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小说中的爱情世界

合集下载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是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著有多部经典作品。

其中《射雕三部曲》是其代表作之一,三个故事主线相互关联,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浓郁的爱情物语。

本文主要解读其中的爱情模式。

《射雕三部曲》中的男女形象都很丰满,在情感和行为上也十分鲜明。

金庸构建了两种爱情模式:一种是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伴侣关系,另一种则是爱恨情仇、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

第一种模式是指欧阳锋与黄蓉、华筝与杨康以及郭靖与黄蓉的伴侣关系。

他们都是有情有义之人,在相爱的同时也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他们在一起不仅因为爱情,更因为心灵的相通和默契。

他们能够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包容理解。

欧阳锋与黄蓉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为了母女间的情感纽带。

欧阳锋为救黄蓉而遭遇悲惨的命运,而黄蓉也因此对他保持着深深的感激和爱戴。

华筝在杨康叛变后,毅然与之分手,选择与包惜弱在一起。

郭靖与黄蓉则是宿命般的情缘。

两人从相遇到相知,最终走到一起。

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最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紧紧相拥。

第二种模式则是指杨康与穆念慈、杨过与小龙女、金轮寺主与木婉清之间的爱情。

这些爱情纠葛充满着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错综复杂、千丝万缕。

杨康与穆念慈本来是相遇相知相爱的,但杨康叛变后,两人的爱情变成了仇恨。

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爱情也受到了很多困难。

两人因族仇而无法在一起,又因小龙女守护世外桃源而无法与世人相处。

金轮寺主则与木婉清之间的爱情更是充满了波折。

金轮寺主原本是一心求法的僧人,但遇到木婉清后变得执着于爱情,想用心中的爱情反抗佛法。

然而,木婉清却无法忍受他身上那种无法割舍的伤痛,只能选择离开。

总的来说,《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是多样的,既有相互扶持的伴侣关系,也有纠葛复杂的爱情纠葛。

但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金庸表达了同样的信念:爱情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在生命的起始到终结都要相守相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被誉为“射雕三部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三部作品中,金庸塑造了许多深受读者喜爱的角色,也描绘了一系列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本文将就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进行解读,探索其背后的情感内核和文学意义。

我们来看《射雕英雄传》中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描述了郭靖和黄蓉之间的爱情,他们从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夫妻。

郭靖是一个忠诚、善良的年轻英雄,而黄蓉则是一个聪慧、机智的少女,两人性格迥异却又相互吸引。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非一见钟情,而是在共同的历险和奋斗中逐渐升华。

在生死关头,他们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最终走到了一起。

金庸通过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和善良。

接着,我们来看《神雕侠侣》中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的郭襄和杨过堪称是金庸作品中最经典的爱情情侣之一。

郭襄出生于古墓派,聪慧绝顶,而杨过则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侠客。

两人在情感上互相倾慕,尽管命运多舛,但最终他们也在一起。

郭襄和杨过的爱情,既有着超脱尘世的洒脱,又带着对真情的执着。

他们不畏世俗,不受世俗的约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爱情信仰。

金庸通过郭襄和杨过的爱情,探讨了爱情与信仰、理想之间的关系,也表达了对真挚而纯粹的爱情的追求。

我们来看《倚天屠龙记》中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描写了张无忌和赵敏之间跌宕起伏的爱情经历。

张无忌身世复杂,性情善良,而赵敏则是充满心机的女子,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是错综复杂。

在各种势力的角逐和生死考验中,他们最终成为了不离不弃的伴侣。

张无忌和赵敏的爱情,既有着情感上的纠葛和煎熬,又透露出了对纯洁和坚定爱情的向往。

金庸通过他们的爱情,揭示了生活中各种复杂情感的真实,也表达了对纯粹爱情的敬仰和追求。

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既有着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无论是郭靖和黄蓉、郭襄和杨过,还是张无忌和赵敏,他们的爱情故事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生命的意蕴。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

浅谈“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论文关键词:爱情主题传统文化认识价值论文摘要:金庸小说的爱情主题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观,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集体无意识”及现代人的情感困惑与矛盾境况,从而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从唐宋到清代的侠义小说中,侠客多被描述成“无情”、“无欲”的“铁面英雄”。

这种江湖文化的既定规则,是建立在兄弟情谊基础上的一种流动状态的文化。

它担心:女性的魅力会威胁兄弟之间的情义,爱情的力量会让江湖人物回归常态生活。

所以,对女性的贬低、对爱情的排斥,是江湖文化为自己设置的保护层,也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共同叙事特征。

但是,爱情终究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没有爱情,现实人生不免单调乏味;同样,没有爱情,武侠小说就不可能对人生与人性进行深人的开掘。

因此,“新武侠小说”开始大量地描写爱情故事,又被称为“新武侠言情小说”,金庸更是其中一位“写武侠爱情的高手”。

1 爱情主题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每一部作品的男女主角,如陈家洛与霍青桐、香香公主,袁承志与温青青、阿九,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胡斐与袁紫衣、程灵素,等等,都不由自主地投人到爱情漩涡之中,在刀光剑影与恩爱情仇的相互交织中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

“爱情”与“侠义”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他们完整的人格,实现了他们的生命价值。

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不受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主动、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在文化层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金庸笔下的英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英雄;他们的爱情观念深深烙上了传统文化的印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男女之情合乎人的本性。

《礼记?曲礼上》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万章上》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儒家认为,.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人的基本欲望和自然本能,但它与人的道德相比,则处在较低的层次。

所以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武侠小说,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射雕三部曲》,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一部武侠小说。

在《射雕三部曲》中,金庸先生巧妙地塑造了一系列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影响着小说的情节发展,更是反映了金庸先生对于爱情模式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本文将着重谈谈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中塑造的几对重要的爱情关系,从中看出金庸先生对于爱情的解读和模式。

我们不得不提到郭靖和黄蓉这对少年男女。

在《射雕三部曲》中,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最为经典和感人的一对。

他们的爱情故事始于他们相识的令狐冲的挑唆下,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在互相切磋、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郭靖是一个忠诚正直、善良勇敢的少年,而黄蓉则是一个聪明机智、决断果敢的少女,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互补,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爱情。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恋人,无论是在面对生死还是在战乱中,他们总是相互扶持,相互勉励。

金庸先生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建立在外貌、金钱、地位等表面的因素上,而是依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信任,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挚和持久的。

我们谈谈杨过和小龙女这对神秘的情侣。

他们的爱情故事堪称是《射雕三部曲》中最为凄美的一对。

杨过是小龙女所救的孤儿,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唯一的爱情。

小龙女终日隐居在冰山之中,一心追求武学的极致,对外界的事物几乎一概不闻不问。

而杨过则是一个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年轻人。

在金庸笔下,小龙女是冷艳的、清高的,她对杨过相当冷淡;而杨过却是忠诚的、执着的,他对小龙女的爱几乎是痴迷的。

这样的爱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但正是这种矛盾让他们的爱情更加丰富和深刻。

小龙女冰雪聪明,但却因此丧失了一些人情味,而杨过直率豪迈,但也因此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

金庸先生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爱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需要在矛盾中求得平衡,需要在彼此的包容和理解之中发展。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射雕三部曲》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它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

虽然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主题——爱情,并通过不同的爱情模式展现了金庸先生对爱情的独特解读。

在《射雕英雄传》中,杨康对小龙女一见钟情,而小龙女却对杨康一直冷漠以对。

这种爱情模式可以称之为“一厢情愿”。

杨康对小龙女的痴迷是纯粹的爱情的体现,他对小龙女的付出是无条件的,但小龙女对杨康的感情却始终没有真正回应,最终选择了一个人独自消失。

这种模式表达了金庸先生对爱情的一种审视,他认为爱情并不总是能得到回报,有时爱情是单方面的,可能永远不能得到满足。

《神雕侠侣》中的爱情模式是“两小无猜”。

杨过与小龙女的相爱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们在共同的经历中逐渐产生了情感共鸣,互相扶持,最终成为了侠侣。

这种爱情模式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较为少见,但它传递了一种理想的爱情观念:爱情需要建立在真正了解和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长久持久。

《倚天屠龙记》中的爱情模式是“纠缠不清”。

张无忌与赵敏、周芷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三角恋关系。

张无忌对赵敏和周芷若都有着深深的感情,而两个女子也都深爱着张无忌。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爱恨纠缠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这种爱情模式表达了金庸先生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他认为爱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充满矛盾和选择的。

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中通过不同的爱情模式展现了他对于爱情的看法。

他并不认为爱情总是完美和理所当然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

他用这些不同的爱情模式,向读者展示了人性复杂性和爱情多面性。

这些爱情模式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英雄和侠士,也有女子和儿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既有理想中的情侣,也有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而这些爱情模式的传达,在读者的心中引发了对爱情的共鸣和思考。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作品中,塑造了多种不同的爱情模式,其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黄蓉-郭靖”、“杨康-穆念慈”两对情侣。

他们的感情历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分别展示着爱情中不同的挑战和妥协。

本文将对这两对情侣的爱情模式进行解读。

1. 黄蓉-郭靖黄蓉和郭靖的爱情因为种种原因显得矛盾重重。

首先是两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黄蓉是江湖门派的传人,具有深厚的武功功底,而郭靖则是汉人,从小生长于蒙古族中,对于双方的身份和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其次是两人性格的不匹配。

黄蓉豁达开朗,反应机智,而郭靖则性格孤僻,沉默寡言。

两人在相处中时常产生误解,但最终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

最后是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金朝和宋朝之间的战争让他们面对着难以预料的变故,这对两人的感情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无数次生死相依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实。

然而,这种相互理解和妥协的感情模式却是不完美的。

黄蓉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性,她在很多时候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郭靖则常常处于黄蓉的阴影下,随她而行,很少能够独立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黄蓉的失踪成为了这段感情的转折点。

她的离开让郭靖醒悟到了自己的不足,才开始寻找自己的真正作用。

而黄蓉也通过这经历对自己的感情进行重新审视。

2. 杨康-穆念慈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受到了很多限制和挑战。

首先是两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杨康作为蒙古人,背负着抵制汉人的历史责任,而穆念慈则是一位汉人女子,生长于一个藏经阁中,最终成为了一位尼姑。

这两个身份的差距使得两人的感情一直处于贫富悬殊的矛盾中。

其次是两人的性格差异。

杨康阴险狡诈,野心勃勃,而穆念慈则善良温和、心地纯净。

两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有很多的分歧和冲突。

最后是历史和命运的考验。

藏经派和蒙古大军在战场上的激烈对抗,让两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终,这段感情以牺牲和悲剧告终。

杨康为了自己的野心而不顾一切,而穆念慈则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信仰而选择了赎罪的道路。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渗透着多种爱情模式,让人领略到了不同形式和展现方式的爱情。

以下将对“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进行解读。

《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和郭靖之间展现出了一种平淡而真挚的爱情。

黄蓉聪明机敏、乐天开朗,郭靖勇猛正直、傻气可爱,两人性格互补,相互吸引。

他们从风雨困苦中走过来,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情感在艰难的环境下逐渐升华。

他们之间的爱情虽然没有艳丽的外表,却充满了深情和牵挂。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依赖,最终走到了一起。

《神雕侠侣》中的陈家洛和杨过之间展现出了一种痴情的爱情。

陈家洛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家庭背景,杨过则是一个孤儿,两人身份悬殊,命运多舛。

他们对彼此的坚守和执着却让人感动。

陈家洛对杨过的痴情无私,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杨过。

而杨过对陈家洛的感激之情亦深沉无比,他一直把陈家洛视为自己的挚爱。

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令人动容的纯粹之爱。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赵敏和周芷若则展现出了一种多情的爱情。

张无忌作为男主角,面对两个女人的深情厚爱,他也深爱着她们。

赵敏聪明、聪慧,她执着追求自己的爱情,并最终选择了放弃得到张无忌的机会,宁愿选择与他分离。

周芷若则是一个纯洁善良、执着无比的女子,她对张无忌的爱却是一种牵挂和无法放弃。

两个女子对张无忌的爱情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最终也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通过解读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式和展现方式的爱情。

这些爱情模式中有平淡但真挚的爱情,有痴情的爱情,也有多情的爱情。

这些不同的爱情模式都让人感到真挚和感动,展现出了金庸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这些爱情模式以其真实和感人的描绘打动了读者,也让人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解读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爱情模式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也是广大读者熟知的武侠小说。

在小说中,金庸勾勒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爱情模式。

首先,小说中最经典的爱情故事莫过于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

他们两人之间的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相互扶持的爱情形象深入人心,并在实际生活中成为许多人追求的恋爱模式。

小龙女因为对自己青梅竹马的杨过太过痴情,不愿意让他受到伤害,因此选择离开。

杨过因为对小龙女的爱而一直等待她的归来,最终才有了知音。

小说中还有一对相敬如宾的恋人——郭靖和黄蓉。

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原本只是二人合作打江山、讨回家业的战略合作,但随着情感的深入,二人之间的感情愈发亲密。

在小说中,黄蓉为郭靖付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是非常的感人,同时也表现出她的智慧、机智和坚强。

另外一位被广大读者熟知的角色是段誉,这位年轻的公子曾经一直追求王语嫣,但却深陷于自己的痴爱之中,最终选择放手。

分别后,段誉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武艺打动了许多女性,但却再也没有找到真爱。

总的来说,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爱情交往模式,每一对情侣之间的感情故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深入人心。

这些形象鲜明、情感丰富的角色,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发展方向,为后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激发了更多中国的文学爱好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恨嗔痴——浅析金庸小说中的情爱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1201 张瑶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初读金庸小说,摄我心魄的是其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江湖诡谲,侠客囿于刀光剑影;世事变幻,义士斗在人心险恶。

然则再读之时,却又生出另一种痴醉的情愫。

醉心于回环缜密的行文结构,醉心于世俗和人性的描写,也醉心于小说中关于情爱的展露。

细细读来,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多半是关于单恋和失恋的。

痴情人儿心恋的对方,却是早已心有所属,他们并非是与爱无缘,却恰恰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他们于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遇到了那个“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人罢了。

到最后,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了结悲剧,让人感伤叹惋。

纵观当下,如今的红尘有多少唯美的爱情故事,又有多少倾其一心弄得一身鳞伤的失恋。

是否每个人都能找到那携手一身的幸福,我不敢说,也不知道。

可是那珍藏锁于心中轻易不得触碰的失恋只怕每个人都有过。

平日我们浮现笑容,而一旦思恋泛起涟漪,那种噬心之痛便溢于言表,终究知道寂寞和痛楚是会相伴一生的。

“于是那些害单相思,恋爱失恋的人便着手写下情辞感人的诗句,或把这段幽情化为伟大的艺术作品。

我们才能够读到这么多缠绵悱恻,伤离别,想从前,魂牵梦萦的诗篇和歌曲。

也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心愿已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人写下来的歌曲几乎是寥寥无几。

”1
在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单恋失恋之人数不胜数。

《越女剑》中越女阿青对人到中年的范蠡暗自倾心,却未料到范蠡的心中有的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西施,再也容不下他人。

《飞狐外传》中程灵素对胡斐是情深意切,从初时相赠蓝花,到末了临死时仍想出办法救了胡斐一命,她至始至终是这样默默爱着胡斐。

胡斐却是糊涂心遇上犹豫人。

他之于程的爱毫无察觉,满拟遇上心爱之人,却不知袁紫衣身处红尘佛国之间
进退两难。

《倚天屠龙记》中,小昭为了救大家的命,生生割舍心中挚爱,远嫁波斯,那种无可奈何黯然情伤唯己所知。

相对之下,周芷若便要爱的艰难了。

于她来说,横亘在爱情面前的是心念旧恩的师命。

她不得已也不能爱,从她施计偷走倚天剑屠龙刀之时,她的选择便决定了她的结局。

《白马啸西风》的李文秀却是为我所感动的。

她深爱着苏普,却没有像瓦尔拉齐一样得不到雅丽仙的爱便毁之;相反,当苏普和他的情人阿曼身逢险境时,她情不自禁地挺身而出,救了苏普和阿曼。

在爱的角逐里,或许李文秀未上场便弃权,她的成全之爱,爱的深沉爱的大度。

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不胜枚举,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用了不同手法,描述出各自独特的人物性格、环境背景,这两只“手”便由此扣住了人物爱情的命脉,“他们”挣脱不了,就只好束手就擒,禁锢了自己一生。

不同的起因,不同的性情,不同的选择到人物角色各有各的无声痛楚无一不彰显了作者的精巧布局和艺术功力。

“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谁也没有办法。

有的人继续挣扎着,不到泪流干天荒地老不心死;也有的人选择了默默退出,于爱情这一幕台后为心上人衷心祈福。

在金庸的小说中后一类的尤为多数,特别是在《神雕侠侣》这一部中最为体现。

倪匡曾经在其《倪匡评金庸》一书中写到:
《神雕》从头到尾,整部书,都在写一个“情”字。

“问情是何物”,是全书的主旨。

书中所写的各种男女之情,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所遇到的不同爱情,有的成为喜剧、有的成为悲剧,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小说中,有这么多关于爱情的描写。

《神雕》中不但有“情花”,可以致人于死,也的“黯然销魂掌”,成为至高无上的武功。

甚至到最后线时,还有郭襄暗恋杨过的小女儿之情。

《神雕》是一部“情书”,对爱情描述之细腻,在金庸其他作品之中,甚至找不到差可比拟的例子。

2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杨过和小龙女自是不必说的,倪匡也曾这样评价过:杨过在《神雕》中,自始至终,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物,小龙女也是,因为他们和当时社会,完全不能相合。

杨过、小龙女重逢,对读者而言,是一个大喜讯,人人额手称庆,
但对整部小说而言,却是败笔。

试看小龙女再出现后,哪里还有什么江芒可言?远不如让杨过一直悲剧下去好得多了!
撇开这条主线来看,还有很多缠缠绵绵的枝蔓。

譬如程英和陆无双表姊妹。

当年陆展元负了李莫愁,便由此牵扯出这许多曲折。

赤练仙子杀了陆无双满门,日后追杀无双,由此机缘到叫程陆二人与杨过相遇结识。

后来的辗转,程陆杨三人聚了又散,散散聚聚。

其间生死一线,共同斗过李莫愁;紧要时分,程陆二人想的不是自己,单是二人各自解下丝巾相赠以保杨过足见情深。

再后来,小龙女落入断肠崖寻那半枚绝情丹失踪后,程陆二人又是不离不弃,悉心照料。

好在三人最后义结金兰,却也算是杨过在情谊上弥补了二人的失恋落寞。

相对于公孙绿萼,她们倒是幸运的。

作者给予公孙绿萼的戏份不是很多,却也在短短篇幅内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悲剧角色。

除了母亲逝去(那时她并不知道母亲为父所害,幸免未死),谷中的生活倒也自在。

直到公孙止救了小龙女,杨过闯入谷中,原本一派祥和宁静就此打破,阴霾未至将至。

期间的纠结混乱在此避过,单是绿萼为杨过多次向父母求情,替他偷药,助他脱险,直至最后死去仍是希望父亲将药归还好救杨过,足以见她对杨过的感情不下于其他女子。

她是悲剧的,生时平平淡淡,死后凄惨。

再看看郭襄。

郭襄的个性倒是挺让人喜欢的。

她心地善良,天真无邪,比之郭芙少了飞扬跋扈,比之小龙女多了一份灵气,比之公孙绿萼多了灵动活泼;自然,她对于杨过的喜爱也是独特的。

她爱杨过,不狭隘不自私,心中全是为杨过和龙姐姐所想,没半点嫉妒和落寞。

只是宿命已定,终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好在襄儿依旧是襄儿,纵使青灯古佛伴一生,她依旧无悔依旧单纯。

落红无情人有情,只这情字教多少人望断天涯。

同一类故事同一类人却道出了不同的抉择不同的结局,而每一次掩卷后又思虑出不同的感受,这便是金庸的小说,这便是小说中的爱情。

人海茫茫,要经历多少曲折,踏过多少荆棘,才觅得一份感天动地的爱情。

旁人看来无缘,自己看来有缘,这些都做不得数,在宿命前便化作烟雾。

曾经冰心对铁凝说过,缘分这种东西是等来的,这却是说顺其自然。

而金庸笔下却有一位人物,于无缘中坚守,守的金石为开,那便是段誉。

料来大理国王子,家境显赫,一表人才,放在现在是女生们的良配,却偏偏王语嫣不把他当回事,心中只有她表哥慕容复。

段誉痴恋王语嫣,并未像金岳霖那样甘心退出来,祝福徐志摩和林徽因二人白头到老,而是于“无缘”中寻觅“有缘”的
踪迹。

段誉这一路走来,全凭他乐观心态耐得了诸般讥讽嘲笑之苦。

我以为这“两只”苦命鸳鸯与金庸其他角色一样为情所伤郁郁而终,恰相反,最后王语嫣回心转意,“两只”修成“一对”,倒也甚好。

《天龙八部》还有另外一条线,同样是不放弃,当真是爱的死死伤伤。

游坦之爱阿紫,阿紫爱乔峰,乔峰倒是与阿朱心心相印,只是命运作弄,阿朱为了父亲死在乔峰手下,这又是另一番情景了。

金庸关于爱情的描写道尽了情人之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正是这不完美爱情,带有遗憾的红尘世间,才有了许多如泣如诉的文字,才使得越读越是着迷不舍,越是与书中人物有共鸣。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爱情这种事物当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境遇不同倒也难说。

总之,爱情中的大风大浪须得每个人自己学会躲避,一切顺其自然,又不失自己,便是极好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