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客家

合集下载

从《填四川》看重庆荣昌的移民文化

从《填四川》看重庆荣昌的移民文化

从《填四川》看重庆荣昌的移民文化由陆涛导演,田雁宁编剧,秦岚、黄海冰、李东霖、刘冠翔、张雅玫等主演的电视剧《填四川》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这部电视剧改编自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重庆作协副主席王雨的长篇小说《填四川》。

该剧讲述了300多年前的四川,由于满清的血腥屠杀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仅仅剩余不到八万人口,一时间盗贼四起,匪患四虐。

康熙得到御前侍卫宁德功(周野芒饰)冒死调查的结果后,不得不颁布“填川诏”,号召整个南中国的百姓移民四川,跑马圈地。

而透露四川真实消息的宁德功被当地贪官买通盗匪追杀,不得不隐姓埋名逃走。

十几年后,宁德功的妻子柳春(茹萍饰)带着长大成人的女儿宁徙(秦岚)前往四川寻找丈夫。

而宁徙则从此拉开了一段与家人从福建徒步迁徙入川拓荒创业、开枝散叶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填四川》海报王雨老师的小说《填四川》是虚构的,但笔者相信,当年发生四川和重庆的移民浪潮中,一定有不少像小说主人公宁徙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他们过着因为康熙帝的一纸诏书而背井离乡的生活,他们悲惨过、他们努力奋斗过,他们辉煌过……在笔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大移民都是一部血泪史,都与残酷的战争密不可分。

如果真的总结起来的话,就笔者所找寻到的资料来看,中国历史上共有9次大的移民浪潮:其一,五胡乱华,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即著名的“五胡乱华”。

此时的少数民族将中原百姓当作食品充作军粮,号称“菜人”或“两脚羊”。

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

其二,安史之乱,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

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客家人的分布

客家人的分布
o花莲县:花莲市部分地区。
其他区域
o桃园县:桃园市,吕姓(前任副总统吕秀莲家族)南靖话。
早期影响台湾客家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为闽粤械斗及樟脑采集,客家人并没有来台较晚,也不是主动选择类似原乡地形之丘陵地来居住。道光十年(1830年)台北盆地闽粤二族因争地盘发生械斗,客家人人数较少械斗失败,被迫迁至开垦较晚、较贫瘠的山麓与丘陵地带。美浓平原,则是客家人在原汉械斗中,从平埔族手中得来的。新屋乡属沿海乡镇、平原地形,原有平埔族及泉州人先后开垦,后因客家移民日增,成为客家乡镇,永安渔港亦成为台湾唯一以客家籍为主体的渔港。花莲县客家人多为日治时期樟脑业盛行时,自台湾西部迁居,台南县楠西乡亦有同例,埔里镇在一百年前台湾日治时期,来自台中东势、苗栗、桃园和新竹等地的客家人,从事樟脑业因而迁徙,占了境内族群的80%。
广西:
o博白县、陆川县、防城港市、合浦县、浦北县等15个。
海南:
o非纯客家县市: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琼中县、万宁市、陵水县、屯昌县、海口市、
贵州:
o非纯客家县市:遵义、榕江。
湖南:
o非纯客家县市:临湘、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攸县、安仁、常宁、耒阳、永兴、桂东、汝城、江永、江华、郴州、宜章等18个。
原本嘉南平原也零星分布著许多客家聚落,但由于被河洛社群聚落包围,形同“语言孤岛”。经过数代之后,不少人已只讲闽南语而不通晓客语,也可能影响到文化认同,成为被河洛人(福佬人)同化的客家人,习称“福佬客”。另外,迁居到大台北、台中市、高雄市等都会区的客家人,因为没有说客语的环境,往往到了下一代,即被闽南化,变成仅使用闽南语的“福佬客”。客家委员会曾于2004年举办“福佬客文化节”,活动地区以全台福佬客聚集最密集的云林县、彰化县两县为重点,并增加宜兰县、台中县及南投县等三个县[9]。

客家文化:专题一客家渊源

客家文化:专题一客家渊源

• 客家方言 • 综述 •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粤 东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 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才称土广东话);四川 叫土广东话,却鲜见‘土广东人’的说法,客家 人直接被叫做‘广东人’。闽、赣迁川的,同样 以‘广东人’自称。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 新民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 福建省汀州府)。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 的合一。
• •
客家的形成 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明代中叶以后;清代中叶以 后。 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初具规模。 到明代中期,已经人数众多,成为一大社会势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 意识更为增强,在社会舞台上表现很是积极、主动。客家在南宋时期形成的 主要依据是什么? ⑴客方言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 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南迁的移民保留 了部分中原故乡的乡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则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并 不见得现在的北方语言已经完全不存在古汉语因素。闽语诸支系,存在一部 分较为明显的江南古腔调(古吴语)和三国两晋中原语表达法;粤语方言, 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秦汉交广古腔调和宋元中原语表达法;客家方言的发 音,继承了较多隋唐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粤语对南北语都有继承,因此与 闽语、客家都有相近之处。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 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 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 ⑶共同的 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 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 客家源流 • 综述 • 客家城市——河源 •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 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 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 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 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 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荣昌比较好的中餐饭店

荣昌比较好的中餐饭店

荣昌比较好的中餐饭店荣昌是重庆市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是著名的美食城市,拥有许多美食饭店,其中中餐饭店更是琳琅满目,客户群众广泛,切身体现了荣昌的美食文化。

荣昌的中餐饭店以川菜为主,以川味重、麻辣香为特色,口味独特,让人一吃难忘,成为了当地和游客的不二之选。

在这里,笔者推荐几家特别值得一去的荣昌中餐饭店。

一、羊公馆羊公馆是荣昌比较有名的一家餐厅,其特色菜肴是荣昌特色烤全羊和荣昌子儿面。

荣昌特色烤全羊是以荣昌当地养殖的羊作为主料,经过独特的烹饪技巧和调料制作而成,肉质鲜嫩、口味醇厚。

荣昌子儿面则是荣昌传统面食,制作工艺独特,口感丰富。

餐厅的环境也非常优雅,让人感受到美食与美景的结合。

二、小陈牛肉面小陈牛肉面就位于荣昌县城区中心,离公交站很近,交通非常方便。

餐厅环境简约干净,人均消费也不高,让游客在品尝美味时也不用担心开销过大。

小陈牛肉面是以川味为主的的荣昌特色菜肴,味道独特、爽口滑嫩,不用花大价钱也能够品尝到最地道的重庆美食。

三、檀林餐厅檀林餐厅始建于2005年,现拥有三家门店。

餐厅采用订餐方式,在门店用餐及外卖都很方便。

檀林餐厅以川菜和湘菜为主,菜品口味独特。

其中,川味鱼香肉丝和湘菜口味麻辣螃蟹是餐厅的招牌菜之一。

餐厅环境优美,装修豪华,绿植布局清新,营造出一种高雅的就餐氛围。

四、千岛湖鱼庄千岛湖鱼庄以荣昌河鱼为主食,布局雅致,菜品精致。

餐厅的招牌菜是千岛湖鱼头火锅,选用荣昌特产河鱼头,加上牛油等特殊调味品做底料,味道鲜美。

另外,荣昌河鲫鱼火烧、海鲜煲等也是餐厅的人气菜品。

五、枫之韵枫之韵是荣昌城区比较有名的一家中餐饭店,以川菜为主。

餐厅布置出现代感十足的就餐环境,菜品风味独特,口感鲜美。

枫之韵呈现给顾客的菜品有自家制作的腐乳,荣昌烧蹄筋、麻婆豆腐、豆花烧鱼等都是非常值得品尝的美食。

在这里,您可以享受到美食与艺术的融合,让你流连忘返。

总结以上就是笔者为大家介绍的荣昌比较好的中餐饭店。

这些餐厅的美食和特色各不相同,但都是值得一去的。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历史为什么在这里会产生具有如此强烈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里是一块四周被大山包围的丘陵山地,在它的西面是罗霄山脉,东面是武夷山与九连山脉,南面是南岭,在罗霄山脉的中段还有一条雩山山脉与武夷山相连结,从而把江西的南部与中部隔开,形成一个对外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是与赣、闽、粤、浙等南方地区同一族属的百越民,他们“各有种姓,互不统属”。

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汉子不断进入该地区,使得百越民,有的成批汉化,有的被强制迁往江淮地区,有的则退出平原,进入深山老林,成了历史上曾经名藻一时的“山越”民,所以,从总的方面看,这里早已是一块人烟稀少的地方。

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之际,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争的摧残,农村经济凋敝,因而使得大批难民渡江南下,另求生计。

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徙之后,部分移民来到了这块被大山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土著相互杂居,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与自然条件下,与土著民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一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

所以,组成该文化的原始基础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和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文化,而推动该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唐宋以来大批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区的北方移民。

故有学者称其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移民文化,亦不为过。

正是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的眷恋。

同时,也正是由客家人有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从而锤炼出客家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及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

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需要。

客家是指哪几个城市

客家是指哪几个城市

客家是指哪几个城市
客家人是中国汉族的分支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
安徽、江苏等省份。

客家人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饮食风味而闻名,而“客家”一词
则首次见于南北朝时期,后演变为代表特定地域及族群的称谓。

1. 广东
客家人最为聚集的地区之一是广东省。

广东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尤其
在深圳、河源、梅州等地,客家人占据了相当比例。

梅州更是被誉为客家人的“圣地”,各种传统文化和饮食习俗在这里得以传承。

广东省内还有很多其他城市也有
客家人聚集,例如汕头、揭阳等。

2. 福建
除了广东,福建省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

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客
家人也有着重要的人口基础。

客家人在福建传承了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通过世代相传而保留至今。

3. 江西
江西省也有不少客家人聚居的城市和地区,其中以上饶、抚州等地最为典型。

客家人在江西的聚居地也是传承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传统,如客家笛子、客家土楼等。

4. 湖南
湖南省的娄底、岳阳等地亦有着客家人的聚集,客家人在湖南地区也有独特的
文化体现,例如客家人在湖南保留了相对完整的传统民俗习惯和节日庆典。

客家人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族群,其文化传统之丰富、风土人情之独特,为
中国多元文化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

每一个被客家人聚居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貌,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和探索。

客家语

客家语

重庆市的客家话在巴南区、涪陵区、合川区、江津区、南川区、璧山区、垫江县等地有零星分布,但没有形 成聚居区,比较集中的是荣昌区,当地叫“广东腔”。
客家话浙江省的客家话方言岛分布在金华市辖区、衢州市辖区、龙游、江山、遂昌、松阳、云和、龙泉、泰 顺、玉环等地。
陕西省商洛的客家人多系赣、闽、粤迁来,分布在商洛7县区28个乡村,多集中而居,且具有独特的客家语 言、文化和民俗。
客家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使用客家话的人口560多万,是广西第三大汉语方言。广西客家方言大都集中在玉 林的陆川、博白,浦北南部和合浦东部一带;防城港、钦州与灵山断续相连的一带;以贵港为中心,往西北至黎 塘、宾阳一带;贺县、昭平、钟山一带;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等地,其他的则以分散的 形式散布在广西境内各个地方。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 话、韶关话等。部分地区还称土广东话、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麻介话、怀远话等。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州 话为代表,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台湾省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曾是兰芳共和国境内主 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官方文书中。
分布
01
综述
02
广东省
03
江西省
04
福建省
05
台湾省
06
香港特别行 政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省
四川省 海南省
重庆市 浙江省
陕西省 海外
客家话分布图客家话广泛地分布在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四川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等9个省区,200多个县市,并随着客家人迁徙的足迹散播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 西亚、美洲、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广东的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最为集中。全世界约有 6500万人使用客家话(一说9610万人),居世界第28位。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一客家人及其分布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一客家人及其分布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一客家人及其分布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稳定而叉独特的民系。

他们主要是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韧(南朱未年),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他们都操共同的客家方言,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共同的心理素质。

日莳,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汀两、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台湾、海南等省、自治)。

其巾,义集中壤肼在广东的东北部、福建西部和扛西南部,即人们常说的闽粤赣交界地区。

由于客家人分泛,但义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为此贴片钽电容,学术界将客家居住地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前者指该县的客家人超过90%;后者的客家人数多少小,但必须足形成客家人聚墉的乡镇、利落或独立定化区的。

伞围究蔚有多少“律忙县”前,于缺乏权威的闻家统}f数亨而翅衷一是,950年,著名客家学々家罗香林教授发表《窖家源流考》时,公布其摘查结果是全同9个省区,共有客住县1 84个,其中“纯客仟县”33个,“非纯样作址”I51个、近年,有此客家’青埘过器种途径进行渊杏,提…其统计结果。

兑小,房学嘉在《客家源流探盟》,伞旧9个省共打字T 县”220个(未《分样停且与非纯客住县)。

KEMET钽电容台湾学者陈运栋在《客家人》中称,包括台湾、香港在内,全国16省228县有客家人聚居。

林嘉书在《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在全国19个省区中,共有286个客住县、市。

刘正刚在《闺粤客家人在四川》中,援引崔荣昌先生的调查研究,介绍了四川客家话的分布状况。

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客家方青专家黄雪贞编绘的中国客家话分布图,则比较准确地标示了客家人的分布。

参照上述各种调查、客家话分布圈以及有关统计资料客家人的分布区域,计有:江西省纯客住县:宁都、兴目、石城、瑞金市、会吕、信丰、安远、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于都、赣县、南康、大余、崇义、铜鼓、犹(18个县、市)。

非纯客住县赣州、厂吕、宁冈、井冈山市、水新1.安、遂川、万安、泰千、占水、修水、武宁、靖安、奉新、宜丰、万载、萍乡、爪牛、横峰、婪源(20个县、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昌客家人与盘龙客家话
几个关键词
• 客家人 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一般而言,客家民系是 始于秦朝末至宋朝初的南迁汉族人在闽、粤、赣 交界地区,融合了百越诸族,例如畲族、瑶族、 南越族、闽越族等形成的民系。
•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继承了中古时期的中原 汉族文化,也混合了南越文化,进而形成特别的 客家文化。
国际母语日(2月21日)
从2006年起,我国已成功举办了6届国际母语日的纪念活动。主题分别为: 2006年,“推广母语教育,弘扬多元文化”; 2007年,“弘扬多元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2008年,“弘扬多元文化,共迎北京奥运”; 2009年,“保护母语、传承文化”; 2010年,“保护母语,传承文明”; 2011年,“多元文化和谐中华”; 2012年,“母语教学和全纳教育” ; 2013年,“书籍,母语教育的媒介” 2014年“当地语言促进世界公民意识:聚焦科学”
吴家敖氏 前明入蜀,后人多儒生,散居遵义,乐山等地。
荣昌甘氏 明万历年间 入川。甘荣所明末入黔,后返荣昌。
联升刘家坝,路孔二郎滩刘氏 明朝永乐年间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公大丘播至 湖南宝庆府邵阳邑 刘三禄;康熙二年(1663)入川定居荣昌 刘廷智定居联升 刘家坝上坝,刘廷献定居联升刘家坝下坝,刘国贵(侄)落业路孔二郎滩高垭口
盘龙客家话(五)
• 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 • 常用词
索(绳子)禾(稻子)禾秆(稻草)箸(筷子)衫(上衣) 裤(裤子)面(面条,脸)粥(稀饭)朝(早晨)昼(中午)晡(下
午或傍晚)热头(太阳)月光(月亮)公婆(夫妇)爷娘(父母)家 官(公公)家娘(婆婆)脑袋 大家 鸡公头(公鸡)蚯蚓(蚬?虫) 猫公 麻拐 闹热(热闹)婴儿 乌(黑)白,红,黄........ 食(吃)食朝(吃早餐)食昼(吃午饭)食夜(吃晚饭)行(走)叫 (哭)天光(天亮)眠(躺)欢喜(喜欢)是 没 跳 穿衣 生病 寒 毛(人脸上和身上的细毫毛)贡脓 乡约 相因 • 常用短语 什么 干什么 去哪里 不是 怎么样 那么(高、多......)
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
次数 迁徙时代
迁徙地点
到达地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东晋到隋唐
并州司州豫州 远者达江西中部
正题:我等听地 过的近一者达些颖淮讲汝三座水之间
唐末到宋
河南西南部、 远者达循州、惠州、韶州
江西中部北部 近者达福建宁化、汀州、
及安徽南部 上杭、永定更近者达江西
中部和南部
宋末到明初
闽西、赣南 广东东部和北部
盘龙林氏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年, 即1758年)广东惠州和平县钟斜 屋基 林瑞权夫妇率四子一媳 至 盘龙花钵子(今合靖正觉寺附近)
盘龙客家人
全镇22个自然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其中古墙、莲花寺、大建、三合、兴隆、长岭、 石田、白鹤寺等8个村,基本上都是广东移民的集中居住区域,尤其是石田、大建、 白鹤寺三个村最集中。石田村,全村3741人,其中客家人就占1880人,达到50%, 有周、李、颜、黄四大姓;大建村全村3960人,客家人就占2800人,达77.8%,李、 张、黄、马、叶都是大姓;白鹤寺村有3163人,其中客家人占2372人,达75%,李、 张都是大姓。据不完全统计,盘龙镇现 在总人口78000人,其中客家人就有30000人。
安富林氏 康熙庚辰(康熙三十九年,即1700年)十月十五 广东梅县坑墟揽潭驿 仓下地方 第二年至古桥里安富场柏坝子花园屋下角落担屋基 林鼎云
荣昌客家人(二)
盘龙李氏 明英宗天顺丁丑(1457)李仕诚 由江西赣州迁往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十一都司百齐约 李昌熺 康熙五十九年(1720)庚子冬 从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十一都司百齐约 迁自 荣昌县昌元里八甲老马庄 荣昌李氏之族谱由其子李桢(博选)费时十六载于乾隆三 十一年刻成。乾隆十八年与众多族人一起于荣昌南街买地建祠堂。
第四次 康熙中叶到乾嘉 第五次 乾嘉以后
广东东部北部 江西南部
粤中(如新兴、 恩平、 台山、 鹤山等地)
四川、台湾广东中部和西 部 湖南和广西
近者达粤西(高、雷、钦廉 诸州) 远者达海南岛(如崖县、 定安)
荣昌客家人(一)
荣昌坛坡滩喻氏 宣德十年(1435)江西丰城梧岗村 明英宗正统(德?)元年 (1436)至荣昌坛坡滩(东门外朱家桥附近) 喻志善(其孙喻茂坚官至太子少保 刑部尚书,喻茂坚之孙喻思慥曾任贵州巡抚,喻家是为荣昌望族,张献忠入川时 其家族与敖家组织民团拼死抵抗,得胜岩一战,喻家子弟死伤众多,后其家300余 口辗转贵州仁怀,遵义等地。时局安定后少数回到荣昌,多数在当地定居,繁 衍。)
盘龙客家话(一)
盘龙客家话(二)
盘龙客家话(三)

盘龙客家话(四)
• 客家称谓 1 亲人:曾祖父 曾祖母 祖父 祖母 父亲
母亲 姑姑 叔 伯 伯母 叔母 哥 嫂 妹 妹夫 弟 弟媳 2 亲戚:外婆 外公 舅父 舅母 大姨 小姨 3 你(们) 我(们)他/她(们)你(我/他/她)的 4 其他(老人,妇女)
广电总局2005年,2009年两次出台限制方言剧的通知
启示
德国海德堡11岁的伊沃·罗韦坎普说:“如果我想对一个法国人说话,我不得不说英语。” ——美国《商业周刊》
“英语的全球化将导致一个我们也许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后果,就是我们这些只会 说英语的人,并不能流利地与任何地方同样也说英语的任何人交谈。”
法国人一直是“英语帝国”最积极的抵制者,法国宪法里专门有一条附加条 款——“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
江沿岸地区; • 第二条是从粤北经湖南的宜章、郴州、祁阳、邵阳、常德再抵长江沿
岸地区。然后两条路线再溯长江而上入川。
• 客家人入川后在川东驻垦了若干年,然后又分北上和西进两条路线继续 迁徙
• 北上路线,是由川东向广安、仪陇、巴中方向移动; • 西行部分的客家人在迁徙到在泸县、富顺、隆昌、威远等川南地区垦
殖相当长时期后,一部分仍然留在川南,另一部分,顺沱江流域而上,到川 西垦殖"从而最终形成了隆昌为中心的川南和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这 两大客家人聚居区的格局"
德国则是集合了“保护德语学会”一批语言学家,试图通过语言改革,把德语 词汇的拼写、语法的规则改造得更简单易学,然后开始在学校和报纸上推广。
“语言是知识和科学的最初发源地。对自然的了解始于对地方文化的了解。” 一个语种的死亡和消失,等于永远失去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认知和理解的不可替代的一 部分。
• 清初广东、福建两省的客家人入川的主要路线: • 一条是从粤北经湖南的汝城、桂东、茶陵、醛陵、浏阳、平江抵达长
荣昌张家冲(南街外)张氏 明朝 福建江州府 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七都约斗米 岭(今五华县大坝镇中洞村) 张福宁 雍正丙午年(1726)张以信夫妇 携幼子 步行数 月 至荣昌南关外。
路孔赵氏 乾隆九年(1774) 赵万胜夫妇 其 后人赵宗麟--柳乃夫(1910-1939),在山西平陆 抗战中牺牲。
盘龙客家话(六)
• 现状 (萎缩的)方言岛 • 原因 1. 继承 地理 宗亲现象 群体意识(祖训) 2. 语音演变 教育(语言文字方面的政策)
面子意识
启示
据统计,全世界约6000种语言中,96%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数以 千计的语言基本进入不了教育体系、新闻媒体、出版物和公共场合。如果不能采取有 效的挽救措施,全世界超过50%的语种将走向消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