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合集下载

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

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

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一级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级公路,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首先,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应该考虑到道路的基本功能和交通量。

一级公路是承担着大量的交通运输任务,因此在设计横断面时,需要考虑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横断面的设计应该保证道路宽度、坡度、路肩、路基等各个部分的尺寸合理,以适应不同车辆的通行需求,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其次,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设计横断面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甚至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另外,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道路的维护和管理。

公路的维护和管理是公路运营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设计横断面时,需要考虑到维护和管理的便利性。

横断面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道路设施的损坏和磨损,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最后,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在设计横断面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确保公路在未来的发展中依然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避免过早的改建和扩建,节省资源和成本。

综上所述,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基本功能、交通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管理和未来发展需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合理、安全、舒适的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为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5.6路面设计5.6.1 设计依据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JTG/T 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 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5.6.2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8.0.1条、8.0.3条“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4.2.1条“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4.8.2条“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4.8.5条“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4.9.2条“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5.3.4条“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4.10.1条“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长沙市麓谷新区泉塘冲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交通工程设施方向)

长沙市麓谷新区泉塘冲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交通工程设施方向)

目录摘要 (V)ABSTRACT (VI)第一章总体设计 (1)1.1概述 (1)1.2设计技术规范 (1)1.3设计标准 (1)1.4路线 (1)1.4.1路线平面 (1)1.4.2路线纵断 (2)1.5路基、路面 (2)1.5.1路基标准横断面 (2)1.5.2路基横坡及路基边坡 (3)1.5.3边沟、排水沟 (3)1.5.4路面结构 (3)1.6路线交叉 (3)1.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4)1.8 公用设施 (4)1.8.1 管线工程 (4)1.8.2 公交停靠站 (4)1.8.3 道路照明 (5)1.8.4 道路绿化方案 (5)第二章路线 (6)2.1概述 (6)2.2 平面线形设计 (6)2.2.1 路线走向 (6)2.2.2 平面线形指标的采用 (6)2.2.3平面设计主要控制点 (6)2.3 纵断面设计 (6)2.3.1 设计原则 (6)2.3.2 主要控制点 (7)2.3.3 纵断面线形设计 (7)3.4 平纵组合设计 (7)2.4 详细计算 (7)2.4.1 平曲线计算 (7)2.4.2 竖曲线计算 (8)2.5 平纵曲线计算书 (8)2.5.1 平曲线计算: (8)2.5.2 竖曲线计算: (9)第三章路基、路面 (12)3.1 设计依据 (12)3.2 路基工程 (12)3.2.1 路基标准横断面 (12)3.2.2 路基横坡 (12)3.2.3 路基边坡形式 (12)3.2.4 边沟、排水沟 (12)3.2.5 一般路基设计 (12)3.2.6 路基压实标准 (12)3.2.7 路基施工要求 (13)3.3 路面工程 (14)3.3.1 设计原则及依据 (14)3.3.2 设计标准及设计理论 (14)3.3.3 路面结构 (14)3.3.4 路面施工要求 (14)第四章路线交叉 (16)4.1 概述 (16)4.2 设计原则 (16)4.3 设计方案 (16)4.4 信号灯设计 (17)4.5 信号配时设计 (17)4.5.1预测相关参数 (17)4.5.2确定配时方案 (17)4.5.3 计算过程 (18)第五章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21)5.1 概述 (21)5.1.1 工程概况 (21)5.1.2 设计标准 (21)5.2 交通标志 (21)5.2.1 设计原则 (21)5.2.2 设计内容 (21)5.2.3 版面设计 (21)5.2.4 标志板材料及反光薄膜 (22)5.2.5 结构设计 (22)5.2.6 交通标志安装注意事项 (22)5.3 交通标线 (23)5.3.1 设计原则 (23)5.3.2 设计内容 (23)5.3.3 详细设计 (23)5.3.4 标线材料及施工注意事项 (23)5.4 隔离设施 (23)5.4.1 设计原则 (23)5.4.2 设计内容 (24)第六章公用设施 (24)6.1 管线工程 (24)6.1.1 概述 (24)6.1.2 雨水管 (24)6.1.3 污水管 (25)6.1.4 给水管 (25)6.1.5 燃气管 (25)6.1.6 信息排管 (25)6.1.7 电力排管 (25)6.2 公交停靠站 (25)6.3 道路照明 (25)6.3.1 设计标准 (25)6.3.2 灯具布置 (26)6.3.3 路灯节能 (26)6.3.4 照明管线敷设 (26)6.3.5 环境美化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包括对道路纵、横断面、几何图形的确定,路基宽度和边坡的确定等。

2.轴线设计:轴线设计是将道路纵、横断面的几何要求与过程地物条件相结合,确定道路轴线位置的一种设计。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3.路基宽度设计:路基宽度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地形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大,而次干线和支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小。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地理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等级和层厚度的一种设计。

根据交通量、承载能力以及设计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组成及层厚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路面平整度设计: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等要求,确定合适的平整度标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计1.雷达模拟评估:通过雷达模拟评估,确定道路纵、横断面的泄水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尺寸。

2.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排水要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质量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层厚度,确保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雷达模拟评估和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保证道路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水流横穿的情况的发生。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同时,对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道路的安全、舒适性。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云南省某一级公路综合设计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任务依据1.1任务依据本路线在云南境内,根据所给的参数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通过交通量计算,确定为双向四车道,由规范查得此路设计车速为60Km/h,整个路段的最大纵坡不大于6%,同时为满足纵向排水的需要,纵向坡度不低于0.3%-0.5%。

路面宽度23m,最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1.2设计标准1.2.1主要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3(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9).《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1996年版(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2.2主要技术指标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12.设计主要过程2.1工程的性质和作用(1)性质:该工程是云南省一级公路第1标段,属于山区,地质条件良好,适合建设一级公路。

(2)作用:该工程主要是联结昆明和桂林两个地区的路线,缓解两地区间目前紧张的交通状况,加快两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兼顾防洪和景观功能设计,使线形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2.2总体设计的原则该工程的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线设计标准,达到路线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合理使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尽量减少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本设计着重公路景观设计,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面及排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路基宽24.5m公路—级说明及CAD图(路⾯及排⽔、交通⼯程及沿线设施)第⼀篇总说明⼀、概述1、任务依据本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是实地定线设计,共计完成1.7km的路线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路线的平、纵、横断⾯设计,路⾯设计,⼩桥涵设计及平⾯交叉设计。

⽯家庄⾄平⼭⼀级公路,是纵贯河北省西部⼭区的⼀条重要⼲线,主要连接⾰命⽼区、贫困⼭区和许多旅游胜区,也是晋煤东运的交通要道,该路的贯通,对改善⽯市西部⼭区交通状况,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

项⽬测设的主要依据(1)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2)《⽯家庄⾄平⼭⼀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

(3)《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

(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2、测设经过(1)根据施⼯图设计任务书,赴平⼭正式测量。

在外业之前,编写了《勘察⼤纲》、《⼯序控制表》,使⾃⼰对所做⼯作内容⼼中有数。

(2)在外业期间严格按照要求对线路、桥涵、交叉、拆迁等项⽬进⾏了详细勘测,就沿线构造物设置、控制⾼度、结构物形式等进⾏了充分调查研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交通量预测结果,本设计采⽤V=80Km/h的设计速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情况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采⽤情况三、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程概况(⼀)路线⾛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起点位于⽯家庄市西部,向西经上京、⼤河,从张⽯⾼速公路现有跨线桥下穿过,经李村、⽩沙、宜安,终点为平⼭县城。

沿线的主要城镇为⼤河镇、李村镇、宜安镇和平⼭县城。

(⼆)⼯程概况1、总体设计原则及远景规划(1)注意与沿线村镇规划和建设相结合,结合当地规划和⾃然条件,合理布线,在条件许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路线布设尽量顺捷,缩短⾥程,降低⼯程造价。

尽可能采⽤较好的技术指标,以提⾼公路的使⽤质量。

(2)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新结构。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设计说明书一、道路地理位置图本次设计xx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红线宽15米,规划为庐阳区内南北向的城市支路。

道路现状西侧为在建小区的地下室工程,东侧为施工堆土区二、概述2.1 编制过程(1)、2014年5月18日开始收集资料并进行勘探测量;(2)、2014年5月22日进行全线踏勘,熟悉建设工程周边情况;(3)、2014年5月底,我院召开xx路建设工程第一次内部讨论会,以后又不断就一些疑难问题召开专题讨论,如交通组织、交叉口处理、路面结构、路幅分配、地基处理、现状雨水管道等问题,形成方案设计文本;(4)、2014年6月5日,在xxx进行了方案设计的初步汇报,并结合建设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5)、2014年6月17日,在庐阳区重点局召开了方案专家评审会,与会单位有庐阳区重点局、庐阳工业园管委会、合肥市交警队、公交集团等,我院作了详细的方案汇报,随后各家单位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6)、结合方案评审专家意见,我院随后又进行了内部会议讨论,并不断完善设计,最终形成初步设计文本。

2.2 概述xx路为城市支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

xx路的建设对完善庐阳区市政路网,改善现状交通,提高庐阳区内综合竞争力以及周边地块的使用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规划为城市支路。

xx路为新建道路,红线宽度15米,设计速度为30km/h。

根据方案设计审查意见,xx路的路幅按照规划断面布设:9.5米车行道+2.75米人行道×2=15米。

2.3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设计招标文件3)平面及纵断面测绘资料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1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三、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3.1 现状评价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

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年版)

1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年版)

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通知交公路发(1995)1036号现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没汁文件编制办法》,自1996 年1月1臼起施行。

]987年发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汁文件编制办法》同时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九九五年十一月六日修订说明遵照交通部工程管理司(91)工技字290号文通知,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为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为参加单位,组成《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编制组,对1987年发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进行修订。

在本《办法》的修订工作中,编制组采取函调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特别是征询了修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实践经验的设计、施工、科研、管理单位的意见和多次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总结了文件编制办法的经验,以使本《办法》适应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总体设计,充实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明确了对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比选的要求;加深了初步设计,增补了各篇图表及其内容;照顾了投标、招标对工程数量基本正确的要求;删除了独立工程的规定和技术设计阶段的一些不适用的要求;第三章初步设计及第五章施工图设计的组成,由原十一篇增调为十三篇和附加附件。

为使本《办法》更好的适应我国公路勘察设计的需要,提高设计文件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以供再次修改时参考。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设计阶段………., (2)第三章初步设计〃。

........〃 (3)第一节目的与要求…‛ (3)第二节组成与内容…。

〃 (4)第三节改建公路工程〃〃 (22)第四章技术设计………。

〃 (23)第一节目的与要求…。

〃 (23)第二节组成与内容….〃 (23)第五章施工图设计…….〃 (23)第一节目的与要求….〃 (23)第二节组成与内容….〃 (25)第三节改建公路工程〃〃 (42)第六章其他…………….〃 (42)附:有关问题的说明〃........‛ (43)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路面设计5.6.1设计依据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JTG/T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6.2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8.0.1“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中5.1.6条“施工气温要求”、5.1.8条、4.2.4条关于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规定。

5.6.4沿线自然条件(1)气候特点项目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为热量丰富,干旱较严重,低温影响甚微。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201.2小时,年平均雾日为34天。

(2)气温项目所在区域多年平均气温17.9℃,最热月平均七月最高气温31.3℃,平均八月最高气温31.7℃,极端最低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40.2℃。

(3)降水项目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182.1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437.7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9.7mm(1960年)。

月降雨量不平衡,具明显的季节性。

降雨多集中于5月~9月,日最大降雨量225.2mm。

综上,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气候分区为夏炎热冬温潮湿区1-4-1。

5.6.5路面材料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紫红色泥岩,上统遂宁组泥质粉砂岩,不能作为路面材料。

项目区缺乏玄武岩,硬质花岗岩、灰岩等路面材料,需远运。

(一)卵砾石、机制砂(1)料场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江湾村长江沿岸漫滩,卵砾石母岩以花岗岩、辉岩、英安岩为主,石英岩、玄武岩次之,结构松散,分选中等,开采及交通便利,储量丰富,粒径一般2~15cm,生产各种规格碎石、机制砂,可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

上路桩号K53+900,线外运距约0.3km。

(2)料场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宏基砂石公司(长江右岸),该公司在长江中抽取砂砾石和细砂,砾石成分以花岗岩、辉岩、英安岩为主,石英岩、玄武岩次之,结构松散,分选中等,开采及交通便利,储量丰富,粒径一般2~10cm,压碎值为9.2%,生产各种规格碎石、机制砂,可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

上路桩号K50+600,线外运距约47km。

(3)料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长江边河漫滩,岩性以硬质花岗岩为主,卵石轧制的碎石其压碎值为12.5~13.4%,磨光值(PSV)为45~48,运输条件良好,可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

上路桩号K50+600,线外运距约146km。

(二)玄武岩碎石料场位于宜宾珙县巡场镇,规模较大,开采规范,岩石完整,石质基本均匀,玄武岩碎石压碎值为10.5~11.4%,洛杉矶磨耗损失12.0~15.2%,磨光值(PSV)为44~45,与沥青粘附性5级。

应选取宜于开采,表面干净,块状较大的岩块加工,运输条件良好,可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

上路桩号K50+600,线外运距约120.2km。

(三)灰岩碎石(1)料场位于宜宾市南溪县刘家镇红庙村四组金竹山。

岩块产于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地层,为深灰、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层理和裂隙面上有方解石膜和泥皮,同时岩中还穿插有方解石脉。

选取新鲜、干净、坚硬的灰岩开采,压碎值为23.4%,坚固性2.3%,洛杉矶磨耗损失22.3%,磨光值(PSV)为34,与沥青粘附性5级,生产各种规格碎石、机制砂,可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

上路桩号K50+600,线外运距约61.3km。

(2)料场位于叙永县城南部叙永镇安居村六社县城至落卜方向公路旁,岩性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灰岩,日产量约4000吨,石质坚硬,开采及交通便利,储量丰富,压碎值为21.1%,生产各种规格碎石、机制砂,可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

上路桩号K50+600,线外运距约103.7km。

(四)水泥选取大厂旋窑生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满足工程要求的水泥,可用于路面基层、底基层。

(五)工程用水测区内地表水体众多,有长江及其支流等,可就近取用,水源丰富能满足工程要求,但取用需与权属单位联系。

5.6.6路面结构比选(一)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比选公路路面必须满足耐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技术上均能达到这些要求。

目前公路中采用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用性能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综合比较详见下表: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比较性能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期成本面层要求使用优质耐磨的粗集料,一般需远运且加工成本高,采用高质量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所用主要材料易于就地取材,仅面层大型滑摸摊铺设备需进口,初期成本相对较低。

性能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青,初期成本相对较高。

行车舒适性路面无接缝,行车平稳、舒适,行车振动及噪声低路面接缝多,行车舒适性较差,行车振动及噪声大使用年限除长寿命组合式沥青路面外,一般设计使用年限15年,寿命较短。

设计使用年限30年,寿命长。

平整性平整性好平整性稍差雨天溅水及水雾溅水及水雾较小溅水及水雾较大反光能力路面的反光能力稍弱、与路面标线反差大,夜间行车界限清晰。

路面的反光能力强、夜间行车明快,但阳光下易引起视觉疲劳。

抗变形及耐磨耗性抗变形及耐磨耗性稍差抗变形及耐磨耗性较好路面抗滑性能采用好的混合料能明显增强路面抗滑性能路面抗滑性能较差路基变形的适应性路基变形的适应性较强路基变形的适应性较差,对基础支撑不稳固非常敏感,对超载敏感施工设备及技术具有成熟的成套施工技术,大型、现代化的成套施工设备较多。

具有较成熟的成套施工技术,大型、现代化的成套施工设备较少,且省内缺乏成功经验。

养护维修养护维修方便,可立即开接缝养护工作量大,板块维修难度性能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放交通,交通影响较小。

大,不能立即开放交通,交通阻碍影响较大;使用寿命后期残余寿命不好利用,废弃与利用都有较大风险。

施工周期施工周期较短施工周期较长从上表可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设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但行车舒适性不够好,噪音大,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差。

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性好、行车舒适、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方便,后期社会效益好,道路景观效果好。

根据本项目自然条件和远景交通量发展需要,并结合四川各等级公路路面现状,为提高服务水平,综合比较两种不同类型路面结构的各项指标及性能优缺点后,推荐采用沥青路面。

(二)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方案比选为便于确定表面层混合料组成,我们将目前用于沥青路面表层的两类混合料从路用性能、施工难度和初期造价等方面进行比较,各项指标对比见下表:抗滑磨耗层方案比较特点及性能AC-13C SMA-13特点及性能AC-13C SMA-13级配类型连续密级配嵌挤密实间断级配抗车辙变形** ****抗裂性能** ****疲劳性能** ****耐久性** ****水稳定性** ****抗滑性能*** ****路面噪音、反光、溅水、水雾** ***施工难易程度** ***初期造价*** ****注:“*”号越多表示性能越好,施工难度越高,初期造价越高。

AC型是我国传统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属连续密级配,具有施工方便,离析小,空隙小,耐久性好及造价相对较低等特点,因而在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得到推广应用。

SMA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这主要是因为SMA混合料在组成上与AC混合料有很大不同,它由大量粗集料(粒径大于2.36mm)、较多的沥青结合料和矿质填料(矿粉)以及少量细集料(机制砂)和纤维稳定剂组成,致使SMA 有较大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大量的粗集料构成坚固的骨架结构,即石—石嵌挤结构(粗集料间相互接触),使其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变形的能力,而由沥青、填料、稳定剂和细集料组成的改性沥青玛蹄脂(胶泥)填充粗集料骨架的空隙,混合料密实,抗水损害能力强,且由于沥青结合料用量的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及抗开裂的性能。

SMA-13各方面路用性能从理论上讲优于AC,但其施工工艺及造价要求都相对较高。

综合对经济、技术对比分析,考虑本项目的功能定位、路用性能、施工工艺及初期造价等多个方面,AC型混合料已经能够满足项目路用性能的各项要求,故表面层推荐采用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三)基层、底基层结构比较路面基层、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与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相比,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早期强度较高、抗渗性、抗冻性以及的抗冲刷性能较好的特点,同时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工期较短的项目需求。

随着路面施工规范及技术越来越成熟,通过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级配、水泥用量、严格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开裂现象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具有强度增长慢、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强度高、抗疲劳破坏性能好的特点,但石灰用量较大,目前石灰价格较高且质量不易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