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合集下载

麦可思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共155页)学校不正干,市场说了算!四川那个师傅看的是学校,我看市场。

一、中国高等教育社会需求数量年度指标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二、专业就业质量年度指标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高职高专专业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5位)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 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10位)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10位) 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 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本科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 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 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三、高等教育2014年度职业需求特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 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四、高等教育2014年度行业需求特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 (前5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 (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五、大学毕业生社团活动年度指标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其满意度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满意度六、读研年度指标2013届读研比例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2010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提升学历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七、创业年度指标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八、高考志愿填报专题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2014年度就业预警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推荐度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 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 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原书目录(略)Ⅰ总报告1技术报告/2主要结论/Ⅱ分报告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3第一章毕业去向/4第二章就业数量/5第三章就业质量/6第四章专业预警/7第五章能力与知识/8第六章自主创业/9第七章国内读研和专升本/10第八章校友评价/11第九章社团活动及素养/Ⅲ分报告二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12第一章三年后毕业去向/13第二章三年后就业质量/14第三章三年后基本工作能力/15第四章三年后自主创业/16第五章培训/17第六章校友评价/Ⅳ分报告三专题研究18教学培养评价/技术报告一、调查背景介绍(一)调查背景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

2014年全国一本、二本大学排名

2014年全国一本、二本大学排名

2014年全国一本、二本大学排名2014年最新全国一本大学排名大学排行榜是很多考生、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参考的一部分,下面是2014年最新全国一本大学排名,仅供参考。

排名学校名称所在省市类型总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誉 1 北京大学北京综合 100 91.81 100 100 2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 96.81 100 87.3 92.46 3 复旦大学上海综合 57.45 53.94 57.8 65.15 4 浙江大学浙江综合 52.14 51.72 50.5 52.3 5 南京大学江苏综合 45.61 44.64 44.78 46.12 6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综合 42.84 45.83 36.66 51.18 7 武汉大学湖北综合 41.3 42.04 37.91 47.79 8 吉林大学吉林综合 37.27 35.06 37.78 39.94 9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综合 37.24 31.27 36.66 74.24 10 四川大学四川综合 32.71 34.4728.09 42.12 11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理工 32.58 34.41 28 41.33 12 中山大学广东综合 32.56 32.78 28.15 51.73 13 南开大学天津综合 30.29 31.0525.95 45.73 14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 29.58 29.94 24.71 51.7 15 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理工 28.34 28.68 25.33 38.42 16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综合 28.11 27.25 26.25 39.33 17 中南大学湖南综合 28.11 27.05 26.57 38.67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理工 28.03 27.45 25.89 39.1219 山东大学山东综合 27.9 24.01 29.16 40.15 20 厦门大学福建综合25.57 23.84 23.94 42.18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 23.14 25.49 17.09 40.48 22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 22.51 21.6 20.29 37.94 23 同济大学上海理工21.68 17.49 21.52 47.18 24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 21.01 22.34 15.5742.15 25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 20.73 21.78 17.11 31.94 26 东南大学江苏综合 19.2 15.06 20.02 38.42 27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理工 18.37 19.68 13.6535.58 28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理工 17.92 15.53 17.11 35.74 29 东北大学辽宁理工 16.59 14.13 16.27 32.06 30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 16.49 15.6 13.27 40.09 31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理工 15.52 13.53 14.18 34.66 32 重庆大学重庆综合 14.67 11.53 14.04 37.61 33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 13.97 11.35 14.38 26.28 34 兰州大学甘肃综合 13.83 11.24 12.56 37.33 35 湖南大学湖南综合 13.39 10.55 12.97 33.09 3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 11.96 12.14 10.41 17.84 37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综合 11.79 12.74 8.15 26.22 38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 11.73 11.3 9.79 24.58 39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理工 11.28 12.42 7.76 23.5 40 西北大学陕西综合 11.16 9.69 10.57 22.68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理工 11.11 13.42 6.98 19.07 42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理工 10.87 8.08 11.39 24.5543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理工 10.71 11.68 7.43 22.69 44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林 10.58 11.33 8.07 19.1 45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 10.47 9.089.99 20.91 46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理工 10.37 7.85 10.65 23.86 4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工 10.29 9.71 8.43 24.09 48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理工 9.64 7.41 9.48 24.15 49 郑州大学河南综合 9.43 6.67 10.81 17.54 50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理工 9.17 6.95 7.78 31.972014年二本学校排名01、山西大学 02、扬州大学 03、汕头大学 04、河北大学 05、河南大学06、黑龙江大学 07、深圳大学 08、华侨大学 09、湖北大学 10、北京联合大学11、宁波大学 12、宁夏大学 13、青岛大学 14、贵州大学 15、广州大学 16、长江大学 17、烟台大学 18、集美大学 19、石河子大学 20、齐齐哈尔大学 21、济南大学 22、海南大学 23、南通大学 24、北华大学 25、吉首大学 26、渤海大学27、绍兴文理学院 28、沈阳大学 29、西华大学 30、西藏大学 31、大连大学32、佳木斯大学 33、三峡大学 34、河北北方学院 35、井冈山学院 37、嘉应学院38、五邑大学 39、成都大学 40、江汉大学 41、哈尔滨学院 42、韶关学院 43、青海大学44、襄樊学院45、潍坊学院46、宜春学院47、大理学院48、重庆三峡学院49、皖西学院50、长春大学51、孝感学院52、延安大学53、惠州学院54、咸宁学院55、辽东学院56、邵阳学院57、茂名学院58、德州学院59、台州学院60、怀化学院61、九江学院62、湖南科技学院63、肇庆学院64、宜宾学院65、合肥学院66、黄山学院67、渝西学院68、泰山学院69、河西学院70、湘南学院71、闽江学院72、莆田学院73、巢湖学院74、铜陵学院75、呼伦贝尔学院76、中华女子学院以上数据来源自2013年统计,具体关于全国二本大学排名请查看最新官方数据。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第 1 页共 17 页 2022 年高考语文复习:调查报告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典例分析】【2022·蚌埠市第九中学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75.3%的同学有较为明确的考研意向,仍在考虑的占20.2%。

而根据参与调查的学生的各种维度进行分类发现,这种近乎盲目的考研热几乎是不分年级、不分性别、不分学校层次的。

那么,是什么驱动着这么多大学生对考研趋之假设鹜呢 81%的同学认为,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给自己的学历加码。

这是考研热出现的重要原因,背后折射出的是严峻的就业压力。

麦可思研究院 6 月 12 日在京发布的‚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22 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6%,根本保持稳定。

外表上看,‚就业率根本保持稳定‛与‚多数大学生考虑读研‛存在反差,实际上,其内在核心问题是大学生就业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谈到‚该考研还是工作‛时提到,‚很多人说,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考研的。

这句话就不客观了,不应该是找不到,而是不满意,或者说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

‛麦可思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2022 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动机是就业前景好(53%)和职业开展需要(49%)。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考研调查:七成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有明确的考研意愿》,2022年 8 月 l6 日) 材料二从年初以来,据周刊君不完全统计,至少有 10 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

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 500 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

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

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那么》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根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 5 年,博士生不超过 7 年。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探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探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 表2 据悉, 2 0 1 3 届高校毕 业生人数高达6 9 9 万, 2 0 1 3 年 被称 见下表 1
之为史上 “ 最难 就业年” 1 2 0 1 3 年6 月9日, 由麦可 思研 究院 编 著、 社会 科学文献 出版社 出版的( ( 2 0 1 3 年 中 国大学 生就 业 报告 正式 发布 , 客观 的数据 反映 出不容乐观 的就 业形 势。 ( 麦可思研 究院是 国内专门从事 大学生就业数据 采集
( 二) 从事 美术 、 音乐教 学工作 的毕业 生教学 方面基
东 方时 空 一 期 题 目为 大 学生 就业 能 力调 查 》 的 事乐 器销售业务洽谈 方面的能力 比较 欠缺 。 有不 少艺 术培训机 构招聘 主管在 招聘音乐 期 内用 人单 位 最关 注应 聘者 哪 些能 力” 做 了调查 , 结果 本素 质不高 。 作者简介 : 蒋芸 , 女, ( 1 9 7 8 - ) , 江苏常州人 , 南京 艺术 学院流行音乐学 院学 工办主任 , 讲师, 硕士 。 , 主要研究方 向高校
的参考资料 。 )
( ( 2 0 1 3 年大学生就业报告 ( 下文简称 报告》 ) 数据来源
于麦可思对2 0 1 2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问卷调查。 该报告
中的“ 2 0 1 2 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 ( 前1 0 名) 调查 显示 , 生物科学与工程、 音乐表演等 1 0 个专业被列入其中 ;
学生就业能 力是解决 问题的必然选择。

0 4
执行能力 创新精神
3 6 % 2 4 %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 内涵
表1 、 表2 的调查结 果表 明 , 毕业生 的学 习能力 、 实践 能力 、 团队合作能 力、 专业 能力等最受用人 单位的重视 。 据 麦 可思( ( 2 0 1 3 年 大 学生 就 业报 告) ) 中调研 结 果 显

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中国)发布的本科生就业报告是一份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的报告。

该报告旨在了解中国大陆地区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倾向和就业需求,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建议。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调查方法: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和在线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调查样本:报告样本包括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本科生,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群体。

3. 就业情况:报告详细展示了本科生的就业率、就业行业分布、月薪水平、就业满意度等数据,让学生了解当下就业市场的情况。

4. 就业倾向:报告关注本科生的就业倾向,了解他们在就业选择上的偏好和考虑因素,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5. 就业需求:报告调查了本科生对于就业需求的态度和期望,包括职业发展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方面。

6. 就业指导和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报告给出了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和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总体而言,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通过大规模的调研和分析,为中国大陆地区的本科生提供了全面的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作者:卓成刚刘秀慧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52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总结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切实结合当下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的情况,密切联系学校治学特色,提出重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需求;特色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6-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文简称“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每四年调整一次,2015年迎来新一轮教学计划调整,这次调整将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优势,重新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相区别。

因此,本文所做研究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现状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兼备理、工、管、法四大学科,资源管理特色突出。

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予权。

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8位,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

比较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近三次修订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类别课程学分比例趋势分析中的实践环节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长,尤其是相比较于2003版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增幅很大。

大学生关于国情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于国情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于国情社会调查报告篇一: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者:专业:学号:学院:中国 ? 重庆20年月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社会实践报告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关于“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知要求,在校的20名金融系学生立马自发组成学雷锋志愿者并且组织了系列“雷锋服务站”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从1月20日25日,为期5天。

为了贴合“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题我们金融系的志愿者特地去到了梓潼镇花岩村红旗小学和胜利路街道老年公寓进行了小型的爱心活动和对当地过去5年和10年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变化进行了简单的社会调查。

“‘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惊叹农村的新变化,敬佩农民的勤劳和智慧,“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太少了,今后要多关注、关心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我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养蚕等技术,致富家乡”??1月21日下午,在与新农村带头人、致富能手座谈会上,参加河池学院“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纷纷畅谈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1月21日,冒着深冬的严寒,怀着火样的热情,我院“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成员在学工部(处)部(处)长李新富、团委书记黄俏奕的带领下,赴宜州市石别镇当区永定村、大亮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队员们走家入户,对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等情况展开社会调研,同时走访了养蚕基地、核桃基地,并对蚕丝生产过程及当地水利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参观了解。

“以创意、创新、创造为原则建设的纳单屯养蚕基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数学系学生李铁告诉记者,“基地里的设备大多是村民自己摸索改进制造的,有些已经申请了专利,这种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十分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

”据了解,在教育部党组、团中央的号召下,我院精心策划部署,扎实开展了“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3年6月9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

这是就业蓝皮书的第五年度发布,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

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3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半年后调查)。

2013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麦可思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

从2010年开始,麦《中可思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

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2013年报告是第五次年度报告。

注:本书唯一作者是麦可思研究院,并非由社科院主编,请记者发稿时不要误提社科院!发布下述数据请指明数据来源于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以使数据具有可信度和可追究责任,谢谢!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1、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9%名词解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升本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专升本人数。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

其中,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共155页)学校不正干,市场说了算!四川那个师傅看的是学校,我看市场。

一、中国高等教育社会需求数量年度指标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就业率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二、专业就业质量年度指标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高职高专专业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5位)2013届较2012届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10位)2010届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类(前1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本科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职业转换率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类(前5位)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三年内毕业生职位晋升比例较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0位)2013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三、高等教育2014年度职业需求特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职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内薪资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高的职业(前2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专业门槛较低的职业(前2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职业类(前5位)四、高等教育2014年度行业需求特点2013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高薪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三年后薪资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较2012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行业类(前5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的就业满意度较低的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高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行业转换率较低的行业类(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类(前5位)五、大学毕业生社团活动年度指标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其满意度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及满意度六、读研年度指标2013届读研比例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2010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提升学历比例较高的本科专业(前10位)七、创业年度指标2013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10位)2010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5位)八、高考志愿填报专题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2014年度就业预警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本科专业2014年度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满意度2013届各类型院校毕业生的校友推荐度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3届女性半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10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2010届女性三年后薪资较低的主要高职高专专业(前5位)原书目录(略)Ⅰ总报告1技术报告/2主要结论/Ⅱ分报告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3第一章毕业去向/4第二章就业数量/5第三章就业质量/6第四章专业预警/7第五章能力与知识/8第六章自主创业/9第七章国内读研和专升本/10第八章校友评价/11第九章社团活动及素养/Ⅲ分报告二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12第一章三年后毕业去向/13第二章三年后就业质量/14第三章三年后基本工作能力/15第四章三年后自主创业/16第五章培训/17第六章校友评价/Ⅳ分报告三专题研究18教学培养评价/篇二: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光明日报》2014 年 6 月10 日6、15 版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

这份基于对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和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跟踪调查研究的报告,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专题研究:教学培养评价?等三方面公布了相关数据。

发布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作为有着约727万名毕业生的2014年,大家不必过度渲染其?困难?程度。

?事实上,在我国三个主要就业群体‘40、50再就业’‘农民工’以及‘毕业大学生’中,学生是最强势的。

?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及814个专业、665个职业、326个行业,是其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佐证了杨东平的想法。

据调查结果,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

其中,建筑学以98.3%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居所有主要本科专业榜首,而应用物理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垫底,为88%。

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

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