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

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化学键是化学物质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键在化学世界中的作用。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它们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化学键。
离子键通常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性质:1. 离子键通常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因为需要克服离子之间的强静电力才能使其分离。
2. 离子键的化合物通常为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晶体形态和结构。
3. 离子键的化合物通常易溶于水,因为水分子能够与离子键中的离子发生作用,使其溶解。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实现稳定的化学键。
共价键通常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如氧气(O2)中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性质:1. 共价键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因为共价键中的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较弱。
2. 共价键的化合物通常为分子结构,具有不规则的分子形态。
3. 共价键的化合物通常不溶于水,因为共价键中的原子之间没有离子,无法与水分子发生作用。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海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键中,金属元素中的自由电子形成电子海,所有金属原子共享这些自由电子,从而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通常在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如铜(Cu)中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金属键的性质:1. 金属键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因为金属键中的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较强。
2. 金属键的化合物通常为金属晶体结构,具有紧密排列的金属原子结构。
3. 金属键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因为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传导电荷和热量。
综上所述,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对于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在高三学习阶段,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是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在这里总结了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化合物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此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种。
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等;而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表现出的性质,例如燃烧、腐蚀等。
二、化学键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键是化学元素之间结合的强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键;共价键是非金属元素之间通过电子共享而形成的键;而金属键则是金属元素之间通过电子海模型而形成的键。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包括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氧化作用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作用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冷热水中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三、酸碱中和与盐类的形成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以氢离子(H+)为特征,碱以氢氧根离子(OH-)为特征。
在盐类的形成中,正离子是酸中的氢离子(H+),而负离子则来自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
例如,氯化铵是由氯离子(Cl-)和铵离子(NH4+)组成的盐类。
四、化学方程式与摩尔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等式,其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摩尔是描述物质数量的单位,摩尔的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摩尔质量和摩尔反应的计算进行转换。
五、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排列的一种表格结构。
元素周期表分为周期和族两个方向。
周期是指元素能级的增加序列,族则是指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列元素。
化学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能和键角等。
键长是化学键之间距离的度量,键能是形成化学键时所需的能量,键角则是连接三个原子的角度。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检测训练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一)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检测训练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一)1.Fe 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已知NO 能被4FeSO 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24Fe(NO)H O SO n ⎡⎤⎣⎦,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524Fe(NO)H O SO ⎡⎤⎣⎦B.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 区C.1 mol 该配合物与足量2Ba(OH)溶液反应可生成2 mol 沉淀D.该配合物中阳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2.某配合物的实验式为43PtCl 2NH ⋅,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3AgNO 溶液无沉淀产生,以强碱处理也没有3NH 放出,下列关于此配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所带电荷数及其配位数均为6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Cl -和3NH 子均与4+Pt 形成配位键D.该配合物的配体只有Cl3.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有很强的结合力,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配合物()345CoBr NH SO ⎡⎤⎣⎦的溶液中加入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配离子()226Cu H O +⎡⎤⎣⎦中的2Cu +提供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2H O 中的O 提供孤电子对C.配合物()3424Cu NH SO H O ⎡⎤⋅⎣⎦ 的配体为3NH 和2H OD.配合物()32Ag NH OH ⎡⎤⎣⎦的配位数为24.有组成不同的3种含铂配合物,分别是[]242H PtCl (OH)、()[]462NH PtCl 和[]224H PtCl (OH),在液氨中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24232H PtCl (OH)2NH +=()[][]462242NH PtCl H PtCl (OH)+,下列关于这3种含铂配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24H PtCl (OH)具有很强的碱性B.3种含铂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6C.3种含铂配合物都属于共价化合物D.3种含铂配合物中Pt的化合价不同5.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 )①NH 3和H 2O ②+4NH 和H 3O + ③NH 3和H 3O +④O 3和SO 2 ⑤CO 2和BeCl 2 ⑥44SiO -和24SO - ⑦BF 3和Al 2Cl 6A .全部B .除④⑥⑦以外C .③④⑤⑥D .②⑤⑥6.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 3,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a 位置上Cl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 3B.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 2CuCl 3C.铜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d 区D.该物质中存在配位键 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3BF 为三角锥形分子B.+4NH 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C.4CH 分子中的4 个C —H 键都是氢原子的1s 轨道与碳原子的2p 轨道形成的s-p σ键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SO 2、CS 2、HI 都是直线形的分子 B.BF 3键角为120°,SnBr 2键角大于120° C.CH 2O 、BF 3、SO 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l 3、NH 3、PCl 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g(NH 3)2]+中Ag +空的5s 轨道和5p 轨道以sp 杂化成键,空间构型为直线型B .配位数为4的配合单元一定呈正四面体结构,配位数为6的配合单元一定呈正八面体结构C .[Cu(NH 3)4]SO 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D .[Pt(NH 3)6]2+和[PtCl 4]2-中,其中心离子的化合价都是+210.某物质的实验式为43PtCl 2NH ,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3AgNO 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3NH 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B. 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 -Cl 和3NH 分子均与4+Pt 配位D. 配合物中-Cl 与4+Pt 配位,而3NH 分子不配位11.Co(Ⅲ)的八面体配合物 CoCl m·n 3NH ,若 1 mol 该配合物与3AgNO 作用生成 1 mol AgCl 沉淀,则 m 、n 的值是( ) A.m =1,n =5 B.m =3,n =4 C.m =5,n =1D.m =4,n =512.下列物质不是配合物的是( )A.()24K Co SCN ⎡⎤⎣⎦B.()3Fe SCNC.42CuSO 5H O ⋅D.4NH Cl13.如图所示的盐可用于处理黑磷纳米材料,从而保护和控制其性质。
高三化学结构与性质知识点

高三化学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高三化学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其中结构与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着重介绍高三化学中的一些重要的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1. 元素的结构与性质1.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在原子核外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负责维持原子的化学性质。
1.2 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元素的周期性性质包括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原子半径等。
2. 化学键的结构与性质2.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电子的转移形成的,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
离子键通常形成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2.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通常形成在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的结构以及键的长短和强度影响着化合物的性质。
2.3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共享形成的。
金属键的存在导致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等特性。
3.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3.1 分子式分子式以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它能够描述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3.2 构象与异构分子的构象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
异构是指同一分子式但空间排列不同的化合物。
构象和异构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3.3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在空间中存在偏离电荷分布的差异,导致极性分子在相互作用和溶解性等方面表现出特殊性质。
4.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结构与性质4.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4.2 化学平衡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时,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相对大小以及其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5.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5.1 碳的特殊性质碳具有形成长链和支链结构的能力,以及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学键的特性,这使得功能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与性质。
化学第三章高三知识点汇总

化学第三章高三知识点汇总化学第三章是高三学生必修的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化学键、化学键的性质、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溶液的组成和浓度、溶液的物理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1.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所形成,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2. 化学键的性质化学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能和键的极性。
键长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影响键的强度和稳定性。
键能是指形成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反映了化学键的稳定性和强度。
键的极性指化学键中电子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可以使分子产生极性。
3. 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有路易斯结构、分子式和结构式。
路易斯结构是通过点和线的组合来表示原子之间的键和非键电子,可以简明扼要地表达分子结构和键的性质。
分子式是化学元素符号用下标表示原子的个数,可以表示分子中各个元素的相对数量。
结构式则更加详细地描绘了分子中各个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指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的比例。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等。
5. 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度、溶解热和溶液的密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可以反映溶质在溶剂中的相互作用力。
溶解热是指溶解一定量溶质所需的能量,可以影响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和溶剂的密度有关。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转移或氧原子转移来实现。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专题强化: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 专题强化: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我国科学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如以2MnO 和Zn 为电极的电池中,锌离子可22MnO H O n ⋅ 中可逆地嵌入和脱嵌。
放电时正极上物质转化关系有20.5220.522MnO Zn MnO H O Zn MnO H O x n n -⇒⋅⇔⋅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锰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元素所在的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种卤化锌的熔点如表所示:(4)()3HONC CH ()3—C CH NOH 与2Zn +能形成环状配合物M ,如图甲所示。
①2Zn +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 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杂化类型。
③M 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位键 b.氢键 c.π键 d.σ键 e.金属键(5)2Zn +与32NH H O 、等都能形成配合物, ()()23222Zn NH H O +⎡⎤⎣⎦的空间结构只有1种,则()224Zn H O +⎡⎤⎣⎦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四面体形”或“正四边形”)。
(6)ZnSe (硒化锌)晶胞如图乙所示,部分离子的坐标参数如表所示。
已知该晶胞参数为a nm ,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3g cm -⋅(只列出代数式下同);2个2-Se 之间最近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m 。
(7)0.522Zn MnO H O x n -⋅中,+3、+4价锰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训练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含解析20210522161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氨硼烷(33NH BH )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H 、B 、N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
根据对角线规则,B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的相似。
(2)33NH BH 分子中,N —B 化学键称为____键,其电子对由____提供。
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3-4363322NH B O 3NH BH +6H O3++9H3-36B O 的结构为。
在该反应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变为______。
(3)33NH BH 分子中,与N 原子相连的H 呈正电性(δ+H ),与B 原子相连的H 呈负电性(δ-H ),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
与33NH BH 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33NH BH 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33NH BH 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氨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pm pm pm a b c 、、,90αβγ===︒。
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3g cm -(列出计算式,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钙钛矿(3CaTiO )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固体电阻器等的功能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Ti 的四卤化物熔点如下表所示,4TiF 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4TiCl 至4TiI 熔点依次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
3CaTiO 的晶胞如图(a)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金属离子与氧离子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2+Ca 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
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化学键是指在原子或离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力。
它们是构建化合物的基本力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行为。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和它们的性质。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指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或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
具体来说,金属原子愿意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则愿意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具有以下特点:1. 强度:离子键通常很强,因此形成的化合物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2. 溶解性:在溶液中,离子键容易被水分子分解,形成离子。
这使得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3.导电性:在固态状态下,离子化合物是电解质,能够导电。
但在液态或溶液中,它们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
4. 结构:在离子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按照一定比例有序地排列。
这种有序结构赋予离子晶体良好的机械性能。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之间的电子对被共享,使得两个原子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结合。
共价键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1. 极性共价键:其中电子对的共享并不均匀,其中一个原子比另一个原子更强烈地吸引电子对。
这种不均匀的电子分配导致了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极性共价键具有以下特点:- 形成极性分子:由于电子密度的不均匀分布,极性共价键形成极性分子。
这些分子在电性上有正负极性区域。
- 溶解性:极性共价分子通常易于溶解在极性溶剂中。
- 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极性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极性相互作用力,这使得它们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更大的分子间吸引力。
2. 非极性共价键:电子对共享是均匀的,不存在电荷不平衡。
非极性共价键具有以下特点:- 形成非极性分子:由于电子密度的均匀分布,非极性共价键形成非极性分子。
这些分子在电性上没有正负极性区域。
- 溶解性:非极性共价分子通常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中的自由电子形成的,通常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是( )A. H 2SO 4B. NaClC. CH 3COOHD. Mg 3N 22.下列物质中不含化学键的是( )A. SiB. SC. ArD. Fe3.下列关于NH 4Cl 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含有极性共价键B. 属于铵态氮肥C. 加热分解产物是N 2和HClD. 溶于水吸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l 3 和 PCl 3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B. 所有共价化合物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都相同C. NaHSO 4 晶体熔融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D. NH 3 和 CO 2 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5.金刚石的熔点为a ℃,晶体硅的熔点为b ℃,足球烯(分子式为C 60)的熔点为c ℃,三者熔点的大小关系是( )A. a>b>cB. b>a>cC. c>a>bD. c>b>a.6.在“ HI (s )→HI (g )→H 2 和 I 2 ”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A.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 范德华力、共价键C. 共价键、离子键D. 共价键、共价键7.一定量 CuCl 2 固体加水溶解后,以石墨为电极电解该溶液。
上述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A. CuCl 2 向水中扩散B. Cu 2+ 形成水合离子C. Cu 2+ 发生水解D. 电解产生Cu 和 Cl 28.已知黑火药爆炸的反应:S+2KNO 3+3C → K 2S+3CO 2+ 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氧化剂只有硝酸钾B. 该反应中还原剂只有碳C. 每生成0.1 mol N 2转移电子1 molD. 产物中有两种共价化合物9.关于 Cl 2+H 2O ⇌HClO +HCl 中的相关微粒,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Cl - 的结构示意图:B. HClO 的电子式: H ∶Cl · ·· ·∶O ∶· ·· · C. H 2O 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sp 3 D.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20Cl10.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δ-Fe →1394∘C γ-Fe →912∘Cα-Fe A. δ、γ、α三种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B. γ-Fe 晶体为面心立方体紧密堆积C. α-Fe 晶体与每个Fe 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 原子有8个D. 将Fe 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11.通常监测SO 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 2+H 2O 2+BaCl 2=BaSO 4↓++2HCl 。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BaCl 2晶体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2N AB. 25℃时,pH=1的HCl 溶液中含有H +的数目为0.1N AC. 17gH 2O 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 AD. 生成2.33gBaSO 4沉淀时, 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 A12.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中瑞德西韦是主要药物之一。
瑞德西韦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中N 、O 、P 元素的电负性:N>O>PB. 瑞德西韦中的N-H 键的键能大于O-H 键的键能C. 瑞德西韦中所有N都为sp 3杂化D. 瑞德西韦结构中存在o 键、π键和大π键13.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B.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C.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D. 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14.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K3C60和C60中都含有共价键B. 钾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 K3C60和C60都属于分子晶体,具有较低的熔点D. 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15.NaC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现测知NaCl晶体中Na+与Cl﹣平均距离为a cm,该晶体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 0.5854a3ρB. 5.858a3ρC. 58.52a3ρD. 58.5a3ρ二、填空题16.在下列变化中: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
17.已知PH3与NH3结构相似,回答下列问题:①PH3的电子式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②几何构型为________.③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④PH3分子中的化学键________(填“有”或“无”)极性,其分子为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⑤PH3与NH3的热稳定性:________更强.18.某有机物的结构如下:则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 键,________个π 键.19.Cu3N的晶胞结构如图,N3﹣的配位数为________,Cu+半径为acm,N3﹣半径为bcm,Cu3N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 A表示,Cu、N相对分子质量为64、14)三、实验探究题20.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对砷的利用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砷是制造新型半导体的材料,砷的化合物又具有较强毒性。
(1)1918年美国人通过反应C2H2+AsCl3CHCl=CHAsCl2制造出路易斯毒气。
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n( σ键)∶n( π键)=________;AsCl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
二战中,日本人制造了化学武器二苯氰胂(分子结构如题21A图-1所示)。
二苯氰胂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2)2018年7月《Science》报道,Bing Lv等通过反应4BI3+ As44BAs+6I2合成了具有极高导热性的半导体新材料BAs。
①与I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BAs晶胞结构如题21A图-2所示,其晶胞中含B原子________个。
(3)Mn掺杂的GaAs是一种铁磁半导体,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4)B.[实验化学]纳米Cu2O是一种新型的p型半导体材料,由醋酸铜制备纳米Cu2O的实验步骤如下:实验前需分别配制浓度均为0.5mol·L-1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各100mL。
配制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步骤Ⅰ”制备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控制的温度不宜过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
(6)“步骤Ⅱ”“水洗”时,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
(7)“步骤Ⅲ”为使滴加的醋酸不过量太多,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
(8)用“步骤Ⅲ”所得Cu(CH3COO)2溶液和水合肼(N2H4·H2O)在约20℃左右反应可制备纳米Cu2O,已知:4Cu2++N2H4·H2O+8OH-=2Cu2O↓+N2↑+7H2O。
制取纳米Cu2O的实验方案是:将Cu(CH3COO)2溶液稀释到约6×10-3mol·L-1,________,真空干燥得纳米Cu2O(需用到的试剂有:0.03 mol·L-1水合肼溶液、蒸馏水、乙醇)。
21.氨气是一种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模拟该实验过程,并用水吸收制取硝酸(固定装置略去):①A装置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_。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反应后,装置E中除存在较多的H+外,还可能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明这种离子的存在________。
④下列哪些装置可以同时起到装置D和E的作用________(填代号)。
(2)若将氯气和氨气在集气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不必配平),该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22.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它的用途很广,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属于________(极性/非极性)分子.(2)Na2O2,K2O2以及BaO2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目前实验室制取过氧化氢溶液可取上述某种过氧化物与适量稀硫酸作用,然后经________操作即可制得,则上述最适合的过氧化物是________.(3)几乎所有古代艺术家的油画都是以铅白2PbCO3•Pb(OH)2为底色,但若空气中含H2S气体,铅白就会变黑,可以用H2O2将黑色物氧化成颜色相近的PbSO4而修复,写出铅白在空气中变黑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甲酸钙[Ca(HCOO)2]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上,实验室制取甲酸钙的方法之一是将氢氧化钙和甲醛溶液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0%﹣7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过氧化氢比理论用量稍多,其目的是________.③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温度不易过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5)图2是硼氢化钠(NaBH4)一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示意图,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6)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加合物Na2CO3•xH2O2比较稳定,方便储存,可用于消毒、漂白,现称取100g Na2CO3•xH2O2晶体加热,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晶体的组成为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1.A2.C3.C4.C5.A6.B7.B8.B9.C 10.B 11.C 12.D 13.A 14.A 15.C16.①⑤;②③;④;⑥17.;;三角锥形;sp 3;有;极性;NH 3 18.7;319.6;1034N A (a+b)320.(1)3∶2;三角锥;sp 和sp 2(2)O 22-(或ClO -等);4(3)[Ar]3d 5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100mL 容量瓶和胶头滴管(5)2Cu 2++2CO 32-+H 2O = Cu 2(OH)2CO 3↓+CO 2↑;防止碱式碳酸铜分解(6)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过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完全(7)边滴加边搅拌,滴入最后一滴醋酸时,固体全部溶解(8)在不断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03 mol·L -1水合肼溶液,待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停止滴加,静置,过滤、蒸馏水洗涤2~3次,再用乙醇洗涤2~3次21.(1)Na 2O 2;4NH 3+5O 2 =△催化剂4NO +6H 2O ;NH ;取E 中少许溶液放入一支洁净式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溶液中含有NH 4+;b(2)Cl 2+NH 3―→NH 4Cl +N 2;离子键、共价键22.(1)极性(2)过滤;BaO 2(3)2PbCO 3•Pb (OH )2+3H 2S=3PbS+2CO 2+4H 2O(4)Ca (OH )2+2HCHO+H 2O 2=Ca (HCOO )2+2H 2O+H 2↑;使甲醛充分氧化,提高甲醛的利用率和产品纯度;防止H 2O 2分解和甲醛挥发(5)BH 4﹣﹣8e ﹣+8OH ﹣=BO 2﹣+6H 2O(6)Na 2CO 3•1.5H 2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