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阮籍与嵇康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嵇康阮籍论

论阮籍、嵇康的仕隐之心前言阮籍、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两大领袖,是正始时期最重要的两个文人,他们对当时及后世的思想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其生平活动和思想倾向都为历代学者所关注。
他们在对待出仕和归隐的问题上都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
阮、嵇这种心态的产生与他们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痕迹。
阮籍、嵇康的儒家思想在前人著述中,很多人都认为阮籍、嵇康身上的儒家思想痕迹不是很明显。
但是作为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阮、嵇二人,在他们的言行和著作中其实都透露着儒家那种积极入世和顺从儒家秩序的思想。
虽说在魏晋之际儒家文化那种大一统的格局被打破,但是根植于当时文人心中的儒家思想并没有真正被推翻,阮、嵇当然也没有例外。
先看阮籍,他出身于儒学之家,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受学于蔡邕。
有着这样的家庭出身和早期所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对他后来的思想有很深的影响。
阮籍就曾自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⑴可见他早年是十分爱好儒家经典的,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孔子弟子中的以德行见称的颜回和闵子骞。
在《乐论》中,阮籍就称赞礼乐有着教化作用,强调要维护儒家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认为“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从这可以看出阮籍把礼乐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平天下的高度,具有一种浓烈的顺从儒家秩序的情怀。
阮籍是一个怀有济世之志的文人。
据《晋书•阮籍传》:“(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
”由此可以看出,阮籍不仅有济世之志,而且眼界很高,抱负甚大,我们来看其《咏怀诗•三十八》、《咏怀诗•三十九》: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阮籍 ying (1)PPT课件

《咏怀诗》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 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此外还有 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
这些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及背景已难确考,一 般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之作,而是包括了平生 不同时期的作品,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总 题为“咏怀”。
6
❖ 《咏怀诗》全都是抒情述怀作品。
❖ 《文选》李善注引说:“嗣宗身仕乱朝,常 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 情测。” 指出了作诗不敢直言,常借比 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 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事,或写香草美人 寓写怀抱。
由此或可得其仿佛。史载诗人“善弹 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 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 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23
《洪生资制度》
解题:
阮籍的《咏怀诗》,解者常叹其旨意遥深、难以情测,但 这首诗却无论是语言还是旨归,都言近意明。它通过生动的描 绘,揭露了“洪生”虚伪的嘴脸,表明了自己对礼法之士厌恶 和憎恨的情感。
就这种意义上说“孤 鸿”、“翔鸟”确实有比兴 的意思,它们象征的是诗人 孤独和忧伤的自我形象
19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本诗主旨。点明主题,收
束全文,并与“夜中不能寐”一联 的隐忧相呼应。
20
思考: 诗人的忧思到底是什么?
21
阮籍的忧思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
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 故发此咏耳。”
《楚辞·九章·悲回风》说:
“鸟兽鸣以号群兮。”
古人很早就认为鸟兽的鸣
叫是“号群”(号,王逸
注是“呼唤”的“呼”之
意)
18
所以诗人听到了诗人和 翔鸟的鸣叫,很自然的想到 它们是“失群鸟”,正在呼 唤寻找同类。所以“孤鸿” 一联写的是眼前景。但在诗 人的笔下,一切景语没有不 关情的。作者正是以“孤 鸿”、“翔鸟”之号鸣来抒 发自己孤独悲伤的情怀。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嵇康、阮籍”材料与高考作文_课件ppt

•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 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 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 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 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 “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 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 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 【译文】阮籍本有剂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 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 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 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 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 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 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 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 从事中郎。主事官吏禀报说有儿子杀死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唉! 杀死父亲还可以,怎么能够杀死母亲呢!”满座文武官员都责怪他失 言。司马昭也质问道:“杀死父亲,是天下罪大恶极的事,你认为对 吗?”阮籍说:“禽兽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杀父,还属于禽兽 之类。杀母,则连禽兽都不如了。”众人对阮籍的观点都心悦诚服。
形象:
刚肠嫉恶、锋芒毕露、
遇事便发、“性烈而才隽” 具有豪迈不羁的侠义精神
生平事迹:
• 隐居百家岩,“七贤”醉酒放歌 • 拒绝官职,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 • 清高孤傲,得罪钟会 • 仗义执言,写下《与吕巽绝交书》
魏晋风骨“竹林七贤”之嵇康 PPT课件

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 之 不拘礼法
阮籍
阮籍,字嗣宗,他的父亲阮瑀是「建安 七子」之一,为曹操丞相府幕僚,阮籍 三岁丧父,由寡母抚育成人,家境不富, 但学习努力,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 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 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 还喜欢喝酒。 阮籍放诞言行主要表现于孝道及男女礼 节这两个范围。
他和与之神交的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阮 咸、王戎交往过密,
几个人放旷不羁,常于 竹林纵酒酣歌,世称
“竹林七贤”
不久,司马氏集团摧毁曹氏集团,独揽朝 政。嵇康坚决不顺从司马氏集团。为了免 遭迫害,便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态度,轻蔑 礼法,纵酒玩乐,放浪形骸。 与好友向秀,在树下,赤膊打铁。 他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放纵自己 。他披头 散发,“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沐不浴,不 大闷痒。”他酗酒如命,经常烂醉数日不 醒,他吟诵着前人的诗文至涕泪交零,他 甚至脱却衣物于山野间裸行 嵇康饮酒有度,但是服药却达到了痴迷的 程度。(饮酒有度、采药服散)
昔日的竹林挚友,如今已位极人臣的山涛写信来邀其 出山为仕,他再也无法忍耐,愤然挥毫写下了正气凛 然,名垂青史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在信中极力贬 损自己,并毫不客气地痛骂山涛,这恐怕是魏晋一时 最为耿介忠直且体现了魏晋风骨内核的文章,其价值 远比上百篇犬儒生产出的华骈美赋大得多。
其实,山涛为人亦是刚直不阿,王戎赞他“如璞玉浑 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在朝为吏部尚书时, 举荐的人“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他一方面不愿 见到他怀才放旷,终老山林,一方面顾念旧情,担心 嵇康终遭司马氏毒手,这才向朝廷大力举荐。可他太 不了解嵇康,他没注意到他的好友天性中的不安分因 子,他更不知道,他的一番好意竟然间接害死了嵇康。
魏晋风骨 “竹林七贤” 之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PPT课件

▪ 面对白色恐怖,一批头 脑清醒的士人远离政治,笑 傲林泉,高谈阔论,企图以 不跻身仕宦的方式来保全生 命,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
-
3
竹林七贤
▪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 ▪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
4
▪ 文学成就上,向秀的
▪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 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 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
18
阮籍诗的贡献
▪ 1.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
▪ 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 先河
▪ 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 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
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
24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 “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 视觉、感觉
-
25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咏怀》其一
阮籍
-
1
▪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太子曹芳即 位,年八岁,曹爽、司马懿掌文武大权,从此 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开始了尖锐的斗争。
▪ 在此期间,大量士人被杀,在极端黑暗恐 怖中的广大士人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其 文学创作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惧心态。
-
2
▪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 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 政。司马氏集团一方面高举 屠刀,一方面为笼络人心, 强调礼法,提倡忠孝。
“嵇康、阮籍”材料与高考作文PPT实用课件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 幸福: 三千太学生的拳拳之心没有挽留住嵇
康匆匆远行的脚步,或许,嵇康需要的 从来就不是他人的理解、支持或崇拜, 他甘愿用一己之躯守住魏晋文人的至情 至性,即使“采薇山阿,散发岩岫,咏 啸长吟,颐性养寿”的人生向往终不可 得,但“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曲 《广陵散》响绝千年,于嵇康,又何尝 不是一种幸福!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 心灵的选择: 花开不并百花从,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尝吹落北风中。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 执着信念: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面对山涛的举荐,钟会的进谗,嵇
康宁肯用生命来维护心中一方纯净的 领土,为信念敢于向强大的专制政权 递交一份《绝交书》,且临刑索弹, 神气不变,这是何等的勇气,非信念 无以至此乎!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 也不转过去一些。
——鲁迅
嵇康:“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嵇康、 阮籍” 材料与 高考作 文PPT实 用课件
嵇康在监狱中思绪万千,怀著复杂 的心情,写下了《幽愤诗》。嵇康未 料到自己会有杀身之祸,所以在诗的 结尾说,自己一旦脱离困境就将远离 尘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 我独醒。” “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 俗之尘埃乎?”
“嵇康、阮籍”材料与高考作文ppt课件

2. 以怪诞的行为回避出仕:
• 极度苦闷时驾车出游,途穷辙哭
•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以官为隐,出任东平,“判竹十余日, 一朝化清风。” • 求为步兵尉,为酒三百斛。 既有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态度和勇气, 而且又能以柔软通达的方式进行反抗, 为后代乱世文人提供了借鉴。
越努力越幸运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 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 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 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 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 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 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 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 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 心灵。
越努力越幸运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 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 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 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 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 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 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越努力越幸运
《 心在刃上选择 》
北京市 大兴八中
张鸿雁
越努力越幸运
身份: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
刘伶、王戎、阮咸
生活于魏晋时期,是曹操的 嫡亲孙女婿。
越努力越幸运
形象:
刚肠嫉恶、锋芒毕露、
遇事便发、“性烈而才隽” 具有豪迈不羁的侠义精神
越力越幸运
生平事迹:
• 隐居百家岩,“七贤”醉酒放歌 • 拒绝官职,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 • 清高孤傲,得罪钟会 • 仗义执言,写下《与吕巽绝交书》
越努力越幸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 我独醒。” “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 俗之尘埃乎?” ——屈原
魏晋风流人物PPT课件

17
淡薄宦情,冥于自然
代表人物:嵇康
嵇康始终不愿意出仕,他追求生活亲情, 清俭而精神闲适。
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 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 ,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 此憾之。
《与山巨源绝交书》
情趣高雅,风度超然
魏晋文人风度的表现
饮酒
服药
纵情山水
喜欢清谈 男女关系
3
魏晋文人个性
1.任诞放达与任情率真 2.以入俗为超俗 3.淡薄宦情,冥于自然 4.情趣高雅,风度超然
4
酒
酒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写照。最典型的便是 “竹林七贤”的好酒狂饮。
阮籍是其中最喜欢饮酒的名士之一。据《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 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政事 ,遂酣饮以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 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 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东晋有个 名士曾说:“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是很 到位的。可见魏晋名士饮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 脱精青神上的痛苦,保全性命。
衣
5
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也是一个极其狂放不羁者 ,从他所作《酒德颂》来看,酒无疑成为他生命 中的欢乐颂。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 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 诸君何为入我裈kūn中!”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中总是有酒,他专门写 有《饮酒》一组诗。 但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 陶渊明集序》中却指出:“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 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为迹焉。”他认为陶 渊明青诗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借酒以寄意。
9
西晋的士族文人石崇、潘 岳,东晋的文人王羲之、许询 、宋代的谢灵运,都有咏吟自 己庄园宅墅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声无哀乐
• 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 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其 所觉悟,唯哀而已,岂复知吹万不同而使自己哉?
• 声音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 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
• 夫五声有好丑,待物而成耳。至夫哀乐,自以事会 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 (《声无哀乐论》)
•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父曜,宛句令。涛早 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 不群。性好《庄》 《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 便为竹林之 交,著忘言之契。 (《晋书·山涛传》)
•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 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 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 岩下电。” (《晋书·王戎传》)
• 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故道不可逆,德不可忽也。 (《通易论》)
2.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 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 不违乎道者也。 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 达者,情不系于 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 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释私论》)
第十五讲:阮籍与嵇康
The Philosophy of Ruanji and Jikang
•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 氏人也。……籍容貌瑰 杰,志气宏放,傲然独 得,任性不羁,而喜怒 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 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 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尤好《庄》《老》。嗜 酒能啸,善弹琴。当其 得意, 忽忘形骸,时 人多谓之痴。……景元 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晋书·阮籍传》
•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 人也。 ……康早孤, 有奇才,远迈不群。身 长七尺八寸,美词气, 有风仪,而土木形骸, 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 凤姿,天质自然。恬静 寡欲,含垢匿瑕,宽简 有大量。学不师受,博 览无不该通,长 好 《老》《庄》。
——《晋书·嵇康传》
• 竹林七贤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声无哀乐
Have A Break!
二. 越名教而任自然
1. 阮籍的自然与名教思想
• 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目以为 美行不易之礼法,不亦过乎! (《大人先生传》)
• 故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 地为故;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地万物被其泽而万物 所以炽也。(同上)
• 咸字仲容。……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虽处世不 交人事,惟共亲知弦歌酣宴而已。与从子脩 特相善, 每以得意为欢。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 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 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 饮。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 (《晋书·阮咸传》)
•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也。清悟有远识,少为山 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庄 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 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 发明奇趣, 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 一时也。 (《晋书·向秀传》)
•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 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 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 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 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 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 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 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 曰:“死便埋我。”其遗形 骸如此。……伶跪祝曰: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 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兒之 言,慎不可听。” (《晋 书·刘伶传》)
四. 思考
• 谈谈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 • 论述与欧阳建
•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