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密度》之特殊方法测密度(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密度》之特殊方法测密度(含答案)

特殊方法测密度1.张磊同学在河边捡到一精美小石块,他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学校借来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用这些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的表达式.【答案】答:测量步骤:①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石块的重力G②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细线对小石块的拉力F小石块的质量为m=G g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小石块的体积为V=V排=F浮ρ水g=G−Fρ水g小石块的密度为ρ=mV=GgG−Fρ水g=GG−F⋅ρ水2.在“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细线、石块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他们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石块的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小明把这一情况及时回报给老师,老师给他们组拿来了烧杯,小明他们组的同学感到很困惑。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他们组设计一个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3.(2)写出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答案】解:方法一: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二⑤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至至烧杯中的水面降至标记一处,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则石块的密度ρ=mV方法二: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一⑤用量筒取出适量的水,体积为V1,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至标记二处,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则石块的体积V=V1−V2则石块的密度ρ=m V=mV1−V2方法三: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1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二,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2则石块的体积V =m 2−m 1ρ水 石块的密度ρ=m V =m m 2−m 1ρ水=m m 2−m 1⋅ρ水方法四: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1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悬在水中,(不碰容器底和侧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 2则石块的体积V =m 2−m 1ρ水 石块的密度ρ=m V =m m 2−m 1ρ水=mm 2−m 1⋅ρ水;4. 请你用:细线、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烧杯、盐水、水(密度为ρ0)、小石块等给定的器材,测定盐水的密度5.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盐水的密度ρ= ______ .【解析】解: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小石块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分别写出关系式,解出盐水的密度步骤: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小石块的重力,记为G②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使小石块不接触烧杯壁、烧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1③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盐水中,使小石块不接触烧杯壁、烧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2盐水密度表达式为ρ盐水=G−F2G−F 1ρ水6. 小芳在弟弟的玩具中找到了一块小积木,小积木表面涂有防水漆(体积可忽略),她将积木投入水中,发现积木处于漂浮状态,于是她非常想测出这块小积木的密度,老师给她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大量筒一个,细线(体积可忽略)、体积跟小积木差不多的圆柱体铁块一个,细长钢针一个,还有足量的水,请帮她完成实验。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密度的测量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密度的测量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物质密度的测量【知识积累】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小石块,细线3、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轻轻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为V2;(4)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V2—V1;(5)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Vm=22VVm-注: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都与测量小石块密度步骤相同。

实验二:测量塑料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塑料块,针3、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为m;(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为V1;(3)将塑料块放进量筒里的水中,并用针尖将塑料块全部压入水中,读出此时塑料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4)计算塑料块的体积为V=V2—V1;(5)塑料块的密度为ρ塑料块=Vm=12VVm-注: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都与测量塑料块密度步骤相同。

实验三: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3、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将烧杯中的盐水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1(3)计算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m—m1(4)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5)计算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Vm=Vmm1注: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都与测量盐水密度步骤相同。

【典型习题】1、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密度中考实验题总结

密度中考实验题总结

- - 考试资料.密度实验方案设计归纳总结一、常规法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1.天平、砝码和量筒都给的实验例1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4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kg/m 3。

2.给天平、砝码,不给量筒的实验例1.小红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小红利用一架托盘天平、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她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红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3)________,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的总示数为m 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 ρ石的表达式为:ρ石=2 小红同学利用天平、烧杯、细线和水测量一块小金属块的密度,小红的实验步骤没有写完整,请你帮助小红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3分)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 1;(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m 2;(3)__________________,在右盘中添加砝码m 3,使天平重新平衡;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ρ金= ___________。

丙图14甲 乙50g23.课外活动时,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21所示的方法测定一块矿石的密度。

请你根据图景填写下表,跟同学们一起完成实验。

(g=10N/kg)二、常规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天平、砝码和量筒都给,用悬锤法或针压法。

例1.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蜡块,小红想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蜡块、铁块来测量它的密度。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整理)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整理)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一、天平量筒法1、常规法实验原理:ρ= m/v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推导及表达式:m 排水=m1+m2-m3V 石=V 排水 =(m1+m2-m3)/ρ水ρ石=m 1/V 石 =m 1ρ水/(m1+m2-m3)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 、石块 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石=m3-m1V 石=V 排=(m2-m1)/ρ水∴ρ石=m 石/V 石 =(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12v v m-=V m =ρ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4、 等质量法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13-2 教材重点实验(力学)(教师版含解析)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13-2  教材重点实验(力学)(教师版含解析)

题型13-2 教材重点实验(力学)实验1 测量固体的密度1.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小石块和小瓷杯的密度:(1)测小石块的密度①天平放置于__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水平平衡;②用此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绑好小石块,缓慢放入水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③若考虑小石块放在水中时会吸水,则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测小瓷杯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 1,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 2;最后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损失),液面刻度为V 3.则小瓷杯密度的表达式ρ杯=________________(用V 1、V 2、V 3 和ρ水表示).实验完毕后发现小瓷杯内的水未倒干净,则所测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①水平 右 ②17.4 3.48×103 ③偏大 (2)V 3-V 1V 2-V 1ρ水 不变 2. 小华在测量某种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所用的三个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质量为________g .图丙所示是测量金属块体积的过程,测得金属块体积为________cm 3.该金属块密度为________g/cm 3.【答案】(1)左 (2) 82.2 30 2.74【解析】(1)图片信息提取: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天平左盘偏高.天平左盘偏高,就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天平读数:砝码总质量是50 g +20 g +10 g =80 g ,游码的分度值是0.2 g 、示数是2.2 g ,故金属块的质量是80 g +2.2 g =82.2 g .量筒读数:图中量程的量程是100 mL 、分度值是2 mL ,水的体积是50 mL 、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是80 mL.金属块的体积是80 mL -50 mL=30 mL =30 cm 3,所以金属块的密度是ρ=m V =82.2 g 30 cm3=2.74 g/cm 3. 3. 学校创新实验小组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________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烧杯和水的质量,然后用________往天平的右盘____________(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3)如图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 g ,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m 3.(ρ水= 1.0×103 kg/m 3)(4)如图丙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 g ,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答案】 (1)零刻度线 (2)镊子 从大到小 124 (3)2×10-5 (4)2.5×1034. 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如图乙;③将烧杯中20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毫升,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 (1)3.2 (2)不变【解析】(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 =V 排水=20 cm 3,因为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空桶的重力与金属块的重力之和,而小空桶浮在水面上时水未溢出,所以,小空桶和金属块排开V ′排水=20 mL +44 mL =64 mL =64 cm 3时的浮力即为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所以,金属块的重力:G =F 浮=ρ水gV ′排水=1×103 kg/m 3×10 N/kg×64×10-6 m 3=0.64 N ,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F 浮=0.64 N ,金属块的质量:m =G g =0.64 N 10 N/kg=0.064 kg ,则被测金属块的密度:ρ=m V =0.064 kg 20×10-6 m 3=3.2×103 kg/m 3=3.2 g/cm 3;(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一定,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相当于减少了小空桶排开水的重力,增加了小空桶和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而且其减少量等于增加量,故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则其重力、质量不变,所以根据ρ=m V可知,测出的金属块密度不变.5. 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40 cm3;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60 cm3,则小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4)小物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如图丙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为20 cm3.②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为35 cm3.③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上升至V3为40 cm3.由以上测量数据可知:物块的质量m=______g.物块的体积V=________cm3.物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答案】(1)水平右(2)16.2(3)20(4)0.81(5)15200.756. 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20 g;(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得质量为22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答案】(1)水平台右(2)64(4)88×103【解析】(1)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零后,如果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质量为60 g+4 g=64g;(4)当工艺品浸没在水中时,天平盘增加的质量为228 g-220 g=8 g,工艺品的体积V=V排=m水ρ水=8 g1 g/cm3=8 cm3,工艺品的密度为ρ=mV=64 g8 cm3=8 g/cm3=8×103 kg/m3.7. 小亮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亮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小亮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后,调节天平时的操作如图甲所示,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放了10 g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②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③用细线(体积忽略不计)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④取出塑料球,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戊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1)若在测量塑料球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图示,将下表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塑料球的质水的体积水、铁块和塑料水和铁块的塑料球的体塑料球的密量m/g V1 /cm3球的总体积V2 /cm3总体积V3/cm3积V/cm3度ρ/(g·cm-3)20 46(3)小亮同学认为去掉天平也能测出塑料球的密度,他在实验②③④的基础上,只在实验④之后将塑料球擦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面静止时,读出量筒的示数V4.塑料球密度表达式为ρ球=____________.(用测量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答案】①游码未归零(1)取下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11.226200.56(3)放入装有小铁块的量筒中ρ水(V4-V3)V2-V3实验2测量液体的密度8. 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1)小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小聪对小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由于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__________________,使测量的密度偏______.(2)小聪和小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123.8 g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甲所示③测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聪和小雨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牛奶的密度g/cm3123.8【答案】(1)在烧杯内壁会残留牛奶大(2)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牛奶的密度g/cm3123.8 62.0 61.8 60.0 1.03【解析】(1)由于烧杯内壁粘有牛奶,因为质量是真实值,体积V 变小,由密度公式ρ=m V可知,导致所测牛奶密度偏大;(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为m 2=50 g +10 g +2 g =62 g ,所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 =m 1-m 2=123.8 g -62 g =61.8 g ,由图甲可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60cm 3,所以牛奶的密度为:ρ=m V =61.8 g 60 cm 3=1.03 g/cm 3. 9. 物理实验课上,某小组配制了一杯盐水,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这杯盐水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盐水的总质量为275 g.(3)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 3.(4)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的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3.(5)做完该实验后,组内的同学又想到了一个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他向老师借来了已知体积为V 的金属块,还有细线,借助天平(有砝码)测出了盐水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把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置于天平托盘中,用细线拴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在盐水中(不碰触烧杯底部和侧壁,烧杯中无盐水溢出),用天平测出质量m 1;②从天平上取下烧杯,将金属块从烧杯中取出,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m 2; ③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④测出盐水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游码 (3)60 (4)1.05×103 (5)②盐水及烧杯的总质量 ③m 1-m 2V④偏大 取出金属块时沾有盐水,使m 2偏小,则所测密度值偏大10. 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 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 ,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右 (3)m 1-m 0 (4)ρ=m 1-m 0V(5)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 0;②将烧杯装满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 1;③将水倒干净,将烧杯装满豆浆,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记为m 2 ρ浆=m 2-m 0m 1-m 0·ρ水 【解析】(1)天平使用前必须调节平衡.调节步骤是: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图中的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横梁水平位置平衡;(3)豆浆的质量等于总质量m 1与烧杯的质量m 0之差,即豆浆质量为m 1-m 0;(4)豆浆的密度可直接利用公式ρ=m V 进行计算,即豆浆的密度为ρ=m 1-m 0V;(5)由于器材中缺少了量筒,所以豆浆的体积需采用等体积法进行间接测量,即必须将豆浆和水装满烧杯,豆浆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所以可通过测量出装满水的烧杯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得出水的体积;通过测量出装满豆浆的烧杯质量计算出豆浆的质量,最后算出豆浆的密度.11. 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刚利用托盘天平、烧杯和水测量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接着小刚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cm3.(3)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 g,接着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测得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4)此方法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5)为减少上述实验误差,小刚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牛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牛奶的体积V;③再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的质量m2;④计算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答案】(1)左(2) 30(3)1.02(4)小(5)③烧杯和剩余牛奶④m1-m2V12. 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小丽想测量一块小矿石的密度,于是二人用已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1)小红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测量冰红茶的密度,过程如下:①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其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②改正错误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是117 g;③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⑤请你将实验的相关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烧杯和冰红茶 的质量m 1/g 量筒中冰红茶的体积V /cm 3 烧杯和剩余冰红 茶的质量m 2/g 量筒中冰红茶 的质量m /g 冰红茶的密度 ρ茶(g·cm -3) 117(2)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矿石、烧杯、细线测量矿石密度,请将她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________;②将矿石________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答案】 (1)游码未归零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m 1/g量筒中冰红 茶的体积 V /cm 3 烧杯和剩余 冰红茶的质 量m 2/g 量筒中冰红 茶的质量 m /g 冰红茶的 密度ρ茶 (g·cm -3) 117 40 76.2 40.8 1.02 (2)重力G 浸没 ρ石=m V 石=G G -Fρ水 【解析】(1)①天平在使用前,应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以看出游码没有归零.⑤量筒中冰红茶的体积40 cm 3,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76.2 g ,量筒中冰红茶的质量40.8 g ,则冰红茶的密度ρ=m V =40.8 g 40 cm 3=1.02 g/cm 3;(2)小丽测矿石的密度,首先用称重法测出重力.①测出矿石的重力G ;②将石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表示出F 浮=G -F ;再根据浮力的大小表示出V 石,V 石=F 浮ρ水g ,③石块的密度 ρ石=m V 石=G G -Fρ水.实验3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3. 小明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它们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图丙中,长木板对木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这是根据________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此时,铝块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_ N.(2)分析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此实验采用了常用的________进行探究(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图乙与图丁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3.2二力平衡0(2)甲、丙控制变量法(3)相等【解析】(1)由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 N,是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的;铝块与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铝块相对木块静止,即铝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图丙可知:在水平方向上铝块没有受到其他的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由此判断:铝块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也就不受摩擦力,所以铝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 N;(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就要保证物体的受力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实验中,只有甲和丙两次实验达到要求.此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保证其他物理量不变,改变一个物理量;(3)图乙和图丁中,铝块与长木板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一样,所以铝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一样.14.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先后用相同的力将手按在不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是不同的,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将手按在同一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也是不同的,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2)一个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这种操作是______的.(3)根据________,实验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地拉木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________拉力的大小.(4)一个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下面是该方案中的一个环节:“将两个材质和平滑程度均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让两个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他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2)错误(3)二力平衡水平匀速等于(4)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15. 小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接触面情况接触面所受压力F压/N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N1 平放木板 4 1.22 平放木板 6 1.83 平放木板8 2.44 平放棉布 6 2.45 平放毛巾6 2.8(1)在实验操作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_____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滑动摩擦力大小.(2)分析序号为1、2、3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压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3)通过分析序号为________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某次实验中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3 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受的拉力是1.8 N,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 始终静止B. 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C.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前,若小宇未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实验结束后发现弹簧测力计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一点,然后按照上述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则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匀速直线等于(2)f=0.3F压(3)2、4、51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所用器材有: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和弹簧测力计.(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N,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接触面情况木块和长木板木块和棉布木块和毛巾摩擦力/N 2.0 2.5(3)实验结束后,小丽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压力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长木板上的摩擦力为F1后,将一重物放在木块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同一长木板上的摩擦力为F2,由数据知道F1<F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二力平衡(2)1.2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解析】(1)测量摩擦力大小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力是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大小和摩擦力相等,故应用二力平衡知识;(2)由图可以看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由表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时,摩擦力不同,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故结论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测出木块在长木板上的摩擦力为F1后,将重物放在木块上,此时摩擦力为F2,F2大于F1,摩擦力变大,因此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17.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应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块A,根据____________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图甲中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________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甲、乙两次匀速拉动物体的过程中,如果速度相同,甲、乙两次的拉力功率P甲_____P乙(选填“>”“=”或“<”),乙图中的物体B_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4)将实验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改进: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物体A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 N,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此过程木板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匀速运动.【答案】(1)二力平衡 1.2(2)压力粗糙(3)<不受(4)0.8向左不必18.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________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5)在乙的基础上把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由此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这一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乙、丙(3)不变(4)不能保证木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5)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实验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9.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同学们,当你有如下测量工具时, 你能想到多少种方法测量小石块密度呢?
如果再提供给你一个溢水杯,你还 能想到什么方法吗?
利用天平量筒测量石块密度
一、原理: ρ=m/v 二、器材:石块 天平 量筒 水 细线 三、实验步骤:
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V1;
3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浸没在量筒水中, 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
(1)器材:天平、小烧杯、细线、水
(2)步骤:
1.用天平测出戒指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在
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使天平 平衡,测出质量为m1;
3.用细线系住戒指,将戒指全部没入烧
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在天平的右
盘中添加砝码(或只移动游码),测出
质量为m2
F浮 F压
(3) 水 gV排水 (m2 m1)g
V物
V排水
m2 m1

m物 m0水
V 物 m2 m1
如果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你还能想 到什么方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吗?
小结
※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测力计
mG g
③已知密度 漂浮(二力平衡)
液体的体积 G F浮 液 gV排
mg=ρ液gV排
m 液V排
小结 ※解决体积用:
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3.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
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

=
m1 m3 m2

误差分析:
1 器材选择误差 2 实验方案设计误差 3 数据处理误差 4 操作误差
练习(06天津中考)
小明想测量一枚合金戒指(10g左右)的密度,来到实验室,张老师拿给他以下 器材,250cm3(分度值为5cm3)、100cm3 (分度值为2cm3)、 50cm3 (分度值 为1cm3)的量筒各一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的弹簧秤一个,最小砝码为 1g、标尺的最小刻度为20mg的托盘天平一台(已调平衡),还有一个小烧杯, 足量的细线和水。让他从这些器材中选用一部分进行测量。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 个最佳的测量方案,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要求: (1)写出选用的器材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计算戒指密度的公式

中考物理特殊方法测量固体密度 练习 含答案

中考物理特殊方法测量固体密度  练习  含答案

特殊方法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探究题一、有天平、无量筒1.(2018•淮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

方案二: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5)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理由是。

2.(2018春•南岸区校级月考)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40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8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cm3。

测小石块密度(全)

测小石块密度(全)

测小石块密度(全)
小石块密度的测量是物理、化学和工程科学中一个基本的重要概念,它表明物质密度
的大小,是对材料有重大的影响的,特别是在许多应用当中。

小石块的密度也可以通过实
验来测量,具体的测量方法如下:
一、先准备一定重量的小石块,比如一公斤。

二、取一容器,把小石块放进容器里。

三、把容器装满,把体积测量出来。

四、通过实验测量出小石块的密度:
计算公式:物质密度(ρ)=物质质量(m)÷物质体积(V)
五、根据计算后的数值可以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在测量小石块密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石块含水量:由于小石块具有吸水性,因此在测量小石块密度时,必须考虑到
它含水量的大小,以免出现偏差。

2、小石块的表面毛糙度:表面毛糙度直接影响小石块的密度,了解其表面毛糙度,
可以更准确的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3、小石块的温度:小石块的温度也会影响它的密度,因此要求在测量小石块密度时,小石块温度变化不大,以免衡量结果失真。

4、合适的测量仪器:在测量小石块密度时,要使用良好、精度高的测量仪器,以衡
量准确的结果。

以上是关于检测小石块密度的原理及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m2
.
4小石块的密度为 F浮 F压
水 gV 排 水 ( m 2m 1 ) g
V物
V排水
m2 m1

m物
V物
m0 m2 m1

.
利用天平和溢水杯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溢水杯、烧杯、小石块、细线、水
实验步骤: 1.用天平分别测出小石块和干燥清洁的 小烧杯的质量为m1 和m2;
2.将小石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 小烧杯接溢出的水;
.
(1)器材:天平、小烧杯、细线、水
(2)步骤:
1.用天平测出戒指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在
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使天平 平衡,测出质量为m1;
3.用细线系住戒指,将戒指全部没入烧
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在天平的右
盘中添加砝码(或只移动游码),测出
质量为m2
F浮 F压
(3) 水 gV 排 水 ( m 2m 1 ) g
.
3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浸没在量筒水中, 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
4 小石块密度表达式:=m= m
V V2 V1
四、实验表格:
石块的质 石块放入前

水的体积
m ( g ) V1(cm3)
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
V2(cm3)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VV2V1 (g/cm3)
(cm 3 )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3.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
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
石=
m1 m3 m2

.
误差分析:
1 器材选择误差 2 实验方案设计误差 3 数据处理误差 4 操作误差
.
练习(06天津中考)
小明想测量一枚合金戒指(10g左右)的密度,来到实验室,张老师拿给他以下 器材,250cm3(分度值为5cm3)、100cm3 (分度值为2cm3)、 50cm3 (分度值 为1cm3)的量筒各一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的弹簧秤一个,最小砝码为 1g、标尺的最小刻度为20mg的托盘天平一台(已调平衡),还有一个小烧杯, 足量的细线和水。让他从这些器材中选用一部分进行测量。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 个最佳的测量方案,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要求: (1)写出选用的器材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计算戒指密度的公式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小石块、细线、水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骤:
(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挂在 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石块的重 力G
(2)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 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为F1
.
(3)小石块的密度为
F浮 G F
ρ 水 gV 排 G F
V石
V排
G F ρ水g
m

G g
ρ石
G
G
ρ F

.
仅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烧杯、小石块、细线、水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0;
(1) m0
.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
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
中添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测出 质量为m1;
(2)m1
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石块浸 没烧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
在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砝码(或 只移动游码),测出质量为m2。
V物
V排水
m2 m1

m物 m0水
V物 m2. m1
如果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你还能想 到什么方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吗?
.
小结
※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测力计
mG g
③已知密度 漂浮(二力平衡)
液体的体积 GF浮液gV排
mg=ρ液gV排
m 液V排
.
小结 ※解决体积用:
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弹簧测力计、水
利用浮力: V物V排F水 浮gG水Fg拉
.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
同学们,当你有如下测量工具时, 你能想到多少种方法测量小石块密度呢?
.
如果再提供给你一个溢水杯,你还 能想到什么方法吗?
.
利用天平量筒测量石块密度
一、原理: ρ=m/v 二、器材:石块 天平 量筒 水 细线 三、实验步骤:
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V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