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服装变迁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服式样一览表备注(不打印)备注(不打印)《百年军服》有误,《警服服装志》上描述55式、58式女警冬夏上装都有左胸袋备注(不打印)备注(不打印)备注(不打印)备注(不打印)备注(不打印)从网上的照片来看,/1242 6/55788/20101010215602_4.ht m89式至少在第二阶段帽上的装饰带就由黑色仿皮变成了金色丝线帽带。

在第一阶段民警戴的是红色领带第二阶段93年3月后民警戴的是深蓝色领带从有的帖子中可以看出,甚至83式就用的是金色丝线帽带?根据《中国百年军服》第525页83式武警警帽上,干部佩金黄色丝织帽饰带,而战士则为黑色人造革帽饰带警号是什么时候改的?92年还是95年?(我的记忆:一开始为塑料凹凸的,后来改为有机玻璃覆盖,表面光滑的)1989年 6月 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对八三式警服进行改革,八九式警服基于八三式,公安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直接缝制在夏装与冬装上,臂章的款式相同于八三式,随警服单衣配发白色衬衣和带有公安标志的暗红领带。

1990年 5月 1日,公安部规定八三式警服取消红领章,改为佩戴松枝衬托红色盾牌的领花。

备注(不打印)我的印象,05年短袖制式衬衣不仅是颜色变了,而且由和长袖类似的款式变成了收腰夹克式,不戴领带。

且长短袖制式衬衣都配发了魔术帖的布制胸章和警号,而以前铁灰色衬衫是用的金属制的胸章和警号。

99式警服在研制的时候选了三个衬衫颜色,不同警衔段的警察穿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警监穿白衬衫、警督穿蓝衬衫、警督以下的穿灰衬衫。

后来正式换装的时候衬衫颜色的含义又不同了,警监穿白衬衫不变、警监以下的交警不分警衔一律穿蓝衬衫、警监以下不是交警的不分警衔一律穿灰衬衫。

警察服装发展史

警察服装发展史

警察服装历史晚清民国警察在中国的出现还是在本世纪初。

1902年以后,清政府仿效东西方各国建立警察机构,但警察的服饰从形式到章程都没有统一规定。

到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全国才有了统一的警察服装。

民国时期的警服也先后经历了11次比较大的变革。

民国警服(54张)警服延安期间1928年,随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民政府的建立,最初的肃反委员会、政治保卫局、民警局、刑事侦探局,就成了人民公安的雏形。

那时,公安人员与红军战士穿一样的服装。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从延安边区保卫处、检查处等部门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建了延安市公安局管辖的延安市警察队。

警察队员的著装区别于当时的干部、战士所著的灰布军装,著黑色警察制服,帽子的样式与八路军军帽相同,没有帽徽,领章是用铝合金特制的,正面铸有“边警”二字,意为“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有一个特殊的地区,也曾实行警衔制和统一著装,那就是在194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事管制的旅大地区。

旅大市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按警衔著装,警衔分为警监、警正、警佐、警长、警士,警服是统一制式,夏装为绿黄色,冬装为青色。

旅大警服(6张)中国成立后,警服先后经历了五0式、五五式、五八式、六六式、七二式、八三式、八九式、九九式等八次沿鞋换装。

前四款警服和解放军服装大致相同,只是标志上有区别,从七二式开始区别于军服。

警服五0式50式1950年初,经政务院批准,全国统一人民警察服装制式,即50制式,并统一了领章和帽徽。

5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首次为治安、户籍、交通、消防民警配发50制式夏服。

警服为米黄色,左衣领按警种缀钉冠以“治”、“户”、“交”、“消”字首加号码,右衣领缀钉“人民警察”字样的领章,并佩“人民警察” 布质胸章:冬季警服为墨绿色,黑色化学(即塑料)钮扣,按干部、普通民警两种身份制作。

干部警服上衣为翻领,上下4个衣兜,下边为吊兜;下装为西服式裤。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民国冬装警察
民 国 警 察 分 局 局 长
女警在检查行人物品
女警在训练
当时的消防车
民 国 警 扣
民 国 警 察 帽 子
清末民国警察帽徽演变
• 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的警察,实际上是 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迫害进步人士,消除异己的一种合法化了 的工具。但从它的出现及其职业本身的意 义上来说,这是社会及其分工在进步和细 化了的表现,应该被予以肯定。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1
清末警察 北洋时期警察 民国时期警察 新中国警察
2
3
4
• 最早在中国出现的现代意义的警察,是 出现在清末外国在华设置的“租界区” 内。 • 1841年,在香港组建的警察应该是中国 最早的警察。 • 上海租界警察设立于1853年。上海是中 国租界设立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快 的地方,警察机构也随着租界的扩大而 逐步发展。
天民式”。
五九式警服:上 衣白色,增加了领 章,领章中有一铜 质盾牌,上缀五颗 五角星,下装颜色 由藏青改为藏蓝
六五式警服:再次 与部队服装趋同,上 衣草绿色,有红领章, 下装藏蓝色。取消大 檐帽。草绿色软帽缀 一圆形国旗图案。
七一式警服:为 区别军、警服装, 增加大檐帽,上、 下装均改为蓝色。 后又改夏季服装为 上白下蓝。
八三式警服:改革较大, 除草绿色、红领章没有 革新,其他变化都很大: 上衣有饰有黄边的肩袢; 袖口有两条黄色袖线, 下衣饰有红裤线;大檐 帽上有了警徽,胸前有 了警号,上衣有了臂章; 臂章上虽然仍有“公安” 二字,但下面首次出现 英文 “POLICE”
八九式警服:改红领章 为松枝-盾牌领花,1993 年改为有警衔标志的箭形 领章,1995年改为肩章; 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缝制式; 下衣取消红裤线;配发黄 衬衣、蓝领带;警号由红 色改为蓝色。变化较大、 但不惹人注意的是,领带 上有了“警察”的汉语拼

中国人民警察服装变迁

中国人民警察服装变迁

中国人民警察服装延安期间的人民警察服装(1938-1942年)五O式警服五五式警服五九式警服六五式警服七一式警服八三式警服八九式警服九九式警服解放区人民警察服装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延安市公安局管辖的延安市警察队。

警察队队员着黑色布质警察制服,帽子的样式与八路军军帽相同,没有帽徽。

领章用铝合金特制的,正面铸有“边警”两字,使用至1942年。

五O式警服1950年1月,中央公安部通知各地公安机关按统一的制式,分别承担制服的制作工作,并随通知下发了警服样品。

以后又不断补充有关装备品种。

此种服式使用到1956年。

五五式警服公安部于1953年设计了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及帽徽图案,经政务院批准制作,于1954年开始在中苏联运客车上的乘务民警中试行。

公安部会同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对新式服装作了修改后,于1955年冬季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旅大等9个大城市的户籍、交通、消防、刑事侦察、外事、经济民警和全国铁道民警中施行。

1956年夏季在全国各城市普遍施行。

五九式警服颜色由藏青色改为藏蓝色,增加领章,章板中间缀铜质盾牌,盾牌浮雕1大4小5个五角星。

各警种一律佩戴领章。

六五式警服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改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

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转公安部的报告,全国实行这一服装制式。

七一式警服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特点,1972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人民警察服装的颜色由草绿色改为藏蓝色。

消防民警因已实行义务兵役制,服装仍保持上绿下蓝不变。

八三式警服7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公安部开始着手人民警察服装制式的改革工作,至1983年完成设计,此即八三式警服。

经中共中央批准,1983年冬季北京市民警首先换装。

1984年津、沪、穗、汉等大城市和沿海一些重点城市以及中苏、中蒙、中越、中缅边境地区民警换装;1985年全国民警统一穿着新的警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警察制式服装变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警察制式服装变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警察服装共进行过八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人民警察服装的品种,推动了人民警察服装质量与世界接轨。

五〇式警服(1950-1955年)1950年2月8日,公安部向政务院报送《公安部及其所属武装部队服装样式草案》。

2月11日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该方案,新中国第一代人民警察服装诞生。

五〇式警服与当时的人民解放军服装基本相同。

五五式警服(1956-1957年)1955年11月11日,公安部上报国务院《公安部关于自一九五六年实行中国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帽徽制式的报告》。

12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五五式警服于1956年夏季开始装备全国民警。

五八式警服(1958-1965年)五八式警服与五五式警服基本相同,主要是增加了领章。

各警种一律佩戴领章。

六五式警服(1966-1971年)上世纪60年代极“左”倾思潮泛滥,一些群众对仿照苏联等国家警服而制作的五五式警服提出批评。

1966年3月9日,公安部向国务院报送《公安部关于人民警察服装改革问题的请示报告》。

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六五式警服于1967年开始施行。

其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服装相同。

七二式警服(1972-1983年)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1972年1月,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

七二式警服开始施行。

八三式警服(1984-1988年)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党中央提出恢复和加强公安工作。

公安部从1981年着手进行人民警察服装制式改革,于1983年完成总体设计方案。

1984年4月25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公安干警换发八三式警服的通知》。

1985年全国人民警察统一穿着八三式警服。

八九式警服(1989-1999年)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通知,对八三式警服进行改革。

八九式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警衔制。

九九式警服(2000年至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应济的发展,八九式警服已经很不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要求。

公安部关于改变警服“八三”式衬衣颜色和式样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改变警服“八三”式衬衣颜色和式样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改变警服“八三”式衬衣颜色和式样的通知
正文:
---------------------------------------------------------------------------------------------------------------------------------------------------- 公安部关于改变警服“八三”式衬衣颜色和式样的通知
(1993年3月3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
为适应实行警衔后人民警察着装的需要,经商国务院统一着装管理委员会同意,我部对警服“八三”式制式短袖衬衣和白色长袖衬衣的颜色和式样等作了改变,现通知如下:
一、将现行警服“八三”式米黄色(交警白色)制式短袖衬衣和白色长袖衬衣均改为浅橄榄色,定名为警服“八九”式制式短袖衬衣和长袖衬衣。

二、“八九”式制式短袖衬衣分为开领和立领两种,新着装干警发开领和立领短袖衬衣各一件,穿用四年;正常换发的干警任选一种。

“八九”式制式短袖衬衣和长袖衬衣供应标准不变。

三、为充分利用库存的“八三”式衬衣,减少浪费,“八三”制式短袖衬衣和白色长袖衬衣仍按现行标准继续发放,穿满年限后,再换发“八九”式制式短袖衬衣和长袖衬衣。

——结束——。

新中国警服的沿革

新中国警服的沿革

新中国警服的沿革新中国成立前夕,警察制服与八路军、解放军着装相一致。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警察的制式服装,从1950年起,在颜色和款式上进行了七次改革。

1、五○式。

公安机关的服装制式有干部与民警服装之分。

着装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同,其区别是胸章标有“人民公安部队”字样,臂章为盾形,上方横写黑色“公安”二字,下方缀军徽。

此种制服一直使用到1956年。

2、五五式。

公安部于1953年设计了人民警察五五式制服、装备及帽徽图案,经政务院批准制作,服装式样,夏季服装各警种均为斜纹布面料,上衣为草绿色和白色,下衣均为藏青色。

男民警戴藏青色平顶大檐帽,女民警戴藏青色无檐软帽,帽顶边沿均镶有宽2毫米的正红色牙线。

执勤交通民警配发白色盔帽和白线手套。

于1954年开始在中苏联运客车上的乘务民警中试行。

公安部会同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对新式服装作了修改后,于1955年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旅大等九个城市的户籍、交通、消防、刑事侦查、外事、经济民警和全国铁道民警中施行。

1956年夏季在全国各城市普遍施行。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装施行新的制式。

改制式后的警服,除武装、经济、消防警察的冬、夏季上衣(含大衣、雨衣)均改为棕绿色之外,其余警种上衣、下装(含武装、经济、消防)颜色不变。

警服裤、裙两侧的宽、窄红色线条,改为窄红线条。

同时取消“中国人民警察”、“中国人民经济警察”等布质胸章。

改为佩带长斜方形红色塑料领章。

领章上嵌合金质金色盾形符号。

3、五九式。

颜色由藏青色改为藏蓝色,增加领章。

章板中间缀铜质盾牌,盾牌浮雕一大四小五个五角星。

各警种一律佩戴领章。

4、六五式。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装制式改式问题向国务院写了专题报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装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相同。

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实行这一服装制式。

5、七一式。

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特点,1972年1月,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中国近现代警察变迁
42
八三式警服:改革较大, 除草绿色、红领章没有 革新,其他变化都很大: 上衣有饰有黄边的肩袢; 袖口有两条黄色袖线, 下衣饰有红裤线;大檐 帽上有了警徽,胸前有 了警号,上衣有了臂章; 臂章上虽然仍有“公安” 二字,但下面首次出现
英文
“POLICE”
43
八九式警服:改红领章 为松枝-盾牌领花,1993 年改为有警衔标志的箭形 领章,1995年改为肩章; 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缝制式; 下衣取消红裤线;配发黄 衬衣、蓝领带;警号由红 色改为蓝色。变化较大、 但不惹人注意的是,领带 上有了“警察”的汉语拼
察”
•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天津之后,要求清 政府的军队不得驻守天津城。袁世凯从 自己的新军中,调拨了3000名精锐士兵, 军装换警装后进驻天津城。这批警察驻 守天津城,维持了天津的社会治安,混 乱局面得到明显改观。
• 1905年10月8日,慈禧批准了袁世凯的 建提议,责令设立巡警部,成为全国统 一的中央警察主管机构。巡警部下属分 别设有敬政、警法、警保、警务、警学 五个部门,统领全国警察事务。这标志 着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正式建立。
宁装。
36
• 新中国成立后,警察被正式命名为“人民 警察”。人民警察的制式服装,从1950年 起,在颜色和款式上进行了七次改革 。
37
五○式警服:同解放 军着装,但胸章标有 “人民公安部队”字 样,臂章有“公安” 二字,帽徽为中间嵌 “公安”字样的红五 角星。
38
五五式警服: 上衣为白色和草 绿色,下衣藏青 色,平顶大檐帽。 即我们熟悉的 “马天民式”。
Hale Waihona Puke 34• 延安市警察队的警服从头到脚一身黑,帽 子虽与八路军的式样一致,可没有钉帽徽, 领章是铝制的,正面上的“边警”两个字, 即“边区人民警察”的简称,稍远一点就 看不清楚……整体感觉与国民党政府警察 的警服差别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科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服装的变化,从侧面记录了社会发展过程的轨迹。

警察的特殊职业使其始终处于社会焦点中,警服是警察身份和执法的重要标志,体现著一个国家的警察风貌。

警服的变化亦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法律、经济、人文状况,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简介
共和国的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天。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10月1日,中国公检法大换装,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

历史上的任何典章制度和服装的变化,无不从一个侧面记录著历史事件及发展过程的轨迹。

公检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服装带著明显的时代烙印。

警服的历史要比法官服和检察官服久远许多。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警服都是警察身份和执法的重要标志,体现著一个国家的警察风貌。

历史沿革
99式警服
警察在中国的出现还是在本世纪初。

1902年以后,清政府仿效东西方各国建立警察机构,但警察的服饰从形式到章程都没有统一规定。

到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全国才有了统一的警察服装。

民国时期的警服也先后经历了11次比较大的变革。

1928年,随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民政府的建立,最初的肃反委员会、政治保卫局、民警局、刑事侦探局,就成了人民公安的雏形。

那时,公安人员与红军战士穿一样的服装。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从延安边区保卫处、检查处等部门抽调部分干部战士,组建了延安市公安局管辖的延安市警察队。

警察队员的著装区别于当时的干部、战士所著的灰布军装,著黑色警察制服,帽子的样式与八路军军帽相同,没有帽徽,领章是用铝合金特制的,正面铸有“边警”二字,意为“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有一个特殊的地区,也曾实行警衔制和统一著装,那就是在194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事管制的旅大地区。

旅大市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按警衔著装,警衔分为警监、警正、警佐、警长、警士,警服是统一制式,夏装为绿黄色,冬装为青色。

49式警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百废待兴、政务繁杂的情况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却十分关心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新中国的第一代警服诞生了。

这套警服也称之为“五O”式警服。

第一代警服著装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同,其区别是胸章标有“人民公安部队”字样,臂章为盾形,上方横写黑色“公安”二字,下方缀军徽。

其服装制式有干部、民警之分。

此后,人民警察的服装又经历了“五五”式、“六五”式、“七一”式、“八三”式、“八九”式五次大的变革,其警服颜色经历了米黄色、墨绿色、藏青色、藏蓝色、橄榄绿色的变化﹔其警帽也经历了大盖帽、解放帽、大檐帽的变化﹔其帽徽、领花、领章、臂章也发生了变化。

“八九”式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警衔制,分为警监、警督、警司、警员四等十二级。

但大多数变化的警服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制服颜色接近,款式也都以中山装为基点,特别注重上装四只口袋的形状。

老式警服由于与军装在颜色、款式上相近,使军警难以区分,在我国举行的大型国际活动中,不少外国朋友把警察误认为是军人,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另外,在老警服的造型上由于以中山装为基调,放松量大,什么都可以往衣服里装,乃至出现了妇女怀孕都要找警服穿的笑话。

66式警服
当改革开放的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世界面前时,在对外活动中体现国家形象的警察,老式的警服显然是大大落伍了。

警服既要体现执法者的尊严,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亲切,还要和国际接轨,于是,新的“九九”式警服应运而生了。

1999年4月,公安部召开警服设计发布会,国内30家著名服装公司设计师的五百多套设计方案参加招标。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专家论证、评审,广泛征求各警种、各层次干警和社会各界意见,又经过从南到北三个城市试穿,进一步改进到最后定型。

“九九”式警服的颜色,选用与国际上警服主流色调相一致的藏蓝色,完全区别于军队的草绿色,形成鲜明的警察制服体系,在面料上也提高了档次。

尤其是采用国际通用的型号制,实行量体套裁,对每一位民警进行量体,按人制作,由制作厂家直接发到民警个人手里,大大提高了警服的合体率。

各警种的警服异同
我国的警察分五个系统,其中公安系统、监狱劳教系统、国家安全系统行使执法权和部分司法权的警察属于人民警察(简称“民警”),法院、检察院行使司法权没有执法权的警察属于司法警察(简称“法警”)。

五个系统的制服、警衔、帽徽样式完全相同,但是臂章、胸徽以及警号排列方法各不相同。

监狱劳教系统警服上佩带“司法”字样的臂章和胸徽(这个“司法”指的是监狱
的上级机关、司法部和司法厅等“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指司法警察)、七位数警号。

这和公安不同——地方公安的胸徽是省份名称、公安部和公安部直属单位的胸徽分别是“公安部”和“公直”、行业警察的胸徽是行业名称,即“海侦”(海关缉私警察)、“航空”(民航公安)、“交通”(交通部门警察,不是交警)、“铁道”(铁路公安)、“森林”(林业公安),臂章小字是“公安”,警号是六位数。

司法警察的胸徽和臂章小字是“法院”和“检察”,警号和公安一样是六位,但排列方法不同——法警的警号前两位是省份代码,而公安的胸徽上已经写了省名、警号不包含省份信息
其他四个系统的胸徽就是系统名称、分别是“国安”(国家安全系统民警)、“司法”(监狱劳教系统民警)、“法院”(司法警察)、“检察”(司法警察)另外司法行政部门除狱警以外的工作人员曾经穿过一种非常类似警服的制服,这种制服的肩章上没有警衔标识、臂章上没有“警察”字样,最重要的是这种制服早已经被取消了。

中国人民警察服装
延安期间的人民警察服装(1938-1942年)
五O式警服
五五式警服五九式警服
六五式警服
七一式警服
八三式警服八九式警服
九九式警服
解放区人民警察服装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延安市公安局管辖的延安市警察队。

警察队队员着黑色布质警察制服,帽子的样式与八路军军帽相同,没有帽徽。

领章用铝合金特制的,正面铸有“边警”两字,使用至1942年。

五O式警服1950年1月,中央公安部通知各地公安机关按统一的制式,分别承担制服的制作工作,并随通知下发了警服样品。

以后又不断补充有关装备品种。

此种服式使用到1956年。

五五式警服公安部于1953年设计了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及帽徽图案,经政务院批准制作,于1954年开始在中苏联运客车上的乘务民警中试行。

公安部会同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对新式服装作了修改后,于1955年冬季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旅大等9个大城市的户籍、交通、消防、刑事侦察、外事、经济民警和全国铁道民警中施行。

1956年夏季在全国各城市普遍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