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找米
七年级语文小专题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七年级语文小专题写作从生活中找“米”“米”【写作导航】没有“米”就做不了饭,同样的,没有写作材料怎么能写作文呢?写作材料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生活就是一个大米仓,你要懂得怎样把它们“找”出来。
1.搜一搜生活小事一上作文课,好多同学就头痛,对着作文题发呆,觉得生活实在太平淡,太枯燥,找不到一点写作的材料。
看看别人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写起来就是下笔千言,自己却挤不出一个字,最后只好胡编乱造一通算是完成任务。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认真从你的大脑中搜索一下自己的一天经历,就会有所收获。
比如,早上吃着热腾腾的早饭,听着一句叮嘱:“路上车多,你慢点!”课堂上,某位同学的回答引起哄堂大笑。
课间,或埋头作业,或追逐,或远眺。
放学时,回家路上的见闻感受。
晚上,想到今天的高兴事仍乐个不停,或想到一件窝心事还很不舒服……作文就是留下生活的记录、成长的印记,写写感动自己的小事,在生活中搜一搜下锅的“米”。
2.写一写别人的故事世界很大,生活很丰富,而我们的亲身经历十分有限。
因此,只要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
把别人身上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写,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同样是生活中的“米”。
蒲松龄为了听故事设茶棚请人喝茶,终于,一部旷世奇书《聊斋志异》诞生了。
俄国作家果戈理抄“菜单”也被传为文坛佳话。
果戈理请朋友吃饭,他看到桌上的一份菜单,忽然对这份菜单产生了兴趣,觉得很有用,于是全神贯注地抄起来,全然忘了身边的朋友,连朋友生气地离开也不知道。
最后,这份菜单被他用到了一篇小说里。
可见,只有运用想象把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沟通起来,写作文时才会有更多的“米”。
3.抒一抒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的同桌向你借了一本资料,还给你时,上面布满了字,你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你将此时的感受写入作文,这就是“米”。
如果你为了拔高自己的形象,说自己毫不在意,这反而显得矫情造作。
我们看到许多文学作品中喜欢给花草树木贴上精神标签,可在你眼里,却体会不到那些复杂的含义,那你就老老实实写你眼中的花草树木,不要违背自己的感受,这还是“米”。
从生活中找米——学会选材ppt[优秀课件资料]
![从生活中找米——学会选材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f22856cfc789eb162dc86a.png)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苏教版]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生活中找米指导教学书+学生版
![[苏教版]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生活中找米指导教学书+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8d92d46f1aff00bed51eaa.png)
课题:作文教学—从生活中找米课型:新授课主编:荆亚珍审核人:七年级语文组【训练目标】1.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2.掌握作文选材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感情调节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
平时有些同学聊天谈论学校生活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到这时候也开始犯难了。
有一幅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
文章生动有趣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
他们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点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探讨作文应如何选材。
二、自学互帮(一)自学内容一:畅所欲言,发现“美”。
1.同学们,回想升入初中第一次军训情景,你们当时的心情与表现怎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同学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现在回想起来,是如此的清晰与真切。
同学们也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话可以讲。
从中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真真切切地观察生活,笔下才有话可写。
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以“美的瞬间”这一文题为例,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从生活中发现的美。
教师点拨:此文题的题眼是“美”、“瞬间”。
“美”可以是语言、行为、心灵美,也可以是自然的、社会的美。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点拨)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列举了许许多多美的人、事、物。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材料分别来自于生活的哪些侧面?(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二)自学内容二:阅读课本写作知识《从生活中找“米”》,讨论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活中的“米”?2.怎样从生活中找“米”?(三)读材料,说一说“优质米”的共同特点。
家中的两盏灯寒风再次袭来,我不由地卷紧了衣服,把整个脸几乎都埋进了暖暖的围巾里。
从生活中找“米”

娇艳之美
家里的月季开了花,这夏天,正是 它们显露娇姿的时刻。清晨,我看见一 朵可爱的粉色月季,它挺立着身躯,绽 放着娇美的花儿,活生生一个亭亭玉立 的少女,粉嫩的花瓣,像少女初恋时粉 色的羞的脸蛋,花瓣上滚动是几颗 晶 莹的露珠,在初阳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如少女明净的双眸一般。这么可爱,这 么美丽的花,怎能叫人不对它称赞!
四、 从大自然中找米
•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首先是一个人,一个 自然的人,我们处身的大自然,充满了生 机,充满了希望,处处是学问,处处有哲 理。春夏秋冬,斗转星移,雷电霜雪,阴 晴雨晦……它也有它的喜怒哀乐,为粗心 的人所不知的七情六欲。亲近大自然吧, 倾听它的声音:花儿的绽放,鸟儿的啼鸣, 秋虫的呢喃,鱼儿的戏水,不都是一首诗 一幅画?日出日落,月缺月圆,风起风停, 花开花谢,不都是一曲歌,一段情?只要 你肯诚心诚意地拜它为师,以它为镜,相 信它一定会有以教你不致失望。
二、 从学校找米
• 升入初中,不少同学食宿在校,真算得是以校为 家了。这个家中同样有你需要的“米”,而且比 你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家不知要多了多少倍。它有 成千个家庭成员,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 间;办公室,教室,宿舍,操场,食堂;课前, 课上,课后,朝朝暮暮;考试排名,运动会竞技, 节日庆祝,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布置……朝夕相 处,有时甚至比家人还要熟悉,亲密人!因为这里更多的是同龄人,他们 身上或多或少折射着自己的影子,怎不叫人感慨 万端!
纯真之美
笑,人人都会,可最美的笑,你见过 吗? 我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在5.12大地震 救灾献爱心期间,一个穿的破烂不堪的小 女孩走到募捐箱旁,搜出自己身上所有的 钱投进了箱中。从电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女孩的钱全是毛票,有一角,两角的还有 一两张五角的。当她转身要走的那一刻, 她向周围的人笑了,这是一个纯真善良的 笑,这是一个没被污染,美丽的笑,她的 心不穷,她的心里有一笔巨大的财富—— 满满的爱心。我赶快又拍下这个美丽的瞬 间,生怕它会被我错过。 这些美的瞬间将 会永远印在我的脑中,它会成为我感受世 界,认识美的动力。美无处不在,用你纯 真的心去发现它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从生活中找 “米”(119页))

对写作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杨引先《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的具体建议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就《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教学者明确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一个过程。
”那怎样教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上升到这个度呢?这是教学者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因为学生的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厌学,厌写,究其根源,我认为在于教学者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再追究,是因为教学者没有这样的一套理论指导,不知从何而教,怎样教,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教学者的作文教学观念滞后。
缺乏一学期的系统的作文训练设计,更没有每堂作文课的施教方案,随意性比较大,不是照本宣科,就是读读范文,让学生按照单元主题之下的作文要求完成作文,没有训练梯度,不能形成一个体系,不懂得探究初中作文单元写作由低到高年级中的紧密联系和延续性。
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反而容易使之产生厌学厌写的消极心理,这种滞后的作文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现今中学语文教材,欠缺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体系,仔细翻翻7到8年级的语文课本不难发现-----每一单元只是泛泛谈一下写作要求,甚至指导性的语言都很少,从2010年至今,在语文的作文指导性的书籍中仅仅多了一本《作文指导》而此书以积累词语,优美片段,范文的传统模式给予教学者以指导,因为种种原因,现实中,更多的教师作文指导形式单一,只是让学生读读,至于学生能掌握多少,那就因学生的悟的强弱而异。
作文教学课应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和提高创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者认真研读作文原始教材,根据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确定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及教案设计施教与课堂。
《从生活中找“米”》教案及范文:美的瞬间(3篇)

No.3No.3佳作欣赏美的瞬间星期天晚上的建湖,是那么的繁华,车水马龙,似乎正在演绎着一首美妙的曲子,突然——在街道的拐弯处,两辆车子以惊人的速度穿过茫茫人群,相对驶去,只听得“嘭”的一声,两车相撞了,糟了!这可撞得不轻啊!脑子里满是那两个年轻人相互辱骂,甚至打斗情景。
我飞奔过去,想看个究竟,却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急着上医院。
对了,你没事吧?把你衣服弄脏了,真不好意思!”“不,没关系,幸好我的衣服没口福,要不然你那美味的鸡汤就没了。
”旁边的人也被这位年轻人的话逗乐了。
一件事就这样了结了,但它给人们的思索又是如何深远呢?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与修养,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互谦互让。
我常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又会怎么做呢?人生就是这样,让一步天高云淡,退一步海阔山空。
后记: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朋友,你说对吗?点评:文章捕捉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瞬间:撞车后的互相致歉,凸现了相互谦让的人性美。
语言描写幽默风趣。
美的瞬间“轰隆隆——”打雷了。
“哗啦啦——”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天空已阴霾密布,正如我的心情。
刚刚,我和妈妈吵了一架。
因为妈妈帮我收拾房间时,看了我的日记本!那时我刚巧进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头“嗡”的一下炸开了:妈妈偷看我的日记!那收藏着我所有秘密的日记本!我冲上去,一把夺过日记本,对着妈妈吼道:“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我唯一的心灵深处的秘密你也不放过吗?你知不知道你只通过偷看日记来了解一个人是很让人反感的!我恨死你了!”说罢,我跑出了家。
天公不作美,指挥雨来欺负我,我忙躲到屋檐下。
雨越下越大,路上匆匆而过几个人,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这时,远处走来一对母女,女孩一只手吃力地扶着母亲,一只手拿着伞,把大部分伞挡在了母亲的头上。
那个母亲吃力的说:“别往我这,挡挡你自己吧。
”“妈,看您说到哪儿去了。
我年轻,身体好,淋点雨算啥?”那母亲心疼的望着女儿:“什么不要紧,你一个姑娘家,哪有我硬朗!”女儿不说话了,伞却更严实的挡住了母亲。
《从生活中找“米”》教案设计

《从生活中找“米”》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
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创意素材。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创意素材。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创意素材。
第二章:米的故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培养学生对粮食的珍惜和感恩之心。
2.2 教学内容介绍米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通过故事或视频,讲述米的珍贵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故事或视频,讲解米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学生分享自己对米的了解和感受。
第三章:米的创意运用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米进行创意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米在不同领域的创意运用。
展示米的创意作品,如米雕、米画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米的创意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分组进行米创意活动的实践,如米雕、米画等。
第四章:米的美食制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米食的兴趣和制作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米食文化。
4.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地方的米食文化和制作方法。
展示米食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米食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学生分组进行米食的制作实践,如做米饭、米粉等。
第五章:米的环保思考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米的浪费和环保问题。
培养学生节约粮食和环保意识。
5.2 教学内容讨论米的浪费和环保问题。
提出节约粮食和环保的建议。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米的浪费和环保问题。
学生提出节约粮食和环保的建议,共同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第六章:米的艺术创作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米进行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米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
6.2 教学内容介绍米作为艺术创作材料的特性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应善于从生活中找“米”

得 透 彻 了 ,作 文 时 灵 活 运 用 就 可
能成 为 你 富有 独 创 的 一 把杀 手 锏 。 当然 这 些 研究 透 了的 点 要尽 量 多 。 如 果 单打 独 斗 也 是 不 行 的 。通 过
写 作 的 素材 。那 么 如何 积 累素 材 ,
从 生 活 中 找 “ ” 呢 ? 笔 者 觉 得 米
社 会 生 活是 我 们 写作 的源 泉 , 只 要 我 们 细 心 搜 集 就 会 得 到 很 多 作 文 的 素 材 ,而 且 因 为 时 事 的 时 效性 更 容 易 引起 改 卷 老 师 的关 注 ! 当今 社 会 是 信 息 社 会 ,谁 能 及 时 获得社 会最新 的 有价值 的信 息 ,
谁 就 能 获 得 优 先 发 展 , 跟 上 时 代
些 大 家 的优 秀作 品 ,其 中有 很 多 优 秀 的 作 文 素 材 ,只 要 我 们 充
一
分 研 读 课 本 和 读 本 上 的 内容 , 调 动 课 内 材 料 ,也 照 样 能 把 作 文 写 得 意 蕴 深 刻 ,文 采 斐 然 。 课 内材 料 的 内 涵 是 非 常 丰 富 的 ,可 以说
是包 罗万象。无论是课 文里的 内
的步 伐 。 中学 生 如 能 及 时 获 取 有 价 值 的社 会 信 息 ,便 会 及 时 真 正 把 握 时 代 的脉 搏 ,在 写 作 中 ,就 会 因 题 创 新 ,别 出 心 裁 。社 会 信 息 传 播 的 渠 道 是 广 泛 的 ,教 师 不 能包 办 代替 地 “ ” 教 ,而 应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指 导 学 生
一 .
关 注时 事 、关 注社 会
我 们 的 必 修 、选 修 文 本 都 是 事 。 我 们 在 平 时 及 时 关 注 收集 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啊!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分热情,多一分帮助,多 一分关怀。人生真正的价值正是这无偿而友善的付出。
例文简评:
1、这篇文章用镜头式描述; 2、很快切入所写的中心; 3、“助人”的瞬间写得具体﹑ 细致。
课外搜集:
提示一天,路过一条正在施工的马路,见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中年男士骑着一辆助动车驶过,车的后座勉强捆着一 袋米。驶过一个坑时,意料中的事发生了,米袋掉下来了, 似乎袋也破了,米不断地漏出来。旁边经过了好几个人, 可是无人停下帮忙。车主看着如此情景,显出束手无策的 样子。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身背箩筐的拾荒者来到他的面 前,从箩筐中捡出一个较干净的蛇皮袋给他。经过两人合 力,把米放上车,捆结实了。
从生活中找“米”
灵宝四中
高鸿飞
分组交流:
从三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话题,再筛选出记 忆最深的一个材料,按习作提示口头描述下来。 家庭中:
提示:1﹑最有意思的事﹑人 2﹑家里的一个秘密 3﹑家里的变化﹙人﹑物﹚ 4﹑家里成员的爱好﹑习惯﹑心愿 5﹑人际交往方面
美的瞬间
提示:1﹑人﹑景皆可 2﹑特写镜头式:记叙不必很完整,但这一 瞬间中人﹑景的美要写具体,写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