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合集下载

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1.1 定义与疾病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定义全球COPD的疾病负担和趋势1.2 病因与发病机制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对COPD的影响遗传因素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气道炎症与COPD的关系第二章:COPD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1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的特点COPD的急性加重及其临床表现2.2 诊断与评估肺功能检查在COPD诊断中的重要性诊断标准与分级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诊断方法第三章:COPD的治疗与管理3.1 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使用方法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策略稳定期的治疗策略3.2 非药物治疗吸入技术、呼吸锻炼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氧疗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营养支持与康复治疗第四章:COPD的并发症与合并症4.1 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的定义与分类诊断与治疗策略4.2 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策略4.3 其他并发症与合并症自发性气胸肺结核与肺炎睡眠呼吸障碍第五章:COPD的预防与健康管理5.1 吸烟戒断吸烟与COPD的关系吸烟戒断的方法与好处5.2 环境保护与健康教育减少空气污染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公众对COPD的认识与预防意识5.3 定期检查与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与评估第六章:COPD的临床路径与治疗指南6.1 国内外COPD临床路径国内外COPD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临床路径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6.2 治疗指南与共识全球COPD治疗指南的比较与分析我国COPD治疗指南的制定与更新第七章:COPD的科研与进展7.1 基础研究进展气道炎症、氧化应激等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研究进展7.2 临床研究进展新型药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远程医疗、在COPD管理中的运用第八章:COPD的护理与康复8.1 护理要点与干预策略急性加重期的护理与管理稳定期的护理与家庭支持8.2 康复治疗与锻炼康复治疗的作用与原则呼吸锻炼、体能训练等康复方法第九章:COPD患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9.1 心理干预与支持慢性疾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心理干预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与方法9.2 社会支持与政策社会支持对COPD患者的影响我国慢性疾病政策与COPD患者的福利第十章:COPD的国际合作与未来挑战10.1 国际合作项目与经验交流全球COPD防治领域的合作项目国外COPD防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0.2 未来挑战与研究方向人口老龄化对COPD防治的挑战个体化治疗、精准医疗等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了解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在COPD 发病中的作用,理解气道炎症与COPD的关系。

慢阻肺_的大学本科教案

慢阻肺_的大学本科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 掌握COPD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关注慢性疾病,提高对COPD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教学重点:1. COPD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COPD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3. COPD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1. 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COPD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引出COPD的定义和病因。

2. 提问:COPD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定义: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

- 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2. COPD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3. COPD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早期干预、长期管理、个体化治疗。

-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手术治疗等。

4. COPD的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 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

-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COPD?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COPD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2. 强调关注慢性疾病,提高对COPD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五、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COPD的最新研究进展。

2. 撰写一篇关于COPD防治的科普文章。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加强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病教案1.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道阻塞和肺组织不可逆损伤。

COPD 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措施。

2. 病因2.1 吸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最主要的病因,约有80%至90%的COPD患者与长期吸烟有关。

2.2 环境污染长期暴露在室内或室外的污染环境中,如灰尘、化学物质和空气污染物等,也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2.3 遗传和基因因素个体的遗传和基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与COPD的发生有关。

3. 临床表现3.1 呼吸困难COPD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特别是在活动或劳动时。

3.2 咳嗽和咳痰慢性咳嗽和咳痰是COPD的常见症状,尤其在早晨或需要慢性咳嗽超过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3.3 呼吸道感染COPD患者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等。

3.4 体力下降由于气道阻塞和肺组织损伤,患者常出现体力下降和肌肉无力等情况。

4. 诊断标准4.1 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是诊断COPD的关键工具,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

4.2 症状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

4.3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胸部X线或CT扫描来观察肺部的损伤情况。

5. 治疗方法5.1 戒烟对于吸烟者,戒烟是治疗COPD的首要步骤。

5.2 支持性治疗包括呼吸康复、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合理的活动。

5.3 氧疗在严重的COPD病例中,可以通过氧疗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6. 预防措施6.1 避免吸烟不吸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6.2 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6.3 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以上是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教案,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 提高学生对COPD的预防意识,掌握日常生活中降低患病风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概念:介绍COPD的定义、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2. 病因及危险因素:讲解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等病因及诱发因素。

3. 临床表现:阐述COPD的典型症状(咳嗽、咳痰、气短等)及体征。

4. 诊断与评估:介绍COPD的诊断标准、肺功能检查及病情评估方法。

5. 治疗方法:讲解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非药物治疗(氧疗、康复训练等)及并发症处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OPD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评估及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COPD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过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COPD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模拟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进行病情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COPD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COPD临床表现、诊断与评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对COPD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及沟通能力。

4.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对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案例素材:收集COPD患者的病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4. 视频资源:播放COPD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等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网站和论坛,方便学生查阅最新研究进展和交流经验。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活动安排:第1课时:介绍COPD的基本概念和病因(1.5小时)第2课时:讲解COP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5小时)第3课时:阐述COPD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处理(1.5小时)第4课时:讨论COPD的预防措施和日常生活管理(1.5小时)第5课时: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1.5小时)第6课时:情景模拟与教学评价(1.5小时)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和背景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掌握COPD的治疗原则和康复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a. 定义b. 病因c. 临床表现d. 诊断方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a. 药物治疗b. 非药物治疗c. 治疗原则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a. 康复锻炼b. 呼吸训练c. 日常生活护理d. 营养支持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评估a. 患者病情评估b. 生活质量评估c. 家庭支持评估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计划a. 短期护理计划b. 长期护理计划c. 护理目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OPD的相关概念、病因、临床表现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COPD患者的护理案例,讨论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COPD的治疗原则和康复护理措施。

4. 情景模拟法:模拟COPD患者的护理场景,进行护理操作演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COPD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COPD护理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COPD治疗原则和康复护理措施的理解程度。

4. 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对COPD患者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教程。

2. 课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案例:COPD患者的护理案例。

4. 模拟人:用于情景模拟教学。

5. 呼吸训练器:用于讲解和演示呼吸训练。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2. 第二课时: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相关检查。

3. 第三课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

4. 第四课时: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康复锻炼和呼吸训练。

5. 第五课时: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日常生活护理和营养支持。

6. 第六课时:学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内科教研室教案课程名称内科学授课题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授课对象全科医师概述及病因10分钟发病机制和病理20分钟临床表现30分钟时间分配辅助助检查25分钟诊断与鉴别诊断25分钟治疗及预防10分钟掌握COP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级、分期,治疗原则课时目标授课重点COP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级、分期授课难点COPD同其它原因所致呼吸气腔扩大的鉴别。

授课形式多媒体授课方法讲述为主,结合幻灯片及典型病例讲解。

1.《内科学》(第6版)叶任XXX主编,XXX出版2006年。

2.《内科学》XXXXXXXXX主编,人民卫生出参考文献XXX出版2005年。

3.《实用内科学》XXX主编,XXX,2005年,第12版。

考虑题1.试述COPD的诊断标准。

2.COPD的鉴别诊断?3.COPD的并发症?教研室主教研室主任(具名)课程负责人(具名)任及课程负责人签年代日年代日字慢性梗阻性肺疾病一、概念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2.慢性支气管炎: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它缘故原由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者。

3.肺气肿: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反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损而无明明的肺纤维化。

二、病因1.吸烟: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局部抵抗力降低,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并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3.空气污染4.感染: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能为COPD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菌。

病毒也对COPD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6.其它:气候变化、机体的内在因素、自足神经功能失调等。

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

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使学生掌握COPD的治疗原则和药物使用。

3. 培养学生对COPD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及分类2. 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COPD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并发症4. COPD的诊断: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5. COPD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OPD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COPD患者的病例,让学生了解COPD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COPD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和教学素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病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COPD的流行病学现状,引起学生重视。

2. 新课:讲解COPD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COPD患者的病例,让学生了解COPD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COPD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讨论。

5. 总结:归纳COPD的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COPD的认识和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COPD病例分析的能力,检查他们对诊断和治疗的掌握情况。

3. 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提出见解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以及他们对COPD健康教育的认识。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介绍与COPD相关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纤维化性肺疾病等。

COPD教案、讲稿

COPD教案、讲稿

COPD教案、讲稿第一章:COPD的基本概念1.1 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1.2 分类:根据病因,COPD可分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1.3 症状: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第二章:COPD的发病机制2.1 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道狭窄等。

2.2 肺气肿:肺泡炎症、肺泡破坏、肺泡结构重塑等。

2.3 肺心病: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导致右心负荷加重,进而发展为右心衰竭。

第三章:COPD的诊断与评估3.1 病史:长期吸烟史、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物、慢性咳嗽、咳痰等。

3.2 体格检查:听诊肺部干湿啰音、桶状胸等。

3.3 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血气分析等。

第四章:COPD的治疗策略4.1 药物治疗: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

4.2 非药物治疗:戒烟、氧疗、康复训练等。

4.3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控制感染、平喘、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

第五章:COPD的护理与康复5.1 护理措施: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器使用指导等。

5.2 康复训练:呼吸操、步行、游泳等,提高肺功能和体力。

5.3 心理支持: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第六章:COPD的并发症6.1 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低氧血症,Ⅱ型为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

6.2 肺源性心脏病: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右心负荷加重,进而发展为右心衰竭。

6.3 肺部感染:COPD患者易患肺部细菌、病毒、真菌感染。

6.4 肺性脑病: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脑部功能障碍。

第七章:COPD的预防与控制7.1 戒烟:吸烟是COPD的主要病因,戒烟能有效预防和延缓COPD进展。

7.2 环境保护: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暴露,改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单位及科室南方医院呼吸科教师姓名周国红技术职务教授课程内容呼吸内科学教材版本全国统编教材授课方式理论大课授课内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时 2 专业年级教学日期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肺功能改变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教学目的与要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与体征重点难点重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依据难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检查、严重程度分级主要教学媒体挂图、投影主要外语词汇有关本课题新的进展新型肺功能仪(6200体积描记仪)测定肺通气指标、弥散指标、心排血量(心功能指标)复习思考题课堂测试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其它类型肺气肿鉴别要点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变教研室审意见查备注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COPD都给予高度重视,原因在于COPD患病率居高不下,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2003年广东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OPD的总体患病率为%。

天津地区40岁以上人口的COPD患病率为%,与近期欧洲、日本同年龄段%和%的患病率接近,与我国1992年调查结果比较,COPD患病率提高了3倍。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COPD的致死率居第4位或第5位,与艾滋病的致死率相当。

仅2000年全世界因COPD死亡的人数就达274万,过去10年死亡率增加22%。

COPD发病趋势严峻,COPD对人类生命和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和沉重的医疗负担。

【COPD概念的更新】1、传统的COPD包括了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部分气道阻塞不可逆的支气管哮喘病人,是此三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与重叠。

“慢性阻塞性疾病防治全球倡议”(Ehe Global 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Secretariat)GOLD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的。

2、COPD定义为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疾病发展过程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气流受限的病理学基础是气道对不同有害颗粒和气体刺激引发的异常炎症反应。

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病理学改变包括可逆的部分和不可逆的部分。

3、GOLD指出,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

概念的更新源于临床与研究工作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入。

更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加符合COPD疾病本质和规律性的概念,对COPD的防治会产生更大的指导作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切的病因不清楚。

与下列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有关。

一、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

气道上皮细胞,使纤维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粘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收缩,气流受限。

二、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COPD。

三、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三氧化氮、氯气等损伤气道粘膜和其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四、感染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

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

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

其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

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维持平衡是保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受损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伤和破坏的主要因素。

蛋白酶增多或抗原蛋白酶不是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六、其他如机体的内在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的突变都有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病理改变】COPD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形成。

纤毛倒伏、变短、不齐、粘连,部分脱落。

缓解期粘膜上皮修复、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肉芽肿形成。

杯状细胞数目增多肥大,分泌亢进,腔内分泌物潴留。

基底膜变厚坏死。

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腺体肥厚与支气管壁厚度比值常大于~(正常小于)。

炎症导致气道壁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反复循环发生。

修复过程导致气道壁的结构重塑,腹原含量增加及疤痕形成,这些病理改变是COPD气流受限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

肺气肿的病理改变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可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三类。

其中以小叶中央型为多见。

COPD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气流受限粘液纤毛功能紊乱气道炎症气道阻塞-细胞、粘液和渗出物积聚-平滑肌收缩-肺泡过度膨胀支气管高反应性弹性降低粘液分泌增多粘液粘滞性增高纤毛运输能力降低粘膜破坏多种细胞数量/活性增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8+淋巴细胞IL-8、TNFa、LTB4水平升高、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粘膜水肿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病理生理】早期:FEV、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正常。

但小气道功能已发生异常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1、最大通气量均降低(MVV下降);2、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RV/TCL增加);3、晚期弥散面积减少;4、通气与血液比例失调(V/Q比例失调)。

通气换气功能发生障碍→缺氧,CO2潴留→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一、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症状:1、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

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点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二、体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1、视诊及触诊胸廓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桶状胸)。

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触觉语颤减弱。

2、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3、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一、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序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E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2、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增高,肺活量(VC)减低,表明肺过度充气,有参考价值。

由于TLC增加不及RV增高程度大,故RV/TLC增高。

3、一氧化碳弥散量(DL CO)及DL 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 CO/VA)下降,该项指标供诊断参考。

二、胸部X线检查COPD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

X线胸片改变对COPD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作为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

三、胸部CT检查CT检查不应作为COPD的常规检查。

高分辨CT,对有疑问病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四、血气检查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五、其他COPD合并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痰培养可能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检出病原菌;常见病原菌为:1、肺炎链球菌;2、流感嗜血杆菌;3、卡他莫拉菌;4、肺炎克雷白杆菌等。

【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

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FEV1/FVC<70%,而FEV1≥80%预计值,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COPD。

根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症状可对COPD的严重程度做出分级(见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分级分级标准0级:高危有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肺功能在正常范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I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II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III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IV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COPD病程分期:1、急性加重期: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2、稳定期:则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鉴别诊断】一、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

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二、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

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

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音。

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三、肺结核可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痰检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病灶。

四、肺癌有慢性咳嗽、咳痰,近期痰可带血,并反复发生,胸部X线片及CT可发现占位病变或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

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至肺活检,可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其他原因所致呼吸气腔扩大如代偿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Down综合征中的先天性肺气肿等。

临床表现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肺气肿体征,但肺功能测定没有气流受限的改变。

即FEV1/FVC≥70%,与COPD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