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镜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普通电子胃镜应用于儿童胃镜检查183例分析

普通电子胃镜应用于儿童胃镜检查183例分析

现代化 诊断手 段 , 由于准确性 高 , 可进 行镜下 活检 又
和 镜 下 治 疗 ,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诊 疗 中 占 着 极 其 重 要 在
的位置 。在 临床 工作 中, 常遇 到 小 儿患 者 需 要进 经 行 胃镜检查 或治疗 , 大 多数 基 层 医 院及 综 合性 医 而
出血 。
本 组 d J 胃镜 检 查 的 特 点 : 慢 性 浅 表 性 胃炎 ,L ①
学 龄 期 10例 ( 8 7 ) 为 一 次 性 插 入 , 治 过 程 6 9. 7 均 诊
( 乡市 妇 幼保 健 院 内二 科 , 西 萍 乡 3 7 0 ) 萍 江 3 0 0 关 键词 : 电子 胃 ; 镜 检查; 儿童
中图分类号 : 44 R 4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 09 1421)0 02 1 10—89(001—07~0 二指 肠复 合溃疡 l例 , 管炎 3例 , 门撕 裂 、 食 贲 胃潴
如下 。
A期 。溃 疡分布 : 胃窦 溃疡 3例 , 胃十二指 肠复合 溃 疡 1 , 例 球部 前壁 溃疡 2 0例 。 5 病理 检 查 :3 ) 1 1例取 活 组织 检 查 , 理报 告 病
均 示 黏 膜 炎 性 细 胞 浸 润 。 1 1 中 Hp阳 性 7 3 例 1例 , 阳性 率 5 . 。 42
留各 2例 , 管 静 脉 曲 张 1例 。 食 4 消 化 性 溃 疡 特 征 : 7岁 年 龄 段 无 一 例 发 ) < 生 , ~ 9岁 发 生 消 化 性 溃 疡 仅 2例 , 9 1 7 > ~ 2岁 6
胃镜 检 查 是 诊 断 消 化 系 疾 病 最 主 要 与 最 可 靠 的
气量 不宜过 多 , 胃腔 可显示 即可 ; 作 者的动作应 以 操

电子胃镜代替腹腔镜在诊断治疗腹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电子胃镜代替腹腔镜在诊断治疗腹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要: 目的 探 讨 电 子 胃镜 在 诊 治 腹 部 疾 病 中 的 可 行 性 。 方 法 采 用 严 格 消 毒 的 电 子 胃镜 对 l 5例 腹 部 疾 病 进 行 检 查 , 对 其 并
中 2例 腹 内带 状 粘 连 和 2例 腹 膜 壁 层 出 血 采 用 射 频 治 疗 仪 进 行 了 镜 下 治 疗 。 结 果 总 确 诊 率 为 9 3 , 眼 观 与 病 理 诊 断 符 3.% 肉 合 率 为 8 .% , 67 2例 腹 内 粘 连 带 被 灼 断 , 腹 壁 出 血 被 点 灼 止 血 , l 发 生 肠 穿 孔 及 大 出 血 。 结 论 电 子 胃 镜 代 替 腹 腔 镜 诊 2例 无 例 治 腹部 疾病 操作 简单 、 全 可靠 , 以一镜 多 用 , 推 广 运用 价值 。 安 可 有 关 键 词 : 子 胃 镜 ; 腔 镜 ; 断 ; 疗 电 腹 诊 治 文 章 编 号 :05—3 9 (0 2 0 —0 0 2 10 67 2 0 )2 0 9—0 中图分 类号 :66 文 献标 识码 : R5 A .
我们 自 2 0 0 0年 4月 至 2 0 年 1 01 2月 用 电子 胃镜 取 代 腹 腔镜 采 用 常 规 方 法 对 1 5例 难 于 确 诊 的腹 部 疾 病 患 者 进 行 了 诊 治 , 得 了 满 意 效 果 , 报 告 如 取 现
下 :
巾 , 立 人 工 气 腹 , 入 带 针 芯 引 导 管 , 导 管 近 端 建 插 沿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 料 : 组 共 有 1 患 者 入 围 , 例 因 建 立 . 本 6例 1
气腹 失败 终 止 检 查 . 1 余 5例 均 成 功 完 成 检 查 :5例 中 1 男 8 , 7 , 例 女 例 年龄 2 —7 2 2岁 , 均 4 . 岁 , 平 87 病程 2周 至2 0年不 等 ; 主要 临床 表 现 : 胀 腹 痛 8例 , 痛 伴 发 腹 腹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疾病及症状,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无痛胃镜检查的概念和原理无痛胃镜检查是指使用无痛麻醉或浅表静脉麻醉技术进行胃镜检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无痛胃镜检查的原理是通过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或者静脉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胃镜检查,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准确性。

二、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1.技术不断成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痛胃镜检查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更精准、更舒适地进行胃部检查。

麻醉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无痛胃镜检查成为如今临床上常规的检查手段之一。

2.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无痛胃镜检查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除了常见的胃病检查,还可以用于十二指肠病变、食管疾病等相关检查。

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疾病诊断手段。

3.提高患者接受度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更受患者欢迎。

通过麻醉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感,提高了患者接受检查的意愿和满意度。

这也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无痛胃镜检查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由于患者不再受到疼痛的干扰,医生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检查,并且能够更全面细致地观察病变部位和范围,提高了检查的准确率。

5.减少并发症发生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麻醉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减少检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检查的风险。

6.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无痛胃镜检查能够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也使得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

能够更好地保障了医院和医生的医疗安全和效率。

三、无痛胃镜检查的发展趋势1.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未来,在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无痛胃镜检查还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检查过程中的风险,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胃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胃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胃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通过经口内镜的方式检查口、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器官。

胃镜检查具有无创伤、准确性高、可直观观察病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适应症、检查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提前空腹8-12小时,以确保胃内没有残留食物。

同时,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做好检查的准备工作。

2.麻醉:一般情况下,胃镜检查不需要全身麻醉,可采用局部麻醉或者咽喉喷麻的方式,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感到舒适。

3.内窥镜检查:医生通过口腔将内窥镜插入食道,依次检查口腔、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器官。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采集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4.检查结束: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向患者详细解释,并指导患者后续治疗措施。

二、适应症胃镜检查适用于如下症状或情况: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疾病,胃镜检查可以明确炎症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提供参考。

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可以找到出血点及起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部黏膜发生溃疡的病变,在胃镜检查中可以明确溃疡的位置和大小,判断是否有恶变的风险。

4.胃癌筛查: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癌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5.监测疗效:胃镜检查也用于肿瘤化疗、溃疡性疾病治疗等过程中的疗效监测,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检查结果解读1.正常结果:胃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时,医生会判定为正常结果,建议患者继续保持健康饮食、定期复查。

2.炎症结果:如果检查发现黏膜有轻度、中度或重度炎症,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生素治疗、抗酸药等。

3.病变结果:当检查中出现溃疡、息肉、癌变等病变时,医生会进一步评估病变的性质、阶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目前流行的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技术,它通过将柔软的纤维光学内窥镜插入口腔,逐渐通过食道、胃部以及十二指肠,以观察和诊断内脏器官的疾病的一种医疗检查手段。

在过去,传统的胃镜检查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和疼痛,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如今的无痛胃镜检查已经成为了更加安全、舒适的一种检查方法,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一、技术原理无痛胃镜检查采用了最新的纤维光学技术,内窥镜头采用了最先进的摄像头和光源,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胃部内的情况。

在插入食道和胃部时,通过使用一定的麻醉手段,比如局部麻醉药物喷洒、麻醉喷雾、口服舌下含服麻醉药物等手段,使得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而在进行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图像,精确地观察到胃部的情况,并且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取样,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胃部疾病。

二、适应症1. 消化道出血:无痛胃镜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如胃溃疡、胃息肉等,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消化性溃疡: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判断是否有溃疡的形成,排除是否为恶性溃疡。

3.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进而进行及时的治疗。

4. 胃癌和胃息肉: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上的肿块和息肉,及时进行活检取材,判断是否为恶性病变。

6.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疾病,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看到粘膜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优势1. 无痛: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采用麻醉手段,使得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提高了患者的检查体验。

2. 安全:无痛胃镜检查使用最先进的纤维光学技术,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内脏器官,还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

3. 准确:通过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对胃部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胃镜临床应用指南

胃镜临床应用指南

胃镜临床应用指南胃镜是一种通过口腔插入食管和胃内,用于检查消化道疾病的内窥镜检查方法。

它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工具,能够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的变化,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胃镜的临床应用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检查方法。

一、适应症1. 消化道出血: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胃镜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和原因。

2. 消化不良:对于长期存在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胃镜可以帮助明确诊断胃溃疡、胃炎等疾病。

3. 肿瘤筛查:胃镜可用于早期发现食管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提高治疗成功率。

4. 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常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指导治疗。

二、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胃镜检查需要空腹,患者通常需要提前6-8小时禁食,以确保胃内清洁。

2. 麻醉方式:胃镜检查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方式应根据医生建议和病情决定。

3. 并发症风险:胃镜检查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存在少量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患者需谨慎选择。

4. 术后护理:胃镜检查后,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刺激胃黏膜。

三、操作步骤1. 进食禁忌: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前,需注意避免摄入含漂白粉的食品,如洗过的白面包、稀饭、冰淇淋等。

2. 麻醉方法:一般常用局部麻醉,患者会感觉压迫感但不疼痛,全身麻醉通常在年龄较小或不合作的患者中使用。

3. 检查过程:医生会在患者口腔内喷洒麻醉剂,然后将胃镜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内,检查完毕后缓慢取出。

4. 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检查所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疾病史,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应用范围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胃镜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检查方法,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和合理应用胃镜技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镜检查的技术和临床应用

内镜检查的技术和临床应用

内镜检查的技术和临床应用内镜检查是一种现代的医疗技术,它使用光纤内镜和高清成像系统在人体内部直接观察、检测和治疗疾病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检查已经成为了医学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临床应用中,内镜检查不仅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为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关键信息。

在此,本文将对内镜检查的技术和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内镜检查技术的发展1. 胃镜胃镜检查是指将一根长长的、细长的光纤内镜插入患者口腔直接进入胃部,通过将患者翻身或调整夹角等方法,可以将整个胃部内部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清晰观察,从而检测胃壁病变、肿瘤、异物等情况。

胃镜检查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引入了高清晰成像,血管造影和荧光技术等多项进步。

2. 结肠镜结肠镜是指将一根长长的、细长的光纤检查插入患者的直肠并进入直肠相应位置,逐渐推进到结肠,通过对结肠粘膜颜色、形状、大小等的观察,以及生物组织切片等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肿瘤、息肉、炎症等病变。

目前,结肠镜检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引入了超高清成像、荧光内镜等技术。

3. 胰鳞膜镜胰鳞膜镜是指将一根细长的光纤检查插入患者口腔,通过输送工具及高清触顶摄影器具,可以直接对胰腺进行表层管道、分支、包囊的检查。

通过准确发现闺蜜炎症、癌变、肿瘤等疾病,及时提供依据,帮助医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二、内镜检查临床应用的探讨1. 诊断内镜检查可以检测多次征象、解决不保守基础诊察方式的诊断问题。

用内镜检查诊断出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溃疡和腐蚀表面病变(2)结肠癌(3)幽门嵴(或肠道间质)肿瘤(4)消化不良(5)便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 治疗(1)埋入式内镜下结肠切除术(TEP)是一项新的立体手术方法,结合超声图像和索拉菲射频刀切割技术,可以在保留肠道完整的前提下清除肿瘤。

(2)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一种无创操作的治疗(包括早期结肠癌和黏膜病变)的方法。

(3)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在短时间内可以切除较大的病变。

工作报告之电子胃镜可行性报告

工作报告之电子胃镜可行性报告

工作报告之电子胃镜可行性报告电子胃镜可行性报告一、引言电子胃镜是一种先进的内窥镜技术,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和显微镜,能够对胃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本报告旨在评估电子胃镜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医疗可行性。

二、技术可行性1. 技术原理电子胃镜利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显微镜,通过灵活的探头进入胃部,将胃部内部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器上。

这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胃壁的细微变化,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 技术优势电子胃镜相比传统的胃镜具有以下优势:- 高分辨率图像:电子胃镜能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胃部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发现和评估病变。

- 易于操作:电子胃镜的探头灵活、操作简便,医生可以通过旋转和弯曲探头来获得更全面的视野。

- 无痛检查:电子胃镜不需要麻醉,患者只需吞咽探头即可完成检查,避免了传统胃镜检查中的不适和疼痛。

3. 技术挑战电子胃镜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挑战:- 学习曲线:使用电子胃镜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和经验积累,医生需要熟悉操作流程和图像解读。

- 设备成本:电子胃镜的设备价格相对较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和维护设备。

三、经济可行性1. 成本效益分析电子胃镜的使用可以提高胃部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

虽然电子胃镜的设备成本较高,但其长期效益是显著的。

2. 医疗保险覆盖电子胃镜已被包括在许多医疗保险计划中,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或全部的检查费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 市场需求胃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电子胃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四、医疗可行性1. 临床应用电子胃镜可以用于以下临床应用:- 胃炎和胃溃疡的诊断和评估- 胃癌和早期胃癌的筛查和诊断- 胃肠道出血的定位和评估- 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随访2. 检查安全性电子胃镜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相对安全可靠。

在合适的操作下,患者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或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检查前一天晚上8时口服硫酸镁20g并饮水20003000ml,口服钾盐3-4g。
• 三,检查当天禁食早餐,早晨6点再口服硫酸镁20g直到大 便成为清水样方可进行检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
• 一,普通的胃镜检查,患者容易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等 不适反应。肠镜检查多有腹胀腹痛。
• 二,无痛胃肠镜检查需要对患者采用一种麻醉的方法,患 者在无知觉后进行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亦很快苏醒, 无明显不适反应。
相对禁忌症
• (1)心肺功能不全。 • (2)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 • (3)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 • (4)高度脊柱畸形。 • (5)消化道巨大憩室。
检查前准备
• 一,患者需要作肝功和乙肝两对半检查。60岁以上患者要 求进行心电图检查。
• 二,签订胃(肠)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 三,胃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时
电子胃肠镜的临床应用
(胃肠镜入门) 重庆长城医院
• 电子内镜
一 什么是电子胃肠镜
• 1,电子胃(肠)镜 , 2,冷光源 • 3,图像处理中心 • ,4,图像显示器
二,电子胃肠镜的用途
• 电子胃镜: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 • 电子肠镜: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盲肠。 • 电子胃肠镜可拍照、动态录像。 • 取活组织检查。 • 电子胃肠镜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治疗。
以后,不进食物及饮料。 • 四,检查当天早晨不吃早餐,空腹来院检查。 • 五,如为幽门梗阻病人,则应禁食2-3天,必要时在检查
前还需进行洗胃。 • 六,如果患者之前做过钡餐检查者,最好3天后再做该项
检查。
• 肠镜检查患者须做清洁肠道准备:
• 一, 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 、水果。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 三,无痛胃肠镜有一定的副作用:呼吸抑制甚至暂停,心 率、血压下降,心排量降低等。
• 四,老年及有严重心肺系统疾病患者一般不建议无痛胃镜 检查。
并发症
• 一,咽喉部不适感或疼痛、腹胀、腹痛不适等症状。 • 二,活检导致胃肠出血。 • 三,胃肠道穿孔。 • 四,血压升高、心脏意外、猝死。 • 五,无痛胃镜发生麻醉意外。
• 13CO(NH2)2 + H2O = 13CO2 + 2NH3 • 13CO2从肺棑出,收集此气体测定,便可知体内有无
• 幽门螺杆菌存在。
• 二、B超检查:1,一般B超检查。 2,B超三维图像合成
• 又称纳米胃肠B超检查。可以比较清晰看到病变。
适应症
• 1. 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下 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便秘)须做检查以确诊者。

• 一,胃溃疡
消化性溃疡
二, 十二指肠溃疡
谢谢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胃镜所见


正常上消化道图像

上消化道正常图像


正常下消化道图像

• 一,慢性胃炎
常见病变
慢性胃炎

A 分类 :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慢性萎缩性胃炎

3, 特殊类型胃炎

B分 类 : 1,慢性浅表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幽门螺杆菌


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
前言
肠镜检查示意图
• 肠镜检查范围
取活检示意
• 活检钳
• 活检钳从内镜出来
• 息肉切除
无痛胃肠肠镜

对患者实施麻醉

可以减少检查时间

减轻患者无痛苦。
不插管的胃镜
c c • 一、13 呼吸实验:口服13 尿素胶囊(13 CO(NH2)2) c • 13 尿素+尿素酶(胃内幽门螺杆菌产生)
• 2. 不明原因上下消化道出血者(如呕血、黑便、便血)。 • 3. 疑有上下消化道肿瘤者(有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 4. 需胃镜随诊的病变(如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息肉
病等),需要定期胃镜复查。 • 5. 需内镜下治疗的患者。
绝对禁忌症
• (1)严重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 (2)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 (3)怀疑消化道穿孔患者。 • (4)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胃肠镜检查者。 • (5)腐蚀性食管炎、胃炎的急性期患者。 • (6)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 (7)脑卒中急性期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