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难点:准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估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乘法估算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观察特例,发现规律出示两个例子:123 × 45 和321 × 56,让学生计算它们的乘积。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两个乘积都在6000左右。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乘积的特点,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积都在几千左右。
(2)总结估算方法让学生讨论:如何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积?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估算方法:方法一:将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百和整十,然后相乘。
方法二:将三位数和两位数分别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百和整十,再相乘,最后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举例验证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计算它们的乘积,并与准确值进行比较,验证估算方法的准确性。
3. 实践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解决。
(2)游戏竞赛设计一个估算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估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
李叔叔在果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 元。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
可以把198看作 200,91看作90。
200 × 90 = 18000(元) 单价× 数量 = 总价
怎么估算 三位数乘 两位数?
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估算时,可以先把两个因数 分别看作接近的整百数和 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答:这些桃大约能卖18000元。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算出 准确数,这就要用到估算,估算时需 要用到“四舍五入” 法。
具体方法: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的估算时,可以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作 接近的整百数和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请你帮帮忙
• 棉花坡小学有796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制 作一套校服要88元,全校学生制作校服大 约需要多少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棉花坡镇中心小学 周丽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0×9= 7200 40×50= 2000 40×30= 1200
700×6= 4200 12×20= 240 400×3= 1200
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先用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 数因数后面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 后面添上几个0。
1
果园里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果园里一 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400×30=
小组探究:
1、你们小组认为400×30等于多少?是怎样得 到的? 2、根据400×30的结果,你们小组认为三位数 乘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为几个步骤?(越简明 越好)
1
果园里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果园里一 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引言在数学学科中,乘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乘法运算方法以及乘法估算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技巧;3.运用乘法估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2.乘法估算技巧;3.实际问题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乘法估算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
第二步: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乘法运算的步骤和示例,向学生详细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同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要注意对齐,以及将进位数进行正确的处理。
第三步:介绍乘法估算技巧(10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乘法估算的技巧,例如: - 将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数相乘,并忽略其他位数,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乘积; - 将三位数的个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数相乘,并忽略其他位数,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乘积; - 将三位数的个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数相乘,并忽略其他位数,可以得到一个中等大小的乘积。
第四步:实践演练(2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乘法估算的练习题,供学生实践演练。
学生可以使用乘法估算技巧快速估算出乘积,并将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答案进行比较。
第五步:巩固乘法估算技巧(1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乘法估算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技巧进行计算。
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乘法估算的技巧。
第六步:应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乘法估算的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购物清单上有几种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已给出,学生需要估算总价。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与分析,学生将从理论和实践中全面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掌握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口诀3.掌握估算技巧4.培养学生的口算速度和算术思维【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培养学生的算术思维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难点:学生掌握估算技巧,能够运用估算技巧,在考试中更快速地得出答案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游戏式教学法,呈现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图书、临摹纸、铅笔和计算器2.多媒体课件、录音3.白板、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Step1 课前热身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尝试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如果现在让你们用笔算解决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你们会怎样做呢?(思考)Step2 笔算1.挑战题目教师出示两张纸条,一张上面写着一个三位数,另一张上写着一个两位数,让学生将这两个数字乘起来,求出积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2.数位分解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告诉学生,如果用笔算的方法来求积,应该怎么做。
a.先把两位数的个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也就是扩大的数,最后把个位数的积排在个位上,十位数的积排在十位上,百位数的积排在百位上。
b.接着将两位数的十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同样的,最后将个位数的积排在十位上,十位数的积排在千位上。
c.最后将两位数的数值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同样的,最后将个位数的积排在百位数的右侧上,十位数的积排在千位和百位的右侧上。
例如:456 × 236 × 3 = 185 × 3 = 15 + 1 = 164 × 3 = 12 + 1 = 1318969123.练习时间现场抽取几位学生应用这种方法练习一下,教师指导学生在数位运算的过程中注意填数位,积分数位对应,一定要注意。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知识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知识点1、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另一个因数不变。
然后进行相乘。
估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结果一定要用“≈”连接,不要用“=”。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与哪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就与哪个数对齐);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④计算过程中有进位的,计算时要把进位加上。
× 251 0 6 54 2 65 3 2 5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①先把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写竖式时,将0前面的数对齐);②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相应个数的0.如: 420×30= 108×70 150×20=420 108 150× 30 × 70 × 2012600 7560 3000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时,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67×35=2345 670×35= 67×350=再如: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当宽(或长)不变时,长(或宽)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面积()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时,积不变。
如:18×42=756 36×21= 9×84=如果428×36=15408 214×72= 856×18=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n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如:2×3=6 20×30=4、、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两位数,若使乘积最大,应满足三位数中百位上是次大数,十位上是中间数,个数上是最小数;两位数中十位上是最大数,个位上是次小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案附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量教课目的: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量方法。
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适合的方法进行估量,养成估量的习惯。
2.培育学生灵巧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形成踊跃、主动的估量意识。
3.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课要点、难点:依据要解决的详细问题,选择适合的估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自备一个计算器,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卡纸、记号笔。
教课过程: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计算机出示:一组秋季的迷人风景和欢闹的游玩场)师: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秋季的风景多美啊!游玩场里好不喧闹!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做些什么呢?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信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秋游前,想不想到商场选购些食品带着?你打算带多少零花费去选购?请写在卡纸上。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把你带的钱数和你的同桌谈谈。
计算机出示商场场景。
师:让我们去商场看看吧。
计算机出示饮料、小食品、水果的图片和价钱:可乐 2 元 5 角酸奶 1 元 2 角汉堡 5 元面包 2 元蛋糕 2 元橘子 1 千克 2 元苹果 1 千克 3 元 8 角师:依据你们准备的零花费,打算买些什么,大概要花多少钱?估量一下,你准备的零花费够吗?学生进行口头估量并反应。
小组内的学生沟通各自的购置方案,假如出现购置零食太多的状况,合时进行教育。
师:同学们都能依据自己所带的零花费来设计自己的购置方案,在选购小食品时,要注意适当,要讲究节俭。
方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用到了加、减法的估量,在实质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一些需要用“乘法的估量”来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乘法估量)[运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引起他们的购物智慧,为后边的新知研究进行铺垫和孕伏。
让学生组内沟通,相互认识,学习他人的购物方案,完美自己的购物方案,同时知足学生说的欲念,获取心理欢乐。
在学生心神俱佳的状态下,自然引入课题,进入新知的学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估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课件出示)76×31≈28×54≈62×49≈32×27≈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唤起学生对估算的记忆,并能利用知识的迁移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做好铺垫。
)2.上节课,我们为了帮助大天鹅过冬,在饲料站里给它们买了许多的饲料。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饲料站,看看那里还有什么数学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出示课件:36页的情景图。
3.发现数学信息: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4.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250袋饲料一共有多少千克?(2)如果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来运,一次能运完吗?……(以两个小学生商量如何将饲料运走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既体现了本单元情境的完整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每袋饲料重46千克,买250袋。
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这个问题。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吧!出示小组探究提示:1. 要想知道“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必须先知道什么?2. 你想到了几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哪一个办法能帮助我们3. 把你的具体想法与做法完整地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数学计算,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乘法可能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但是,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乘法计算,我们可能需要使用计算器或者纸笔来完成。
然而,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精确的计算结果,只需要一个估算值即可。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快速地进行乘法计算。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要计算376乘以45的结果。
1. 将376乘以40:我们可以先将376乘以4,然后再乘以10。
这样,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完成计算。
376乘以4等于1504,再乘以10等于15040。
2. 将376乘以5:这个计算相对简单,我们只需要将376乘以5即可。
结果为1880。
3. 将15040和1880相加: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加,得到结果16920。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地估算出376乘以45的结果为16920。
当然,这只是一个估算值,并不是完全精确的计算结果。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需要非常精确的结果,而是更关注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使用这种估算方法,我们可以在不借助计算器或纸笔的情况下,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乘法结果。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关于这种估算方法的注意事项和技巧:1. 选择合适的拆分方式:在进行拆分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数字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拆分方式。
例如,如果一个数比较接近10的整数倍,我们可以选择将其拆分为一个较小的数和一个10的倍数。
这样可以使计算更加简单。
2. 注意进位和借位:在将拆分后的数相加时,我们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情况。
这样可以避免计算错误,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虽然这种估算方法可以减少计算的繁琐程度,但是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估算方法。
4. 多练习,培养感觉:通过多次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感觉,对于不同数的乘法计算能够更加熟练和准确地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熟练的进行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生学习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卡片出示
100×30 200×20 401×00
983×0 2002×5 30×90
二、合作探索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怎样列式呢?
223×18=
2.谁能估算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那么问题应改成?
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
怎样估算?
小组中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再和全班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200×20=4000,树种大约比4000包多一些。
220×20=4400,估计大约比4400少一些。
你认为那个比较更简便?
我们在以后的估算过程中就可以这样来估算。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将三位数估算成整百的数,两位数估算成整十的数更加简便。
(掌握接近整百或整十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能合理地运用估算,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
三、自主练习
1.估算
151×19 713×49 79×502
40×99 321×18 301×38
正确口算、估算。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从北京到全国各地的公路有12条,其中最长的是京拉线,最短的是京塘线。
京塘线的长度是142千米,京拉线的长度大约是京塘线的27倍。
京拉线的长度大约有几千几百千米?
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3.完成2、3题。
(1)一只青蛙平均每天捉58只蚊子,8月份大约能捉多少只蚊子?
需要学生知道8月份的天数;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58×31≈1800
58≈60 31≈30 60×30=1800
巩固所学的估算,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2)2003年平均每月的降水量大约是34毫米,全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
这里也有一个隐含条件,一年由12个月,说说自己估算的怎么样?
34×365
34≈30 365≈300 30×300=9000
34≈30 365≈370 30×370=11100
34≈30 365≈360 30×360=10800
借助这几道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估算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感受估算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00×20=4000,树种大约比4000包多一些
220×20=4400,估计大约比4400少一些
课后反思
学生学好估算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与养成估算的习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图使估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教材进行了改造,以学生去社会实践为载体,用同一个情境贯穿一节课始终,把估算融合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达到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增强估算信心的目的。
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