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初一地理第九章说课稿之《巴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人教版初一地理第九章说课稿之《巴西》
学生们在享受学期的同时,也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
为大家提供了初一地理第九章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
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巴西

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巴西一、背景介绍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领土面积为全球第五。
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但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巴西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
二、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西与乌拉圭、阿根廷和巴拉圭接壤,南与玻利维亚、秘鲁和哥伦比亚毗邻,东邻大西洋。
巴西跨越南北半球,其境内有南美洲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和其中的亚马逊雨林。
三、地形地貌巴西的地形主要是由高原、山脉、河谷组成。
南与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山脉地带,而北部则是广阔的低地和平原。
亚马逊河流域地貌多样,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泥地和雨林。
贯穿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向东延伸至巴西境内形成了巴西高原,海拔高度在750-1200米之间。
四、气候巴西气候分区明显,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巴西的气候大部分属于热带或副热带气候,基本上没有冬天的感觉,而较为明显的是雨季和旱季。
在热带干草原气候下,巴西沿岸地区的雨季是从11月到次年4月,而在内陆其雨季则是从12月到2月。
五、经济巴西是世界经济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巴西的农业以咖啡、糖和大豆等农产品为主,工业则以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石油开采和化工生产等为主。
此外,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和第二大的生物燃料生产国。
六、文化和历史巴西的文化和历史非常丰富多彩,由原住民、西班牙、非洲等多种因素混杂而成。
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狂欢节,每年在巴西举行,是一项集合音乐、舞蹈和游行等多种元素的盛大庆典。
此外,巴西还有许多世界遗产、美食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七、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各国的发展情况。
《巴西》说课稿

《巴西》说课稿引言概述: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体育文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巴西这个国家。
一、地理位置1.1 位于南美洲东北部,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国家接壤。
1.2 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亚马逊雨林、巴西高原、南部大草原等自然景观。
1.3 气候分布广泛,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则属于亚热带气候。
二、历史文化2.1 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时期的遗产,葡萄牙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
2.2 巴西文化融合了欧洲、非洲和美洲原住民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2.3 巴西音乐、舞蹈和节日活动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著名的桑巴舞和狂欢节。
三、经济发展3.1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橙子出口国,也是重要的农业国家。
3.2 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铝土矿、锰矿等。
3.3 巴西的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石油开采是其重要的产业。
四、旅游资源4.1 亚马逊雨林是巴西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可以探索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4.2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旅游热点,拥有美丽的海滩、著名的基督像和独特的山脉风光。
4.3 巴西还有其他许多吸引游客的地方,如伊瓜苏瀑布、巴西高原和巴西北部的沙丘。
五、体育文化5.1 巴西是足球的热门国家,拥有众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和世界知名的足球俱乐部。
5.2 巴西曾多次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足球文化在巴西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5.3 此外,巴西还有其他流行的体育项目,如排球、篮球和赛车运动。
总结: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热衷的体育文化。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巴西这个国家的魅力和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这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一个深入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巴西这个国家,学生可能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对于巴西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巴西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巴西的知识,互相学习和交流。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探究,如巴西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5.课堂讲解:教师对巴西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2节“巴西”是本册书中关于南美洲的一个重点国家介绍。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南美洲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巴西作为一个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丰富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特点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巴西的足球文化、热带雨林等特色内容可能比较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种族问题和足球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巴西的地理特点和风情。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巴西的足球文化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巴西地理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种族问题和足球文化等深入话题,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巴西》说课稿

《巴西》说课稿
一、课程介绍
巴西,南美洲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本课程将带您领略巴西的魅力,从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度。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巴西的历史发展脉络巴西的文化特色和传统巴西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巴西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能够:
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熟悉巴西的文化、艺术、风俗和传统;掌握巴西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巴西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挑战;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等。
教学内容将涉及巴西的各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您对巴西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讲授:通过系统的讲解,使您对巴西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事件有所了解。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您深入了解巴西的发展历程和社会问题。
小组讨论:鼓励您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引导您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加深对巴西的了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巴西的文化、经济和社会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您对巴西的认知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导入阶段:通过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带您初步了解巴西的魅力;讲授阶段:系统讲解巴西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阶段: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巴西的文化、经济和社会问题;小组讨论阶段:鼓励您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巴西说课稿

世界足球王国——巴西的说课一、说教材1.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
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②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有关巴西的一些地理资料,在课堂中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采取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4.教学重难点:巴西的地理特征与自然环境。
二、说教学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的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分配比例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
”本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意在使学生经历探索、体验成功,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整堂课学为主,教为辅,通过自主学习、多媒体演示、活动探究、归纳推导等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四、说学法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并能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思考解决问题,初一学生求知欲强,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课件1:滚动播放巴西足球、狂欢节的画面,并配以欢快的桑巴舞曲,屏幕的左右上角分别为巴西国旗和国徽的图案。
由课件1引入新课。
2、了解巴西概况出现南美洲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图。
3、创设情境释疑①多媒体播放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两地,看完图片后,让学生结合书中内容,小组里自由解说图片,推选优秀的解说员再次结合图片介绍这两个地方的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距离深入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巴经贸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对国际友好合作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法、说教材、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说出巴西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种族、文化、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2、地位与作用
《巴西》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
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习本节内容就能了解拉丁美洲。
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方法。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概况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3)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角色扮演、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角色扮演、图片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和保护。
3)利用视频、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巴西多元化的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激发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方法。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巴西的首都;巴西多元化的文化及人种构成特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和保护。
2)、教学难点
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切,在知识接受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
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采用一些激趣的方法,如:创设情境、多举例、多以图片展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景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学习新知,激发学习欲望与兴趣。
2、角色扮演法
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更能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3、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三、说学法
观思议展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神奇的国家去旅行,哪个国家呢?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播放一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含有巴西首都、巴西文化及热带雨林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对巴西有个初步印象,同时自然导出本节课题
2、行前准备—巴西自然环境
行前准备
我们要带哪些物品呢?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从生活体验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同时自然引出下面对巴西自然环境的学习。
)
在学习巴西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巴西的气候类型,然后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行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如:凉爽的衣物、防晒的生活用品、防蚊虫的药品等。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全篇教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
3、第一天—走进新都】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这部分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对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产生形象而感性的认识。
4、第二天—感受文化
这部分教学用大量精美的图片、视频,向学生展示巴西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使学生对巴西文化产生感性而鲜明的认识,同时体现美乐课堂,营造轻松、愉悦、具有亲和力的学习氛围。
然后小组内角色分工,扮演布卡一家,由布卡一家分析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活泼爱动,参与热情高,创新能力强。
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
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
5、第三天—丛林探险
这部分教学通过大量唯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魅力和作用,
同时又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震惊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产生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1、感性材料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破坏对比鲜明,强烈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
然后思考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以及分析热带雨林破坏后产生的问题合作探究:
全民大会:拯救“地球之肺"
议题之一:各方代表(当地农民、开发商、经济官员和环保官员)发言,从自身角度出发,各抒己见。
阐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现状,了解破坏的原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设计: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当地农民、开发商、经济官员和环保官员,分角色发言。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感性材料。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议题之二: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雨林的砍伐要与人工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雨林开发方式;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对非法砍伐破坏森林者,处以严厉处罚;
控制人口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使公民认识到雨林破坏的严重后果与保护雨林的意义,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建立环保基金,使管理者从中受益。
国家均衡各方利益,谋求经济多种发展途径。
(设计意图: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学习巴西位置、地形、气候。
了解巴西独特的文化,理解人种构成特点亚马孙热带雨林作用、破坏、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