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詹惠琴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电子测量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1 1103 4-7.测频时 1 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为: T f 1103 s x
测周时 1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为: 1 f xT0 1105 Tx f 0 故测频时 1 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要大于测周时 1 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
4-8.中界频率为: f m
R5 R7 R6 R8 R ' 0.19 0.3 0.057 ( )
• 3 . 产生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原因是什么?如 何消除零残电压?
• 产生零点残余电压的具体原因有:① 两个次级线圈的电 气参数、几何尺寸或磁路参数不完全对称;② 存在寄生 参数,如线圈间的寄生电容及线圈、引线与外壳间的分 布电容;③ 电源电压含有高次谐波;④ 磁路的磁化曲 线存在非线性。 • 减小零点残余电压的方法通常有:① 提高框架和线圈的 对称性;② 减小电源中的谐波成分;③ 正确选择磁路 材料,同时适当减小线圈的励磁电流,使衔铁工作在磁 化曲线的线性区; ④ 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⑤ 串联电 阻用来减小零残电压的基波分量;并联电阻、电容用来 减小谐波分量;加反馈支路用来减小基波和谐波分量。
2
2
2
2
则波形误差为: r
U实 U P UP
3%
• 补充: 在示波器上分别观察到峰值相等的正弦波、 方波和三角波,VP=5V,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检波方 式,采取正弦波有效值刻度的电压表测量之,试 求读数分别为多少?
峰值电压表 正弦波 3.535(V) 正弦波 3.535(V) 正弦波 3.535(V) 方波 3.535(V) 方波 5.55(V) 方波 5(V) 三角波 3.535(V) 三角波 2.80(V) 三角波 2.89(V)
1 1 106 Ts f x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解:测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

其实测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狭义而言,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广义而言,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和控制中,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电子技术措施;是分析事物,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各种非电量进行测量。

严格地讲,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子学中有关物理量所进行的测量。

1.2 解:电子测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对电子学中电的量值的测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子测量,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如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

(2)电子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的其他参数等。

(3)电信号的特性和质量的测量,如测量信号的波形、频谱、调制度、失真度、信噪比等。

(4)基本电子电路特性的测量,如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等。

(5)特性曲线的测量,如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等。

1.3 解:精密度(δ)说明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表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电子测量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测量误差就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 _________ 的差别,通常可以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

2•多次测量屮随机误差具有_________ 性、__________ 性和__________ 性。

3.4位DVM测量某仪器两组电源读数分别为5.825V、15.736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别应为__________ 、 _________ O4•示波器Y轴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一方面引至触发电路,作为__________ 信号;另一方面经过__________ 引至输出放大器。

5•示波器X轴放大器可能用来放大 _________ 信号,也可能用来放大____________ 信号。

6•在示波器中通常用改变________ 作为''扫描速度〃粗调,用改变________ 作为''扫描速度"微调。

7•所谓触发极性不是指触发信号本身的正负,而是指由它的_________ 或__________ 触发。

8•测量频率时,通用计数器采用的闸门时间越__________ ,测量准确度越高。

9•通用计数器测量周期时,被测信号周期越大,_________ 误差对测周精确度的影响越小。

10•在均值电压表中,检波器对被测电平的平均值产生响应,一般都采用___________ 电路作为检波器。

所有电压测量仪器都有一个___________问题,对DVM尤为重要。

12.______ 判据是常用的判别累进性系差的方法。

13.______ 分配是指分配给各分项的误差彼此相同。

14•当观测两个频率较低的信号时,为避免闪烁可采用双踪显示的___________ 方式。

15•频谱仪的分辨力是指能够分辨的 _________ ,它表征了频谱仪能将 ___________ 紧挨在一起的信号区分开来的能力。

二、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
此题中的被测量为直接测量量其不确定度由影响量引入包括重复测量过程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由a类评定得到一般采用贝塞尔法自由度为n1和数字表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由b类评定得到给定为最大允许误差按均匀分布处理自由度为无穷大然后用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合成公示将b类进行合成即可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其自由度按课本144式进行计算
④判断: 测量次数为 9 次,置信概率 99%,查表可得 G=2.32
GS (V ) = 2.32 × 0.13 = 0.30
比较可得无残差大于 0.30 的数据 1.4 解: ①平均值
∴测得数据无异常
1 n 1 X i = (52.953 + 52.959 + 52.961 + 52.950 + 52.955 + 52.950 + 52.949 + 52.954 + 52.955) ∑ n i =1 9 = 52.954 X =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 A 类评定: u1=0.084KΩ B 类评定: u2=0.019KΩ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u12 + u2 2 = 0.086 K Ω
v=u4/( u14/v1+ u24/v2) ≈ 9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按 t 分布处理, 概率可取 95%, 查 t 分布表得到包含因子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U95=K95 uc =2.26x0.086=0.19 KΩ 完整的测量结果为:R=(13.40±0.19) KΩ (K95=2.26,P=95%) Veff=9 1.11 解:y= x1 x2 ⋅ x 3 3 =x 1 ⋅ x 2
20ns / div ~ 0.5s / div 10 20ns / div 显示一个周期波形时,被测信号的周期范围为 × 10div ~ 0.5s / div × 10div 10 即20ns ~ 5s 1 1 ~ ,即50 MHz ~ 0.2 Hz 则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20ns 5s 带有扫描扩展“×10”功能的示波器,其Dt的总范围为 2.17 解: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解答(shb)-2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解答(shb)-2

电子测量习题及解答〔一〕一、 选择题1、按测量的性质分类,测量可分为 〔 B 〕 A 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偏差测量 B 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随机测量C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接测量D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随机测量2、用6V 量程测量电压,U x =1.38V ,则对应的分贝值为 〔 A 〕 A 5dBB 10 dBC 15 dBD 2.5 dB3、在以下各测量中,测量条件保持不变的为: ( B ) A 数据域测量 B 等精度测量 C 非等精度测量 D 频域测量4、某数字电压表,在5V 档的允许误差〔工作误差〕为±0.03%±1个字,其含义为 ( C ) A 该电压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99951)(%03.0V X ⨯±⨯±=∆测得值B 该电压表绝对误差为)(199951%03.0V X ⨯±±=∆ C 该电压表在5V 档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99951)(%03.0V X ⨯±⨯±=∆测得值 D 该电压表在5V 档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03.0V X ±⨯±=∆测得值 5、电子测量仪器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A A 模拟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B 机械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C 模拟仪器、电子化仪器、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D 模拟仪器、数字化仪器、智能仪器和PC 仪器。

图1.66、高频示波器常用图1.6所示的探头(虚线内部)检测被观测信号,探头里可调电容C 与电阻R 并联,与示波器的输入阻抗R i 、C i 构成补偿式分压器。

由于某种原因,补偿电容C 偏低,当输入标准方波信号时,显像管荧光屏上将显示以下哪一种波形 〔 C 〕7、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C 〕 A 取样示波器可以观察高频信号B 取样示波器可以观察高速单次信号C 取样示波器可以观察高频周期信号D 高频信号只能用高速示波器观察8、在使用示波器探头时,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D 〕 A 必须根据测试的具体要求来选用探头类型,如不能用电阻分压器探头去测量高频或脉冲电路。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2.4 有一个100V 的被测电压,若用0.5 级、量程为0-300V 和1.0 级、量程为0-100V 的两只电压表测量,问哪只电压表测得更准些?为什么?答:要判断哪块电压表测得更准确,即判断哪块表的测量准确度更高。

(1)对量程为0-300V、±0.5 级电压表,根据公式有% 100 % % 100 1x s x x x m x % 5 . 1 % 100 100 % 5 . 0 300 (2)对量程为0-100V、±1.0 级电压表,同样根据公式有% 100 % % 100 2 x s x x x m x % 0 . 1 % 100 100 % 0 . 1 100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量程为0-100V、±1.0 级电压表测量所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小,所以选用量程为0-100V、±1.0 级电压表测量更准确。

2.9 测量上限为500V 的电压表,在示值450V 处的实际值为445V,求该示值的:(1)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3)引用误差(4)修正值答:(1)绝对误差V V V A x x 5 450 445 (2)相对误差% 12 . 1 % 100 445 5 % 100x x x (3)引用误差% 0 . 1 % 100 500 5 % 100m m x x (4)修正值V x c 5 2.10 对某电阻进行等精度测量10 次,数据如下(单位kΩ):0.992、0.993、0.992、0.991、0.993、0.994、0.997、0.994、0.991 、0.998。

试给出包含误差值的测量结果表达式。

答:1).将测量数据按先后次序列表。

n )(V V i )(V i )( 2 2 V i n )(V V i )(Vi )(2 2 V i 1 0.992 -0.0015 0.00000225 6 0.9940.0005 0.00000025 2 0.993 -0.0005 0.00000025 7 0.997 0.0035 0.00001225 3 0.992 -0.0015 0.00000225 8 0.994 0.0005 0.00000025 4 0.991 -0.0025 0.00000625 9 0.991 -0.0025 0.00000625 5 0.993 -0.0005 0.00000025 10 0.998 0.0045 0.00002025 2).用公式 n i i x n x 1 求算术平均值。

电子测量部分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部分习题答案

3.3 已知可变频率振荡器频率f 1=2.4996~4.5000MHz ,固定频率振荡器频率f 2=2.5MHz ,若以f 1和f 2构成一差频式信号发生器,试求其频率覆盖系数,若直接以f 1构成一信号发生器,其频率覆盖系数又为多少? 解:因为差频式信号发生器f 0= f 1-f 2所以输出频率范围为:400Hz ~2.0000MHz频率覆盖系数301055000Hz400MHz0000.2⨯===k如果直接以f 1构成一信号发生器,则其频率覆盖系数8.1.4996MHz2MHz5000.40≈='k3.4 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组成结构,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组成结构图如下图所示:(1)主振级产生具有一定工作频率范围的正弦信号,是信号发生器的核心。

(2)缓冲级主要起阻抗变换作用,用来隔离调制级对主振级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以保证主振级工作的稳定。

(3)调制级主要进行幅度调制和放大后输出,并保证一定的输出电平调节和输出阻抗。

(4)输出级进一步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度,使最小输出电压达到μV 数量级。

3.5 要求某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 =8~60MHz ,已知其可变电容器的电容C 的变化范围为50pF~200pF ,请问该如何进行波段划分,且每个波段对应的电感应为多大?解:2502002121minmax maxmin min max ===C CLC LC f f k ==ππ 而5.7Hz80MHz6==∑k ,n k k =∑ 高频信号发生器原理框图输出443.3255.0875.08.1lg 5.7lg 9.0lg lg ≈====∑k k n由MHz 8pF2002121maxmin ==L LC f ππ=,所以H 979.10μ=L相邻波段的电感值满足:21k L L nn =-,所以可以计算得出 H 495.01μ=LH 124.02μ=LH 031.01μ=L3.8 简述各种类型的信号发生器的主振器的组成,并比较各自特点。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中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中

习 题 五5.1 试述时间、频率测量在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中有何实际意义?答: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离不开计时,几点钟吃饭、何时上课、几时下班、火车何时开车都涉及到计时。

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中时间、频率测量更为重要,科学实验、邮电通信,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导航定位控制,都要准确的测量时间与频率测量。

5.2 标准的时频如何提供给用户使用?答:标准的时频提供给用户使用有两种方法:其一,称为本地比较法。

就是用户把自己要校准的装置搬到拥有标准源的地方,或者由有标准源的主控室通过电缆把标准信号送到需要的地方,然后通过中间测试设备进行比对。

其二,是发送—接收标准电磁波法。

这里所说的标准电磁波,是指含有标准时频信息的电磁波。

5.3 与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相比,时频测量具有哪些特点?答:(1)测量的精度高; (2)测量范围广(3)频率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比较容易并且精确度也很高。

5.4 简述计数式频率计测量频率的原理,说明这种测频方法测频有哪些测量误差?对一台位数有限的计数式频率计,是否可无限制地扩大闸门时间来减小±1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答:是根据频率的定义来测量频率的。

若某一信号在T 秒时间内重复变化了N 次,则根据频率的定义,可知该信号的频率f x 为:f x =N /T测量误差主要有:±1误差:11x N N N f T∆±±== 标准时间误差:C Cf T T f ∆∆=- 不可无限制地扩大闸门时间来减小±1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

一台位数有限的计数式频率计,闸门时间时间取得过大会使高位溢出丢掉。

5.5 用一台七位计数式频率计测量f x =5MHz 的信号频率,试分别计算当闸门时间为1s 、0.1s 和10ms 时,由于“±1”误差引起的相对误差。

解:闸门时间为1s 时: 6110.2105101x N N f T -∆±±±⨯⨯⨯-6=== 闸门时间为0.1s 时: 6110.2105100.1x N N f T -∆±±±⨯⨯⨯-5=== 闸门时间为10ms 时:63110.2105101010x N N f T -∆±±±⨯⨯⨯⨯-4-=== 5.6 用计数式频率计测量频率,闸门时间为1s 时,计数器读数为5 400,这时的量化误差为多大?如将被测信号倍频4倍,又把闸门时间扩大到5倍,此时的量化误差为多大?解:(1)11 1.85105400x N N f T ∆±±±⨯-4=== (2)119.2910454005x N N f T ∆±±±⨯⨯⨯-6=== 5.7 用某计数式频率计测频率,已知晶振频率的相对误差为Δf c / f c =±5×10-8,门控时间T =1s ,求:(1)测量f x =10MHz 时的相对误差;(2)测量f x =10kHz 时的相对误差;并提出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
2-6. (1)精密度高,(2)正确度高,(3)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均高。

2-7.(a )适合R X 相对R V 小;(b )适合R X 相对R I 大。

2-8. (1) 9.6V ; (2) -20%, -17% ; (3) -0.42%, -0.42% 2-9. (1)Φ=(1.2/8.1)*360=53.33°;(2) ΔΦ=±(0.1/8.1)*360=±4.44°
2-10 0.05V , -0.05V , 1.01%, 1%, 0.5级。

2-11. (1)-0.02 mA ,0.02mA,2.75%,(2)2.5级。

2-12. 1.2% , 4.5% 2-13. 选用(2) 0.2级10 mA 量程;
2-14. 合格
2-15. (1) ±5.2μH, ±52% ; (2) ±21μH, ±2.6%; (3) ±0.94mH, ±4.7%; (4) ±2.55mH, ±2.6%。

2-16. 0.07% ; 2-17. 2.5级; 2-18存在变值系差。

2-19. (1)1000.813,0.056;(2)无; 2-20. 查t 分布表k t =3.25,范围:[1000.813±0.060]kHz 。

2-21. (1) 10.00V±0.10V , 10.00V±0.12V , 10.00V±0.16V;(2)86.64%,98.26%,99.95%
2-22. (1)正态分布;(2)0.68269; 0.9545; 0.9973;(3)1.65,1.96,2.58
2-23. [1462.3,1464.3];
2-24. 有粗差数据,剔除第5个数据46.81;[46.947±0.053]kΩ。

2-26.(1)串联212Ω, ±0.35%; (2) 并联 43.9Ω , ±0.38%;(3) 串联时大电阻对总电阻误差影响大,并联时小电阻对总电阻误差影响大。

2-27. ±8%
2-28 (1)3345.14150 3345.142,3345.14,3345; (2)195.11,2.0×102; (3)28。

2-29. (1) 3.3;(2) 3.30;(3) 38;(4) 7.38;(5) 52.62;(6) 35.4;
第3章 3-8. (1)T=1s -5
5x 011==110f T 1101N γ=±±±⨯⨯⨯ (2) T=0.1 s -45x 011==110f T 1100.1N γ=±±±⨯⨯⨯
(3)T=10ms
-35x 011==110f T 1100.01N γ=±±±⨯⨯⨯
3-11. (1)
选1s 闸门时间最好。

(2) x f =7318.256KHz ,选T=0.1s ,显示N=7318.25KHz x f =25.86293MHz ,选T=10ms ,显示N=25862.9KHz
3-21.(1)测频843011(
)(110)11010101c f x c f f T f γ--∆=±+=±+⨯=±⨯⋅⨯⨯
(2)测周6836010.110(0.3%)(0.3%110)0.4%41010010c T x c f T f f γ----∆⨯=±++=±++⨯≈±=±⨯⋅⨯
(3)测多周期
6856010.3%100.3%()(110) 1.3101000100101000c T x c f mT f m f γ----∆±=±++=±++⨯≈⨯⋅⨯⨯
3-22.
1m f KHz
3-23.当被测频率小于100KHz 时宜测周。

3-24. (1) 1.5ms (2) 10
第4章
4-6. 1V 、0.9V 、1.04V
4-7. 1V 、1.414V 、0.816V 4-8 . 0.558V 、0.707V 、0.577V
4-17. 10011010、11001100
4-19. (1)U om =-3V ;(2)N 1=2000;(3)T 2=15ms ;(4)N 2=1500;(5)e =0.001V/字;(6)3位半
4-20. -8.400V 4-21.(1)4位、4位半;(2)0.01mV ;(3)±0.5mV 、±0.033%;±2.3mV 、±0.153% 4-22. ±0.0040%、±0.0094% 4-23. (1)±0.03%;(2)0.1mV/字;(3)1μV 4-24. ()04max ()7.50.50.0625100.081%i R I x
U U γγγ-∆=±++=±++⨯≈± 4-25. 1010、1011 4-26. 2.2×10-5、7×10-5
4-27. (1)D ; (2)A ; (3)C ; (4)B ; (5)A ; (6)C ; (7)D ; (8)A ;
第5章
5-6. 0.02μs/cm
5-7. 355mV 、251mV 5-10. 20MHz 、10MHz 5-11. (1)1.2V 、4kHz ;(2)0.25ms/cm
5-19.(1)500kHz ;(2)1V/256=3.9mV ;(3)500B 5-20. 100MHz 、100kHz 、100Hz
5-21. A :200Msa/s (时基因数从10ns/div 至0.5μs/div )、100Sa/s (时基因数1000ms/div );
B :200Msa/s (时基因数从10ns/div 至0.5ms/div )、100kSa/s (时基因数1000ms/div )
5-22. 9.22μs 、0.31μV
第6章
6-3. 10191800.050.05
-==个滤波器
6-13. (0~1.4) 1.8 1.8~3.2L x I f f f GHz GHz GHz =+=+=
2(0~1.4)2 1.8 3.6~5.0x I f f f GHz GHz GHz =+=+⨯=镜
6-14.(2) 频谱仪的4级混频调谐方程为f x = f LO1-(f LO2 + f LO3 + f LO4 + f IF4)
(4) 频谱仪的镜频范围为f 镜 = f x + 2f IF1
(5) 各级本振频率为
f LO1 = f x + f IF1 = 2.42~4.22GHz f LO2 = f IF1 - f IF2 = 2.2GHz
f LO3 = f IF2 - f IF3 = 200MHz f LO4 = f IF3 - f IF4 = 17MHz
6-18. 较完整观测方波的频谱,至少观测到10次谐波,故扫频宽度20KHz 10=200KHz ⨯
6-19.(1)③; (2)④; (3)①; (4)③; (5)③;(6)④; (7)①; (8)③; (9)②; (10)
③;
第7章
7-18. 0
12i f f f f =++ 7-19. (a)
n m f f r =0 (b) 10r rH f N f f P =+
7-21. (1) M 取“-” (2) N 的取值范围为:330~611 7-22. 输出频率范围:72.1MHz ~100.11 MHz ,步进频率100Hz 。

7-23. 3次除5,7次除6 7-24. 输出频率:390.625KHz 7-25. (1):max 12.54c o f f MHz == min 0.01162c N o f f Hz ==
(2)可输出频率点数30max min
2o o f p f == 最高频率分辨力min 11.6o f f mHz ∆== (3)最高相位分辨力00
010*******.35222
m M ϕ∆===
第8章
8-2. 50Ω
8-3.由平衡条件有 132142
111()()R Z R j c j c j c ωωω+=+ 12232411666666(1)
(1)
0.510(10001001101)11001100.510(20001000.5101)110c R j c Z j c c R j c j j j j ωωωω------+=⨯+⨯⨯⨯⨯⨯+==⨯⨯⨯⨯⨯⨯⨯⨯+⨯⨯
所以得331Z C F μ==
8-4. 正确的有(a)和(c),错误的有(b)和(d),因为相位不能平衡。

8-5.由平衡条件有:
243411()()x x R j L R R j c j c ωωω+=+ 进一步整理
224334x x R L R R R j c c j c ωω+=+ 因为等式两边实部和虚部对应相等
所以有 243x L R R c = 和
2
34x R R j c j c ωω= 故:322434
x x C R L R R C R C == 8-6. 不正确,4根导线的屏蔽层未连接,不能形成等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