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教案52

合集下载

病理学基础教案

病理学基础教案
总结:掌握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有关概念和参数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作业:1.病人,王先生,35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钠皮试。皮试5分钟后出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数、血压下降。
(1)考虑病人出现什么情况?
药物自进入机体到从机体消除的全过程。
1.吸收2.分布3.生物转化4.排泄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 吸收
影响药物吸收的两个重要概念:
首关消除:药物在吸收过程中部分被肝脏和胃肠道的某些酶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关消除,又称首关效应。
首关消除较多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口服后约90%被首关消除。
理论课教案纸
编号:CY/JW-JL-12(08)保存期限:5年
课程名称
病理学基础
授课教师
叶凌宇
授课班级
护理1、2、3班
教案审批意见
授课日期
2020年4月28、27、30(1、2节)
同意使用.
审批人:
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时数
1、2
课 题
第二章、细胞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教学目的
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等,熟悉糜烂溃疡修复的概念
(2)最小有效量:是指药物呈现治疗效应的最小剂量,又
称阈剂量。
(3)最大治疗量:是指药物呈现最大治疗效应,且又不引
起毒性反应的剂量,又称极量。
(4)常用量:临床用药时,为了使疗效可靠而又安全,常
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些而比最大治疗量小些的剂量,
称为常用量。
(5)最小中毒量:是指药物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
2. 胆汁排泄

病理学基础教案

病理学基础教案
教学后记
总结本课题主要内容、及重点掌握部分 部分同学感觉讲述太快
教案续页
主要内容及时间
课堂引入 (5分钟)
一年轻人因赌博负债累累,经常酗酒,近几日精神抑郁,到医院检查无 任何阳性体征,请大家讨论此年轻人是否健康?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25分钟) 健康(health):不仅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躯体、精神和社会行为上都处 于良好的状态。
病因:任何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种类:七大类(不具体讲解,自学为主)。需要提出的是:①机体必需物质 的缺乏或过多②遗传性因素一基因改变③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二、疾病的条件
条件: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外因素。本身不能引起疾病。 意义:控制条件,以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
诱因:条件中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危险因素: 第三节发病学(10分钟)
(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3)病理学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3、培养关心、爱护病人和热爱本质工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介绍病理学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让学生了解病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课前提问
您认为病理学是什么样的学科?
教学后记
总结本课题主要内容、及重点掌握部分。主要通过实例让同学们理解病 理学的概念、任务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3大量积累教学、科研资料,国内、外状况,尸检安排。
3、细胞学检杳(cytology)
(1)含义:采集脱落细胞染色观察。
(2)米集部位或方式:
(3)优、缺点.快速方便、病人痛苦小,多需活检等配合证头。
4、动物实验:复制疾病模型,进行病变观察,疗效判断等。

病理学 教案

病理学 教案

病理学教案教案标题:病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3. 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4. 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临床病例。

教学重点:1. 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教学难点:1. 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2. 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临床病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病理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3. 临床病例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引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二、讲解基础知识(15分钟)1. 解释疾病的概念和分类;2. 介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3. 讲解病理学的基本术语和表达方式。

三、探究疾病发生机制(25分钟)1. 分析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如心脏病、肝病等;2. 解释病理变化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3. 引导学生思考疾病发生的多因素性和复杂性。

四、临床病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到两个典型的临床病例;2. 引导学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病例;3. 鼓励学生提出治疗和预防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病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病理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教学辅助策略:1. 多媒体展示:使用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辅助讲解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病例分析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临床病例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疾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评估其对病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医学实验室或病理科,了解病理学研究的实际工作和技术手段。

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和诊断机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网络资源与数据库
网络资源:包括 国内外知名的医 学教育网站、专 业论坛、学术数
据库等
数据库:如 PubMed、CNKI、
万方等,提供丰 富的病理学文献
和研究资料
教学视频:如 Yo u Tu b e 、 哔 哩 哔哩等平台上的 病理性教学视频
互动平台:如QQ 群、微信群、论 坛等,方便师生
病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通 过实验观察和 验证病理学现 象和规律
临床研究:通 过临床观察和 实践,研究疾 病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 调查和研究, 探讨疾病的分 布、影响因素 和预防措施
0 3
细胞和分子生 物学研究:通 过细胞和分子 生物学技术, 研究疾病的发 生机制和治疗 方法
学水平和能力
感谢您耐心观看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落 实到课程教学中,并进行跟踪 和评估,确保改进效果。
教师反思与提高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 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 果,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和优化
教师反思:教师对自己的 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高与成长:通过反思和 改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
0 4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践教学:通过病例分析、实 验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 能力
结合方式:理论与实践交替进 行,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
也能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理论教学:讲解病理学基础知 识,帮助学生理解疾病原理
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分析法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批 改、实验操作等

病理基础学绪论讲课教案

病理基础学绪论讲课教案

病理基础学绪论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掌握病理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病理学的基本概念。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化学等内容。

2.病理学的基本分类。

病理学可以分为一般病理学和专门病理学。

一般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内容。

专门病理学是研究特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包括内科病理学、外科病理学、妇产科病理学等内容。

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学实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化学检测等内容。

4.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掌握病理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病理学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病例,让学生了解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3.讨论法,通过讨论病理学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病理学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3.讲解病理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方法。

4.讨论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理解不深。

病理学基础教案范文

病理学基础教案范文

病理学基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了解病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掌握疾病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的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病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疾病发生机制的学习。

2.病理过程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示例分析。

2.学生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常见的疾病病例,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思考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变过程。

2.知识讲解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和机制的科学。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与病理生化以及疾病的预后与转归等方面。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细胞学、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

疾病发生机制:疾病发生机制是指疾病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常见的疾病发生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等。

病理过程: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后的变化过程。

常见的病理过程包括细胞损伤、炎症反应、纤维化、免疫反应等。

3.示例分析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疾病病例进行分析,包括疾病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和学习。

4.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分析和总结,展开课堂讨论,深入交流疾病的发生原因、病变过程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掌握疾病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病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学生可通过病例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病理学的相关知识。

《病理学基础》教学设计

《病理学基础》教学设计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病理学基础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本课程使用《病理学基础》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既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以它们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认识疾病时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母婴及青少年护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护理、防治工作及执业资格考试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节课授课内容选自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中的适应与损伤,授课学时为4学时。

本章第一章导论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疾病,损伤与抗损伤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学科《解剖学基础》与《生理学基础》已经在上学期学过,因此学生有能力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

授课班级为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先修课程解剖学基础、生理学教学评价表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

将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实践技能考核。

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本课程使用《病理学基础》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既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以它们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认识疾病时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母婴及青少年护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护理、防治工作及执业资格考试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节课授课内容选自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中损伤的修复,授课学时为2学时。

本章前4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细胞的适应、损伤的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学科《解剖学基础》与《生理学基础》已经在上学期学过,因此学生有能力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病理学教案教案名称:病理学入门教学目标:1.了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范畴。

2.掌握病理学的分类、研究方法和基本工具。

3.理解病理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病理学的定义和学科范畴。

2.病理学的分类及其特点。

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工具。

4.病理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病理学的概念和学科范畴(10分钟)1.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病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2.简要介绍病理学的学科范畴,包括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临床病理学。

第二步:介绍病理学的分类及其特点(20分钟)1.详细介绍病理学的分类,包括结构病理学、功能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2.解释每种分类的特点,并通过具体病例进行说明。

第三步:讲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工具(20分钟)1.介绍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如组织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等。

2.详细讲解病理学的基本工具,包括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和显微镜等。

3.通过展示实际的组织切片和显微镜镜头,让学生了解病理学研究的过程和工具。

第四步:说明病理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3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病理学在医学中的作用,并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2.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病理学在疾病诊断、病理分级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重要性。

第五步:课堂小结和讨论(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研究方法和应用。

2.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如何将病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

教学工具:1.教学投影仪和电子白板。

2.病理学教材和案例资料。

3.病理切片、染色和显微镜等实物展示。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病理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给定的病理学案例。

3.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病理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并展示他们的思考成果。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病理学分类中的具体疾病和机制。

2.组织学和显微镜实验: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和显微镜镜头,加深对病理学研究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广东省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