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记忆与“方法”
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情绪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它对我们的行为和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对学习和记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并介绍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
一、情绪对学习的影响情绪对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
积极的情绪会提高学习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的进行。
1. 积极情绪的影响积极情绪,如喜悦、兴奋、自信,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我们的大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吸收和理解新知识。
积极情绪还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2. 消极情绪的影响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沮丧,会降低我们的学习效果。
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分散,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消极情绪还会影响我们的记忆能力,使我们很难将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中。
此外,消极情绪还会导致压力和抑郁,进一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对记忆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记忆过程、记忆策略和记忆效果。
情绪可以增强或削弱记忆力,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调节情绪,以提高记忆效果。
1. 情绪与记忆过程情绪可以通过影响认知和神经系统,直接影响我们的记忆过程。
积极情绪能够加强记忆的编码和存储过程,提高记忆的效果;而消极情绪则会干扰记忆的编码和存储过程,降低记忆的效果。
2. 情绪与记忆策略情绪还可以影响我们选择和采用的记忆策略。
积极情绪会使我们更愿意采用积极的记忆策略,如与个人经历关联、构建图像或故事等,提高记忆效果;而消极情绪则会使我们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记忆策略,如遗忘或回避,降低记忆效果。
三、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情绪对于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供我们参考和实践。
1. 积极情绪的培养- 保持积极的心态,培养乐观的情绪。
大脑中的情绪记忆情绪化事件的保存与提取

大脑中的情绪记忆情绪化事件的保存与提取大脑中的情绪记忆:情绪化事件的保存与提取情绪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我们经历的情绪化事件在大脑中的保存和提取。
本文将探讨大脑中情绪记忆的形成过程、存储位置以及提取机制。
一、情绪记忆的形成过程情绪记忆的形成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的相互作用,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情绪刺激的感知:当我们面对情绪化的事件时,相关的感知信息首先通过感官系统传递到大脑中。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时,大脑接收到相关的视觉刺激。
2. 情绪体验的加工:接下来,大脑对这些感知信息进行感情体验的加工。
通过情绪中枢如杏仁核的参与,我们感受到了这只小猫带来的愉悦或快乐。
3. 记忆的编码与存储: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大脑进一步对此进行记忆的编码与存储。
这一过程涉及到海马体及其周围结构的参与,这些结构对情绪记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忆编码过程中的情绪化事件会与其它相关的记忆连锁在一起,形成了情绪记忆网络。
二、情绪记忆的存储位置情绪记忆的存储位置主要涉及到海马体及其周围的结构,如扁桃体和前额叶等脑区。
1. 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最重要的记忆结构之一,它在情绪记忆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海马体的损伤会导致情绪记忆的缺失或受损。
2. 扁桃体:扁桃体是情绪记忆的关键结构之一,它与情绪的形成和加工密切相关。
扁桃体的激活与情绪化事件的编码和记忆存储过程息息相关。
3. 前额叶:前额叶的前额皮质区域参与了情绪记忆的编码与存储。
它与扁桃体等结构之间通过神经路径相连,共同参与情绪记忆的形成。
三、情绪记忆的提取机制情绪记忆的提取是指在需要的时候,大脑将储存的情绪化事件重新激活并呈现在意识中的过程。
情绪记忆的提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上下文效应:情绪记忆的提取往往受到上下文的影响。
当我们处于与情绪化事件相关的环境中,大脑更容易将相关的情绪记忆提取出来。
2. 情绪启动:情绪作为情绪记忆的重要启动因素,能够促进相关记忆的提取。
情绪和记忆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情绪和记忆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研究概述:情绪和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过去的研究表明,情绪和记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即情绪状态可以影响个体的记忆能力,而记忆也可以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记忆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方法。
一、情绪对记忆的影响:1. 情绪对记忆的加强效应:情绪可以增强记忆的保留和再现。
研究发现,与中性情绪相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能够提高记忆的表现。
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在观看情绪化图片后,表现出更好的记忆能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增强效应,说明情绪可以促进记忆的形成和保存。
2. 情绪对记忆的选择性影响:情绪可以增强对与情绪一致的信息的记忆,同时抑制对与情绪不一致的信息的记忆。
这种选择性影响被称为情绪选择性记忆效应。
一项研究发现,与中性情绪相比,消极情绪会导致人们更容易记住与消极情绪相关的信息,而忽略与中性情绪或积极情绪相关的信息。
这种情绪选择性记忆效应可能与个体在情绪状态下对信息的注意偏向有关。
二、记忆对情绪的影响:1. 记忆对情绪的产生和表达的影响:记忆可以影响个体对情绪事件的产生和表达。
研究发现,记忆可以通过复活过去的经历来引起情绪的产生,并且对记忆的评估和表达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例如,通过回忆令人愉快的经历,个体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而回忆不愉快的经历则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2. 记忆对情绪调节的影响:记忆可以对个体的情绪调节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回忆积极的记忆可以减轻消极情绪,而回忆消极的记忆则可能增加消极情绪。
这一发现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操控记忆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三、情绪和记忆之间的神经基础:科学家们对情绪和记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一关系的神经基础。
研究表明,情绪和记忆的处理都依赖于大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等关键结构。
海马体在记忆过程中起到关键的编码和存储作用,而杏仁核则在情绪的产生和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记忆力与情绪管理记住情绪调控的方法与技巧

记忆力与情绪管理记住情绪调控的方法与技巧在现代社会中,记忆力和情绪管理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好的记忆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工作,而情绪管理则是维护我们心理健康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记忆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两项技能。
1.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1.1 锻炼大脑锻炼大脑是增强记忆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完成数学题、解迷题、玩记忆游戏等方式锻炼大脑。
此外,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学习一门外语、弹奏乐器等也可以有效提升记忆力。
1.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记忆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都是促进记忆力的关键。
此外,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1.3 创造联想联想是记忆力的有效技巧之一。
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已有的记忆进行联想,可以帮助提醒和巩固记忆。
例如,将要记住的名字与已知的物品进行关联,可以更好地记忆。
2. 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2.1 深呼吸与冥想深呼吸和冥想是常用的情绪管理技巧。
通过深呼吸,我们可以有效地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而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清空思绪,平静内心,提升情绪的稳定性。
2.2 倾诉与沟通倾诉和沟通是情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找到可以倾诉的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困扰,可以减轻负担,获得支持和理解。
同时,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也是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之一。
2.3 积极思考与调整观念积极思考和调整观念是帮助管理情绪的关键。
学会积极看待事物,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同时,调整自己的观念,理性对待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总结起来,记忆力和情绪管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通过锻炼大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创造联想,我们可以提升记忆力。
而通过深呼吸与冥想、倾诉与沟通,以及积极思考与调整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两项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情绪与记忆大脑中的情绪如何影响记忆编码与提取

情绪与记忆大脑中的情绪如何影响记忆编码与提取情绪与记忆:大脑中的情绪如何影响记忆编码与提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和记忆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经历特定的情绪时,我们的记忆会受到明显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情绪可以在大脑中调整记忆的编码和提取方式。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大脑中的情绪如何影响记忆编码与提取。
一、情绪的类型及其对记忆的影响我们的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包括喜悦、愉快和兴奋等,而消极情绪则包括悲伤、害怕和愤怒等。
这两种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
1. 积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积极情绪通常会促进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过程。
一些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更容易记住与积极情绪相关的事物。
这被称为"情感记忆增强效应"。
此外,积极情绪还可以提高人们对细节的记忆,并促进记忆的长期保持。
2. 消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消极情绪可能对记忆的编码和提取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消极情绪可能会干扰记忆的编码过程。
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消极情绪中时,他们对新信息的记忆能力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消极情绪分散了记忆资源,使得人们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新信息上。
然而,消极情绪也可能会增强记忆的编码和提取。
一些研究表明,经历负面情绪的人更容易记住与消极情绪相关的事件。
这被称为"情感记忆锚定效应"。
这一效应可能与情绪激活了大脑中的杏仁核有关,从而增强了与消极情绪相关的记忆。
二、情绪对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情绪的影响是通过大脑中的神经系统来实现的。
在情绪编码和提取过程中,下丘脑-杏仁核-海马回路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情绪编码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当我们经历情绪刺激时,下丘脑会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这些激素通过影响杏仁核的活动来调节情绪的表达。
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的主要中枢,它与海马回路紧密连接。
在情绪编码过程中,情绪刺激会引起杏仁核的激活,从而促进与情绪相关的事件的记忆编码。
情绪与记忆之间的关联与应用

情绪与记忆之间的关联与应用人的情绪和记忆密切相关,情绪对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提取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记忆之间的关联,并介绍如何应用这一关联来提升记忆力。
一、情绪对记忆的潜在影响情绪在记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情绪能够促进信息的注意和加工,因此,与情绪相关的事件或信息更容易被注意和记住。
例如,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与自己情绪相关的事件,比如喜怒哀乐等。
此外,情绪还与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相关。
情绪化的事件往往能够更深入地嵌入记忆系统,从而在记忆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并且更容易被召唤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记住一些个人经历中情绪化的时刻,却很难记住一些平凡无奇的事情。
二、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机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进行解释。
其中,神经生物学机制是其中之一。
研究发现,情绪化事件会激活杏仁核和海马等大脑区域,这些区域在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化事件激活了这些脑部区域,进而影响信息的编码和存储,从而增强了相关信息的记忆效果。
此外,情绪还通过注意机制和记忆策略的调节来影响记忆。
情绪化的事件可以引起注意的集中和加强,从而增加了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效果。
同时,情绪也能够调节记忆策略的选择,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与情绪匹配的记忆策略,进一步增强了记忆效果。
三、情绪与记忆的应用情绪与记忆之间的关联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应用价值。
首先,在教育和学习领域,了解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优化学习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情绪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绪,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中,情绪和记忆的关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情绪,来帮助患者重建积极的记忆和认知,从而减轻抑郁和焦虑等问题。
情绪和记忆的相互作用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中。
最后,在广告和宣传领域,了解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可以帮助广告商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广告宣传策略。
心理学中的情绪与记忆情绪对记忆过程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情绪与记忆情绪对记忆过程的影响心理学中的情绪与记忆:情绪对记忆过程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对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了解也日益深入。
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情绪和记忆之间的关系。
情绪对记忆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情绪与记忆的关系,并阐述情绪对记忆过程的影响。
一、情绪的概念和分类在心理学中,情绪是指个体对于特定事件或刺激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其中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喜悦等;消极情绪则包括恐惧、悲伤等。
当个体面临不同的刺激或事件时,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二、情绪与记忆的关系研究表明,情绪对记忆过程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情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和回忆信息。
许多实验证据显示,情绪可以增强记忆的编码和存储过程。
例如,在一个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信息,往往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学习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这是因为情绪可以调节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神经活动,并提高记忆的效果。
三、情绪对记忆编码的影响情绪可以影响记忆的编码过程,即将外界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回忆的形式。
研究发现,情绪会促使个体对情感相关的刺激更加敏感,并且更容易将其编码到记忆中。
这种情绪-记忆连接在个体面临威胁或激动时尤为明显。
例如,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学生可能会更容易记住他们感到紧张和兴奋的那些瞬间,而对于其他无关紧要的细节则不那么敏感。
四、情绪对记忆存储的影响除了对记忆的编码过程产生影响外,情绪还能够影响记忆的存储过程。
研究发现,情绪有助于个体将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并提高其保持和再现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情绪可以调节个体大脑中海马体和杏仁核等与记忆相关的结构,促进信息的巩固和存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重要的情绪事件,如婚礼或重大灾难,会在时间过去很久后仍然清晰地记忆在个体脑海中。
五、情绪对记忆回忆的影响除了对记忆编码和存储的影响外,情绪还可以影响个体对记忆的回忆过程。
情绪与记忆大脑中的紧密联系

情绪与记忆大脑中的紧密联系在人类大脑中,情绪和记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情绪可以对我们的记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记忆也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体验。
本文将探讨情绪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发现。
一、情绪对记忆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情绪可以增强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当我们经历积极的情绪时,比如快乐、兴奋或满意,我们更容易记住与这些情绪相关的经历和事件。
相反,消极情绪,比如悲伤、愤怒或恐惧,也可以增强相关记忆的保持和回忆。
这种情绪对记忆的增强效应被称为"情绪记忆增强效应"。
研究者们发现,情绪可以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相关结构和神经递质来影响记忆。
例如,杏仁核是情绪加工的主要区域之一,它与海马等记忆相关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情绪的加工可以增强大脑中相关结构的活动,从而增强与这些结构相关的记忆编码和检索过程。
此外,情绪还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对记忆事件的注意力和意义赋予来影响记忆。
当我们经历强烈的情绪时,我们会更加关注和加深对相关事件的注意力,同时为它们赋予更多的情感和意义。
这种注意力和情感上的增强可以提高相关记忆的编码和保持效果。
尽管情绪可以增强记忆,但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积极的。
一些研究表明,情绪也可能导致记忆的偏差和变形。
负面情绪尤其容易导致记忆的失真,使个体更容易回忆与其负面情绪相关的信息,而忽略或遗忘其他无关信息。
这种记忆失真可能会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二、记忆对情绪的调节除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外,记忆本身也可以调节和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
过去的经历和记忆对我们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情绪刺激的反应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发现,过去的记忆可以通过与当前情绪的交互作用来调节我们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在经历积极情绪时,我们更容易回忆起与这种情绪相关的记忆,并且这些记忆经验可以进一步增强当前的积极情绪。
相反,当我们陷入消极情绪时,我们更倾向于回忆与负面情绪相关的记忆,从而进一步加重消极情绪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记忆与“方法”作者:尚迪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02期情绪记忆是“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年所贯彻的创作方法中更是至关重要。
但这一元素少有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通过国内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相关文章也只有寥寥数篇。
另一方面,斯特拉斯伯格的“方法”对美国的电影产业、演员训练方法都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方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被国内的一批电影、戏剧、表演领域从业人士所知晓,但一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直到近些年,国内对于“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关学术文章也稍有增加,但基本处于简单地介绍历史发展与训练方法,鲜有对“方法”的深入剖析。
本文试图解释清楚“方法”中的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方法”中的情绪记忆,它与“体系”中的情绪记忆有何异同。
一、情绪记忆的再认识(一)情绪记忆的引入在《演员的自我修养》(第一部)第九章中,托尔佐夫在看过学生们重新排演的“对付疯子”和“生壁炉”练习之后,他批评学生的表演是虚假的、做作的、不真实的。
因为,学生们看似完全享受着当下的创作,但他们重复了之前练习的动作和反应。
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们给出了一个已经准备好的、精确的外在表现形式,但表演缺乏内在的体验与感受。
托尔佐夫用他的发现说明了当演员缺乏内心依据,不用他们自己本能的反应来进行表演时,演员的表演将会变得虚假、空洞、枯燥无味。
为了回应学生表演中缺乏真正情感的问题,托尔佐夫说:“作为观众的我,更想知道的却是你们内心怎样动作,你们感觉到什么。
要知道,从现实中取得而运用到角色身上去的我们自身的体验,是使角色在舞台上具有生命的东西,而你们恰恰就没有给我这些东西。
”[1]同时,托尔佐夫引入了情绪记忆(Emotion Memory)的概念。
这一概念来自于法国心理学家戴·里波(Théodule-Armand Ribot)的情感的记忆(Affective Memory)一词。
里波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病人时常回忆起健康时的生活状态,那么他们的康复速度就要比那些缺乏回忆过程的病人更快。
这种过去的记忆对现实状况的影响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首次应用于戏剧的虚构情境中。
“体系”不同于单纯依靠演员的创作经验总结而产生的表演创作方法。
因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仅通过他本人作为演员的创作经验去发展了体系,还从其他成功的演员身上吸取经验发展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心理学引入并发展了“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里波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引入到表演艺术的领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表演创作方法的诞生。
(二)感官记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里波情感的记忆基础之上,不仅延伸出了情绪记忆,同时还包括感官记忆(Sense Memory)的概念。
感官记忆是一个演员有意识地回忆曾经体验过的视像或是声音、味道、触感、气味以激发当下感受的创作过程。
通过对托尔佐夫与学生之间对话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对于演员来讲,视觉与听觉要比味觉、触觉、嗅觉更为重要,但味觉、触觉、嗅觉依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感官记忆中的五觉不仅紧密联系,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并强化情绪记忆。
所以说在表演创作中,演员的情绪记忆往往和感官记忆密不可分、相互刺激。
情绪记忆与感官记忆的区别是,感官记忆与物质直接产生联系,是人对物质的反映,往往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情绪记忆更多是反映人心理上、意识上的情感波动。
当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会发现情感有时变得更加强烈、更加微弱或者与原始记忆中的情感有所不同。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情感本身的变化,而是因为记忆本身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与我们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有时还会夹杂着其他的记忆,从而使情感发生了转变。
所以说情绪记忆本质上是动态的,是不稳定的。
(三)同一类情感的综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情绪记忆最理想的演变状态不是停止在具体细节反映出的个人情感,而是通过“这种遗留下来的体验的痕迹形成了一种丰富的、集中的、经过扩展而且已经深化了的對同一类情感的回忆……这是所有同一类情感的综合”[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通过阐述那兹瓦诺夫的街头经历中产生的情感变化说明了这一问题。
第一次,那兹瓦诺夫在街头见到了电车碾压老乞丐后的惨状,这种现实存在的自然主义画面对他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至于夜晚醒来时依然感觉到恐惧。
一两天后,当那兹瓦诺夫第二次路过事发地点时,他依然情绪激动,但却是出于对死者的同情和怜悯。
而当他第三次,也就是一个星期后路过事发地点时,颜色激起了他的回忆,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白雪让他想起了生命,乌黑的躯体代表死亡,鲜血好比人的热情,永恒世界的太阳和天空,通往永恒道路上的汽车。
换句话说,这些自然主义与感官的实质细节通过那兹瓦诺夫的想象,扩展成了更广泛的象征性回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兹瓦诺夫第四次回忆起这一事件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特意将这段内容编排在了新的一小节中。
笔者认为这是有意做出的强调。
其一,因为那兹瓦诺夫在街头事件中对于电车以及老乞丐与不知名人士的记忆,已经转变为了其他记忆中的电车以及猴子与塞尔维亚人。
这就使第四次回忆产生了质的飞跃,不同记忆之间发生了串联,而情感也得到了迁移,这就是说已经深化为了同一类情感的回忆、同一类情感的综合。
因此,情绪记忆的力量不一定在于原始体验的记忆细节,而是在于演员的想象力所产生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产生的共鸣。
其二,在第四次回忆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隐晦地提到了时间对于情绪记忆的重要影响。
即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那兹瓦诺夫的记忆与情感才产生了变化。
时间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在下一段落中,通过托尔佐夫对于巡回演出的印象明确提到了这一点。
“情绪记忆在时间的熔炉中把我们的回忆提炼了一下……否则,偶然的细节就会把记忆中主要的东西压下去……时间是一种很好的滤器,它能把我们对体验过的情感的回忆澄清和滤净……它不但能澄清回忆,还能把回忆诗化。
”[3]也就是说,记忆必须经过时间的催化,才能深化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述的更纯净、更集中、更严密、更丰富和突出的同一类情感的综合。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情绪记忆本身并不是目的,因为情绪记忆的本质是记忆在演员想象中的再创造,是一种记忆与想象之间的再调色。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再创造与再调色中,演员要对这种由情感导致的细微变化变得更加敏感。
(四)外部刺激与即兴练习然而,情感的刺激物并不都来自于内部。
有时也可以通过外部手段来激发演员的情感。
托尔佐夫通过一个简单的练习说明了这一点。
学生们按照要求坐在了“马洛列特科娃寓所”的舞台布景中,灯光和音效在几分钟内从清晨变成了午夜的氛围。
练习结束时,学生们发现清晨与午夜的氛围会产生一系列完全不同的感觉和记忆。
通过这个练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明了演员无需使用内部的力量可以仅通过布景、灯光和音效引起的外部氛围的变化,从而获取相应的情绪与感官记忆。
除了外部氛围来激发演员的情绪与感官记忆。
如果仔细研究第九章的内容还可以发现一些即兴练习不仅可以使演员从外部寻找到情感的刺激物,而且这些即兴练习揭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心理形体动作方法的雏形。
首先,托尔佐夫坐在了壁炉旁准备讲课,而学生们因为不同的目的,下意识地坐在了不同的位置。
换句话说,学生们因为自己的目的或是感受,自发地形成了场面调度,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
然后,托尔佐夫在舞台的一些角落设置了很多摆放方式各不相同的家具,他要求学生说出通过这些家具所引发的情绪、感受、体验,并想象他们会在什么样的规定情境下按照这样的摆放方式使用这些家具。
也就是说,通过从外部的刺激,演员依据不同的感受并结合想象,从而激发出相应的行动。
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
接着,托尔佐夫要求学生们按照他要求的场面调度去使用家具,并且必须说出为了适应这一场面调度,在什么样的规定情境、精神状态和什么条件下他们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也就是说,托尔佐夫告诉了学生们,他们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而学生们必须要通过找到合理的目的,告诉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这种情况在彩排中时常发生,导演向演员提出要求,而演员必须要遵守导演的指令。
为了使自己的行动不是虚假的、机械的,演员必须找到充分的并且相信的理由与动机,才能使自己的行动与反应富于真实的情感。
最后,托尔佐夫让学生们回到了最初围坐在壁炉旁的位置,但却让场面调度与他们的情绪和目的截然相反。
学生们体验到了他们的内在状态与他们所处的外部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以及因此带来的内在情感的混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通过这一系列的即兴练习,阐明了演员必须要找到适合他们任务与情感的场面调度。
同时,相应的任务与情感本身也在为我们创造着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也是情绪记忆的一种外在刺激物,而且与内在的情感相呼应。
同时,这一系列的练习揭示了心理形体动作方法的可行性,即外部的行动与内在的情感都是协调一致、相互统一的。
(五)情绪记忆的相关要素除了以上提及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着重论述的、最为重要的、较难理解的内容外,他还在情绪记忆这一章中提到了情绪记忆与灵感的关系;情绪记忆的强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情绪记忆越强烈,体验就会越深刻,情绪记忆越微弱,情感就会游离不定;情绪记忆的不稳定性;情绪记忆会随着时间逐渐削弱或是逐渐加强;将对他人的同情转化为演员自身真正的情感;情绪记忆的储备,包括我们自己的情感与体验,现实的与想象的,书本、艺术、科学知识中的,旅行与博物馆中的,最重要的是与人交往中获得的材料;帮助在情绪记忆中找到創作材料的六种诱饵(刺激物),也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心理技术的富源”:1.假使、规定情境与想象;2.单位与任务;3.舞台上的注意对象;4.形体动作及其逻辑与顺序,真实感与信念;5.隐藏在剧本语言与思想中的,隐藏在台词所包含的情感中的,隐藏在人物关系中的刺激物;6.布景、装置、灯光、音响以及场面调度。
从情绪记忆这一章中可以总结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情绪记忆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结果(情感)只有在过程(行动)是准确与恰当时才会产生。
而且情绪记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元素存在于体系,它与演员创作的内部(想象、情感、单位与任务等)与外部(行动、灯光、音效等)紧密相连。
二、“方法”中的情绪记忆不论是在国内或是在美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同斯特拉斯伯格的“方法”往往会引起混淆。
虽然斯特拉斯伯格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表演领域最伟大的改革家,“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戏剧发展。
没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不会有斯特拉斯伯格。
但是斯特拉斯伯格本人十分清楚他的“方法”同“体系”之间的区别。
斯特拉斯伯格在很多场合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体系”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体系”后期的工作被斯特拉斯伯格全盘否定。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我的艺术生活》中明确指出,他并没有完成解决演员创作中所产生的问题的任务,他知道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