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一、感觉统合的来源及概念。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南加州大学的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
她的一生研究运动治疗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觉统合研究。
他2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自控能力差、动作协调不良;或是紧张或是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挑食等症候群,并非智力及教育问题,而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
她在生前完成了50多篇临床实验报告,在1972年系统的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并开发了感觉统合的运动器,及科学有效的指导测评方法,对感觉统合问题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兴起了感觉统合这项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1992年北京引进感觉统合训练方法,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随后在北京、天津、山东、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开办了感觉统合训练。
有些西方国家,现在发展成为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成为孩子教育中的必经课程,近几年来、北京、山东、上海广州多所幼儿园、及康复机构都已开设了感觉统合训练。
二、感觉统合的概念及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是指人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向环境反馈信息的互动过程,具体地说:当外界刺激,通过人的视、听、味、嗅各种感觉器官、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筛选,然后才能指挥身体对外界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的统合。
感觉统合训练是以科学有效地测评方法,运用社会环境和使用各种物理器材为手段,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发展儿童感觉器官功能的协调能力,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整合功能,使其以感觉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训练。
三、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及后果1、抚育方式不当及环境影响。
(1)人工喂养。
未能直接与父母近距离上的肌肤接触,用奶瓶、奶粉替代喂养。
幼儿园区域活动名词解释

幼儿园区域活动名词解释幼儿园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对于他们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则被认为是教学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区域活动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解释这些区域活动的名词概念,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其实质和目的。
1. 感觉统合区感觉统合是指通过多种感觉输入的整合,使幼儿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感觉统合区是一个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体验的区域,如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
通过在这个区域中玩耍和探索,幼儿可以加强他们的感官认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科学和自然区科学和自然区是一个供幼儿认识和探索自然世界的空间。
在这里,幼儿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如观察植物生长、探索昆虫世界、观察石头的特性等。
这个区域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认识自然现象,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创意艺术区创意艺术区是一个为幼儿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场所。
在这个区域,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艺、雕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个区域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4. 语言和沟通区语言和沟通区是一个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的空间。
在这个区域,幼儿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讲故事、唱歌、玩转语言游戏等。
这个区域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情感互动的场所,让幼儿有机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5. 数学和逻辑区数学和逻辑区是一个帮助幼儿发展数学和逻辑思维的空间。
在这个区域,幼儿可以通过玩具积木、数字游戏、解题活动等方式探索数学和逻辑的世界。
这个区域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推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 社交和情感发展区社交和情感发展区是一个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和表达情感的空间。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的概念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的学习过程。
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
简介感觉统合理论由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J.Ayres)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
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
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
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
感觉统合的概念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然后经由大脑加工处理,大脑再指挥身体做出相应的行为的过程,简称感统。
比如在你面前放了一个苹果,你的视觉告诉你你看到了一个苹果,你们触觉告诉你你摸到了一个苹果,你的嗅觉告诉你你闻到了苹果的味道,而不是看到、摸到、闻到其他的什么物品,然后你的大脑指挥你的身体去咬苹果,吃完后,你把苹果扔到垃圾桶里,都需要你的大脑处理很多讯息,并指挥你做出相应的行为,我们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做着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知识

第二部分:前庭平衡觉详解
感统训练所提供的针对性训练器材
1.大滑梯 6.转盘
2.滑板
3.吊缆插棍 4.趴地推球 5.滚筒
7.弹跳床
8.羊角球 9.袋鼠跳 10.跳绳
第二部分:前庭平衡觉详解
家庭延伸方法 :
第三部分:触觉详解
案例分析与结论:
因为触觉过分迟钝或 敏感,造成了上述两 个孩子天差地别的情 形。!
第三部分:触觉详解
触觉失调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分别表现为: 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 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 ;
第四部分:本体感受觉详解
本体感失调的危害有哪些?
1.对身体认知觉的发展及计划动作能力的影响 操作工具有困难,不会扣扣子, 动作慢. 2.影响读写算学习能力 (本体感觉配合前庭系统共同调节眼部的肌肉,使得眼睛能 够稳定的看清楚物体,进一步的建立对各种物体形状及空间 的记忆,这是日后学习读写算能力的基础.) 3.对情绪与自信心的影响 (通过本体感觉来感知自己的肢体在空间中的动作,才能对所 处的环境有信心,对控制自己的动作有信心)
第二部分:前庭平衡觉详解
前庭平衡觉失调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在听觉方面: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漏 听或忘记别人说的话或任务,常伴有听写困难,无法快速 记录,怕尖锐的声音,如电锯、刹车声等。 在运动协调方面:逃避或害怕运动,平衡力差,易摔倒, 不会或极少翻滚、拍球等。 头颈部平衡功能:不能长时间把头放在中央,否则,会 出现左右乱转、易疲劳,用手托腮,身子扭来扭去等。 除了上述这些,部分孩子还伴有睡眠障碍,无意识攻击 性行为,没有危险意识,自我控制力差,生活杂乱无章, 情绪好激动等。
感觉统合培训

什么是感觉统合(一)基本概念1.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2.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各感觉器官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二)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的途径1.出生前的刺激:胎儿就已经在妈妈的子宫内不断接收到各项讯息,出生时产道的挤压也是一项重要的触觉刺激。
2.出生后的刺激:在宝宝出生抱、摇、摸、说话、微笑等,提供有益的刺激,在家里和幼儿园里的生活……(三)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感觉系统A触觉系统:提供我们有关周围环境的讯息最主要的来源。
1.可以让小朋友避开危险2.探索世界3.它对心理安全感的发展也非常的重要。
小朋友经由触觉,在早期可以和妈妈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在以后,可以帮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4.在手部动作方面,触觉和区辨觉的建立,可以促进小朋友对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的认识,是往后认知发展,精细动作控制的重要基础。
B前庭系统:1.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体各种形式的移动及运动。
2.与眼外肌有密切的关联:视觉——动作的协调。
3.前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肌肉张力(尤其是对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维持姿势,产生动作及发展出正确的身体空间概念。
4.它会告诉我们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关系,使人在身体与情绪上有安全感,也有助于小朋友的心理发展。
C本体感觉:感受器:指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感受身体在空间运动和位置的变更,向中枢提供信息。
本体感觉:本体感觉主要是经由肌肉,关节或骨骼等感受器而来的讯息,动作是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最主要的途径。
感觉统合失调基本认识: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身体的感觉器官协调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教案训练教案

感统教案训练教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感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培养。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协调性、平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等等,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方法之一。
然而,很多老师、家长都不明白这一点,就算知道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感统训练。
因此,我们需要一份感统教案训练教案来指导我们的孩子进行健康的感统训练。
一、概述感统教案训练教案是训练孩子感统的一份指导文件。
通过这份教案,老师和家长可以来指导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其中,包含了感觉统合的基本知识、典型的感统训练方式和感统训练的应用等等。
二、基本概念1.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人体利用各种感觉信息,将其加以一体化处理,以达到有效运动和行为,同时影响情绪、学习、行为和自我理解等多个层面。
简而言之,感觉统合就是个体感受到的各种外部信息,如声音、光、重力、温度、触觉等等,与互相协同配合,为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以适应环境。
2.感统训练感统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如天平、秋千、滚筒等等,让感觉系统获得更多的训练和锻炼,从而改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等等方面的能力。
三、感统训练的方法1.平衡器平衡器是一种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的工具。
平衡器可以是各种简单的器材组合而成,比如,大大小小的饼干桶、废轮胎、脚轮子、木板等等。
2.天平天平不仅仅是用于简单的天平游戏,还可以用于训练孩子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孩子将两脚放在天平上,维持平衡状态,以此来进行感统训练。
天平的样式可多种多样,例如较为常见的铁板天平、木头平衡板等。
3.秋千秋千是一种非常好玩的感统训练游戏。
让孩子坐在秋千上,保持身体平衡,摆动身体,在慢慢转化平衡的过程中提高感统能力。
4.兔子跳兔子跳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感统训练活动。
孩子通过拔高两脚以及弹跳的方式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从而锻炼感统协调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保障。
四、感统训练的应用1.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感统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各项学习成绩。
感统训练活动方案 实验的原理和知识点

感统训练活动方案实验的原理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感统训练的原理与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感统就是感觉统合,简单来说,就是咱们的大脑把从身体各个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比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皮肤摸到的等,进行汇总、整理,然后做出正确的反应。
感统训练呢,就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来帮助咱们的感觉统合系统更好地工作。
②重要程度:在孩子的成长教育里超级重要。
要是感统能力不好,孩子可能在学习、生活里遇到好多麻烦,像注意力不集中啊,动作不协调等。
③前置知识:需要知道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起码能大概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应该具有的动作和感觉能力,像一般几岁会走路、几岁能抓东西比较稳之类的。
④应用价值:在教育、儿童康复等方面有大用处。
举例来说,如果有个孩子在学校老是坐不住、学习成绩也不好。
这可能是感统有问题,进行感统训练,就有可能改善他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儿童发展这一领域中,感统训练相关知识是个重要部分。
它以儿童的感觉系统为基础,涵盖多种训练方法等相关知识分支。
②关联知识:和儿童心理学、生理学联系紧密。
就像儿童生理学里,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感统是息息相关的,要是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可能会影响感统能力。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理解感觉统合的抽象概念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的实际表现。
关键点在于能准确判断孩子感统失调的类型然后对症下药。
④考点分析:在幼儿教育的相关考试里可能会出论述题,像如何根据孩子特定的行为判断是否存在感统问题以及设计合适的训练方案。
可能是结合具体案例让谈谈自己的看法那种考查方式。
三、详细讲解【实验操作类】①实验目的: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孩子感觉统合能力,改善孩子的行为和学习能力。
比如说有个感统失调的孩子平衡能力差,实验目的就是通过训练让他平衡能力变好。
②器材准备:像球类,大球小球都能锻炼孩子的触觉和视觉追踪能力;平衡木,可以测试和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还有些彩色的拼图,能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的概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的学习过程。
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
简介
感觉统合理论由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
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
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
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
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
其原因包括:
一、"先天不足",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早产或剖腹产,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二、缺乏应有的游戏活动。
1、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2、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三、生活的环境过于封闭,缺少同伴群体。
四、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偏差。
1、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2、过早进行认知教育;3、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课程简介及其作用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
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圆筒吊缆: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
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感统训练-阳光隧道阳光隧道: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独脚椅: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滑板爬: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插棍: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
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感统训练-袋鼠跳
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
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
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平衡能力的加强。
感觉统合教案6
教学内容:感觉统合训练
上课人数:5人萧健朗文健勋蒋雪瑶陈珈希胡百浚上课流程:
第一环节:相识礼仪(5分钟)
目的:让孩子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握手、搂抱
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以建立其自信心。
第二环节:热身环节(5分钟)热身内容:随着音乐节奏开始热身。
热身目的:让孩子熟悉环境,舒展筋骨,让肌肉,关节以及整个身体都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
样可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处于一个适合运动的科学阶段,可以让孩子的身体在接下来的激烈运动中受到充分的保护,避免出现各种伤害。
第三环节:器材训练(70分钟)
准备器材:大滑板、大龙球、四分之一圆、小滑板、万象组合、海洋球池大动作之训练主题:孤岛求生记
1.坐飞机去海边----大滑板
目的: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方法:让儿童俯卧在方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
在向下滑时儿童要保持抬头、两
臂伸直的飞机样姿势,由于颈背肌肉的强烈收缩,可以增加本体感觉的训练
2.躺下休息----大龙球
目的:大龙球可以接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孩子可以建立客观现实与真实感觉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
本体感的发展
3.休息
目的:舒缓运动后的情绪
4.在沙滩上行走----四分之一圆、跳床
目的:锻炼孩子的平衡感以及触觉,有利于前庭平衡,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5.在海边打保龄球
目的: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6.去海中的孤岛----小滑板
目的: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
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方法:让儿童趴在小滑板上,双手和双脚用力使小滑板向前移动7.休息目的:舒缓运动后的情绪
8.孤岛求生记----大陀螺、万象组合、踩踏石、触觉板
目的:促进孩子基本动作发展,兼顾儿童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
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
方法:万象组合跳走钻爬投
第四环节:自由活动(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