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生化
人体营养状况测评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评和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是指一个人在摄取足够的营养素以满足身体所需的情况下,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以及代谢的状态。
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和评价对于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者其他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方法和评价指标。
一、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方法人体营养状况的测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体重指数(BMI)、腰围、生化指标、饮食调查和临床评估等。
1.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根据体重与身高的比值计算得出的数值,常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状况。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m^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范围可以分为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四个等级。
通过比较个体的BMI数值与标准范围,可以初步评估其体重状况。
2. 腰围腰围是评价脂肪在腹部堆积程度的指标,对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般来说,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被认为是腹部肥胖。
3. 生化指标人体内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通过测量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对个体的血液、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进行评估和判断。
4. 饮食调查饮食调查是指通过记录和分析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量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可以通过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回忆法等方式进行饮食调查。
通过了解个体的食物种类、摄入量以及饮食行为,可以初步评估其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和摄入营养素的情况。
5.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指通过医生或专业人士的体格检查和症状询问来判断个体的营养状况。
通过检查个体的皮肤、黏膜、眼睛、口腔等外部特征以及感觉、力量、神经系统等内部特征,可以对个体的脱水、缺乏微量元素、贫血等情况进行评估。
二、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根据人体不同营养素的需要和代谢情况,综合考虑个体的测评结果而得出的,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能量摄入、营养素摄取、生长发育情况等。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方法是通过分析个体的营养状况,以评估其营养摄入和代谢情况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营养师和健康专家了解个体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个体的营养干预方案。
一、体格测量法体格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体脂肪含量等指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初步了解个体的体重状况、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问题。
二、生化指标法生化指标法是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维生素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蛋白质代谢情况和维生素水平,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三、膳食调查法膳食调查法是通过调查个体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摄入量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包括24小时回忆法、食物频率调查法和食物记录法等。
通过这些调查方法,可以了解个体的膳食结构、能量摄入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膳食不均衡或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
四、功能评估法功能评估法是通过评估个体的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来评估其营养状况的方法。
常用的功能评估指标包括肌力、肌耐力、肺活量、步态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个体的运动能力、身体功能状况和代谢水平,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运动不足或代谢异常等问题。
五、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将以上各种评估方法综合起来,综合分析个体的体格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和功能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从而全面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通过综合评估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个体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体的营养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营养评估方法是通过体格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功能评估和综合评估等多种方法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营养师和健康专家了解个体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个体的营养干预方案。
肥胖的分类标准

肥胖的分类标准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肥胖问题,科学家和医生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肥胖分类标准。
这些分类标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肥胖状况,还能够指导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肥胖分类标准。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体重指数(BMI)来对肥胖进行分类。
体重指数是一种以体重和身高来评估体重状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BMI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及以上为肥胖。
而根据亚太地区肥胖工作组(APCO)的标准,BMI 在23-24.9为超重,25及以上为肥胖。
通过BMI分类,可以初步了解一个人的肥胖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其次,除了BMI,我们还可以根据腰围来对肥胖进行分类。
腰围是一个重要的身体测量指标,与腹部脂肪积累相关。
根据WHO的标准,亚洲人的腰围超过90厘米为肥胖,而其他人群的腰围超过102厘米为肥胖。
通过腰围分类,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腹部脂肪积累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肥胖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进行分类。
根据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内脏脂肪的分布等特点,可以将肥胖分为皮下脂肪型和内脏脂肪型。
皮下脂肪型肥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脂肪积累,而内脏脂肪型肥胖则主要表现为腹部脂肪积累。
不同类型的肥胖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肥胖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分类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最后,除了以上几种分类标准,我们还可以根据肥胖的相关病理生理指标来进行分类。
例如,血糖、血脂、血压等生化指标异常的人群可以被归类为代谢综合征,这类人群通常伴随着腹部肥胖。
另外,肥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可以根据相关病理生理指标来对肥胖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综上所述,肥胖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评估和管理。
判断中心性肥胖标准

判断中心性肥胖标准
首先,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标准主要是通过腰围来进行评估。
通常来说,男性腰
围超过102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8厘米就被认为存在中心性肥胖。
这是因为腹部
脂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而内脏脂肪的堆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其次,除了腰围外,中心性肥胖还可以通过腹部CT或MRI检查来进一步确认。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腹部脂肪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中心性肥胖。
同时,这些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和代谢风险。
另外,中心性肥胖的判断标准还可以结合其他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估。
例如,血
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异常也可以提示患者存在中心性肥胖。
此外,还可以结合患者的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更全面地判断中心性肥胖的风险。
总的来说,判断中心性肥胖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
的健康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同时,对于个体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是否存在中心性肥胖,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建议大家定期检查腰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中心性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
减肥的基础知识

减肥的基础知识一、肥胖的含义: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过分堆积,明显超出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并出现机体代谢,生理生化的异常变化。
我们才称为肥胖。
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我们这里的肥胖主要指的是皮下脂肪的异常过厚。
皮下脂肪属于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和三个分子的脂肪酸化合而成的,结构不稳定,容易燃烧。
它具有保持人体体温恒定的作用以及缓冲物理冲击对内脏器官的伤害。
脂肪是我们体内能量的储藏室。
平时我们消耗的能量少于摄入的能量的话,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我们的身体里。
一般呢主要是转化为皮下脂肪,其次是转化为内脏脂肪。
比如说脂肪肝,就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形成的病变。
脂肪容易积存的部位有哪些?学生回答脂肪的积存有一个特点,运动少的部位,它就会先储存在那。
它其实也很奸诈的,对吧。
因为它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很不稳定,容易燃烧,所以它要避开经常运动的地方,这样才能安稳的休养生息。
一个成年女性体内脂肪应当占体重的22%左右,超过30-35%即为肥胖。
但是呢,我们没办法知道体内的脂肪到底有多重对吧,不可能刮下来称一下。
那我们该怎么来确定一个人是否肥胖呢?二、检测肥胖的基本计算方法:a:长江以北的北方人的理想体重:身高-150x0.6+50 kg [例:身高160的北方人,理想体重为160-150x0.6+50=65kg]b:长江以南的南方人的理想体重:身高-150x0.6+48 kg [例:身高160的南方人,理想体重为160-150x0.6+48=54kg]我们来算一算各自的理想体重应该是多少?看一看你是否超标了呢?还有一个计算方法,叫体重指数,英文缩写是BMI,是评估体重与身高比列的参考指数。
BMI=体重/身高²。
如果BMI≤18.5为偏瘦,18.5-25为正常,25-30为偏胖,≥30为肥胖。
好,我们来各自算一算自己的体重指数属于哪一类。
三、肥胖的危害1、使人体态臃肿难看,活动不便;我想这也是2、容易并发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脑溢血等,统计表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以肥胖者最高,是正常人的2到6倍。
肥胖症健康宣教

目前,治疗肥胖症的药物有:
食欲抑制药 增加能量消耗药 抑制肠道消化吸收药 植物减肥药 正在研究中的药物有肥胖基因产物等。
五、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2、非侵入性脂肪抽吸术
原理:在脂肪堆积部位注入0.45%氯化钠和局部 麻醉剂,使脂肪细胞膨胀,再应用电子波将脂肪细 胞击碎,并使脂肪变性、液化而被抽吸体外。
20%~30%来自脂肪,蛋白质不超过15%。 5、鼓励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粮; 6、应限制酒精摄入。
15
四、运动治疗
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 运动。
每周3~5次,每次约30分钟,可选择走 路、骑自行车、跳舞、打羽毛球、打网球、 体操、拖地板、擦窗子等。
也可骑自行车爬坡、游泳、打篮球等剧 烈运动,每次约10分钟。
欧美国家1/2超重,1/3的人肥胖。 美国妇女肥胖者已达40% ……
[肥胖症分类]
按病因分类: 1、单纯性肥胖 ——是指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致 使脂肪在体内过多积聚,使体重超常的病 症,患者无明显的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 代谢性疾病。此类占95%以上。 2、继发性肥胖 ——是由于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所引起 的,也称症状性肥胖。
引进意大利生产的非侵入性脂肪雕塑机。
18
祝您身体健康
健康宣教
从脂肪组织出发,分为:
1、早期肥胖 特征:脂肪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多发生Biblioteka 于儿童和青春期。 2、晚期肥胖
特征:脂肪细胞数量正常,但细胞肥大, 多发生于成年人。
[肥胖症的病因]
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膳食异常因素
(1)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失调 能量摄入>消耗,引起单纯性肥胖 (2)膳食结构不合理
脂肪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比例过高。 (3)饮食习惯不适当 如进食过快,睡前进食……
生化检查通常包括哪些

专栏生化检查通常包括哪些王茂全 (巴中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巴中 636001)在医院或者专业的医学实验室用生物和化学的方法来对人体进行检查,以了解基本健康状况,称为生化检查。
该检查能辅助医生完成病情诊断,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
1临床意义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内的物质代谢出现异常,但不能够有效进行自我调节,导致体液成分发生改变。
通过生化检查,利用配备的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对采集到的检测标本(主要包括脑脊液、尿液、血液等)进行检验,分析体液中各种物质成分的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
2检查类型2.1 生化全项检查(1)肝功能检查:主要用于检查各种肝胆疾病,如肝脏肿物、脂肪肝、肝硬化、急慢性肝炎等。
常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8项、肝功能13项、肝纤维化三项、血氨、胆碱脂酶。
(2)肾功能检查:主要检查各种肾病或与肾病有关的疾病,如痛风、高血压、糖尿病、肾移植监测、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炎等。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肾功能、肾早期损伤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血脂检查:主要用于检查高脂血症。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4)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检测:主要用于诊断多发性皮肌炎、心肌炎、急性心梗等。
检查项目包括:心肌酶谱、心肌损伤指标。
(5)贫血检查:主要用于协助诊断贫血原因,检查项目包括:血清铁、维生素B12、叶酸。
(6)糖尿病监测:主要用于检查肥胖人群有无糖尿病家族史,观察I、II 型糖病患者疗效和检测用药。
检查项目包括: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血乳酸检查,24小时尿糖定量。
(7)离子检查:主要用于鉴别缺钙、肾上腺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
(8)胰蛋白酶原II,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主要用于诊断胰腺炎,检查项目包括:钙、镁、磷、钾、钠、氯。
2.2 临检检查项目(1)血液一般检查:主要用于常规检查、各种贫血及血液病筛查、健康体检等。
检查项目包括血型、嗜酸细胞计数、白细胞显微镜分类、全血细胞分析(23项指标)、网织RBC计数、血沉等。
血尿酸水平与肥胖相关指数的关系

在以 S UA为 因 变 量 的 逐 步 回 归 分 析 中 , 性 的 W HR 男 ( R一0 3 3 z 3 1 2 P% 0 0 ) S .1 , .0 , 一 . 5 为 UA 的 独 立 影 响 因 素 ;
女性的年龄( R一0 5 2 t 6 1 1 P% 0 0 ) B ( . 8 ,一 . 3 , . 1 和 MIR一 0 . 3 4 :4 1 3 P 0 0 ) S 1, . 2 , % . 1 为 UA 的 独 立影 响 因素 。
B <2 MI 5与 B ≥ 2 两 组 问 性 别 构 成 、 G 的 差 别无 统 MI 5 T 计 学 意 义 ; 胖 组 较 正 常 组 WC、 臀 比 ( HR) S P D P、 肥 腰 w 、B 、 B
1 2 方 法 .
12 1 体 格 测 量 : 高 与 体 重 : 鞋 帽 , 单 衣 测 量 。 腰 围 .. 身 脱 穿
[ 图分 类号 ] R46 1 中 4 .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号 ] 10 —1 4 (0 8 O 一 O 6 一O 0 5 70 2 0 )4 O 6 2
队 列前 瞻性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体 重 指 数 ( MI 分 别 在 B ) 过2 5和 2 7的 男 性 和 女 性 中 , 因 死 亡 率 明 显 上 全 升 _ 。在 我 国 , 人 超 重 率 达 2 . , 胖 率 达 7 1 l 。 1 ] 成 28 肥 . 2 ] 随 着 肥胖 人 数 逐 年 上 升 , 肥 胖 相 关 的 疾 病 如 心 脑 血 管 病 、 与
例 , 肥 胖 组 ; MI 2 为 B % 5者 74例 , 4 2例 , 3 2例 , 对 8 男 0 女 8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因素
有人由于精神压力,从“吃”中取得心 理上安慰与补偿,饮食过量而肥胖。
等等。。。
肥胖是因为脂肪细胞中脂肪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引 起脂肪异常蓄积的结果,通过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 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浓度或是通过促进体内脂肪分解代 谢都将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调节代谢酶的活性、增 强去甲肾上腺素诱导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促进激 素敏感性脂肪酶的活性可加速体内脂肪组织的氧化分 解,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目前用于减肥的药物种类少,价格昂贵,减肥作用不 稳定,同时长期使用会给患者带来多种不良反应,因 此进一步研究疗效好、减肥作用持久稳定、不良反应 少的减肥药物对肥胖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研究中药、各种植物及其提取物在减肥的作用。
饮食因素和生活方式
热量过剩,营养不平衡、缺乏体力活动 和忽视运动以及饮食过量或年龄增长代 谢减慢,但食量未做相应调整,使热量 入超,逐渐发胖,爱吃甜食煎炸油腻食 品。嗜酒、酒精热量高,加上饭菜不减, 热量长期入超。
肥胖者的生化缺陷
胖人空腹脂肪酸酸度高,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 增加,脂肪代谢紊乱,生长激素分泌量下降,使 胖人体脂的消耗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偏高,但 不能促进脂肪成,而且会诱发低血糖,增加饥饿 感,多吃导致胖形成恶性循环。胖者体内钠泵活 减少,从而减少了细胞能量的消耗,并将所摄入 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加以贮存,从而导致肥胖。
了解这 些过程 后,妞 们应该 明白减 肥要选 择科学 健康的 方式。
科学减肥重在 注意防止身体 合成过多身体 不需要的脂肪 ,同时加速脂 肪在人体的分 解代谢过程, 减少脂肪在身 体储存量,从 而维持骨感和 健康的体质。
肥胖与生化
生化机制: 脂肪组织不仅是多余能量的被动接受者,更 是活跃的内分泌系统,具有多种内分泌、自
病分因泌和:旁分泌功能。脂肪组织所分泌的多种 摄激入素和能细源胞物因质子过在多调控、脂基肪础细代胞谢代减谢、弱调或控 体与要力能作景用活平。动衡通降相 过低关对时的脂,全肪身组体性织内代的能谢研量中究的,,产均人具们生有重与重新 消的耗认识不了平肥衡胖,发多生余的部的分能生量化就机可制能,更转加变明 成确脂了肥肪胖组的织产中生贮是存一个,十一分方复面杂使的原过程有。的在 脂实肪际观细察胞中体发积现增,大有些,人另摄一食方虽面大诱但并使不脂产 肪生细肥胖胞,增而殖有。些人进食不多却依然肥胖,这
束后骨骼肌UCP3 mRNA的表达,增加能量的消耗, 有利于动员更多脂肪,减少脂肪的积累,可视为运 动减肥防肥机制之一u“。(5)瘦素主要调节食物摄取 和能量消耗,并具有调节代谢、激素分泌、生殖、 免疫和血管增生等多种功能。实验结果显示有氧运 动能改善肥胖妇女的形态,对瘦素水平和胰岛索水 平有下调作用”。
食用纤维:含有多糖、木质素、半纤维素、树脂等 物质,它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饱腹感;由于纤 维素的不可消化性、持水性和膨胀性,减缓膳食胆 固醇向肠道粘膜细胞的扩散、促进肠道蠕动并加速 食物在肠道内的传送,缩短小肠吸收胆固醇的时间, 抑制了膳食胆固醇的吸收
。。。。。。
激素类
甲生状长腺激素素::可研提究高表代明谢脂率肪,细通胞过长促期 进暴脂露肪在细生胞长中激线素粒刺体激内中甘,油基磷础酸状氧态 化下酶及活胰性岛,素使刺脂激肪的分葡解萄加糖速转衙运达和到利 减用肥降。低但,它脂只肪能合短成暂减减少轻。体生重长,激并素 产还生可严直重接并增发加症脂,肪可分能解引,起加肌强病肾、上 骨腺软素化促和进心脂脏肪疾分病解作用,其作用可 能与增加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有 关。
种现象进一步证实了肥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传倾向。从分子 水平看,体重调节是由一个相对庞大的基因组决 定的。研究的较多的有肥胖基因,它所表达的蛋 白为瘦素。作用于下丘脑体重调节中枢,通过抑 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等途径。调节机体脂肪沉 积,脂肪储存和维持能量平衡。另外肥胖相关的 基因突变会造成肥胖,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 学的发展,已经发现6种单基因突变肥胖症:瘦 索基因、瘦素受体基因、鸦片一黑素一促皮质素 原基因、激素原转换酶一1基因、黑皮质受体4基 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7(PPAR--7)基 因突变肥胖症。
等等。。。
目前虽然有很多种减肥的药 物,但是药三分毒,妹子们 还是要少吃减肥药,运动减 肥才是王道。
有氧运动减肥的现状
有氧运动亦称有氧代谢运动,运动 时细胞利用氧来产生能量,就是细 胞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提供 能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 入的氧气量与需要的氧气量大致相 等。因此,有氧运动能够增加能量 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代谢,防止脂 肪堆积,运动在减肥措施中占有重 要地位。
有氧运动减肥的现状
减肥机制包括(1)有氧运动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减少体
内节目脂内前肪分的泌有代积效谢蓄的来减实小健现脂康降肪低体减体积肥脂;有含(2)量有氧,氧运增运加动动能可有量通以消过耗调, 其下中几以对类胰:岛有素作氧用健的影身响操最、为显游著泳;(、3)长自时行间有 氧酚车运胺、动和使肾跑血上步浆腺、胰素岛 分跳素 泌绳水 增平 加、下,爬降促山,使胰脂、高肪乒血水糖解乓素过球、程、儿的茶限 速羽酶毛活性球增、加滑,加雪速、脂肪网的球水、解,篮促球进脂、肪足的球分解、。 (排4)有球氧、跑台跳阶舞运动、中慢通跑过提等高有运动氧过运程动中和运动结
神经系统食欲抑制剂
主要是通过影响5一羟色胺(5一HT) 和拟儿茶酚胺(CA)等神经递质的合 成、释放、改变摄食行为、抑制食 欲或增加饱食感,以达到限制食物 摄入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消化道吸收阻滞剂
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脂肪酶,尤其是胰 脂肪酶,阻断脂肪分解为较小的可吸收的甘油三酯 (TG),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使体重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