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C、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
D、无侧限抗压强度计算:
5、确定试验室配合比(详见表3):
(1)比较强度平均值和设计要求值,根据试验结果,水泥剂量制作
的试件强度平均满足不低于设计值要求。
(2)考虑到试验数据的偏差和施工中的保证率,通过对公式R≥—Rd
的验算,1?Z?C?
样品,测定其含水量,计算至0.1%。两个试样的含水量的差值不得大于
1%。所取样品的数量应不少于700g,如只取一个净度筒,称其质量m2。
H、按以上方法进行其余含水量下稳定材料的击实和测定。
(2)计算干、湿密度;
?W??wm1?m2;?d?。V1?0.01?
放至养生室。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A、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水分,
并称试件的质量m4,用游标卡就测量试件的高度h,精确至0.1mm。
B、将试件放在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或压力机上,并在升降台上先放
一扁球座,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加载速率1mm/min。记录
上下垫块应与试模筒相配套上下垫块能够刚好放入试筒子内上下自由移动且上下垫块完全放入试筒后试筒内未被上下垫块占用的空间体积能满足径高比为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应该分别制作13个试件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一、分类: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
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
证率95%,
此时Za=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Za=1.282。
委托检测单(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

委
托
方
填
写
委托单位
名 称
送 样 人
地 址
联系电话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质监单位
见证单位
见 证 人
见证编号
序号
混合料名称
剂量
(%)
强度
(MPa)
工程部位/用途
掺配比例
检测编号
(检测方填写)
1
2
原材料信息
序号
样品名称
品种等级/规格
生产厂家/产地
样品
数量
样品编号
承担;按时结清费用、领取报告和退样;当我方在本协议中所填信息与样品监管码扫码信息不一致时,以样品监
管码的扫码信息为准。
检测单位: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仅对所检样品的检测数据及结论负责;对委托方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实物
予以确认并保密;有权处置已检样品。
本委托协议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自委托方结清检测费领取检测报告后本协议终止。
1
2
3
4
5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检测项目
□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配合比设计□配合比验证
样品处置
无需退还 □其它:
报告发放
□自取 □邮寄 □其他:
检测单位填
写
检测类型
□委托检测 □见证取样 □其他:
样品状态
样品包装情况、外观、数量:☑正常 □不正常 样品不正常时情况描述:
检测费用
□单次检测费 ¥: 大写: 万 仟 佰 拾 元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 二、材料组成设计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1、备样:水、砂、石; 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配合比实施细则

4、千斤顶:20t
5、脱模器:20t
6、电子天平:测量范围0~20kg 测量精度1g
7、成型试模:Φ10×10
8、砂石筛:31.5mm、26.5mm、19.0mm、9.5mm、4.75mm、2.36mm、0.6mm、0.075mm筛孔各一支
9、路强仪:测定范围变形量为100~500,测量精度1。
4、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除以塑性指数称为土的液性指数。
5、土的不均匀系数: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测出土的颗粒级配后,以土粒的累积质量百分比为曲线纵坐标,横坐标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Cu=d60/d10其中d60为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时的粒径,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10为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时的粒径,该粒径称为有效粒径。当Cu<5的土称之为均匀的;当Cu>5的土视为不均匀的;不均匀土颗粒级配良好,有较好的压实效果;
5、24小时后,将试件称量并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湿养生6d,再次称量并浸水24h,取出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将浸水的试件取出称量,然后擦拭试件表面明水,将试件放在路强仪压力座上,接通电源,调整零点使指针与零点对齐,将路强仪速率调至慢速,开动机器,压力座慢慢上升,指针开始转动,待表中指针开始回针时,记录试验数据,然后将仪器调至下降状态,压力座开始下降,待下降至一定高度后,关闭电源,试验结束。
三、仪器设备:
1、击实仪: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4.5kg。击锤总行程450mm。
无机结合料(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试验;2、目标配合比设计;3、生产配合比设计;4、施工参数确定。
一、原材料试验1、本配合比使用的原材料如下:(1)粗集料:15~25mm、10~20mm、5~10mm碎石,产地***。
(2)细集料:0~5mm石屑,产地***。
(3)水泥:P.O42.5水泥,厂家****水泥有限公司。
条款规定:《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实施手册》JTG F20-2015 附录B.2.1条,按照2倍标准差的标准确定级配的上下限控制范围,每档材料需要不少于8次的矿料筛分。
2、筛分结果统计平均筛分曲线及变异系数,按2倍标准差计算各档材料筛分级配的波动范围如下表1~4。
表1:15~25mm碎石筛分结果统计表2:10~20mm碎石筛分结果统计表3:5~10mm碎石筛分结果统计表4:0~5mm石屑筛分结果统计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选择级配范围(采用细则P19中C-B-3级配)。
2、以集料筛分平均结果构造4条合成级配曲线。
表5:集料组成比例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实施手册》JTG F20-2015 第4.6.7条,特征曲线一般有三条,上限曲线、下限曲线和中线曲线。
表6:合成级配表3、根据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中表4.6.4所推荐的5个水泥剂量,对上述4条级配曲线分别进行击实试验,得到共20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结果见表7。
4、以2.2.3步骤所得到的20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分别成型标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经试验得到对应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见表7。
5、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考虑设计强度要求与经济合理问题后,确定目标级配为3号级配曲线,其相应矿料组成为(15~25)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34:22:17:27;同时确定最佳水泥剂量为3.0%,最大干密度2.220g/cm³,最佳含水率5.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含参考数据)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任务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第三集)(精)

原材料要求
• 土 – IP=12~20的粘性土(亚粘土)、最大粒径≤15mm、有机质含量<10% – 中粒土和粗粒土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二灰稳定土
• 底基层: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53mm
• 基层: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37.5mm,碎石、砾石或其他粒状材料的 质量占80%以上,并符合表2.2.10或表2.2.11的级配范围 – 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二灰稳定土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原材料要求
– 砾石或碎石: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粒级,配合成颗粒组成符合表
2.2.10或表2.2.11所列级配范围的混合料
– 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 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 底基层
≤30%
≤35%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混合料组成设计
– 二灰土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 对于粉土,以1:2为宜),石灰粉煤灰与细粒土的比例可以是30: 70~90:10 – 二灰级配集料做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石 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应是20:80~15:85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混合料组成设计
– 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 测定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 – 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 依公式2.2.3选定合适的石灰剂量 R≥Rd/(1-ZaCv) 公式(2.2.3) – 石灰煤渣混合料的设计可参照此步骤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无机结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
基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
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
底基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
4.2.2.6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
4.2.2.7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
523按击实试验确定的不同水泥剂量水泥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分别乘以规定的压实度系数计算达到压实标准时不同水泥剂量稳定土混合料的干密度并结合试模尺寸计算出一个试件的材料用量在相应的最佳含水率下成型干密度与施工压实标准要求达到的干密度相同的强度试件
无机结合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水泥稳定土)
1.依据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5.2.3按击实试验确定的不同水泥剂量水泥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分别乘以规定的压实度系数,计算达到压实标准时不同水泥剂量稳定土混合料的干密度,并结合试模尺寸,计算出一个试件的材料用量,在相应的最佳含水率下成型干密度与施工压实标准要求达到的干密度相同的强度试件。同一水泥剂量的最少试件个数必须满足表5.2.3的要求。水泥稳定土各级均测7d浸水抗压强度。即试件成型好后,在规定的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2.1.2当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要求土的级配范围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3.2.2中2号级配。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4.2.2土:(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4.2.2.1在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宜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3.2.2中2号级配,但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其它要求与上列4.2.1.1条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值 标准差 Rd/(1-ZaCV)
检验:记录:Fra bibliotek校核:
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检验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 混合料组成 试件规格 设计强度 试件压实度 5.0%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50×150 3.0 97 试件编号 养生前试件质量(m2) 浸水前试件质量(m3) 浸水后试件质量(m4) 养生期质量损失(m2-m3) 吸水量(m4-m3) 养生前试件高度(h) 浸水后试件高度(h1) 试件破坏的最大压力(P) 无侧限抗压强度(Rc) 最大值(Rmax) 抗压强度 统计计算 平均值(Rc) 偏差系数(Cv) 结论 备注 g g g g g mm mm KN MPa MPa MPa % mm MPa % 1 5857.2 5848.3 5906.9 8.9 58.6 150.5 150.5 60.00 3.4 样品编号 检验依据 最大干密度 最佳含水量 养护龄期 2 5849.7 5843 5921.1 6.7 78.1 150.5 150.8 62.95 3.6 3.8 3.4 6.1 3 5855.4 5846.5 5903.3 8.9 56.8 150.1 150.2 56.24 3.2 4 5854.2 5850.8 5898.2 3.4 47.4 150.4 150.6 63.38 3.6 JTG E51-2009 2.166 5.1 7 5 5857.3 5851.4 5908 5.9 56.6 150.3 150.5 60.56 3.4 g/cm3 % d 6 5853.9 5850.1 5918.2 3.8 68.1 150.4 150.6 59.18 3.3 7 5856.8 5853.7 5905.9 3.1 52.2 150.5 150.5 63.10 3.6 记录编号 样品状态 委托日期 成型日期 检验日期 8 5855.5 5851.7 5916.1 3.8 64.4 150.9 151.1 62.60 3.5 9 5848.7 5843.6 5888.7 5.1 45.1 150.1 150.2 53.90 3.1 MPa MPa MPa 10 5848.9 5840.2 5910.1 8.7 69.9 150.3 150.6 60.20 3.4 正常 2014年4月16日 2014年4月20日 2014年4月27日 11 5849.3 5845.4 5903.2 3.9 57.8 150.4 150.5 60.20 3.4 3.1 0.208 3.3 12 5849.6 5845.8 5919.9 3.8 74.1 151.0 151.2 54.30 3.1 13 5849.2 5846 5906.6 3.2 60.6 150.5 150.7 66.40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