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铁路选线习题复习

铁路选线习题复习

H W3 hSH 1500
(2) 站内线间距计算
外侧线路无超高或超高小于等于内侧线路超高
84500 ( mm ) R 外侧线路超高大于内侧线路超高(H=2000) W
84500 1 H 84500 2 W ( h) h( mm ) R 2 1500 R 3
外侧线路有超高而内侧线路无超高(H=2000)
1.通过能力计算
单线
1440 TT 1440 TT N Tz tw tF tB tH
(对/d)
tw
tB TZ
tF
tH
双线
连发
追踪
N 1440 TT t tL
1440 TT I
(列/d)
(列/d)
N
t
tL
I
I
不成对运行图
(1440 TT ) N NZ (列/d)N Q Z(列/d) (tW t F t B t H ) ( 1)(tW t L ) NZ (1440 TT ) (列/d) (tW t F t B t H ) ( 1) I
2、曲线超高计算
hSH
欠超高 过超高
11.8V Rmin
2 JF
3、曲线地段轨距加宽
(1)、涉及到的加宽尺寸计算
①车辆中部向曲线内侧凸出两端向外侧凸出
Z 2 40500 W1 8R R
L=26m Z=18m
1 2 44000 2 W2 (L Z ) 8R R
②曲线设有外轨超高时,车体向内侧倾斜。
要求远期年输送能力不小于25Mt(其中包括零担列车1对/ 天,摘挂列车1对/天),旅客列车6对/天。
试求:
1、在紧坡地段允许最大站间往返走行时分(tW+tF)max是 多少?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资料题库

铁路选线设计知识资料题库

铁路选线设计自编习题库2011-4-2第一章铁路能力1、客货运量的重要意义(P12)答:(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根据(2)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计划取舍的重要因素2、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P14)答: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物波动系数零担、摘挂、快运货车和旅客列车。

3、按照阻力的性质,将列车阻力分为哪几类?(P20)答:(1)基本阻力(2)附加阻力(3)启动阻力4、分析列车运动状态(P27)答:(1)牵引运行(2)惰力运行(3)制动运行5、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P31)答:(1)启动条件的限制(2)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3)车钩强度限制6、列车运行速度(P42)答:(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走行速度(3)技术速度(4)旅行(区段)速度7、铁路等级的划分(P46)答:一级铁路二级铁路三级铁路8、各级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P46)答: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9、影响牵引吨数的主要技术标准(P47)答:(1)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内燃牵引;蒸汽牵引(2)机车类型(3)限制坡度(4)到发线有效长度10、影响通过能力的主要技术标准(P49)答:(1)正线数目(2)车站分布(3)闭塞方式:电气路签;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11、影响行车速度的主要技术标准(P50)答:(1)最小曲线半径(2)机车交路(3)其他主要技术标准第二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意什么要求?(P54)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满意各类建造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2、夹直线长度的的决定(P58)答:(1)线路养护要求(2)行车安稳要求3、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P63)4、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65)答:(1)增强线路长度答:(1)增强轮轨磨耗(2)降低粘着系数(2)维修工作量增大(3)轨道需要加强(3)行车费用增高(4)增强接触导线的支柱数量5、最小曲线半径的计算(P66)答:(1)旅客愉快条件(2)轮轨磨耗均等条件6、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P67)答:(1)路段设计速度(2)货物列车的通过速度(3)地形条件7、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P68)答:(1)曲线半径取值原则(2)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用(3)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8、缓和曲线长度的设计条件(P70)答:(1)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轨(2)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3)欠超高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愉快9、缓和曲线长度的选用(P73)答:(1)各级铁路中地形简易地段、自由坡地段、旅客列车比例较公路段和未来有较大幅度提高客货列车速度要求的路段应优先选用“推荐”栏数值。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工程科技专业资料)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工程科技专业资料)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等距离的原则来划定吸引范围,即在直通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通过设计线要比其他路径运程短。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的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

3、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一年内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与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求得。

5、货运密度:设计线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6、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

9、摘挂列车: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

10、机车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

11、机车车钩牵引力: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2、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14、曲线附加阻力: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为曲线附加阻力。

15、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约束,不能向四周扩散,前面空气压力增大,尾部空气稀薄,空气与列车表面及隧道表面产生摩擦,作用于列车上的空气阻力远比空旷地段大,增加的空气阻力称为隧道空气阻力。

16、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将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分别视为由坡度i和j产生的阻力,我们把i、j分别称为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或称曲线、隧道当量坡度。

17、合力图:表示机车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18、均衡速度法:假定列车在每一个坡段上运行时,不论坡段长短,也不论进入坡段时的初速高低,都按该坡道的均衡速度(或限制速度)做等速运行考虑。

《铁路选线》复习重点

《铁路选线》复习重点

铁路选线设计绪论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第一章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地方吸引范围)两种。

●直通吸引范围: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力的区域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客货运量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按造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原则来确定。

●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铁路能力是指(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铁路设计为什么要引入设计年度?答: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

这样,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又可节约初期投资。

运量参数铁路运量,包括货运量和客运量。

货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客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

铁路运输周转量,包括货物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是衡量铁路运输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

客运周转量:是设计线(或区段)计算时间内(一天或一年)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

货运密度:是设计线(或区段)每公里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和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是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运波动系数: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等原因,设计线的货运量在一年内的各月并不相等。

一年内最大的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之比成为货运波动系数。

客流波动系数:由于节假日等原因,设计线的客流量在一年内各月份或一月内的各天并不相等,通常以月间波动系数来衡量设计线客流的波动情况,高峰日最大客流量和每日平均客流量的比值成为月客流波动系数。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我国(客货共线)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正线数目、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

铁路选线设计资料讲解

铁路选线设计资料讲解

铁路选线设计铁路选线设计第四章铁路定线第一节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二、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

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

1.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3.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走向选择2.带状范围选线3.详细定线第二节走向选择一、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1.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3.自然条件4.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二、线路走向选择要点1.经济定线的影响2.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3.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4.交通走廊选择5.中间站站址的影响6.长大复杂桥址选定7.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8.地质条件的影响第三节接轨方案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1.路网规划2.线路走向3.主要客货流方向4.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接轨方向的选择:1)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2)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

第四节车站分布与选址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

为保证铁路线路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

铁路选线复习

铁路选线复习

1、客货运量的意义: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

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

影响选线的重要因素。

2、直接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本设计线经过的地区内,客货运量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3、铁路选线设计所需的运量参数:铁路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旅客人数)。

运输周转量:货物(客运)周转量:一年(计算时间(一年或一天))内所完成的货运(客运)工作量。

货运密度:设计线每公里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货流比:轻车方向进运量与重车方向运量的比值。

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的最大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运量的比值。

客流波动系数:高峰日最大客流量与平日平均客流量的比值。

零担、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列车——0:4、设计年度:近期10年、远期20年、铁路交付使用后。

5、铁路通过能力:在区间内、在现有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最多通过的列车对数和列车数。

影响因素:受区间内的正线数目、区间长度、线路平纵断面、牵引机车类型、信号、连锁、闭塞设备。

线路及供电设施日常保养维修的机械设备及行车组织方法等因素。

6、设计行车速度N:设计线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走行速度:列车在区段内运行,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技术速度: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起停附加时间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旅行速度: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列车起停附加时间和中间车站停车时间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7、单线平行成对通过能力:一对普通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

8、不同时到达时间t B,会车间隔时间t B.9、铁路运输能力C:铁路单方向运送的货物吨数。

10、满轴系数:0的货物质量与普通列车的货物质量的比值。

扣除系数:开一列或一对0列车在平行运行图上占用的时间与普通列车的比值。

通过能力储备系数:在满足正常需求的情况下,遇到突发情况不影响正常行车的预留时间系数。

11、到发线有效长度: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到发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铁路选线设计的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的知识点

铁路选线设计的知识点铁路选线设计是指在规划建设铁路线路时,通过对地理环境、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

本文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地理条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地质勘察与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

1. 地理条件分析地理条件是铁路选线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选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潜在线路区域的地形、水文、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等地理要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

地形分析可以确定线路的纵断曲线设计,包括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等技术指标。

水文条件分析可确定线路桥梁、排水设施的设计要求。

土壤特性和地质构造则对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生态环境评价有助于保护和修复线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系统。

2. 交通需求预测在选线设计过程中,准确预测交通需求是关键一步。

通过分析沿线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产业结构、旅游景点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

这些数据可以为选线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选取的线路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要求。

3. 地质勘察与分析地质条件是铁路选线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进行综合地质勘察,包括地质地貌、岩土工程特性等,可以了解土壤的稳定性、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等信息。

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地质分析,可以为选线设计提供技术指导,选择具备较好地质条件的区域作为线路走向。

4. 环境影响评价铁路选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空气质量、土壤污染等方面。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线路布局、隧道、桥梁以及车站等项目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效益评估最后,铁路选线设计还需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这是考虑到选线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经济效益评估涉及线路建设投资、运营收入、运营成本等方面,通过计算投资回报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估选线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铁路选线设计题库

铁路选线设计题库

选线题库一、 单项选择题(一) 重点题目:1. 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2. 货运波动系数是指3. 货流比是指4.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是5. 电力机车牵引力的限制条件不包括6. 我国《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机车牵引力的计算标准是7. 列车在6‰的上坡道上等速运行,作用在列车上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外力包 括8. 列车运行基本阻力包括的阻力因素有9. 一列车以75km/h 的速度惰行进入‰的下坡道时,其单位合力t N w c d /300-==,若不改变工况,则列车将10. 已知列车长度L L ,一圆曲线的转角α(°),半径R ,圆曲线长r K 。

若r L K L <,则列车长度受到的单位曲线附加阻力r w (N/t) 的计算式为11. 已知列车长度L L ,一圆曲线的转角α(°),半径R ,圆曲线长r K 。

若r L K L >,则列车平均单位曲线附加阻力r w (N/t)的计算式为12. 列车运动方程式导出的距离与行车速度的关系为:wf V V S --=)(7.412122;式中,wf-是13. 在铁路新线设计时,确定货物列车牵引质量的基本条件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14. 在铁路新线设计时,一般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15. 绘制单位合力曲线图,是按列车在下列线路条件下运行考虑的16.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17. 在铁路设计中采用的是18. 单线铁路通过能力Z TT TN-=1440(对/天),式中的ZT应是全线或区段各区间中的19. 铁路的设计年度分为近期和远期,其远期设计年度为20. 一条铁路的能力设计实际上是21. 列车运行的均衡速度,是指22. 铁路等级是铁路的23. 均衡速度法计算行车时分一般多用于24. 提出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应在25. 列车走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26. 列车技术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27. 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28. 线路中心线是O在纵向的连线,该O点是29. 我国铁路基本上多是客货共线铁路,行车速度又不高,缓和曲线线型一般采用30. 在I级铁路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需考虑设置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1. 在I 级铁路的线路纵断面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的条件是32. 某设计线的近、远期货物列车长度分别为)(LJ L 和)(LY L ;紧坡地段上有一转角为α和半径为R 的圆曲线长Kr ,其所在的坡段长度Li ,若曲线长度小于列车长 度,则该坡段的坡度折减值应按下式计算33. 已知相邻两坡段的坡度分别为1i和2i ,则对应变坡点处的坡度差=∆i34. 《线规》中规定的坡度代数差允许值是以下列那种参数作为拟定的参数35. 新线纵断面设计时,确定一般路段的最小坡段长度应依据36. 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37. 计算曲线最大坡度折减值时,要判断L R L K ≥,还是L R L K <;此处的L L 是指38. 曲线地段最大坡度折减范围应是39. 为了便于排水,线路上长大路堑段的纵断面设计坡度不宜小于40. 线路上的长大路堑内和隧道内的设计坡度分别不宜小于41. 需要进行隧道最大坡度折减的地段是:位于长大坡道上且隧道长度大于42. 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此处的地 面高程为,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二) 非重点题目:1. 铁路定线中分布车站时应2. 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车站设置在纵断面的3.定线中遇到地质不良地段,最好是4. 紧坡地段是地面平均自然坡度5. 在越岭地段定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中不包括6. 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的构成有重要影响的方案是7. 满足地区国民经济的需要的程度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选择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同,或线路经行地区的局部走向不同的方案,称为8. 在铁路路基工程费中不包括9. 在中间站主要设备配置中不包括10. 车站上用于接发正规列车的配线称为11. 中间站上邻靠正线及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的旅客站台的高度,通常高出轨面12. 在中间站上,普通货物站台高出轨面13. 下图为有轨道电路时出站信号机与警冲标的几种布置示意图,请指出不合理的布置图14. 在初步设计阶段,中间站设计中布置股道和道岔咽喉区,应根据选定的15. 既有线纵断面改建设计时采用的放大纵断面图是相对于新线设计的纵断面图16. 既有铁路能力加强的运量适应图中选定的各种加强措施,一般要能够适应17. 改建既有线纵断面设计,采用的高程基准是18. 既有线纵断面改建中,线路纵断面测量所测得曲线路段的百米标与加标的标高为19. 既有线纵断面改建中,线路纵断面测量所测得直线路段的百米标与加标的标高为20. 第二线纵断面改建设计时采用的放大纵断面图是相对于新线设计的纵断面图二、多项选择题(一)重点题目:1. 铁路设计按两阶段设计,即T=2. 右图所示A~B区间的运行图周期为:Z3. 影响轮轨间粘着系数的因素包括4. 电力机车牵引力的限制条件包括5. 构成列车运行基本阻力的因素包括6. 构成列车运行基本阻力的因素包括:7. 我国目前在牵引计算中考虑到的附加阻力主要有8. 牵引计算中所研究的作用在列车上的外力包括9.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的决定因素包括10. 引起曲线附加阻力的因素主要是11. 曲线附加阻力值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2. 在《牵引计算》中需另外计算列车起动阻力的原因包括13. 列车区间往返行车时分与下列因素有关14. 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中,属于工程标准,铁路建成后很难改变的项目包括15. 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中属于技术装备类型的项目包括16. 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中属于固定设备标准的项目包括17. 影响牵引吨数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18. 最小曲线半径对铁路工程和运营技术指标有较大影响,这些指标包括19. 铁路设计中,选定最小曲线半径的依据包括20.线路的空间位置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21. 限制坡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22. 《线规》规定的限制坡度最大值是根据下列因素确定的23.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保证24. 铁路线路的空间位置是由它的下列因素决定的25. 列车运行基本阻力因素包括26. “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主要是指列车运行中27. 夹直线最小长度的控制条件包括:28. 未被平衡超高的存在,将对产生如下不利影响29. 曲线实设超高值的大小,将对铁路的如下技术和运营指标产生影响30. 影响曲线实设超高值大小的因素包括31. 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二)非重点题目:1. 越岭路段定线应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2. 沿河谷定线应着重选择好3. 铁路建设项目的直接投资包括4. 在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中,土建工程投资的主体工程费包括5. 铁路设计方案比较中的运营费包括6. 在选线设计中,通常从以下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选7. 中间站的商务作业包括8. 中间站的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9. 铁路的客货运作业包括10. 铁路的技术作业包括11. 车站线路控制有效长度的标志包括12. 两道岔之间插入一段短轨的原因是为了13. 以下所列加强既有线铁路能力的措施中,属于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包括14. 确定新建和改建铁路的等级应的依据是15. 加强铁路既有线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16. 提高既有线通过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17. 提高既有线牵引吨数的措施主要包括18. 第二线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9. 在曲线地段,二线与既有线两线间的线间距离需要加宽的原因包括20. 第二线合理的换边地段包括三、名词解释题1. 旅客周转量【答案】铁路运送旅客的生产量用人-km衡量,称为旅客周转量,按下式计算:∑⨯旅客人数旅客周转量(旅行距离的公里数=)2. 货物周转量【答案】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t-km”来衡量,称为货物周转量,按下式计算:∑⨯货物周转量货物吨数(货物运距的公里数=)3. 客运密度【答案】平均每公里铁路每年运送的旅客人数称为客运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年度初期支付运营5年,近期支10年,远期20年铁路等级:铁路线在路网当中的作用,性质,远期运量,最大轴量列车速度。

1.客运专线分为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分为快速客运专线和城际快线)共2级别2.货运专线1个级别,客货共线4个级别3.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定义对铁路的运输能力,工程造价,运营质量,以及选定其他有关技术条件,有显著影响的基本标准和设备类型。

4.客货共线技术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列车到发线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闭塞类型,9条5.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动车组类型,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挥方式,追踪列车最小间隔时间。

8条6.正线数目是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

7.最大坡度:是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使用的最大值。

影响线路走向,度,站分布,程投资,营支出8.限制坡度:客运共线铁路:线路最大是由货物列车运行要求确定的,单车牵引地段的最大坡度。

9.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的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10.机车交路:机车往返行驶的路段叫机车交路。

类型有三种,长交路:一个单程交路由一个乘务组承担,短交路:一个往返交路由一个班乘务承担,超长交路:一个单程交路由俩班乘务组承担;根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车流特点,乘务制度,线路条件,结合路网规划,机务设备布置经济技术比选确定。

一般采用长交路。

1.列车上的力有:机车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列车制动力。

2.列车运行阻力:①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遇到的阻力。

②附加阻力:坡道~曲线~隧道~③起动阻力:列车启动时的阻力。

3.牵引质量定义:是指在限制上坡道上,机车以计算速递做等速运行时所能牵引的车辆质量。

4.客货运量:铁路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上下行计算。

5.运输周转量:铁路运输在一年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

6.货运密度:铁路线路每年每公里的货物周转量。

7.货流比:轻车方向质量与重车方向货质量的比值。

8.货运波动系数:月运量最大的与全年平均月运量的比例。

客运波动系数9.零租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客车,10.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

(列数)11.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①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②应力争节约资金③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他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2.线路平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线路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

3.实测外轨超高规定:客货共线小于等于150km 单上下车速相差悬殊h小于等于125mm 客运专线170-180km4.外轨超高的设置方法:①外轨提高法②线路中心线不变。

欠超高取75mm困难时取90mm过超高允许值30-50mm5.未被平衡的超高,能使外轨偏载内外抽不均匀摩擦影响旅客舒适度,过大的为平衡的超高还可能引起列车颠覆。

欠超高是对外轨破坏大,超速。

6.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或不同半径圆曲线之间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7.缓和曲线作用:曲线R由平面到曲线的过度;外轨超高由0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值;R<350m时,轨距加宽值逐渐过渡。

8.缓和曲线的线型:①客货共线直线型超高顺坡,是三次抛物线。

9.缓和曲线长度制定条件:①超高顺坡,不使车轴脱轨。

②超高变率,不使旅客不舒服③欠超高时变率,不使影响旅客舒适。

10.夹直线:俩相邻的曲线间直线段前一个曲线终点和另一曲线起点间的直线称为夹直线。

11.俩相邻的曲线,转向相同称为同向曲线,反之为反向曲线。

12.夹直线的要求:①线路养护维修要求②车辆横向摇摆不影响行车平顺③车辆震动不致使旅客不舒适。

13.线路的最大坡度:①限制坡度:单机牵引地段(客货共线)加力坡度:多机牵引地段影响坡度的因素:铁路等级,牵引类型机车类型,地形类别,运输需求,邻线的牵引定数。

14.分项选择限制坡度: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15.变坡点:相邻俩坡点的坡度变化点。

坡段长度:相邻俩变坡点的水平距离。

16.最小坡段长度①车的强度限制最小坡段长度②列车运行平稳条件要求最小坡段长度200M17.最大坡段长度限制“客货共线6%≥8km 12% ≥5km 20%≥2km 客运专线15% ≥9km 20%≥5km18.相邻坡度代数差:相邻坡段设计坡度的代数差值上坡为+ 下坡为-19.竖曲线: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圆弧称为竖曲线。

线性为:抛物线型圆弧竖曲线型。

20.竖曲线的限制条件:①旅客舒适度②保证车轮不脱轨③保证列车车钩不脱钩④纵向附加力限制⑤养护维修条件21.设置竖曲线的条件:①设置竖曲线的最小坡度△I v设计≥160km /h 相邻坡度代数差≥1‰设置竖曲线。

V设计<160km/h 一二级铁路,坡度代数差△l>3‰设置~三级铁路坡度代数差△>4‰设置~ 竖曲线长度>25m ②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纵断面设计时,变坡点离开缓和曲线始终点的距离不小于竖曲线的切线长。

③竖曲线不应设置在明桥面上。

④不应和道岔重叠⑤不宜与平面圆曲线重叠。

22.明桥面宜设置在直线上。

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

加速缓坡长度应为50的倍数,不短于200m23.有害坡段:列车在下坡道运行时,可借助重力作用,不虚机车牵引而向下滑行,坡度越陡,坡段越长,则列车最后滑行的速度越快。

但是列车下坡的速度受制动条件限制不能过高,达到限制速度后,即需制动。

这种需要制动的坡段,一方面使列车在坡顶具有的位能,因制动而消耗一部分,不能充分被利用;另一方面轮箍闸瓦因制动而磨耗,增大行车费用,所以称为有害坡段。

24.无害坡段:若下坡的坡度不大,或者坡度虽大但坡段很短,列车借助重力向下滑行,速度达不到限制速度,因而不需要施行制动。

这种不需制动的坡段,位能完全得到利用,又不会引起轮箍闸瓦的磨耗,不至增大行车费用,所以称为无害坡度。

25.桥涵路段的平纵断面设计:连续梁钢梁和跨度较大的桥梁宜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必须设在曲线上,采用较大曲线半径,26.纵断面设计:涵洞有砟桥可以设置在坡道上,钢梁连续梁较大跨度的桥纵断面满足设计要求,明桥面宜设置在平道上坡道≤4‰不宜设置在竖曲线上。

27.隧道路段的线路平面设计:隧道宜设置在直线上,不宜设置在反向曲线上,必须设在时夹直线长度不宜小于44m28.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内的线路纵断面可设置为单面坡或人字坡。

特大桥大于500m大桥100~500中桥20~100小桥20m以下,涵洞孔径0.75~6m29.隧道位置选择:①埋藏较浅时,线路宜向内移避免隧道内偏压过大②应避免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及河岸冲刷③可根据地形进行裁弯取直和沿河绕行④考虑隧道施工工期的弃砟排水运输,尽量减少对现有环境的影响。

30.隧道洞口的选择:①贯彻早进洞晚出洞②应尽可能选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保证洞口安全应修建挡护工程或延伸洞口,增加明洞③宜设置在线路和等高线正交或接近正交处。

31.路基对线路纵断面设计:大桥或低洼地带其路肩高不应小于设计水位+壅水位+波浪侵袭高度+0.5m32.站坪长度:定义:长度运期到发线有效长度和俩端道岔咽喉区长度不包含俩端竖曲线的切线长。

33.中间站坪的平面标准应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可设于不大于1‰的坡道上,会让站越行站可设于不大于6‰的坡道上。

34.站坪的线路平面要求:①设置在反向曲线上的规定。

客货共线横列式不应设置于反向曲线上,②站坪咽喉区:设置在直线上。

速度大于120km/h时,不应小于40m,困难条件下不小于25m,低于上述速度不应小于20m、35.站坪纵断面设计:①站坪坡度宜设置在平道上②站坪坡度限制:车辆不溜车,坡度不大于6‰,满足车站调车作业。

36.站坪两端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①竖曲线和缓和曲线不应深入站坪。

站坪端点至站坪外变坡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的切线长。

②进站起动缓坡③出站加速缓坡设置成凸字型。

37.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一)行车组织措施1.缩短控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使进入控制区间为上坡方向的列车不停车通过,提高其行车速度,缩短走行时分。

2.采用特种运行图(1)不成对运行图(2)追踪与部分追踪运行图3.减少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二)改换信联闭装置(三)增设车站或线路所(四)增建第二线及其过渡措施38.提高牵引吨数的措施:(一)运输组织措施1.动能闯坡2.补机推送3.组合列车(二)增大牵引功率的措施1.加力牵引2.采用大型机车3.采用电力或内燃机车(三)减缓最大坡度的措施(四)延长到发线有效长度39.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40.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的车站称为越行站,必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41.中间站: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和交付。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

42.中间站主要设置配置:①客运设备:站房(高度与基本站台登高)②站台:分为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

设于II,3道间。

房屋到外缘≥6m其他≥4m。

高度临近正线300mm,其他500mm高站台1100mm③平过道宽度≥2.5m④货运设备(货场:设置在站房同侧)43.车站线路(站线):一,到发线:车站用于接发旅客列车或货物列车的线路。

②单进路:是指股道固定由一个运行方向(上行或下行)使用。

双进路:是指股道可供上、下行两个方向使用。

③超限货物通行二,牵出线应设置在直线上(困难:曲线半径不小于1000m特困:曲线半径不小于600m,办理摘挂取送在特困不可设置小于300m曲线上)三。

货物线:应设置在直线上。

不应设置在反向曲线上设置在曲线上要保证良好视线,困难:可设半径不小于600m曲线上,特困:不小于500m四,安全线进路隔开设备之一。

五避让线:防止防止陡长下坡道上列车因制动失灵而发生颠覆与前方车站上其他车辆发生冲突.六专用线44.无轨道进站信号机:设于距进站道岔尖轨尖端或顺向道岔的警冲标不小于50m的地方。

出站信号机:每一发车站线路运行方向左侧并在警冲标志内适当地点(逆向道岔:尖轨尖端处,顺向:警冲标内侧)有轨道电路:进站信号机位于绝缘缝的同一坐标处或绝缘缝在信号机前后各1m内出站信号机:绝缘缝在信号机内方1m或外方6.5m处45.安全线设计规定:①有效长度不小于50m②纵坡道设计为平道或面向车档的上坡道。

③安全线上设置缓冲装置④不应设置桥上或隧道内。

⑤安全线曲线地段与相邻线的间距应确保机车车辆侧翻时不影响相邻线路安全。

46.安全线一般设置在:①岔线在区间与正线的衔接处②为使车站能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接发列车,应在接车线末端设置安全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