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草船借箭》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16) 第 1页 共 4 页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导学案5.草船借箭【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我评价:☆ ☆ ☆)一、读拼音,写词语。

他d ù j ì( )小亮的才干,私自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军令状。

但小亮神机妙算,先他请来了c áo ( ) 老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二、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妒忌(y ǐ j ì) 幔(m àn w àn)子 都督(d ū d ōu) 丞(ch éng c éng)相 呐喊(n èi n à) 调(ti áo di ào)度三、根据课文填空。

一、课前预习五年级语文导学案(16) 第 2 页 共 4 页1.《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小组评价:☆☆☆)根据课前预习的要求,展示自己对本课的预习情况。

(小组评价:☆☆☆)一、读拼音,写词语。

d ù j ì c áo j ūn d ū d ū xing l ǔ ch í y án ch éng xi( )( )( )( )( )( ) m àn zi s ī z ì shu ǐ zh ài l éi g ǔ n à h ǎn zh ī yu án ( )( ) ( )( )( ) ( ) tu ī qu è di ào d ù j ūn l ìng zhu àng z ì y ǒu mi ào y òng sh én j ī mi ào su àn ( )( ) ( ) ( ) ( )二、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第5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5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教学过程任务一:单元导读,明确要素1.请学生自学单元导读页。

(1)读一读四句话,想一想:分别介绍了哪一部名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每一句话都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名著的特点,让我们明白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名著之旅。

(3)找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回顾迁移:大家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阅读名著的经验和方法?(学生自由交流)预设:(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需要第一遍泛读,大致了解这本名著的基本内容如作者基本情况、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人物和情节的关系、艺术风格等等。

这些基本的内容清楚后然后再慢慢读,可以细致的阅读和理解。

(2)把握情节。

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把握好基本情节,如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3)把握人物形象。

名著描写的人物不但形象性格鲜明丰富而且有层次感。

我们可以通过场景、人物语言对白、环境描写等多方面体会感知人物形象。

任务二:激趣导入,解题质疑【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

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或这部电视剧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指名回答学生自由交流)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板书:草船借箭)3.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预设:(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4)结果怎么样?4.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课件出示背景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时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课前准备
1.搜集三国中的人物的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阅读《三国演义》第42至第46回;搜集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练习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补充歇后语。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明确课题的意思。
2.复述故事时,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进行复述,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草船借箭》的视频或故事录音。
2.组织学生阅读原著中的相关部分。
1.课后观看《草船借箭》的视频。
2.学生课后阅读原著中的相关部分。
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原著中的相关部分,搜集与人物相关的故事,为人物制作名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5草船借箭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草船借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体验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
在课后,可以小组内举办一次故事会,讲一讲《三国演义》中自己喜欢的故事。
3.组织学生简介背景,了解文中的主要人物。
1.观看多媒体课件,补充歇后语。诸葛亮焚香弹琴——(临危不乱);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2.齐读课题,明确“草船借箭”指的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课时导学案

《草船借箭》课时导学案

《草船借箭》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妒、忌、曹、督、甘、鲁、延、幔、私、寨、擂、呐、援”等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体会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视频片段,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吗?(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妒忌、都督、神机妙算”等。

(三)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再读课文,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他是怎样草船借箭的?结果如何?4、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5、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引导学生从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和刁难,以及诸葛亮的处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2)诸葛亮是怎样草船借箭的?①引导学生从诸葛亮借箭前的准备、借箭时的安排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重点分析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他的神机妙算。

例如:“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表现了诸葛亮胸有成竹。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通过时间的推移,突出了诸葛亮的沉着冷静和足智多谋。

(3)结果如何?引导学生从曹操的反应、诸葛亮的收获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学情分析该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我班组织了读名著活动,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开始,同学们都在读四大名著,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四大名著的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名著,品读经典。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19草船借箭。

读题。

3、明确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看学案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2【讲授】二、通读课文,把握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检查交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总结: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事情发展顺序。

为学习下文作铺垫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1)活动3【讲授】三、精读课文,品读人物性格特点。

1、故事中有多处人物对话描写,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品味、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并小组讨论,每组抓住一个人物全班交流。

教学设想:学生从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

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顾全大局。

周瑜的嫉贤妒能和险恶用心;从曹操的话中体会他生性多疑。

从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鲁肃的忠厚老实和信守承诺。

追问:诸葛亮与鲁肃对话中,PPT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它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以造箭为名陷害他,诸葛亮识破诡计,运用计谋,从敌人那里借来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养成了较好的预习习惯,第一课时中已对文章热熔和人物特点有了具体的了解,已完成课后练习题,因此熟读课文后,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习作训练将作为本课重点。

[设计理念]注重教授抓住人物特点,分析人物性格的读后感写作方法,尊重学生感受和个性选择,培养学生的短时习作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合理见解。

[教学目标]1.能抓住细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提高学生的课堂习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体会人物。

1.三分天下,烽火硝烟,多少豪杰令后人赞叹;一部演义,嬉笑怒骂,无数英雄随你我评说。

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画,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段故事吗?出示课题《草船借箭》。

2.默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看来同学们对本课印象深刻,那就让我们回到文中,回顾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借造箭为名除掉他,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利用自己的神机妙算从敌人曹操那儿借了十万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

)3.文章中斗智斗勇的主要人物是谁?(诸葛亮和周瑜)诸葛亮何等人也?(神机妙算有胆有识)周瑜何等人也?(嫉贤妒能)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这样的人?(找出文中的依据)(二)习作。

1.三国人物风貌大家已经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记录下你对他们的印象和认识,好吗?(出示写作要求)2.指读要求,其他人跟读。

3.对于习作的要求,你能否为大家的写作做以解读?(第一部分要简写;第二部分要抓住一个人的一个特点,点到即止;第三部分要细写,抓住具体字、词、句来分析;第四部分应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谈。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2、体会文章中人物的特点,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形象。

2、难点(1)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知识链接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那个英雄辈出、战乱频繁的时代。

2、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了解故事的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局势和人物关系。

(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思考: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2)在文中画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

2、合作交流(1)小组内交流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互相补充完善。

(2)小组讨论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

3、展示汇报(1)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小组代表展示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理解和分析。

4、深入探究(1)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2)诸葛亮为什么要让船一字摆开?(3)曹操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5、总结归纳(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分别是怎样的人?(2)总结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诸葛亮,借箭归来后,你会怎样跟将士们讲述这次经历?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如《空城计》《赤壁之战》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和谋略。

(四)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都督()幔子()弓弩()丞相()2、解释下列词语。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第一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第一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体验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

学习过程活动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3.思考: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是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箭没有?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活动三:品读句子,多元感悟自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

(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的对话内容,揣摩人物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

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的情感变化,探究人物特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读第六至九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

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出示课件)(1)雾的作用。

(2)船的作用。

(3)曹操多疑之心。

(4)士兵的作用。

(5)风水的作用。

达标测评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鲁肃不像周瑜dùjì()诸葛亮,他没有tuīquè()诸葛亮的委托,sīzì()diào dù()水军,随诸葛亮到敌军shuǐzhài()借箭。

二、找朋友。

(写近义词)推却——( ) 迟延——( ) 疑惑——( ) 委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19.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
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等词语。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
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悟人物形象。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学时:
2学时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是以东汉末
年(距今1700多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当时曹操,
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
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
广泛的社会生活。《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容改写的。当
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
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不懂的生字词

2.我知道课文选自那部小说?对这部小说有哪些了解?
3.我能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
独学方法:
对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争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向他人请
教。
独学检测:
1.我会填
十万( )箭 一千( )草把子 二十( )船
六千( )弓弩手 一( )快艇 一( )扁舟
2.我知道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有关情节改编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 ),( )、( )、( )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 ),又派兵进攻( ),于是,( )和( )
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过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读一读:
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探听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
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委托 疑惑 弓弩手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2.秀一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4.小组评价:(给对子独学打 )
三、交流、探究、合作
1.我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妒忌 的才干
经过:周瑜假借 为由,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十万支箭,以此
陷害 。诸葛亮用妙计向 借箭。
结果:十万支箭 天交付, 自叹不如。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3.教师小结。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我会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习过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一、探究交流

1.我知道“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人物对比,感受人物特点
我认为周瑜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3.我能用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最好能用上四字词语)说说故事中人物性格
特点。
诸葛亮:
曹操:
周瑜:
鲁肃:
4.在组内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自我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诸( ) 虚( ) 妙( ) 援( ) 惩( )
都( ) 虑( ) 沙( ) 暖( ) 征( )
著( ) 虎( ) 炒( ) 缓( ) 证( )
2.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dū dū yán shēn shuǐ zhài léi gǔ
( ) ( ) ( ) ( ) ( )
nà hǎn zhī yuán chéng xiàng cáo cāo
( ) ( ) ( ) ( )
3.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陈述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三、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
四、课外拓展
1.复述课文,向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2.说说自己喜欢《三国演义》那个人物,把喜欢的原因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走进那大江东去,英雄风流的年代,感受古典名著
的魅力。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六、学文图解
草船借箭
知天文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晓地理
识人心
周 瑜 妒 忌 自叹不如
教后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