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列表法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列表法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之列表法把应用题中的条件简要地摘录下来,列表分类整理、排列,并借助这个表格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在用列表法解题时,要仔细判断题中哪些数量是同一件事中直接相关联的,哪些数量是同一类的。

排列数量时,要尽量做到“同事横对”,“同名竖对”。

这就是说,要使同一件事中直接相关联的数量横向排列,使同一类的、单位名称相同的数量竖着排列,还要使它们的数位上、下对齐。

这样就可以在读题、列表的过程中正确识别数量,选择数量,理解数量之间的联系、区别,理清思路,为下一步的分析、推理作好准备。

(一)通过列表突出题目的解法特点有些应用题的解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如果把题中的条件按一定的格式排列,整理成表,则表格会起到突出题目解法特点的作用。

例1桌子上放着黄、红、绿三种颜色的塑料碗。

3只黄碗里放着51个玻璃球,5只红碗里放着75个玻璃球,2只绿碗里放着24个玻璃球。

要使每只碗里玻璃球的个数相同,每只碗里应放多少个玻璃球?(适于四年级程度)解:摘录题中条件,排列成表15-1。

表15-1求每只碗里应放多少个球,要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碗,和在这些碗中一共放了多少个球。

由于表15-1中把碗的只数排列在前一竖行,把球的个数排列在另一竖行,所以只要看着表15-1中竖着排列的碗的只数和球的个数,便可算出碗的总数和玻璃球的总数,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51+75+24)÷(3+5+2)=150÷10=15(只)答:平均每只碗里应放15个玻璃球。

例2荒地村砂场用3辆汽车往火车站运送砂子,5天运了180吨。

照这样计算,用4辆同样的汽车15天可以运送多少吨砂子?(适于四年级程度)解:摘录题中条件,排列成表15-2。

表15-2解此题的要点是先求出单位数量。

表15-2中,由于汽车的辆数、运送的天数和吨数这三个直接相关联的数量排在同一横行,因此便于想到,180÷5得到3辆车1天运多少吨,180÷5÷3就得到一辆车一天运多少吨;接着便可想到求出4辆车1天运多少吨,15天运多少吨。

三年级数学列表法解决问题技巧

三年级数学列表法解决问题技巧

回答:
三年级数学列表法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以下是几个技巧:
1. **明确问题**:首先,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相关的信息。

确保你理解问题的要求,以便你可以正确地列出数据。

2. **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尝试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或数据,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

这将帮助你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并找到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3. **有序列表**:使用有序列表可以帮助你更容易地追踪每个解决方案的过程,并且有助于确保你不会错过任何可能的答案。

4. **细致观察**:仔细观察问题,注意任何可能影响解决方案的细节。

这可能会帮助你找到一些不常见的解决方案。

5. **从简单到复杂**:如果列表法的使用对你来说有点困难,试着从简单的问题开始。

随着经验的积累,你可以逐渐尝试更复杂的问题。

6. **检查答案**:完成解决方案后,一定要检查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你可以通过将你的答案与可能的正确答案进行比较来完成这一步。

7. **使用图表或图形**:如果问题涉及到数量之间的关系,使用图表或图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8. **耐心和毅力**:列表法可能不是一种快速的方法,因为它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你有耐心和毅力,你最终会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9. **交流与讨论**:如果你在列表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向他人寻求帮助。

与教师、家长或其他同学交流,可能会得到一些启示或提示。

希望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在三年级数学中使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记住,练习和使用这些技巧将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种方法。

三年级列表法解决问题技巧

三年级列表法解决问题技巧

三年级列表法解决问题技巧
列表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技巧,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以下是三年级学生可以使用的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1. 确定问题:首先,学生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

他们应该仔细阅读问题,并确保自己完全理解问题的要求。

2. 列出已知信息:接下来,学生应该列出所有已知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是问题中给出的条件,也可以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其他相关信息。

3. 列出未知信息:学生还应该列出所有未知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问题要求求解的内容。

4.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学生可以制定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使用逻辑推理、比较和排除等方法来确定解决方案。

5. 检查解决方案:学生应该检查他们制定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并且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如果解决方案不正确,他们可以尝试重新制定解决方案。

6. 实施解决方案:一旦学生确定了正确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开始实施解决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进行计算、绘制图表或进行实验等操作。

7. 检查结果:最后,学生应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他们可以
将结果与问题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保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

通过使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整理他们的思维过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此外,列表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列表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掌握它。

通过使用列表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巧用表格列分式方程应用题

巧用表格列分式方程应用题

巧用表格列分式方程应用题发表时间:2018-04-09T15:30:02.803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3月刊作者:刘晔[导读] 列表法降低了应用题的难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们对列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恐惧,学生能较容易的学会如何列分式方程应用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刘晔新疆第一师一团双语中学 843000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175-01今年6月底我参加了中考数学网上阅卷工作,我改的第18题分式方程,分值8分,属于简单题,全师共3148份全部改完平均得分为4.3分,为什么很简单的一道应用题得分却不太高,丢分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会列方程;2、方程列错;3、方程解错;4、分式方程不检验,失分较多是前两种情况。

纵观2010-2016年这7年的中考试卷60%机率考了分式方程应用题,考试题型以解答题为准,教师如何教会学生从实际生活问题转化到方程建模,怎么引导才能让学生见到应用题不害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借助表格,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容易理清题目中数量关系,列表法降低了应用题的难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们对列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恐惧,学生能较容易的学会如何列分式方程应用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审题。

1、理清楚本题到底用到了那些数量关系,一般题目常会出现以下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逆流速度=静水中的航速-水流速度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一般题目中都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是、比、多、少等来体现题目中的一些关系。

通常题目会有2个等量关系,一个等量关系用来设未知数,另一个等量关系用来列方程,在后面例题中会具体讲用如何用这两个等量关系。

二、列表格可以画一个四行三列的表格,竖列可以填审题中找到的数量关系,横行填类型,一般题目会出现几种不同情况,如原计划和实际,骑自行和步行等。

分式方程的应用(工作效率)。

分式方程的应用(工作效率)。
分式方程的应用(工作效率)
学习目标
学会用列表法列分式方程解决工程和行程问题
一、知识回顾
1、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2、工作总量:所要完成任务或所要做事情的多少。
工作效率:每天(每小时、每周)单位时间完成工
作或任务的多少。
工作时间: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要完成植树99棵的任务,小明每天植树3棵, 小军每天植树9棵,则 工作总量:植树99棵 小明的工作效率:每天植树3棵;
等量关系:甲组工作时间+30分钟=乙组工 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2000
1 25%x个 1 25%x 2000

x个
1800 x
1800
某部队接到打30口井的任务,每天比原计划多 打3口井,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 天打井x口
等量关系:实际工作时间+5天=原计划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计 x口/ 天
划 实
际 x 3口/ 天
30 30 x
30 30
x3
练习4、 A、B两种机器人都被用来搬运化工原 料,A型 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 30kg,A型机器人搬运900kg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 人搬运600kg所用时间相等,两种机器人每小时 分别搬运多少化工原料? 等量关系:时间相等 思考:设机器人A每小时搬运xkg
二、用列表法列分式方程解问题
P152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 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 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 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这是_工__程_问题,

八年级数学 《用列表法解决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自主学习任务单

八年级数学      《用列表法解决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尝试自己列表格分析配套微练习中的应用题,和提示答案进行比较。
2、独立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先尝试再对照视频和提示答案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业设计
1、完成微课配套练习
2、用所学方法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让学生先通过完成微课配套练习上的题目进一步掌握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然后扩大范围至较难的题目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用列表法解决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题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分式方程》
用列表法解决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设计意图
(提示:说明左侧各栏设计的依据与作用)
学习指南
1.达成目标:
会用列表的方式表述分式方程应用题的分析,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应用题。
分式方程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列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数量间的关系,从而列出能表示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分式方程。
困惑与建议
学生填写项目(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2.学习方法建议:
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后,尝试自己列表格分析应用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参阅配套提示)并独立完成课后配套练习。
提示: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例1解对照学习,完成例1例2的学习后独立完成配套练习。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后可以尝试自己建立表格来表示出题目中所有的量,找到可以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阅配套提示,再次学习。

初中数学论文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初中数学论文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

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住相等关系。

(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3)习惯于算术解法。

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下面通过举例,重点说明用列表法解几类应用题。

一、解题思路1、在仔细审题的过程中,边阅读边将复杂背景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可用字母代替)分类列成表格;2、利用表格的横向、纵向联系便很容易把握各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地得到方程、方程组,不等式、不等式组。

二、应用举例㈠行程问题例1、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95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

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

如果甲先行1时后乙才出发,问甲再行多少时间与乙相遇?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

有甲、乙两人,故分两行,每个人又都要求所走的路程,故分3列。

设甲再行x小时与乙相遇,列表如下:相等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二甲、乙相距的路程列方程:15+15x+45x=195,解得:x=3.答:甲再行3时与乙相遇。

例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

甲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骑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

问:几小时后,他们相遇?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追者”的路程-“逃者”的路程二两者相距的路程。

有甲、乙两人,故分两行,每个人又都要考察所走的路程、时间、速度,故分3列设x小时后,他们相遇。

列表如下:此题的相等关系:乙行进的路程-甲行进的路程=30千米列方程:45x-15x=30,解得:x=1.答:1小时后,他们相遇。

例3、甲、乙两地相距168千米,一辆小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后,一辆拖拉机以48千米/时的速度也由甲地向乙地驶去,如果小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问小汽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与拖拉机相遇?分析:考察对象为交通工具,为小汽车、拖拉机,故分成两行,每一对象又都要考察其速度、时间、路程,故分成3列。

应用表格法列分式方程

应用表格法列分式方程

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泸沽中学刘能芳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阶段应用题的一个难点内容,学生不容易找到等量关系,而采用列表和等量关系相结合的方法就很容易列出分式方程,举例如下:例1:八年级(2)班学生周末乘汽车到郊区游览,郊区到学校240千米,一部分学生乘慢车先行,出发2小时后,另一部分学生乘快车前往,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快车速度是慢车的1.5倍,求慢车的速度分析:方法⑴:因为快车速度=慢车的速度×1.5 ,所以设慢车的速度为x,则快车的速度为1.5x,如表①,由慢车的时间=快车的时间+2,得方程:x =x5.1+2方法⑵:因为慢车的时间=快车的时间+2,所以设快车的时间为x,则慢车的时间为x+2, 如表②由快车速度=慢车的速度×1.5,得方程:x =2+x×1.5求出x 再带入2240+x 就能求出慢车的速度。

例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试验田,分别收获油菜800kg 和1600kg ,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油菜比第二块少300kg ,求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油菜多少千克.设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油菜xkg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 .x x 1600300800=+ B .3001600800-=x x C .3001600800+=x x D . xx 1600300800=-分析:因为第二块试验田每亩收获油菜=第一块+300,所 以设第一块试验田每亩收获油菜 x kg ,则第二块每亩收获油菜 (x+300)kg ,各种关系如下表:由面积相等得方程:300x +=x故选择C例3:王莉与张明共同清点一批图书,已知张明清点完600本图书所用的时间与王莉清点完400本图书所用的时间相同,且张明平均每分钟比王莉多清点10本,求王莉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的数量.解:设王莉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x 本,则张明平均每分钟清点 (x+10) 本, 依题意,得方程:10x 600400+=x 解得: x=20经检验 x=20是原方程的解.答:王莉平均每分钟清点图书20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青岛莱西市实验中学展青岗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问题中涉及到的数量较多,应该遵循“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原则进行教学。

所以在学习代数式与整式加减法时,就要训练学生把文字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写成代数式的能力,使学生习惯于用字母表示数。

为使学生更好掌握和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技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谈谈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技巧。

1.列表前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通过认真读题,找出等量关系。

分式方程应用题一般有两个等量关系,可用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另一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设哪个未知量为未知数,要根据等量关系的需要。

首先,要找出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数量关系。

其次,抓住题中反映相等关系的关键字词。

如“比”、“是”、“少”、“共”……再次,总结一些常见题型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利润=售价-进价等公式。

2.设计表型
问题中通常涉及到两者之间的各种数量的比较,如“骑自行车与乘汽车”,“原计划与实际”“甲与乙”等。

列表时表格横向表示各数量,纵向表示两者的比较,要能容纳题中所有数量关系。

3.填表
边读题边将已知量填入表中,再填数量关系,最后填未知量及含未知量的代数式,填过后一定会余下一个等量关系供列方程使用。

4.分类举例
(1)行程问题
例题1 (2012年天津市中考题)某校九年级学生由距离农机厂15千米的学校出发,前往参观,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走,过了45分钟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同学的3倍,求骑车同学的速度。

列表分析如下:
(表中序号表示填表顺序,以下同)由骑自行车和乘汽车所走的路程相同都为15千米填得①②,设骑自行车同学的速度为x 千米/时填得③,由汽车速度是骑车同学速度的3倍填得④,根据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填得⑤⑥,最后根据骑自行车的同学先出发45分钟,乘汽车的同学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可列方程:
604531515=-x x (注意要统一单位) (2) 工程问题
例题2(2010年淮安市中考题)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0m 的管道,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多少m ?列表分析如下:
由“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0m 的管道”,填得①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m ,填得③,由“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5%”填得④,根据基本公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填得⑤⑥,最后根据“结果提前30天完成任务” 可列方程:
()30%25130003000=+-x x (3)销售问题
例题3(2008内江市中考题) 甲、乙两种原料单价比为2:3,将价值2000元的甲种原料与价值100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后,单价为9元,求甲种原料的单价?列表分析如下:
设甲、乙两种原料的单价分别是2x 元,3x 元,填得①②,“将价值2000元的甲种原料与
价值100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填得③④,由“单价为9元”填得⑤,根据混合前后总价不变,填得⑥,由基本公式:总价=单价×数量填得⑦⑧⑨,最后根据两种原料混合前后数量不变,可列方程:
9100020003100022000+=+x x (4)水流问题
例题4 一艘轮船顺水航行40Km 所用的时间与逆水航行30Km 所用的时间相同,若水流速度为3Km/h ,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列表分析如下:
由顺水航行40千米,逆水航行30千米,填得①②,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 千米/时,根据基本公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填得③④,再根据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填得⑤⑥,最后由所用的时间相等可列方程:
330340-=+x x (5)收费问题
例5(2004青岛市中考题)某市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25%。

小明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8元,而今年5月份的水费是36元。

已知小明家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多6立方米,求该市今年居民用水的价格。

列表分析如下:
由小明家去年12月份的水费是18元,而今年5月份的水费是36元填得①②,设该市去年12月份居民用水的价格为x 元/立方米填得③,由今年1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水费上涨25%填得④,根据基本公式:总价=单价×数量填得⑤⑥,根据小明家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多6立方米可列方程:
61825.0136=+x
x —)( (6)利润问题
例题6(2007山东聊城课改)某超级市场销售一种计算器,每个售价48元。

后来,计算器
的进价降低了4%,但售价未变,从而使超市销售这种计算器的利润提高了5%。

这种计算器原来每个进价是多少元?(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列表分析如下:
由每个售价48元填得①②,设这种计算器原来每个进价是x元,填得③,由后来,计算器的进价降低了4%填得④,由基本公式: 利润=售价-进价填得⑤⑥,由售价未变,从而使超市销售这种计算器的利润提高了5%,可列方程:)
)(
1
-
48
x=
.0
+
(x
05
(04
-1
.0
)
48
-由上面几个例题可见,用列表法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可以分散难点,表格中不仅能容纳所有数量关系,且容易填写,易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列表法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解题兴趣,做到了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们对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忧虑。

练习巩固
1、小明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书,他们用15元买了一种科普书,又用15元买了一种文学书,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高出一半,因此他们所买的科普书比所买的文学书少1本.这种科普书和这种文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2、 A、B两种机器人都被用来搬运化工原料,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20kg,A型机器人搬运1000kg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kg所用时间相等,两种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化工原料?
3、甲、乙两人都要走3Km的路,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甲比乙少用0.1h,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4、甲、乙两个火车站相距720Km,火车提速后,速度是原来的1.2倍,从甲站到乙站的时间缩短1.2h,求火车原来的速度。

5、甲、乙两队种树,甲队每小时比乙队少种3棵树,甲队种60棵树与乙队种66棵树所用时间相同,问:甲队每小时种多少棵树?
参考文献:
a)李长龙.列方程解应用题初探.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
b)张越.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教学.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