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期末复习学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三) (2)

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分析«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科学内容1.明白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究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估量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能举例讲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明白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全章概述l.本章要求自然界中的一切差不多上由物质组成。
本章要紧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讲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究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差不多观点,同时将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究也是渐进的。
本章教材在出现物理知识的同时,将人类探究微观、宇宙的过程展现出来,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习物理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感受科学进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操,关心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差不多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究将永无止境。
本章教材的难点是对微观世界概念的建立,人类探究微观和探究宇宙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的过程。
本章教材中包含两条科学探究主线。
一是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进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要紧在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三节〝探究宇宙〞中表达。
另一个是以学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过程,要紧在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中表达。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复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3. 能够运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概念。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3. 常见物质的分类及例子。
教学活动:1.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学生自主学习,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分析常见物质的分类及例子。
巩固练习:1. 判断题: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a. 空气b. 水c. 糖水d. 氧气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分类。
a. 元素b. 化合物c. 混合物1. 氢气2. 硫酸3. 沙尘暴4. 食盐水第二章:复习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的三态教学目标:1. 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掌握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原因。
3. 能够运用分子动理论和物质三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原因。
3. 分子动理论和物质三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三态变化。
2. 小组讨论,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运用分子动理论和物质三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巩固练习:1. 判断题: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2. 简答题:解释为什么冰融化成水需要吸热。
第三章:复习物质的性质和鉴别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学会运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3. 能够运用物质的性质和鉴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物质鉴别的方法和技巧。
3. 物质的性质和鉴别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doc

E量工具天平.顷入水中:工具(量筒、水、细形状不<规则浮在水形状规则、工具: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z-Vi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牡)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l.OXICp千克。
lL=ldm3=10"3m3; lml=lcm3=103L=10 6m3o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P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P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P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P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不:P甲>。
乙6、测体积-- 量筒(量杯)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3(赤)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七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⑴原理:P=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flh;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简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flu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P= (mi-m2) /V9、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P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P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由物质组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一、中考考点:1.宇宙和微观世界 A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质量及其单位 A3.天平的调节及使用C定义:物体所含叫做质量;性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和的改变而改变。
单位:质量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测量: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A、把天平放在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让横梁平衡;C、把被测物体放在,用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的质量加上所对刻度值的质量。
4.密度 B5.用量筒测体积 C6.探究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C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性质: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2.7g/cm3= kg/m3。
计算: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其中m代表__________,主单位是_________;V代表_________,主单位是_________;ρ代表__________,主单位是__________。
测量:要测量物体的密度,须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用测量物体的体积,然后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7.水的密度A8.查密度表 C水的密度是,它的意义是。
9.水的反常膨胀 A水的密度在最大,在此温度以上,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在此温度以下,体积随温度二、基础过关:1.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
2.50t=kg 2.7g/cm3= kg/m3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480千克B.0.05吨C.8000克D.4.8×107千克4.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块冰渐渐熔化成水 B.一杯水不断地蒸发C.将一团橡皮泥捏成一个玩具 D.一段金属丝被烧红5.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密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同时跟体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6.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7.有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3:1 B.3:4 C.4:3 D.1:38.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石子的密度:(1)图6所示量筒,每小格代表的体积是_______,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__ ____。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详细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人教版《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详细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一、复习重点测量密度的基本原理及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二、复习内容1、密度有四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2、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
原理:ρ=m/V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1)测固体的密度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 1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v2,那么固体的体积v v v =-21(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
③用公式ρ=mv计算出物质密度。
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㈡、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
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如图1A所示,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v1,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v2,如图1B所示,则v v v=-21,③用公式ρ=mv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㈠原理:ρ=m/V㈡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锝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3、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ρ=m/v)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物质的分类及各种物质的性质。
3.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定义和特性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3.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定义、分类和微观结构。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和特性。
2.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及各种物质的性质。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
2.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及变化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3. 物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4. 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性质、变化类型及变化过程。
难点:物质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解: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4. 探究:分组讨论,分析物质变化的类型。
第三章:力的概念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3. 了解力的计量单位及力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特性2.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4. 力的换算:1N=1kg·m/s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特性及作用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1《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知识结构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宇宙和微观世界 3.固态.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 (1)原子核:(质子.中子)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分子----原子(2) 电子: 1.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属性) 质量 (m ) (2).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及换算:2.质量的测量:(固体.液体)3.天平的使用:(方法:两个放.调母看针.左物右砝)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特性)2.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千克/立方米(kg/m 3) 常用单位及换算: (4)水的密度为 它的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以凹形底部为准)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 天平---质量. 量筒---体积. (2) 液体---先总后剩.1.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水的反常膨胀: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已知. m. ρ求v2.密度的应用 (2)已知. V. ρ求m.(3)已知. V. m 求ρ.鉴别物质知识回顾1.宇宙是由 组成的, 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 组成的, 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构成。
3.物质通常以 、 或 的形式存在。
4.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物体的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它不随其 、 和 变化而变化。
5.天平是测量 的工具,使用天平的正确方法: (1)天平应放在 的桌面上;(2)把天平的游码移到标尺的 调节横梁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这时横梁 ;(3)把被测物体放在 里,用镊子向 里加减 ,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 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 。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它不随物质的 、 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种类物质的密度一般 。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了解原子核式模型,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了解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知道探究质量和体积关系的的实验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物质(固态或液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理解密度的定义及其公式,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能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包括能灵活地运用替代法和转换法测密度。
二、知识框架三、知识点回顾.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
.物体所含叫做质量。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还有,,。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不随物体的、、、和、的改变而改变。
.单位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为。
密度的基本单位是,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由计算不便测量的质量。
()由计算不便测量的体积。
()由ρ鉴别物质。
.在实验室里常用测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放在标尺左端的处;()调节衡量右端的,使指针指在的处。
调节的方法是偏移。
()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恢复平衡。
加砝码时先加质量的。
所测得物体的质量与之和。
.测密度的原理为:。
一、关于基本概念、仪器、规律(质量、密度、天平)的识记与辨别。
.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组成。
.下列各种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管内水银不变的量是().质量.密度.温度.体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 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下列物体中的质量约为2kg的是().两个鸡蛋.一只老母鸡.一头大绵羊.一张课桌.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大头针的质量约×()一只鸡的质量约()铁的密度为.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出一些.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莹莹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知识结构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宇宙和微观世界 3.固态.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 (1)原子核:(质子.中子)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分子----原子 (2) 电子:1.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属性) 质量 (m ) (2).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及换算:2.质量的测量:(固体.液体)3.天平的使用:(方法:两个放.调母看针.左物右砝)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特性) 2.密度 (2).公式:ρ=m/V.(3).单位:千克/立方米(kg/m 3) 常用单位及换算:(4)水的密度为 它的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以凹形底部为准)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 天平---质量. 量筒-体积. (2) 液体---先总后剩.1.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水的反常膨胀: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已知. m. ρ求v2.密度的应用 (2)已知. V. ρ求m.(3)已知. V. m 求ρ.鉴别物质知识回顾1.宇宙是由 组成的, 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 组成的, 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构成。
3.物质通常以 、 或 的形式存在。
4.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物体的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它不随其 、 和 变化而变化。
5.天平是测量 的工具,使用天平的正确方法:(1)天平应放在 的桌面上;(2)把天平的游码移到标尺的 调节横梁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这时横梁 ;(3)把被测物体放在 里,用镊子向 里加减 ,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 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 。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它不随物质的 、 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种类物质的密度一般 。
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 /m 3,它表示 ,将它切去一半后,剩余部分的体积 ,质量 ,密度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分析考点一:质量的概念、天平的正确使用 例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一张纸折叠起来,其质量变小了B. 桶里的水结成冰,其质量不变C. 宇航员漂浮在航天飞机中,其质量变小D. 1 kg 铁比1 kg 空气的质量大 例2: 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巧练:2.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2所示情况,他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2所示情况,他应 .考点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例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________,使横梁平衡;(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 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3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 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_______使天平平衡;(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 /m 3.跟踪巧练: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玻璃瓶、细线和适量的水,简易地测出牛奶的密度。
(1)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瓶质量m ;(2)将空瓶盛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1;(3)把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再盛满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2;由此可得:牛奶质量m = ;牛奶密度ρ= 。
方法提炼:常规测物质密度的原理ρ=m/V ,这是解题的出发点,采用“等效体积法”,借助于水的密度已知的特点,间接测出另一液体(如牛奶)的体积。
考点三:密度知识的应用例4: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400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50 cm3、12 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________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巧练: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33(1(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例5.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图 4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图4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kg 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 】A .一个乒乓球B .一只母鸡C .一张桌子D .一头牛 2.学习密度知识后,某同学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均分成两块后,质量减半,密度减半B .一桶油用去一半后,体积减半,密度减半C .一块铁加热后,体积不变,密度不变D .医用氧气瓶补充氧气后,瓶内氧气密度增加 3.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和最小刻度。
要一次较准确地量100 g 密度为0.8×1 0 kg /m 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A .500 mL ,1O mLB .250 mL ,5 mLC .100 mL ,2 mLD .50 m L ,2 mL 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00g 的水,则这个瓶子可以装下( ) A .100g 酱油 B .100g 汽油 C .100g 酒精 D .100g 煤油6.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 、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 .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 .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5、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A.a 物质的密度最大B.c 物质的密度最大C.b 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 3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把一块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8g 酒精,将该金属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A 、12gB 、10gC 、8gD 、6g二.填空题1、有游码的托盘天平,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忘了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是放在“0.2 g ”处,把天平调好后实验时按正常方法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右盘放了30 g 砝码,游码的读数为1.9 g ,这个物体的质量应为 kg 。
2、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___,体积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在能装1 kg 水的容器中,若能装0.9 kg 某种液体,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__kg /m 3。
三、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②铁的密度为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5、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处,调节天平右3图6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1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三.计算题1.一个表面是银的实心汤勺,质量为52.5 g,把它放到装有水的量筒中,水面由30 mL标记处升到35 mL标记处,问汤勺是否由纯银制成。
已知银的密度为10.5×10 kg3/m3。
2.用盐水选种,需配制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
现配制了5×10-3 m3的盐水,其质最为6 kg。
问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
求:(1)该瓶子的容积;(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ρ水=1.0×l03kg/m3,ρ油=0.9×l03kg/m3)图12A加水到标记 B.取出小石块 C.将水加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