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考查大纲

合集下载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150122课程名称:透视学课程英文名称:Perspective Graphics课程所属单位: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工业设计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学分:L5总学时:30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一门关于工业设计中图形表达的图学基本课程。

透视图法符合一般视觉的客观规律,是人们在二维平面上进行三维造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空间再现技术。

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设计人员利用透视图法进行空间造型和空间立体设计,把自己的设计构思和方案赋予真实存在状态,利用透视图法作及时的视觉效果检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透视原理和规律,熟练掌握透视图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今后产品表现技法、产品造型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主要内容:正投影阴影、透视图和透视阴影教学重点:形体正投影阴影的各种求解作图;透视的各种基本画法及透视阴影的分析与作图:教学难点:形体的阴线、承影面的分析,各种落影规律的灵活运用,某些曲面体阴影的求法,量点法作透视图,透视参数的恰中选择。

(-)形体的阴影一、阴影的基本知识1.掌握正投影阴影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常用光线的特点;2.理解在正投影图上加绘阴影的作用;3. 了解阴和影的形成过程。

二、点和直线的落影和平面形的阴影1.掌握点、直线、平面的落影特性,平面阴阳面的判别;2.理解直线平行、相交、和垂直的落影规律;三、平面立体的阴影1.掌握各种平面体和极其组合体阴影的分析与作图方法;2.理解扩延法和虚影法的概念。

四、曲线、曲面和曲面体的阴影1.掌握圆和基本曲面体的阴影分析和作图;2.理解切锥面法求回转体阴线的作图原理;△:在教师引导下自学本节内容3. 了解平面和空间曲线落影的作图方法。

(二)形体的透视一、透视的基本概念1.掌握透视作图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及常用术语:2.理解透视图的本质;3. 了解透视图的由来。

透视学概念复习大纲

透视学概念复习大纲

透视学概念2014.12 ●透视的实质是投影,是经过视点的中心投影。

在平面的画纸上把物体在空间中的近大远小的现象用几何作图方法准确地表现出来,称为透视图。

●透视学原理的发现,最早是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关于透视画法的记载,即在透明平面上用线依样描绘景物。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提出第一幅依照透视学原理绘制的透视画是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画家阿格沙克斯为悲剧大师爱采路斯作的布景画。

●透视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是从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约相当于我国元代至清初)开始的,当时的绘画、雕塑、舞台戏剧等艺术在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下蓬勃发展,绘画理论也逐渐形成。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杰出的建筑家、雕塑家兼工艺师布鲁涅列斯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透视原理,并教授中心透视法给画家马萨乔,在绘画中加以运用。

●著名建筑师兼画家阿尔贝蒂,在1435年《绘画论》中专门论述了透视学。

●画家弗朗西斯卡,在1485年所著的《绘画透视学》,把透视学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

阿尔贝蒂与弗朗西斯卡的理论,象征着这一时期绘画最突出的成就——掌握了空间表达的规律。

●达·芬奇在他的《绘画论》中阐述了绘画中的空气透视和形体透视的规律。

●18世纪英国数学家B.泰勒在1915年出版的《论线透视》一书中简要阐明了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原理及图例,对欧洲及今天的透视学影响深远。

●散点透视叫“多视点”,即把众多视点所见的场景放置在一幅画中,打破时空关系,体现“可游”、“可行”、“可居”的境界。

中国画由于视点位置变化而产生三种常用透视构图法,即“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

●在中国画中有特殊的名称,纵向升降展开的称高远法;横向高低展开的称深远法;远近距离展开的画法,称平远法。

●研究透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是视点、物体、画面。

●视点到画面心点的垂直距离为视距。

其距离越远,视域的范围越大。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1、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荷兰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将观者视线顺引导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适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路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突出中心人物形成一种稳静的气氛起到截止视线下行的作用.基督的冷静与十二门徒三人一组一字排开的对称构图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使观者身临其境.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心人物不大但平行透视的构图方法对称的高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以突出一道拱门形成了很深的透视感.2、简述变线的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

答:变线分两大类:1)、和基面平行的水平变线,灭点在视平线上。

其中,和画面垂直的直角线消失于心点;和画面成其他角度的成角线消失于心点以外的余点、距点上。

2)、和基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变线,不论与画面成多大角度,他们的灭点都在视平线以外。

其中,和画面、基面成近低远高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上的天点;和画面成近高远低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下的地点。

3、原线的种类与透视特征有哪些?答:原线是指与画面保持平行关系的直线,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和画面相交,同类线彼此也不会聚拢、消失。

原线包括平行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垂直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垂直线,倾斜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斜线三大类。

原线不产生消失现象,无灭点。

4、简述远近视距的构图效果。

答:视距决定、制约着60度正常视域圈内的画幅,保证表现透视空间的最近、最大合理容量。

视距短画面容量小,视距长画面容量大。

5、简述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

答: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不受限制。

具有时空跨度自由、表现幅度随意的特点,画面容量大。

西洋风景画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受限制。

时空容量、表现幅度有严格的限制,画面容量小。

6、平行透视特点: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底面、顶面与基面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视平线上的心点消失。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透视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设计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0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2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在二维平面上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形的原理法则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掌握基本的透视画法,理解透视形变化的规律,在绘画和设计实践中,能有效地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形象,准确而艺术地表现物象,表达其创作和设计意图,并能适应艺术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要求:1、讲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

2、尽可能利用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抽象的透视原理有形象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把透视理论的学习与绘画、设计实践结合起来。

结合讲授内容和专业特点,安排写生、作图、设计等作业。

帮助学生解决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

可配合教学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和学术讨论活动。

三、先修课程结构素描、建筑速写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透视的原理与表现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面透视、倾斜透视和曲线透视的画法。

难点:能够运用设计专业特点和各种工具进行不同场景不同形式的表现。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任课教师根据此大纲制定教学教案,教案必须包含大纲的所有的教学内容,两个阶段应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题练习应围绕透视学主题,考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范例的欣赏,安排作业练习,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作业练习主要由课下练习为主。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额外安排透视临摹和写生课时。

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理论模块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利用多媒体、作品分析等手段来完成。

实践教学通过调研报告、实践与讨论等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透视的基本概念(4学时)1.教学内容(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2)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3)近大远小与消失(4)视点位置的选择(5)视点位置的构图重点: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视点、画面、景物三者的关系,理解透视与画面的关系难点:掌握透视中几个重要关系,透视图的种类及他们的特点,理解透视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平行透视及其应用(6学时)1.教学内容(1)平行透视的定义(2)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3)平行透视的画法(4)平行透视的应用2.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平行透视的原理和画法难点:掌握平行透视的画法第三章成角透视及其应用(6学时)1.教学内容(1)成角透视的定义(2)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3)成角透视的画法(4)成角透视的应用2.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成角透视的原理和画法难点:掌握成角透视的画法第四章斜面透视及其应用(6学时)1.教学内容(1)斜面透视的定义(2)斜面透视的基本特征(3)斜面透视的画法(4)斜面透视的应用重点:掌握斜面透视的原理和画法难点:掌握斜面透视的画法第五章倾斜透视及其应用(6学时)1.教学内容(1)倾斜透视的定义(2)倾斜透视的基本特征(3)倾斜透视的画法(4)倾斜透视的应用2.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仰视和俯视透视的基本特点以及画法难点:掌握仰视和俯视透视的画法第六章曲线透视及其应用(6学时)1.教学内容(1)平面曲线透视和(2)曲线体透视,包括圆的透视(3)曲面几何体的透视画法(4)圆线透视的应用(5)不规则平面曲线的透视画法2.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曲线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难点:掌握曲面体透视的画法第七章阴影和反影透视(6学时)1.教学内容(1)白光下阴影的画法(2)灯光下阴影的画法(3)水面倒影的形成(4)水面倒影透视的规律(5)水面倒影的实际作图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透视学》(新一版),胡亚强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2]《艺术与设计透视学》(第二版),白璎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3]《透视》(第一版),殷光宇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4]《美国设计大师经典教程:透视技法表现》,(美)克里斯多夫·纳塔莱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5]《中国高等院校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透视学》,滕翔宇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

透视学考查大纲

透视学考查大纲

《透视学》课程考查大纲课程名称:透视学课程代码:0042204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4年制)总学时:48学时讲授学时:1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16学时独立实践学时:16学时一、考查目的通过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知识模块与课题模块的学习与实践实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规律,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透视作图法,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斜面透视等。

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绘图方法,以便在进行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准确合理的解决好各种透视关系。

检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否理解相关的透视学原理,是否能够熟练掌握透视图的画法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透视课是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面透视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严谨的透视感的形成;熟练掌握其画法并能够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灵活运用。

二、考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使学生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规律,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斜面透视、曲线透视等透视知识。

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绘图方法,以便在进行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准确合理的解决好各种透视关系。

系统全面的阐释透视规律,使学生能够利用透视规律绘制准确的景观设计效果图,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为主,多辅导多引导。

同时注意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三、考查内容(一)手绘表现技法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重要作用。

(二)绘制手绘效果图的各种主要工具、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三)几种主要的效果图表现形式的工具与方法。

四、考查类型效果图绘制(实际操作)五、考查方法及考试时间(一)考查方法:平时作业为辅、结课作业为主(操作型)(二)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三)考查时间:教学单元结课和课程结课六、成绩评定方式考勤+平时作业+实践过程+结课作业以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践作业为主要对象随堂进行。

评定成绩以100分制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及考勤状况的评定,其中包括课堂作业(占30%);二是结课作业成绩,由专业教师评分确定(占70%)。

《透视》大纲

《透视》大纲

《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方案的透视空间效果图的透视画法,其中包括透视图中要表现的阴影、倒影等画法。

二、课程教学要求(一)知识目标了解一点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画法,掌握视平线、心点、距点、灭点的作用,以及透视的画法原则;能在两种画法的基础上,熟练相关的斜面透视画法、圆形物的准确画法。

(二)能力目标正确掌握透视原理,透视画法的灭点和测点的定位方法;独立完成建筑室内外的透视图。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诚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挑战知识难度的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部分透视学概述1、教学内容:一、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二、中国传统透视发展简述2、教学要求:了解中外透视的差别。

3、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传统透视的原理是什么?第二部分平行透视一、何谓平行透视二、节平行透视作图法三、作品欣赏2、教学要求:理解透视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平行透视画法。

3、教学重点、难点:画出室内空间的平行透视套图。

第三部分成角透视1、教学内容:一、何谓成角透视二、节成角透视作图法三、作品欣赏2、教学要求:理解成角透视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透视画法。

3、教学重点、难点:画出室内空间的成角透视套图。

第四部分倾斜透视1、教学内容:一、斜面透视二、斜面灭线三、方形物的仰俯视四、作品欣赏2、教学要求:理解倾斜透视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透视画法3、教学重点、难点:画一幅有坡屋顶或楼梯的透视图,掌握倾斜透视。

第五部分人物透视一、单个人物透视二、组合人物透视三、作品欣赏思考题:2、教学要求:理解人物的透视现象,熟练掌握人物透视画法。

3、教学重点、难点:画出透视空间,配画人物。

第六部分曲线透视1、教学内容:一、圆的透视二、圆的透视运用三、建筑物中的尖形曲线透视四、椭圆的透视运用五、作品欣赏2、教学要求:理解曲线透视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透视画法。

《透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透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时数:6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透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作图法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各种透视效果图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作图方法;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效果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一)透视的基本概念(建议10学时)了解透视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理解透视的概念;了解透视图形的形成原理,掌握透视图的特征和基本规律;理解透视基本术语;了解点的基透视的作用,理解点的透视规律,掌握用视线迹点法作点的透视和基透视;理解直线的透视规律、直线的分类和各类直线的特征,掌握直线的透视和基透视的作图方法。

重点:透视的基本术语,点和直线的透视规律。

难点:求作点和直线的透视和基透视。

(二)透视图的分类和视点的选择(建议2学时)了解透视图的分类,理解各类透视图的概念;了解人眼的视觉范围,理解选定视点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选择视点的方法。

重点:各类透视图的概念。

难点:根据视点选定时应考虑的因素,合理选择视点。

(三)平视时方形景物的平行透视 (建议12学时)理解平行透视的形成,熟练掌握平行透视的特点和透视规律;掌握用视线法和距点法作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理解并掌握透视图的几种辅助画法;理解平行透视的运用。

重点:平行透视的特点、透视规律及基本作图法,透视图的几种辅助画法。

难点:根据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基本作图法及辅助画法,求作各类方形景物的平行透视图。

(四)平视时方形景物的成角透视 (建议10学时)理解成角透视的形成,熟练掌握成角透视的特点和透视规律;掌握用视线法、量点法和主点法作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理解并掌握透视图的几种辅助画法;理解成角透视的运用。

重点:成角透视的特点、透视规律及基本作图法,透视图的几种辅助画法。

透视教学大纲

透视教学大纲

透视教学大纲引言:透视是绘画中重要的基础技能之一,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准确地捕捉和表达三维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

在绘画和设计领域,掌握透视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具逼真感和立体感。

本文将介绍透视教学的概述和大纲,并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

一、透视的基本概念1. 透视的定义:透视是通过绘画或细致观察物体,以一种能够准确地表达其尺寸、形状和位置关系的方法来重新创造物体空间形态的能力。

2. 透视的原理:透视是基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眼睛在视线上的移动、物体间的遮挡和远近关系来感知物体的形态和空间结构。

二、透视教学的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透视的定义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物体空间结构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掌握透视技巧,并在绘画和设计中灵活运用。

三、透视教学内容1. 透视基础知识a. 单点透视:学习通过一个单独的视点和一个消失点来创建远近感的方法。

b. 双点透视:学习通过两个不同的消失点来创造更复杂的空间效果。

c. 多点透视:探索多个消失点如何用于绘制具有复杂透视感的物体和场景。

2. 透视绘画技巧a. 线性透视:学习使用线条和直线的透视技巧来表达物体的远近和空间感。

b. 倾斜透视:掌握倾斜平面上物体的透视绘制方法。

c. 阴影透视:学习通过阴影和光线的运用来加强透视效果。

3. 实践练习a. 静物绘画:通过观察和绘画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静物,提高透视技巧的实践能力。

b. 建筑透视:探索建筑物的透视绘制,包括建筑的线性透视和透视变形规律等。

c. 场景透视:练习利用透视技巧创造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自然和人工场景。

四、透视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和讲解,向学生传授透视基础知识和技巧。

2.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建筑物和自然景观,让其深入理解透视原理。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透视绘画的实际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绘画过程。

4. 实践练习:提供适当的练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透视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视学》课程考查大纲
课程名称:透视学课程代码:004220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4年制)
总学时:64学时讲授学时:16学时课内实践学时:48学时
一、考查目的
通过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知识模块与课题模块的学习与实践实训,使学
生了解并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规律,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透视作图法,如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斜面透视等。

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绘
图方法,以便在进行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准确合理的解决好各种透视关系。

检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否理解相关的透视学原理,是否能够熟练掌
握透视图的画法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透视课是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平行透视、成
角透视、斜面透视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严谨的透视感的形成;熟练掌握其画法并
能够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灵活运用。

二、考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使学生掌握透视原理及其规律,理解、接受并能灵活自如的掌握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斜面透视、曲线透视等透视知识。

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
绘图方法,以便在进行设计和效果图绘制中准确合理的解决好各种透视关系。


统全面的阐释透视规律,使学生能够利用透视规律绘制准确的景观设计效果图,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为主,多辅导多引导。

同时注意对学生艺术
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三、考查内容
(一)手绘表现技法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重要作用。

(二)绘制手绘效果图的各种主要工具、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三)几种主要的效果图表现形式的工具与方法。

四、考查类型
效果图绘制(实际操作)
五、考查方法及考试时间
(一)考查方法:平时作业为辅、结课作业为主(操作型)
(二)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三)考查时间:教学单元结课和课程结课
六、成绩评定方式
考勤+平时作业+实践过程+结课作业
以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践作业为主要对象随堂进行。

评定成绩以100分制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任课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及考勤状况的评定,其中包括课堂作业(占30%);二是结课作业成绩,由专业教师评分确定(占70%)。

评分主要内容:能否掌握本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能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有所体验、理解和领悟。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透视》殷光宇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透视》宋立民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 参考书:《设计表现技法》辛华泉程建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透视基础知识》焦俊华天津美术出版社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