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诗全集

合集下载

嵇康全集

嵇康全集


斥鷃擅蒿林。仰笑神凤飞。坎井蝤蛙宅。神龟安所归。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远实与世殊。义誉非所希。往事既已谬。来者犹可追。何为人事间。自令心不夷。慷慨思古人。梦想见容辉。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幽微。岩穴多隐逸。轻举求吾师。晨登箕山巅。日夕不知饥。玄居养营魄。千载长自绥。
五言诗三首


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夷路值枳棘。安步将焉如。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鸾凤避罻罗。远托昆仑墟。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至人存诸己。隐璞乐玄虚。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去去从所志。敢谢道不俱。
酒会诗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敛弦散思。游钓九渊。重流千仞。或饵者悬。猗与庄老。栖迟永年。寔惟龙化。荡志浩然。

肃肃泠风。分生江湄。却背华林。俯泝丹坻。含阳吐英。履霜不衰。嗟我殊观。百卉且腓。心之忧矣。孰识玄机。

猗猗兰蔼。殖彼中原。绿叶幽茂。丽藻丰繁。馥馥蕙芳。顺风而宣。将御椒房。吐熏龙轩。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十七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十八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嵇康诗全集

嵇康诗全集

嵇康(223~263),三国时曹魏文学家。

“竹林七贤”之一。

字叔夜。

谯国县(今安徽宿县)人。

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

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

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

当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

临刑,嵇康神色自若。

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

他的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体为多,占一半以上。

嵇康著作,《隋书。

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

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同,但篇数减少。

明本常见的有汪士贤刻《嵇中散集》(收入《汉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中),张溥刻《嵇中散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等等。

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中。

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除校、注外,还收集了有关嵇康的事迹、评论材料。

代秋胡歌诗七首幽愤诗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四言诗十一首五言赠秀才诗答二郭诗三首酒会诗与阮德如诗述志诗二首五言诗三首六言诗十首思亲诗琴歌诗游仙诗代秋胡歌诗七首一富贵尊荣。

忧患谅独多。

富贵尊荣。

忧患谅独多。

古人所惧。

丰屋蔀家。

人害其上。

兽恶网罗。

惟有贫贱。

可以无他。

歌以言之。

富贵忧患多。

二贫贱易居。

贵盛难为工。

贫贱易居。

贵盛难为工。

耻佞直言。

与祸相逢。

变故万端。

俾吉作凶。

思牵黄犬。

其计莫从。

歌以言之。

贵盛难为工。

三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天道害盈。

好胜者残。

强梁致灾。

多事招患。

欲得安乐。

独有无愆。

歌以言之。

忠信可久安。

四役神者弊。

极欲令人枯。

役神者弊。

极欲令人枯。

颜回短折。

嵇康

嵇康

稽康告诉我们一套很好的养生法。 • 首先,在心理上要健康,要知道形体 依赖精神而形成,精神凭借形体而存 在,所以必须陶冶性情以保养自己的 精神,安定心志来健全形体,爱憎忧 喜等情感不留于心中,淡泊宁静,做 到没有过分的情欲,从而使心气平和。
• 其次,在身体上要进行有益的锻炼, 既要多进行呼吸吐纳等气功导引,又 要适时地服用一些有益的药物调养身 体,从而使形体与精神互相结合,表 里完全贯通。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 上获千余岁,下致数百年,可有之矣! 嵇康身处战乱之时,自己的政治抱负 不能实现,只得退而隐居,与众多诗 友相伴游于山水林泉之间,追求养生 长寿之道。
• 他最擅长的就是抚琴。以乐言志,以 乐抒怀,在音乐中使自己的精神和身 体都得到高度的休息。相传,后世历 代帝工所渴求的《广陵散》就是他的 作品。古琴音色优美,韵致幽远而活 泼,富于转折变化之妙。在风景幽雅 的竹林下,远离世俗的喧嚣,抚一阕 《高山流水》.与潺潺溪涧相和,不仅 陶冶了性情,而且又排除了一切烦恼。
一、生平简介
• 嵇康(223-262年):字叔夜,本姓奚, 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 迁家谯国铚县(今安徽淮北临涣镇),改 姓嵇。(“嵇”,盖以纪念祖籍会 “稽”)。父昭,曾为魏督军粮治书侍 御史。
•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著名的诗人与音 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竹林七 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 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 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 酒。)
•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 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 传》) • 也就是说,嵇康身材高大(魏尺无明 确换算标准,约在汉尺与晋尺之间, 折合约为181.74~191.1),仪容俊美, 声音悦耳,文采卓越。虽然不刻意装 扮自己,却能通过超脱的气度流露出 自然的美感。

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的诗句

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的诗句

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的诗句
《缅怀嵇康》
广陵散绝音犹在,竹林遗风入梦来。

魏晋名士多风流,唯有嵇康最奇才。

琴音悠扬动心弦,铁骨铮铮傲世间。

纵使身死名亦在,清风高谊万古传。

临终一曲广陵散,天地为之久低昂。

世间再无广陵曲,广陵散成绝唱殇。

斯人已逝风范存,精神不灭永流芳。

嵇康之名传千古,我辈应当共敬仰。

呜呼哀哉嵇中散,呜呼痛哉广陵散。

往昔如烟不可追,今人怀古情何休。

这首诗表达了对嵇康的怀念和对广陵散的感慨。

嵇康是曹魏时期的名士,他的广陵散被誉为天下第一名曲,但广陵散在他死后便失传了,成为了绝唱。

诗中表达了对嵇康的钦佩和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精神和风范永存于世,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广陵散的痛惜之情,认为这首名曲的失传是文化的一大损失。

安徽的文学(诗词)

安徽的文学(诗词)

安徽的文学(诗词)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安徽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安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也从此时拉开了序幕。

曹操父子与嵇康是这一时期安徽文坛的领军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贡献卓越,影响深远。

(一)“三曹”的诗文创作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指汉魏时期的曹操、曹丕与曹植父子。

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均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1、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歌今存约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他尤擅写四言诗。

这一诗体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

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佳作。

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带有明显政治家的气魄。

如《步出夏门行》中《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气势磅礴,格调雄放,寥寥数笔,不加润饰,即能状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了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

《步出夏门行》中还有一名篇《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世说新语》曾载:东晋时代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可见曹操诗对后世的影响。

曹操的另一首《短歌行》也十分有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篇,中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又化用《诗经》自然妥贴,后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收束,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成其大业的心情。

曹操还有一些诗歌把汉末动乱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深刻地反映出来,因而被称为“汉末实录”。

嵇康

嵇康

嵇康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人物生平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

幼年即十分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

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育有一儿一女。

嵇康擅长音乐,作有琴曲《风入松》;又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士条件。

又通绘画、书法。

唐张怀在《书法会要》中目之为草书第二。

嵇康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

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

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曾推荐他做官,他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为官。

司马昱谓叔夜“俊伤其道”。

吕安之妻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

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全门第清誉。

但吕巽害怕报复,遂先发制人,反诬告吕安不孝,吕安遂被官府收捕。

嵇康义愤,遂出面为为吕安作证,触怒大将军司马昭。

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劝说司马昭,将吕安、嵇康都处死。

嵇康临刑前,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求司马昭赦免嵇康,并让其到太学讲学,但并未获准。

在刑场上,嵇康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赴死,时年四十。

其子嵇绍,后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殉难。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

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

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

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嵇康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字叔夜。

谯国至(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

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

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决破礼法束缚。

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

嵇康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

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其代表作。

诗长于四言,风度清峻;《幽愤诗》、《赠秀才入军》较有名。

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断言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而其目的则在于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

论嵇康四言诗的思想内涵

论嵇康四言诗的思想内涵

论嵇康四言诗的思想内涵作者:高勇张永青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06期[摘要]嵇康的四言诗真实反映了诗人身处魏晋乱世的痛苦与愤慨,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志趣与个性。

他的四言诗或抒发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或表现诗人对险恶时局的无奈与愤慨,或抒发诗人高蹈出世、栖隐山林的强烈愿望与由衷向往,或以老庄思想为武器,直接说理,谈玄论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嵇康;四言诗;思想内涵[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14-02嵇康四言诗现存《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幽愤诗》、《代秋胡歌诗七首》、《四言》11首,共37首,①占其全部诗歌作品的60%以上。

他积极借鉴吸收《诗经》、《楚辞》以及汉乐府的营养,率性而为,颇多开拓,其四言诗清逸脱俗,时多隽语,赢得了后世的赞许。

一、怀念亲旧之作怀念亲旧之作主要是抒发对亲人和知己的思念之情,是嵇康四言诗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之一。

这与诗人身世和所处险恶社会政治环境有关。

父亲早逝、母兄鞠养使得诗人倍加珍爱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更加比常人懂得亲情的可贵;而在魏晋禅代之际,政治环境险恶,“天下名士,少有全者”,人人自危,更加让人觉得知音难觅,对待知己则更加地弥足真诚。

在其四言诗代表作《赠兄秀才入军》中,随处可见诗人思亲之深沉、念旧之热烈。

这组诗历来认为是嵇康为其弟嵇喜入军而作,然从其风格、内容来看,似乎非仅仅是赠送给嵇喜的,也有可能非一时一地所作。

戴明扬先生也认为“此十九首仍非尽为赠兄之诗,亦编集者所入也”。

②试看其中的几句:伊我之劳,有怀佳人。

(其四)郢人逝矣,谁可尽言?(其十三)旨酒盈尊,莫与交欢。

琴瑟在御,谁与鼓弹?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无论是在策马飞驰、驾车远游,还是弹琴咏诗、垂钓把酒,心中念想的还是“佳人”、“郢人”。

所亲安在的悲痛、谁可尽言的孤寂、佳人已不存的痛楚、郢人已逝的惆怅……所有这些构成了诗歌相思之苦主题下的悲凉意境,“别绪缠绵,言情深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嵇康诗全集嵇康(223~263),三国时曹魏文学家。

“竹林七贤”之一。

字叔夜。

谯国□县(今安徽宿县)人。

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

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

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

当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

临刑,嵇康神色自若。

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

他的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体为多,占一半以上。

嵇康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

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同,但篇数减少。

明本常见的有汪士贤刻《嵇中散集》(收入《汉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中),张溥刻《嵇中散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等等。

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 卷中。

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除校、注外,还收集了有关嵇康的事迹、评论材料。

代秋胡歌诗七首幽愤诗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四言诗十一首五言赠秀才诗答二郭诗三首酒会诗与阮德如诗述志诗二首五言诗三首六言诗十首思亲诗琴歌诗游仙诗代秋胡歌诗七首一富贵尊荣。

忧患谅独多。

富贵尊荣。

忧患谅独多。

古人所惧。

丰屋蔀家。

人害其上。

兽恶网罗。

惟有贫贱。

可以无他。

歌以言之。

富贵忧患多。

二贫贱易居。

贵盛难为工。

贫贱易居。

贵盛难为工。

耻佞直言。

与祸相逢。

变故万端。

俾吉作凶。

思牵黄犬。

其计莫从。

歌以言之。

贵盛难为工。

三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天道害盈。

好胜者残。

强梁致灾。

多事招患。

欲得安乐。

独有无愆。

歌以言之。

忠信可久安。

四役神者弊。

极欲令人枯。

役神者弊。

极欲令人枯。

颜回短折。

下及童乌。

纵体淫恣。

莫不早徂。

酒色何物。

自令不辜。

歌以言之。

酒色令人枯。

五绝智弃学。

游心于玄默。

绝智弃学。

游心于玄默。

遇过而悔。

当不自得。

垂钓一壑。

所乐一国。

被发行歌。

和气四塞。

歌以言之。

游心于玄默。

六思与王乔。

乘云游八极。

思与王乔。

乘云游八极。

凌厉五岳。

忽行万亿。

授我神药。

自生羽翼。

呼吸太和。

炼形易色。

歌以言之。

思行游八极。

千载长生。

歌以言之。

徘徊于层城。

幽愤诗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

越在襁緥。

母兄鞠育。

有慈无威。

恃忧肆妲。

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

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

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

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

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

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

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

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

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

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

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

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

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

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

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

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

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

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

寔由顽疎。

理弊患结。

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

絷此幽阻。

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

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

岂云能补。

嗈嗈鸣鴈。

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

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

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

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

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

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

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

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

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

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

一生三秀。

予独何为。

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

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

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

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

颐性养寿。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一鸳鸯于飞。

肃肃其羽。

朝游高原。

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

顾眄俦侣。

俛仰慷慨。

优游容与。

二鸳鸯于飞。

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

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

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

俛仰优游。

三泳彼长川。

言息其浒。

陟彼高冈。

言刈其楚。

嗟我征迈。

独行踽踽。

仰彼凯风。

涕泣如雨。

四泳彼长川。

言息其沚。

陟彼高冈。

言刈其杞。

嗟我独征。

靡瞻靡恃。

仰彼凯风。

载坐载起。

五穆穆惠风。

扇彼轻尘。

奕奕素波。

转此游鳞。

伊我之劳。

有怀遐人。

寤言永思。

寔钟所亲。

六所亲安在。

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

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

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

不遐有害。

七人生寿促。

天地长久。

百年之期。

孰云其寿。

思欲登仙。

以济不朽。

缆辔踟蹰。

仰顾我友。

我友焉之。

隔兹山梁。

谁谓河广。

一苇可航。

徒恨永离。

逝彼路长。

瞻仰弗及。

徙倚彷徨。

九良马既闲。

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

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

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

顾盻生姿。

十携我好仇。

载我轻车。

南凌长阜。

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

俯引渊鱼。

盘于游田。

其乐只且。

十一凌高远盻。

俯仰咨嗟。

怨彼幽絷。

室迩路遐。

虽有好音。

谁与清歌。

虽有姝颜。

谁与发华。

仰讯高云。

俯托轻波。

乘流远遁。

抱恨山阿。

十二轻车迅迈。

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

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

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

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

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

永啸长吟。

十三浩浩洪流。

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

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

山鸟羣飞。

驾言出游。

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

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

怆矣其悲。

十四息徒兰圃。

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

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

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

谁与尽言。

十五闲夜肃清。

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

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

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

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

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

能不永叹。

十六乘风高逝。

远登灵丘。

托好松乔。

携手俱游。

朝发太华。

夕宿神州。

弹琴咏诗。

聊以忘忧。

十七琴诗自乐。

远游可珍。

含道独往。

弃智遗身。

寂乎无累。

何求于人。

长寄灵岳。

怡志养神。

十八流俗难悟。

逐物不还。

至人远鉴。

归之自然。

万物为一。

四海同宅。

与彼共之。

予何所惜。

生若浮寄。

暂见忽终。

世故纷纭。

弃之八戎。

泽雉虽饥。

不愿园林。

安能服御。

劳形苦心。

身贵名贱。

荣辱何在。

贵得肆志。

纵心无悔。

四言诗十一首淡淡流水。

沦胥而逝。

泛泛柏舟。

载浮载滞。

微啸清风。

鼓檝容裔。

放棹投竿。

优游卒岁。

二婉彼鸳鸯。

戢翼而游。

俯唼绿藻。

托身洪流。

朝翔素濑。

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

与之沉浮。

三藻泛兰池。

和声激朗。

操缦清商。

游心大象。

倾昧修身。

惠音遗响。

钟期不存。

我志谁赏。

四敛弦散思。

游钓九渊。

重流千仞。

或饵者悬。

猗与庄老。

栖迟永年。

寔惟龙化。

荡志浩然。

五肃肃泠风。

分生江湄。

却背华林。

俯泝丹坻。

含阳吐英。

履霜不衰。

嗟我殊观。

百卉且腓。

心之忧矣。

孰识玄机。

六猗猗兰蔼。

殖彼中原。

绿叶幽茂。

丽藻丰繁。

馥馥蕙芳。

顺风而宣。

将御椒房。

吐熏龙轩。

瞻彼秋草。

怅矣惟骞。

七泆泆白云。

顺风而回。

渊渊绿水。

盈坎而颓。

乘流远逝。

自躬兰隈。

杖策答诸。

纳之素怀。

长啸清原。

惟以告哀。

八抄抄翔鸾。

舒翼太清。

俯眺紫辰。

仰看素庭。

凌蹑玄虚。

浮沉无形。

将游区外。

啸侣长鸣。

神□不存。

谁与独征九有舟浮覆。

绋纚是维。

栝檝松棹。

有若龙微。

□津经俭。

越济不归。

思友长林。

抱朴山嵋。

守器殉业。

不能奋飞。

十羽化华岳。

超游清霄。

云盖习习。

六龙飘飘。

左配椒桂。

右缀兰苕。

凌阳赞路。

王子奉轺。

婉娈名山。

真人是要。

齐物养生。

与道逍遥。

十一微风清扇。

云气四除。

皎皎亮月。

丽于高隅。

兴命公子。

携手同车。

龙骥翼翼。

扬镳踟蹰。

肃肃宵征。

造我友庐。

光灯吐辉。

华幔长舒。

鸾觞酌醴。

神鼎烹鱼。

弦超子野。

叹过绵驹。

流咏太素。

俯赞玄虚。

孰克英贤。

与尔剖符。

五言赠秀才诗双鸾匿景曜。

戢翼太山崖。

抗首漱朝露。

晞阳振羽仪。

长鸣戏云中。

时下息兰池。

自谓绝尘埃。

终始永不亏。

何意世多艰。

虞人来我维。

云网塞四区。

高罗正参差。

奋迅势不便。

六翮无所施。

隐姿就长缨。

卒为时所羁。

单雄翩独逝。

哀吟伤生离。

徘徊恋俦侣。

慷慨高山陂。

鸟尽良弓藏。

谋极身必危。

吉凶虽在己。

世路多崄巇。

安得反初服。

抱玉宝六奇。

逍遥游太清。

携手长相随。

答二郭诗三首一天下悠悠者。

不能趋上京。

二郭怀不羣。

超然来北征。

乐道托莱庐。

雅志无所营。

良时遘其愿。

遂结欢爱情。

君子义是亲。

恩好笃平生。

寡智自生灾。

屡使众衅成。

豫子匿梁侧。

聂政变其形。

顾此怀怛惕。

虑在茍自宁。

今当寄他域。

严驾不得停。

本图终宴婉。

今更不克幷。

二子赠嘉诗。

馥如幽兰馨。

恋土思所亲。

能不气愤盈。

二昔蒙父兄祚。

少得离负荷。

因疏遂成懒。

寝迹北山阿。

但愿养性命。

终己靡有他。

良辰不我期。

当年值纷华。

坎凛趣世教。

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

拊膺独咨嗟。

朔戒贵尚容。

渔父好扬波。

虽逸亦已难。

非余心所嘉。

岂若翔区外。

餐琼漱朝霞。

遗物弃鄙累。

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

弹琴登清歌。

有能从我者。

古人何足多。

三详观凌世务。

屯险多忧虞。

施报更相市。

大道匿不舒。

夷路值枳棘。

安步将焉如。

权智相倾夺。

名位不可居。

鸾凤避罻罗。

远托昆仑墟。

庄周悼灵龟。

越稷畏王舆。

至人存诸己。

隐璞乐玄虚。

功名何足殉。

乃欲列简书。

所好亮若兹。

杨氏叹交衢。

去去从所志。

敢谢道不俱。

酒会诗乐哉苑中游。

周览无穷已。

百卉吐芳华。

崇台邈高跱。

林木纷交错。

玄池戏鲂鲤。

轻丸毙翔禽。

纤纶出鳣鲔。

坐中发美赞。

异气同音轨。

临川献清酤。

微歌发皓齿。

素琴挥雅操。

清声随风起。

斯会岂不乐。

恨无东野子。

酒中念幽人。

守故弥终始。

但当体七弦。

寄心在知己。

与阮德如诗含哀还旧庐。

感切伤心肝。

良时遘吾子。

谈慰臭如兰。

畴昔恨不早。

既面侔旧欢。

不悟卒永离。

念隔增忧叹。

事故无不有。

别易会良难。

郢人忽已逝。

匠石寝不言。

泽雉穷野草。

灵龟乐泥蟠。

荣名秽人身。

高位多灾患。

未若捐外累。

肆志养浩然。

颜氏希有虞。

隰子慕黄轩。

涓彭独何人。

唯志在所安。

渐渍殉近欲。

一往不可攀。

生生在豫积。

勿以怵自宽。

南土垾不凉。

衿计宜早完。

君其爱德素。

行路慎风寒。

自力致所怀。

临文情辛酸。

述志诗二首一潜龙育神躯。

跃鳞戏兰池。

延颈慕大庭。

寝足俟皇羲。

庆云未垂景。

盘桓朝阳陂。

悠悠非吾匹。

畴肯应俗宜。

殊类难徧周。

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

雅志不得施。

耕耨感宁越。

马席激张仪。

逝将离羣侣。

杖策追洪崖。

焦股振六翮。

罗者安所羁。

浮游太清中。

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

饮露餐琼枝。

多念世间人。

夙驾咸驱驰。

冲静得自然。

荣华安足为。

二斥鷃擅蒿林。

仰笑神凤飞。

坎井蝤蛙宅。

神龟安所归。

恨自用身拙。

任意多永思。

远实与世殊。

义誉非所希。

往事既已谬。

来者犹可追。

何为人事间。

自令心不夷。

慷慨思古人。

梦想见容辉。

愿与知己遇。

舒愤启幽微。

岩穴多隐逸。

轻举求吾师。

晨登箕山巅。

日夕不知饥。

玄居养营魄。

千载长自绥。

五言诗三首一人生譬朝露。

世变多百罗。

茍必有终极。

彭聃不足多。

仁义浇淳朴。

前识丧道华。

留弱丧自然。

天真难可和。

郢人审匠石。

钟子识伯牙。

真人不屡存。

高唱谁当和。

二修夜家无为。

独步光庭侧。

仰首看天衢。

流光曜八极。

抚心悼季世。

遥念大道逼。

飘飘当路士。

悠悠进自棘。

得失自己来。

荣辱相蚕食。

朱紫虽玄黄。

太素贵无色。

渊淡体至道。

色化同消息。

三俗人不可亲。

松乔是可邻。

何为秽浊间。

动摇增垢尘。

慷慨之远游。

整驾俟良辰。

轻举翔区外。

濯翼扶桑津。

徘徊戏灵岳。

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

变化忽若神。

恒娥进妙药。

毛羽翕光新。

一纵发开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