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5 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全国卷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15 国共十年对峙与解放战争高考真题 含解析 精品

2019届高考全国卷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15 国共十年对峙与解放战争高考真题 含解析 精品

第3步研习高考真题高考研析把握考向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

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D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的比例,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A错:材料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没有体现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

B错: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

C错: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

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答案:B解析:B对:根据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列强取得了内河航运特权,人民解放军的这一做法,是一种反侵略的斗争,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A错:社会主义阵营的巩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C错:英国军舰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的目的是维护内河航运特权,并非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

D错:“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3.[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

第四单元第15课一、选择题1.(2019·江西赣州南康中学月考)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宴会厅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他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

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于有周密的准备,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

”从材料中,可知中国共产党()A.摆脱了右倾思想的影响B.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C.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起义”指的是南昌起义,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南昌起义是以城市为中心,所以尚未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也未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排除B、D两项。

2.(2019·江苏南京金陵中学调研)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毛泽东的)良好经验”。

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可知,“良好经验”指的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发生于1934—1936年,排除;D项所述事件开始发生于1937年,排除。

3.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C.企图抵制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的影响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答案】C【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在阶级性质方面属于资产阶级政权,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故A 项错误;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就决定了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者,它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1927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正在全面展开,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农村合作运动,正是试图抵制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属于主观臆断,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97年,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可作出判断。

A项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旗号;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但与题干不符;D项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答案:C2.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即井冈山会师。

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位于今江西省的瑞金市B.见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C.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成就D.体现了农村根据地的成长壮大解析:图示中的机构成立于1931年,而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破裂,故C项叙述错误。

答案:C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答案:C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一大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2019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对应学生用书P59[学业达标]1.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起义”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答案 A解析由材料中的“建立自己的武装”“周恩来”“军队归共产党领导”等信息,可知是南昌起义,故选A项。

2.“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新的出路”是指( )A.领导秋收起义B.夺取大城市,建立革命政权C.清除党内右倾错误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答案 D解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故选D项。

3.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共某次军事行动的主要路线图,这次行动应该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答案 A解析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长沙”“文家市”“三湾”等判断应是秋收起义。

故选A 项。

4.大型纪录片《寻路》,意为“探寻中国革命之路”。

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端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国民革命的失败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答案 D解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

故选D项。

5.“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

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B.土地革命的开展C.中国共产党学习俄国的革命道路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答案 C解析材料提到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情景,这与俄国坚持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斗争是不同的,是中国立足国情开创的新的革命道路。

故选C项。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

中共认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C。

红军在陕北的力量发展壮大D。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确立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下列选项对该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C.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

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

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4、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

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A.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纪念章中存留着回忆.如图所示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6、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工农兵苏维埃完全与客观环境适合,我们此刻应有决心立即在粤湘鄂赣四省建立工农兵政权;此政权既建设,必且迅速地取得全国的胜利。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单选题1.中共中央在某一时期郑重宣布:“……(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时期应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国民大革命和土地改革时期,中共均曾遭受重大挫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均表现为党领导厂的人民军队遭受重大损失②都是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强大所致③都是由于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④都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致⑤均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下转危为安()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3.某校学生会计划假期组织一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特意向同学们征集旅游路线的设计方案。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不应选择的地点是()A.江苏南京B.江西瑞金C.贵州遵义D.甘肃会宁4.“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六盘山上红旗展……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此歌词反映了()A.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 中央红军克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 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5.1931年全国性水灾,死亡人数达360万。

1995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8亿亩,因灾死亡5千多人。

这说明()A.自然灾害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B.中国幅员辽阔,大面积灾荒很正常C.灾荒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和社会动荡D.灾荒频发的直接、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6.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埃德蒙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

"两位所指的是()A. 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B.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C. 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D.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一定的基础7.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2分)(2020·河北模拟) 1928年中共中央在给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中国现在革命的发展,事实上形成特殊的方式:‘农民割据’”,“这种割据局面必须发展大城市的中心。

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坚强起来”。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 . 认为农民阶级主导革命的胜利3. (2分) (2018高二下·嘉兴期末) 中共党史专家指出,某次会议以后,“中共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都已起了根本变化。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从此开始成为党内公认的正路,成为党的新的传统,继续发展下去,一直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

该会议是()A . 八七会议B . 遵义会议C . 中共七大D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4.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了苏区最高军事学府——红军大学。

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命名的背景是()A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 . 日本侵略造成严重民族危机C .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 (2分) (2017高一上·义乌月考)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15 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15 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考点 15 国共十年对峙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1931年纵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2、江西电视台《红歌会》节目耳熟能详,其中一首:“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

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B.土地革命的开展C.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B.正确认识了当时国情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4、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5、“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象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得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

”这表明()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6、“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烟台质检)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
解析:图表显示,a年党员数量减少,党员中工人占半数以上;b年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党员中农民占多数。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年应该是国民革命运动后期。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对中国共产党屠杀政策,故党员数量在下半年减少,且这时期党员主要是工人。

b年党员中农民占多数,并且不断增长,这与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应该是1928年,故C项正确。

答案:C
2.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南昌起义时虽然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的番号,但不久之后即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所以以南昌起义作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B项正确。

答案:B
3.(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后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由此可以判断出毛泽东所说的“某次会议”的影响是( )
A.中共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B.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进入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D.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解析:此次会议指“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答案为C。

答案:C
4.(2019·湖北咸宁高三调研)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解析:题干材料核心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而不是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故A项错误;题目所问为“核心观点”,材料否定城市道路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农村道路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D项错误;“政治权利”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故C项错误。

答案:B
5.(2019·福建福州质检)“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经共产国际提出,而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经共产国际提出,而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可知中国共产党这次独立自主处理了党内矛盾与分歧,结合所学可知是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故C项正确。

答案:C
6.(2019·济南模拟)下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

这则史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同时试图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
B.革命根据地建设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
C.蒋介石的围剿未对根据地造成影响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析:“合作社社员证”是苏维埃政府实行革命的措施,不是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形式,故A项错误;中国革命当时受到共产国际的思想指导,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对中国革命影响较大,故B项正确;蒋介石的围剿对根据地造成巨大影响,图示属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反映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形式,没有体现根据地建设成就,故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2019·陕西高三教学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解答本题应与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相关事实相联系,以及史论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事实。

题干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共红军的长征。

阐述中共由城市中心论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时期中共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思想上中共纠正“左”“右”倾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答案:观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

(1)大革命以及城市包围农村的失败,与农村包围城市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成功。

(2)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的失败与遵义会议以及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