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1)

合集下载

组织培养实验MS培养基及配制注意事项

组织培养实验MS培养基及配制注意事项

一、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注意:1.除CaCl2·2H2O单独配制外,大量元素按照使用时高10倍的数值称取,将各种化合物称量后,分别用少量水在不同的容器内充分溶解,然后在500ml烧杯中按顺序加入各溶液,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促溶,倒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置小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注明化合物名称(或编号),浓缩倍数,配制日期和配制者姓名,CaCl2·2H2O配制同上置于另一小口瓶中。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按要求浓缩100倍的数值称取,分别将各种化合物称量除铁盐(FeSO4·7H2O和Na2-EDTA.2H2O)作为一组单独配制外,其余化合物可混合置于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在1000ml容量瓶中,置小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

3.铁盐配制将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别溶于450ml蒸馏水中,加热,(很重要)不断搅拌,溶解后,两液混合,调PH至5.5加水定容至1000ml,置于小口瓶中,贴上标签。

4.有机物母液配制,按母液要求浓缩50倍,除蔗糖按3%单独临时称量外,其余分别称量后,溶解,定容在500ml容量瓶中,置于小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

5.母液最好在2~4℃的冰箱中贮存,特别是有机类物质,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无机盐母液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如发现有霉菌和沉淀产生,就不能再使用。

A.制备母液和营养培养基时,所用蒸馏水或无离子水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化学药品必须是高纯度的(分析纯)。

B.称量药物采用高灵敏度的天平,每种药品专用一药匙。

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一.养培养基配制程序(一).母液吸取量的计算配制培养基的升数母液吸取量= 母液体积(CC)×——————————母液浓缩倍数(二)各种母液按顺序编号排列A.大量元素;B.CaCl2.2H2O;C.微量元素;D.铁盐;E.有机物;F.生长素萘乙酸(NAA):配制0.5mg/ml的NAA称取50mg , NAA用少量95% 酒精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G..细胞分裂素、激动素(KT)配制0.5mg/ml的KT 称50mgKT 用少量1N HCL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一、实验目的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三、试剂与器材1.器材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四、实验内容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2.调pH不要过头;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oC以下放物、取物;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取物;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与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与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消毒与灭菌
消毒: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 灭菌: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胞和孢子。
方法:
物理的方法:加热、过滤、辐射 化学的方法:用化学试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主要破
坏细菌代谢机能。如重金属离子,磺胺类药物及抗 生素等。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加热法:
干热法:火焰灼烧灭菌和热空气灭菌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常压蒸汽灭菌:
对于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如明胶培养基、牛乳 培养基,含糖培养基等可采用此法。彻底灭菌则采用 间歇灭菌方法。 煮沸灭菌法: 适用注射器和解剖器皿,时间10-15min, 超高温杀菌 135-150°C和2-8s对牛乳和其它液态食品灭菌。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湿热法 :
原理:因为湿热中菌体吸水,蛋白质容易凝固, 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 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所以效果比同温度下干 热好。
高压蒸汽灭菌法: 1、设备:高压灭菌锅 2、时间长短根据灭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
所变化。 3、适用于养基、工作服、橡胶物品等的灭菌,
养箱 中培养将生长好的菌种用牛皮纸包好,置4℃
高氏1号培养基是用于分离和培养放线菌的 合成培养基。其配方如下:
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0.5g, K2HPO4·3H2O 0.5g,MgSO4·7H2O 0.5g,FeSO4·7H2O 0.01g,琼脂15~ 20g,水1000mL,pH7.4~7.6。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也可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 4、注意事项:
1)冷空气彻底排除;2)加水;3)压力降为 “0”时方可打开。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标题: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养基的选择、制备、贮存、消毒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培养基的选择1.1 选择基础成份:根据微生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碳源、氮源、矿物盐等基础成份。

1.2 添加生长因子: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添加适量的生长因子,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1.3 调节pH值:保持培养基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7.0摆布,可通过添加缓冲液进行调节。

二、培养基的制备2.1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原料和试剂,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2 按比例混合:按照配方比例将各种基础成份、生长因子等混合均匀。

2.3 消毒灭菌:将混合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者过滤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三、培养基的贮存3.1 温度控制:将制备好的培养基保存在4℃摆布的冰箱中,避免高温或者受潮。

3.2 防光保鲜: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尽量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光照导致培养基变质。

3.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培养基的外观温和味,确保无明显变质迹象。

四、培养基的消毒4.1 灭菌方法: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等。

4.2 消毒时间:控制好消毒时间,确保灭菌效果,同时避免对培养基中的营养成份造成破坏。

4.3 消毒环境: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的消毒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五、培养基的使用5.1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使用培养基,保持微生物的生长活力。

5.2 湿度控制:避免培养基过度干燥或者受潮,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5.3 使用时限:尽快使用制备好的培养基,避免长期贮存导致培养基质量下降。

总结: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是微生物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选择合适的基础成份、严格制备、科学贮存、有效消毒和正确使用,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稳定,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培养真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去皮马铃薯200 g 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15-20g 水1000 ml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 g,切成小块(不必大小)放入锅中,加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稍冷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在滤液中加蔗糖20g,加水补足到1000ml。

配成的培养基一般呈酸性,用于培养真菌,可以不必调pH。

如配制固体培养基,在加蔗糖前先加15-20g 琼胶加热熔化,最后加入蔗糖,混匀并加水补是至1000ml,趁热分装在试管或三角瓶中。

标准试管(15×150mm)分装量如下:一般用作斜面培养的每试管装培养基3-5ml,用作平面培养的每试管约10ml,加棉花塞后灭菌。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必须调节其酸度值到中性(pH7.0左右)。

(2)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NA)是培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又称营养琼脂或肉汤培养基。

成分如下:酵母浸膏1g 牛肉浸膏3g蛋白胨5-10g 蔗糖(或葡萄糖)l0g琼脂15-20g 水1000mlpH7.0配制方法:称取牛肉浸膏及蛋白胨溶于少量热水中备用,在其余水中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将牛肉浸膏和蛋白胨溶液加入混匀,然后加水补足到1000 ml,用NaOH或HCL调整至pH7.0,趁热分装,加棉花塞后灭菌。

(3)玉米叶培养基取一定数量的玉米叶片,洗净后剪成1㎝2左右的小块,放在250ml的三角瓶中,盛放量一般为三角瓶的1/3,然后加少量的水以保持湿润,加棉花塞后灭菌。

天然培养基一般不必调整pH。

(4)查氏(Czapek)培养基查氏培养基是一种组合培养基,其成分如下:NaNO3 2g K2HPO4 1 gMgSO4·7H2O 0.5g KCl 0.5gFeSO4 0.01g 蔗糖30g水1000ml(5)灭菌水的配制蒸馏水(或自来水)经过灭菌处理即成灭菌水,是实验室用量最大的必备品之一,常用于病原菌的分离、稀释、保湿等。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生物学等实验中将微生物培养的一种物质基质,它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主要包括选择基质、添加营养成分、调节pH值、灭菌和包装等步骤。

以下是一般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择基质培养基的基质可以选择为水或含有必要营养成分的溶液。

一般情况下,使用蒸馏水或双蒸馏水作为基质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2.添加营养成分培养基中必须添加适当的营养成分,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常用的营养成分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等。

常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常用的氮源有氨基酸、酵母浸出物、肉浸出物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要求增加一些其他的营养成分。

3.调节pH值pH值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十分重要,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pH在6.5-7.5之间。

因此,培养基在配制过程中需要进行pH值的调节。

可以使用酸碱溶液(如HCl和NaOH)进行pH调节,并通过使用pH试纸或pH计监测pH值。

4.灭菌培养基的灭菌工作非常重要,它可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灭菌、干热灭菌和滤过灭菌等。

高压灭菌是指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置在高压锅中,经过高温高压的处理。

干热灭菌是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置在烘箱中进行加热处理。

滤过灭菌是将培养基通过0.22um的无菌滤膜过滤,以去除微生物。

灭菌后,需要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倒装入无菌培养器皿中。

5.包装灭菌后的培养基需要进行包装保存,以防止污染。

常用的包装方式有试管包装、琼脂平板包装和瓶装包装等。

试管包装是将培养基倒入试管中,用苏打棒打破试管口,并通过注封的方法密封试管。

琼脂平板包装是将培养基倒入无菌琼脂平板中,并使用无菌的平板封口膜密封。

瓶装包装是将培养基倒入无菌玻璃瓶中,用无菌胶塞封闭瓶口。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操作环境无菌,使用无菌操作台、无菌器具和无菌操作方法。

2.注意各种添加物的浓度,不可过量或过少。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培养基是细菌、真菌、细胞等微生物进行繁殖和培养的营养地,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1.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是最常见的一种培养基,它以琼脂凝胶为基质,通过加入不同的营养成分,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适量琼脂,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2)加入适量皂液,加热融化琼脂。

3)待琼脂溶液冷却至40°C左右时,加入已经制备好的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维生素等。

4)搅拌均匀,调整pH值,加热煮沸。

5)倒入装有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使其凝胶化。

注意事项:1)使用较干燥的琼脂可减少湿润时间。

2)煮沸或加热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过度加热导致一些营养成分失活。

3)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等微生物污染。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扩大培养、动态研究等实验。

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适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2)加入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维生素等,搅拌均匀。

3)调整pH值,加热至沸腾。

4)倒入试管或烧杯中,用胶塞或铝箔盖好。

注意事项:1)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搅拌,避免成分沉积或变色。

2)制备前要将试管或烧杯等容器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3)使用培养基前要进行菌液均匀混合,避免因成分沉积而导致的营养不均匀。

3.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微生物对特定组分的感受性选择性地制备的培养基。

制备方法如下:1)制备好的琼脂培养基加热至融化,放置冷却至40°C左右。

2)加入特定的抗生素、色素或指示剂等,搅拌均匀。

3)倒入装有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等待凝胶化。

注意事项:1)特定抗生素或其他抑菌剂的添加量需要谨慎,过量添加可能抑制需要培养的微生物。

2)搅拌均匀时,应快速且均匀,以避免导致混合不均。

3)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凝胶化后,尽量避免暴露于空气中,以免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以上所述的常用培养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同微生物的培养要求不同,制备方法也有所差异。

培养基及其配制

培养基及其配制

GA (赤霉素): 有20多种,生理活性及作用的种类、部位、效应等各有不 同、培养基中添加的是GA3,主要用于促进幼苗茎的伸长 生长,促进不定胚发育成小植株;赤霉素和生长素协同作 用,对形成层的分化有影响,当生长素/赤霉素比值高时 有利于木质部分化,比值低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此外, 赤霉素还用于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 发。一般在器官形成后,添加赤霉素可促进器官或胚状体 的生长。
Mor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oots and shoots. However, undifferentiated callus is developing at the edges of the explant
No NAA Poor shoot development and no roots
芽从外植体的上表面发 生而根从下表面发生
(3)肌醇又叫环己六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使用 浓度一般为l00mg/L,适当使用肌醇,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以及胚状体和芽的形成。对组织和细胞的繁殖、分化有促进作用, 对细胞壁的形成也有作用。
⑷氨基酸:是很好的有机氮源,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培养基 中最常用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他的如精氨酸、谷氨酸,谷酰胺、 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等也常用。
⑴IAA(吲哚乙酸)是天然存在的生长素,亦可人工合成, 其活力较低,是生长素中活力最弱的激素,对器官形成的 副作用小、,高温高压易被破坏,也易被细胞中的1AA分 解酶降解,受光也易分解。 ⑵NAA(萘乙酸)在组织培养中的起动能力要比IAA高出3-4 倍,且由于可大批量人工合成,耐高温高压,不易被分解 破坏,所以应用较普遍。NAA和IBA广泛用于生根,并与 细胞分裂素互作促进芽的增殖和生长。 ⑶IBA(吲哚丁酸)是促进发根能力较强的生长调节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
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
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

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三、试剂与器材
1.器材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

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
四、实验内容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

2.调pH不要过头。

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oC以下放物、取物。

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取物。

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