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徐淑英 等)

合集下载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组织与管理研究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组织与管理研究时,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实证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数据,以便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常用的实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和实验研究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问卷调查是组织与管理研究中最常见的实证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访者发放,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定量数据,了解受访者的态度、看法和行为。

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广泛地获取数据,而且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对简便。

然而,问卷调查也存在着样本选择偏差、回收率低和受访者回答不真实等问题,因此在设计问卷和解释结果时需要慎重。

实地观察是另一种常用的实证方法,它通过观察组织内部的实际运作情况来获取数据。

实地观察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获取的数据相对客观。

然而,实地观察也存在着观察者主观偏差、观察对象的行为受到观察影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实地观察过程中注意保持客观性。

访谈是一种深度了解受访者看法和态度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受访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对于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看法。

访谈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态度,获取的数据相对丰富。

然而,访谈也存在着受访者回答不真实、访谈者主观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访谈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客观。

实验研究是一种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的方法,研究者可以设计实验条件并观察实验结果,以验证组织与管理理论。

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外部变量,验证因果关系,获取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然而,实验研究也存在着实验条件的控制不足、实验结果的外部适用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设计实验和解释结果时慎重对待。

综上所述,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在进行组织与管理研究时,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证方法,并在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过程中注意保持客观性和科学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

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
2009/11/20 1
Why the Attention on Context? 为什么关注情境?
Context provides the questions we study 情境提供了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Context is the source of theory 情境是理论的来源 Context influences our choices 情境影响我们的选择与行动
为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是科学的主要目的。当你 在思考图表和方程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2009/11/20 4
Look Outward: CONTEXT
向外看:情境
Career 职业
University 大学
Journals 期刊 Reviewers 评审
Society 社会
Companies 企业
Universal versus Local (Context-specific) Theories
通用理论与本土(特定情境下的)理论
(Universal)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Local)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
中国管理的(通用)理论 管理的中国(本土)理论
Managers 管理者 Employees 员工
Four Roles of CONTEXT 情境的四个作用
Context as a source of research topics and questions 情境是研究问题的来源 Context as a theoretical construct in our study 情境是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构念 The role of context within the case research method 情境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context as an institutional condition for our research 情境是影响研究的一个制度环境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作为实证研究的入门参考书来看的,事实上远超期待,严谨详实,横向纵向展开都很充分。
精彩摘录
你问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值得关心?过去的文献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哪些?为什么 这些答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不够好、不够深?你现在做这个研究想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不同的看法、新的 想法?新的想法是由什么理论衍生出来的,这个理论又是如何解释的。
附录1 IACMR追求卓越宣言(伦理准则) 附录2术语英汉词汇对照 附录3经典方法论文献
作者介绍
这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理论
理论
实证Hale Waihona Puke 组织模型实证
附录
方法
管理
研究 研究
管理学
管理
第章
过程
方法
论文
管理
测量
内容摘要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严谨、规范、高质量的研究方法指南——《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 方法(第2版)》立足于思维方式、理论构建以及管理研究的全过程,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各种实证方法, 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经典文献。《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上一版被当当评 为终身五星级图书,本版新增了“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以及“理论构建与模 型检验”等章节,对研究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总之,看待现实的前现代观点仅仅接受一个现实:个人的经验无关紧要,也不能改变现实;现代观点认为, 有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经验,因此客观现实和主观经验能够并存;而后现代观点则认为没有 客观事实,只有对现实的印象或主观经验,这些现象和经验都被认为是现实或者真理。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总参考书目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总参考书目

《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书目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上海)。

2、[美]齐斯克著,沈明明译:《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美]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袁亚愚,、徐晓禾编译:《当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吴玉编著:《管理行为的调查与量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7、[美]艾尔·巴比,李银河编译:《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孙孔文:《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美]N﹒R﹒汉森:《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10、郭志刚、郝虹生、杜亚军、曲海波:《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戴建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沈关宝、仇立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4、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美]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7、孙廷华、王小真编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8、许远贤编著:《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李华君、王郁基主编:《政务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版。

20、仇雨临、何凡兴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21、晁秀棠:《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典书目

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典书目

《社会网络分析讲义(第二版)》罗家德著
《整体网分析讲义》刘军著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张亚旭著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樊景之著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约翰·W·克雷斯威尔著,崔延强译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6版)》肯尼斯·S·博登斯等著,袁军等译
《心理学研究要义》詹妮费·埃文斯著,苏彦捷译
《如何做心理学实验》大卫·W·马丁著,丁锦红译
《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从立题到发表》徐云杰著
《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变量类型、方法选择及范例解析》蓝石著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杜子芳著
《问卷设计手册——市场研究、民意调查、社会调查、健康调查指南》赵锋译
川大牛永革《地理品牌研究》。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LOGO
徐淑英 陈晓萍 樊景立 主编
第一部分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的起点:提问 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Page 3
1 2 3 4
Page 16
LOGO
运用效度指标评价研究结论的质量
构念效度:指测量的准确性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研究者需要精确定义构念的含义并明确它的理论结构 从变量测量的角度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控制测量误差
统计结论效度:指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信度 增大样本量 减少因变量与自变量无关的总体变异 根据理论检测方向性的研究假设
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
1 2 3 4 5 6
Page 14
讲述一个故事 列出参考文献和引用他人成果
引用实证研究发现 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讲述为研究假设进行的推理 运用框图说明理论
LOGO
第四章: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Page 15
LOGO
第五章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实证研究的一般过程
线a代表两个抽象狗年X’和Y’之间的理论关系我 们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但由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需要将 他们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X和Y然后搜集资料 验证XY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
Page 23
LOGO
行分析并且将其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实证概括通过形成概念形成命题和命
题排列转换成理论
LOGO
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Page 5
LOGO
科学过程的实践指南

.3《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

.3《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

《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一、期末(50分)期末考试占50分,期末大考由教务处或学院统一安排时间。

二、过程考核1、期中(10分)其中考试一般在第9周,设计四个开放式问题,请同学回答。

评分标准:形式(50%)、内容(50%,考核学生的观点及其逻辑性)2、读书笔记或感悟(10分)开学布置应读书目,期末第15周提交读书笔记。

至少选读其中二本以上。

管理辅助读物目录一、专业类1、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3、彼得・德鲁克.公司的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4、彼得•德鲁克.管理的使命、责任、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5、十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山西教育出版社,互联网时代6、彭志强.商业模式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7、姜岚昕.领导无形,管理有道.机械工业出版社8、彼得•杜拉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三联书店。

9、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美)伊德•鲁杰罗著,责任第一-在美国西典军样脱胎换骨,机械工业出版社。

11、姜汝祥,差距,机械工业出版社。

12、姜汝祥,榜样,机械工业出版社。

13、世界级——本地化企业如何逐鹿全球,罗沙贝丝•坎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14、李宝元,追求永远一中国企业家谋求长程发展行为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5、(美)柯林斯,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

16、(美)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

17、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18、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

19、韦恩•贝克,社会资本制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陈威如等.平台战略.中信出版社21、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北方联合出版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2、(美)麦克斯韦尔著,路卫军等译.领导力21法则中国青年出版社23、南怀瑾讲述.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与说话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等译,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5、[英]斯图尔特•克雷纳著邱琼,钟秀斌,等译,管理百年,海南出版社26、曾仕强,刘君政,管理思维,东方出版社200527、【英】乔纳森•伯龙,思维与决策,可下载PDF版。

《组织行为学》配套参考文献示例

《组织行为学》配套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第一章1.张德:《组织行为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斯蒂芬· P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 Prentice Hall 1997, 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曾国藩《冰鉴》(上、中、下),吉林文史出版社4.美]迈克儿.L.瓦休等著:《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5.[美]凯瑟琳.米勒著:《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6.[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7.潘天群著:《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8.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9.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美)奥特,(美)帕克斯,(美)辛普森编,王蔷,朱为群,孔晏等译,组织行为学经典文献(经典著作选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第二章1.韦克难:《组织行为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美)索尔索(Solso,R.L.)等著,张奇等译,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3.郭毅等:《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4.徐淑英,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李新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成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7.郑伯埙等,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回顾与展望[M],台湾华泰出版,2007.88.邓桂枝,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公平性的关系[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9.赵红梅,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个人特质与个人-组织契合度的调节作用[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10.储小平、王宣喻,职业经理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发展[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1第三章1.于斌:《组织行为学》,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2.D.赫尔雷格尔、I.W斯洛克姆等著:《组织行为学》(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胡佩诚等译《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美)坎特威茨等著,杨治良等译,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郁建兴、江华、周俊著,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7.邓桂枝,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公平性的关系[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8.郑伯埙等,華人組織行為:議題、作法及出版[M],台湾华泰出版,2006.109.吴比著,奔腾入海——30年民企人物风云史[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10.上海文广,百年商海(纪录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四章1.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合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4.韦恩·卡西欧赫尔曼·阿吉尼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5.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6.牧之、张震《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新世界出版社7.圣吉,《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第五项修炼续集》8.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管理和组织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9.(美)斯莱特著,郑雅方译,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10.郑伯埙等,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回顾与展望[M],台湾华泰出版,2007.8第五章1.《组织行为学》,理查德 L.达夫特(美)、雷蒙德 A.诺伊(美)著,2004年1月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澳]欧文· E · 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3.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钱德勒,《看的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5.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马斯洛,《激励与个人》6.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7.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麦格雷戈,《企业的人事方面》8.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9.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梅奥,《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0.徐淑英,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第六章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7版)--MBA教材精品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2.第七章1.Steven L.McShane;Mary Ann Von Glinow,《组织行为学(英文版)--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2.张功,赵泽编著,世界上最大的管理心理学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3.杨中芳(台湾大学),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论文集)[C],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4.郑伯埙等,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回顾与展望[M],台湾华泰出版,2007.85.(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周长城等译,经济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组织行为学基础、现实与挑战》(第3版),2004年4月第4版,黛布拉• L•纳尔逊(Debra L.Nelson)、詹姆斯•坎贝尔•奎克(James Campbell Quick)著,中信出版社8.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上、下) [M] (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9.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10.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第八章1.卢盛忠等,《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翟学伟著:《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变量,那么你的设计应该 是因子设计。
当然,一个因子设计组间设计,也可以是组内设计,还可 以是组间组内混合的设计
实验设计
组间设计
组间设计指讲不同的人分配到不同的实 验组。
例如:正面的反馈比负面的反馈更能提高员工 的工作绩效。随机分配一组人,给正反馈, 给另外一组人负反馈。然后看两组工作绩效 哪个高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经 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上 创造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
1
讲述一个故事
2
列出参考文献和引用他人成果
3
引用实证研究发现
4
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5
讲述为研究假设进行的推理
6
运用框图说明理论
第四章: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 与挑战
本章大纲
第五章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实现科学过程四 步骤
进行文献回顾
找到理论,提出假设
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指南
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起点:提问

问题的来源

问题的转化: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论文开题包括的形成
第二章:研究的起点:提问
一 问题的来源
个人的观察和深度的思考 个人对研究的专注热情 阅读文献 与他人交流
问题的转化: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 究课题
外部效度:研究结果推广到其他群体,时间和情景时的可信程度 进行多项研究 综合考虑,通过研究设计,合理控制研究方法中的各种变异量。
实证研究中的变异量控制
最大化系 系统变异是指因变量的变异统中变收到异自变量影响的部分
可以通过样本选择或者对自变量的精准测量来实现
控制外生 通过抽样的方式如随机化,变匹配异参与者等或者统计控制的方
第一部分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的起点:提问
2
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4
科学过程是包括两类研究的重复活 动循环
演绎的检验假设的研究
首先,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理论被转变成假 设。
接下来,假设将指导研究设计,转化成观察。 然后通过测量,样本归纳,参数估计,观察
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将大问题转化成真正可以操作可以研究的问题,将大问题分解 再分解,直到对问题中设计的概念能够准确掌握定义,操作, 测量,并且能够把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数据加以检 验为止。
化问题为研究变量和假设
确定问题中涉及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中可能存在的 联系。具体用假设的形式来表达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检验这些假设是否成立。
构念效度:指测量的准确性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研究者需要精确定义构念的含义并明确它的理论结 构。 从变量测量的角度,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控制测量误差。
统计结论效度:指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信度。 增大样本量 减少因变量与自变量无关的总体变异 根据理论检测方向性的研究假设
内部效度:指变量因果关系推论的可信度 搜寻可能的混淆变量,在统计时进行控制 选取合适的研究类型
实验设计
组内设计
组内设计就是被试要参与某个自变量 的所有的可能情况。
例如:显示器与积极性
实验设计
因子设计
因子设计指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操作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例如:拥有相似背景如何影响人们对他人 行为的理解。 两个自变量:拥有相似的背景与否, 被评价的行为的好坏
被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检验假设的一致性。
归纳的建立理论的研究
建立理论的研究从观察开始 接下来就是通过测量等来收集观察资料进
行分析,并且将其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实证概括通过形成概念,形成命题和
命题排列转换成理论。
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科学过程的实践指南
提出一个研究问题
设计并执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一般过程
实证研究的一 般过程
线a代表两个抽象狗年X’和Y’之间的理论关系,我 们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但由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需要将 他们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X和Y。然后搜集资料 验证XY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
运用效度指标评价研究结论的质量
式,实现对外生变量的控制
最小化误 误差变异是由于随机因素而差导变致的异因变量变异,处理方法表
现为减少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两方面。
第六章 实验室研究
能证 伪的
理论 上的 重要

实践
有趣 的
好的假设
上的 重要

繁衍 性
简洁
实验设计
如果你的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那你的实验就是最简单的 组间设计 或者是组内设计
化问题为研究设计
原则一:用定性的方法 原则二:用实验法 原则三:用问卷研究的方法
三 论文开题报告的形成
四 研究方 法
第三章: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本章大纲
作出理论贡献的途径
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增 加一些新的成分
针对某个完全建立起来 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 与原来的理论作出针锋 相对的解释。




从其他领域的理论中借 鉴某个或某些思想,将 其应用到新领域中的现 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