌握种子纯度、种子千粒重、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操作方法。
二、种子催芽处理1.了解种子催芽的方法;2.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3.掌握种子水浸催芽的技术要点。
三、育苗基质配置1.了解容器育苗、无土育苗的种类;2.理解容器育苗、无土育苗的基质配置方法;3.掌握容器育苗一般营养土配置的操作技术。
四、植物播种繁育1.了解植物苗床、穴盘播种繁育的工序;2.理解植物苗床、穴盘播种的操作流程;3.掌握植物苗床、穴盘播种的播后管理技术。
五、植物扦插繁育1.了解植物扦插繁育的原理及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2.理解植物苗床、穴盘扦插的操作流程;3.掌握植物苗床、穴盘扦插的插后管理技术。
六、植物嫁接繁育1.了解植物嫁接繁育的原理及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2.理解植物切接、嵌芽接的操作流程;3.掌握植物切接、嵌芽接的操作技术。
七、苗木销售1.了解苗木规格术语;2.理解苗木购销合作流程;3.掌握苗木销售合同的签订。
八、植物生长与土壤1.土壤的基本组成(1)掌握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2)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3)掌握土壤质地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质;(4)了解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组成、作用;(5)了解土壤空气特点、土壤通气性概念。
2.土壤的基本性质(1)理解土壤保肥性的概念、土壤吸收作用的形式;(2)理解土壤供肥性的概念、表现;(3)掌握土壤酸碱性;(4)了解土壤孔隙;(5)理解土壤结构的概念、类型与性质特征;(6)理解土壤耕性的概念、内容及改良措施。
3.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1)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2)理解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原理;(3)掌握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概念;(4)了解几种常见植物的营养元素缺素症状;(5)了解配方施肥的含义,理解其基本原理;(6)掌握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
九、植物生长发育与水1.了解降水的类型、降水的表示方法;2.理解空气湿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3.了解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4.理解植物根系的吸水;5.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6.了解植物的需水规律;7.了解五种节水灌溉技术;8.理解地面覆盖技术。
十、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1.了解植物的三基点温度及农业五个界限温度;2.了解积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的概念及其应用;3.掌握植物生产中温度调控的有效措施。
【植物保护】一、农业昆虫基本知识1.昆虫的外部形态(1)了解昆虫头部结构、头式类型,掌握头部附器的结构和类型;(2)了解昆虫胸部组成及功能,掌握胸足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翅的类型;(3)了解昆虫腹部组成及功能,理解外生殖器的组成;(4)了解体壁的功能及其衍生物,理解体壁结构和特性。
2.昆虫的繁殖、发育与习性(1)理解昆虫的繁殖方式;(2)掌握昆虫的发育和昆虫的虫态;(3)掌握昆虫的世代和生活年史;(4)掌握昆虫的习性与防治的关系。
3.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了解温度、湿度、光、风等气象因素对昆虫的影响;(2)了解土壤、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4.农业昆虫主要目、科识别(1)了解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2)掌握昆虫纲常见9个目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科昆虫。
二、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1.植物病害概述(1)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2)掌握病状与病症的类型及其具体表现;(3)了解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及其区别与联系。
2.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1)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的一般性状与特性;(2)掌握植物病原真菌五个亚门的主要特点;(3)掌握植物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的症状特点;(4)了解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类及其代表种的识别;(5)掌握非侵染性病害与传染性病害诊断方法。
3.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1)理解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2)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3)掌握植物病害侵染循环的概念,理解其环节;(4)了解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和类型。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1.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1)了解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取样方法、统计方法;(2)了解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目的、种类及基本方法。
2.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及其观点;(2)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措施。
四、农药应用技术1.农药的基本知识(1)了解农药的概念、分类、农药剂型的概念;(2)理解常用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2.农药的使用方法(1)理解农药的施用方法及各自的特点;(2)掌握农药浓度的表示方法,农药稀释和计算方法。
3.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技术(1)理解农药合理使用的措施;(2)了解农药的毒性;(3)了解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4)理解农药对环境的污染;(5)掌握农药安全使用的措施。
五、主要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了解梨小食心虫识别特征,掌握防治措施;2.了解柑橘潜叶蛾发生特点,掌握施药适期;3.掌握柑橘疮痂病的症状特点,了解发病及流行因素;4.掌握葡萄透翅蛾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5.掌握葡萄黑痘病的症状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6.了解桃褐腐病症状特点,掌握防治措施;7.了解缢管蚜、桃蚜、甘蓝蚜形态上的区别;8.掌握菜粉蝶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9.掌握十字花科霜霉病传播和发病规律及如何用药防治;10.了解黄瓜霜霉病发生流行因素,掌握防治环节;11.了解茄科青枯病症状特点,掌握防治措施;12.了解叶蜂幼虫为害状和叶甲为害状,掌握防治措施;13.掌握黄刺蛾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14.明确松材线虫病的为害特点,掌握防治措施;15.了解花卉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16.掌握红蜘蛛危害的特点及如何用药防治;17.了解地老虎识别特征,掌握防治措施;18.了解稻飞虱的危害特征,掌握防治环节;19.掌握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如何用药防治。
【畜禽疫病防治】一、概要1.理解畜禽疫病的概念与危害;2.了解近年来畜禽疫病发生特点;3.了解畜禽疫病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二、疫病的病原1.细菌(1)掌握细菌的大小和形态;(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3)理解细菌的营养、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了解细菌新陈代谢产物及其实践意义;(4)掌握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5)掌握细菌病的一般诊断程序。
2.病毒(1)掌握病毒的概念、了解病毒的大小与形态;(2)掌握病毒的结构及功能;(3)了解病毒的增殖;(4)理解病毒的特点、病毒的干扰现象和血凝现象;(5)掌握病毒的培养方式;(6)了解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3.其他微生物(1)掌握真菌的形态特点及分离培养;(2)了解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4.寄生虫(1)掌握寄生虫的概念和常见寄生虫的形态;(2)掌握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3)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和类型;(4)掌握宿主概念与类型,了解带虫现象和媒介。
5.疫病病原与外界环境(1)了解微生物、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的分布;(2)掌握正常菌群及菌群失调;(3)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消毒剂的概念,掌握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4)理解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6.疫病病原的致病作用(1)理解致病性和毒力的概念,了解改变毒力的方法;(2)掌握细菌、病毒、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三、免疫1.免疫概述(1)掌握免疫的概念、基本功能和类型;(2)掌握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
2.非特异性免疫(1)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2)了解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3.免疫系统(1)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2)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3)了解其他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4.抗原(1)掌握抗原的概念和构成抗原的条件;(2)理解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性。
5.免疫应答(1)掌握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抗体的概念;(2)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3)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4)理解体液免疫效应、细胞免疫效应。
6.变态反应(1)掌握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及常见疾病;(2)理解掌握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临床意义;(3)了解变态反应防治。
7.血清学试验概述(1)掌握血清学试验的概念、类型及应用;(2)理解影响血清学试验因素。
8.寄生虫免疫(1)了解寄生虫免疫的特点;(2)影响寄生虫免疫的因素。
9.免疫学应用(1)理解生物制品的概念;(2)掌握生物制品的类型和应用;(3)理解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