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糖实验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概述还原糖是一类具有还原性的糖类物质,它们能够将还原剂还原成相应的醇。
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于鉴定还原糖的试剂,通过与还原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深红色沉淀来进行鉴定。
本文将介绍斐林试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鉴定还原糖的步骤。
斐林试剂的制备方法材料:•斐林试剂A:0.5%苯腈甲醇溶液•斐林试剂B:40%次氯酸钠溶液•斐林试剂C:20%三氯乙酸溶液•斐林试剂D:5%硫酸溶液步骤:1.取0.5克苯腈加入100毫升甲醇中,搅拌溶解得到斐林试剂A。
2.将40克次氯酸钠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得到斐林试剂B。
3.取20克三氯乙酸加入到100毫升水中,得到斐林试剂C。
4.取5克硫酸加入到100毫升水中,得到斐林试剂D。
5.将制备好的斐林试剂A、斐林试剂B、斐林试剂C、斐林试剂D按照1:1:1:1的体积比例混合,得到斐林试剂。
鉴定还原糖的步骤步骤1:制备样品溶液将待测的还原糖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步骤2:加入斐林试剂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充分混合。
步骤3:观察反应结果观察反应体系中是否出现深红色沉淀。
如果出现深红色沉淀,则说明样品中存在还原糖。
步骤4:对照实验同时进行对照实验,不加入还原糖样品,其他步骤与待测样品相同,用以确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1.使用斐林试剂时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其蒸气。
2.实验器材应干净无杂质,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需严格按照步骤操作,避免误差的发生。
结论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鉴定还原糖的试剂,通过与还原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深红色沉淀来进行鉴定。
制备斐林试剂需将斐林试剂A、斐林试剂B、斐林试剂C、斐林试剂D按照1:1:1:1的体积比例混合。
通过对样品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并观察是否产生深红色沉淀,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并且进行对照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还原糖的检验方法和具体步骤

还原糖的检验方法和具体步骤如下:
1. 检验方法:使用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首先观察试剂的颜色变化,然后加入待测样品,将试管放入水浴加热的烧杯中。
2. 具体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2ml待测样品溶液。
(2)向试管中加入5滴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
(3)将试管放入水浴加热的烧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如果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或蓝色沉淀,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
这是因为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主要用于检测还原性糖,如葡萄糖,而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会与组织中的蛋白质生成砖红色沉淀。
此外,斐林试剂还可以与醛基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还原糖需要待测样品中的还原糖与试剂发生反应,因此需要确保待测样品溶液是新鲜的、未被污染的。
此外,检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等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还原糖是指能够还原铜离子的糖类物质,通常用来测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在食品和生物样品中的含量。
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费林试剂法、硫酸铜比色法、硼酸硫酸铜比色法等。
本文将介绍硫酸铜比色法和硼酸硫酸铜比色法两种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硫酸铜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
2. 配制硫酸铜溶液,取一定容量的硫酸铜溶液,通常浓度为0.1mol/L。
3. 反应,将样品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加热至沸腾,使得还原糖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铜沉淀。
4. 沉淀析出,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沉淀析出。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硼酸硫酸铜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
2. 配制硼酸硫酸铜试剂,将一定量的硼酸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制备硼酸硫酸铜试剂。
3. 反应,将样品溶液与硼酸硫酸铜试剂混合,加热至沸腾,使得还原糖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蓝色的氧化铜沉淀。
4. 沉淀析出,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沉淀析出。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以上两种方法均是通过还原糖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再通过比色法测定沉淀的吸光度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试剂的配制、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仪器的使用等细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硫酸铜比色法和硼酸硫酸铜比色法是常用的测定还原糖的方法,通过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再通过比色法测定沉淀的吸光度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法步骤进行操作,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了解还原糖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
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能与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Cu2+还原为Cu+,同时还原糖被氧化为酸。
通过测定还原糖溶液对氧化铜的还原作用,可以确定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1. 分光光度计。
2. 玻璃烧杯。
3. 还原糖试剂。
4. 氢氧化钠溶液。
5. 硫酸铜溶液。
6. 蒸馏水。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还原糖溶液放入玻璃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混合均匀。
3. 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再次混合均匀。
4. 将混合溶液放入水浴中加热,使其发生反应。
5.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
6.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吸光度,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到还原糖的含量为Xg/L。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并且得到了还原糖的含量。
还原糖在食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还原糖的性质和用途,为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
2.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玻璃器皿,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还原糖的含量,掌握了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还原糖的性质和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利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_国标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1)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同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1)滴定管(2)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3)真空泵(4)水浴锅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
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
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还原糖的测定

第二法直接滴定法5 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6 试剂6.1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6.2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 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6.3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6.4 10.6%亚铁氰化钾溶液。
6.5 盐酸。
6.6 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1.000g经过98~100℃干燥至恒量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葡萄糖。
7 操作方法7.1 样品处理:按4.1操作,但将各项中“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4ml 1N氢氧化钠溶液”改成“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及5ml 10.6%亚铁氰化钾溶液”,其余操作相同。
7.2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 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ml葡萄糖标准溶液,控制在2min 内加热至沸,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同时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10ml(甲、乙液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
7.3 样品溶液预测: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体积。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还原糖

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
基和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
都具有还原性。
还原糖种类: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性糖
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他们都可以
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的中还原糖含量
1. 实验原理
升相当于1.0mg葡萄糖。
3. 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称取约5.00g试样,置于 250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混匀,慢慢加 入5 mL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氰化钾溶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水至刻度,混匀,沉淀,静置30min,用干
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备用。
(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碱性洒石酸 铜甲乙液各5.0mL,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 10mL,加入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mL葡 萄糖标准溶液,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热
以不能误解为还原糖=葡萄糖或其他糖。但
如果已知样品中只含有某一种糖,如乳制品
中的乳糖,则可以认为还原糖=某糖。
(2)滴定过程不要离开热源,使溶液保持沸 腾,让上升的蒸汽阻止空气侵入溶液。 (3)在碱性酒石酸铜试剂中加入少量亚铁氰 化钾,可使反应生成的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与
亚铁氰化钾发生络合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
、滴定消耗的体积均应保持一致,以减少误
差。并将滴定所需体积的大部分先加入碱性
酒石酸铜试剂中共沸,使其充分反应,仅留1
mL左右作为滴定终点的判断。
4. 结果计算
F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V × m× 1000 250
× 100
式中: m—样品质量,g
还原糖测定的原理

还原糖测定的原理还原糖是指能够还原其他物质的糖类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在食品加工、医药生产等领域,对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还原糖测定的原理及其常用方法。
一、原理。
还原糖的测定原理是利用还原糖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为相应的还原产物,而还原糖则被氧化为酸。
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铜、费林试剂等。
以硝酸铜法为例,其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 2Cu2+ + 4OH→ Cu2O↓ + H2O + 2CH3COOH。
根据反应中生成的氧化铜沉淀的重量,可以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二、硝酸铜法测定。
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加入硝酸铜溶液中,加热至沸腾,使还原糖与硝酸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沉淀。
2. 沉淀收集,将生成的氧化铜沉淀过滤、洗涤、干燥至恒定质量。
3. 计算含量,根据氧化铜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三、费林试剂法测定。
费林试剂法是利用费林试剂与还原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显色反应,根据显色深浅来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其原理是还原糖在酸性条件下与费林试剂反应生成蓝色产物,显色深浅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
四、光度法测定。
光度法是利用还原糖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显色产物,通过测定产物的吸光度来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常用的显色产物有甲基橙、菲罗啉等,通过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五、总结。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特性、实验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准确操作,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对还原糖测定原理及常用方法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还原糖的测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灵活、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清液呈紫色。
蛋清液中含有蛋白质。
9
花生是比较理 想的实验材料 我们选用花生
50%的酒精、苏 丹Ⅲ、清水
显微镜、镊子、毛 笔、吸水纸、刀片、源自载玻片、盖玻片、 培养皿选材
切片
制片
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
花生种子细胞中含有脂肪。
15
实验三: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络合物
试管架、试管、吸管
蛋清稀释液
双缩脲试剂A液、 双缩脲试剂B液、 量筒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非还原性糖: 蔗糖、淀粉等
0.1g/ml的氢 氧化钠溶液
+
0.05g/ml的 硫酸铜溶液
→
2
甲液
乙液
苹果和梨是比 较理想的实验 材料。(含糖 量高,白色或 近于白色)
3
苹果、研钵、小刀
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 乙液、二氧化硅
火柴、酒精灯、三脚架、 石棉网、烧杯 量筒、试管架、吸管、试 管夹、试管、滴管
漏斗、纱布
4
制备组织样液
加入斐林试剂 (甲液,乙液 等量等量混合。 现配现用)
5
水浴加热
显色反应
6
溶液的颜色从蓝色变成砖红色。
苹果中含有还原性的糖。
7
实验二:脂肪的鉴定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红色
取少量脂肪样液,加 入苏丹Ⅲ,震荡,可
看到溶液呈了橘黄
色,本实验我们用
苏丹Ⅲ做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