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中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四川省金堂县又新镇永乐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12人生教师版

12人生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与写法。
2、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3、学习通篇用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4、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读题目,按照我们平时的写作,这个题目会不会太大?说到人生你想到了什么?2、精读课文,文章内容是否与题目一致,这样的内容是否能够诠释题目?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人生》的作者是丹麦(国籍)的勃兰兑斯。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瞭.望(liào)瞻.望(zhān)攫.取(jué)鲑.鱼(guī)天赋.(fù)停滞.(zhì)臆.测(yì)馈.赠(kuì)3、解释下列词语。
瞭望:登高远望。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
臆测:主观的推测。
(二)文本理解1、整体把握(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文章大意。
2、文意理解(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大的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细节略有瑕疵,似可商榷,如“课文研讨”中“整体把握”所提到的。
至于为什么恰切,道理不难说明,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升等。
四川省金堂县永乐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5《词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精习
“酒”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 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在说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说说诗人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指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情感。
回顾所学的诗歌,收集古诗中“酒”的诗歌。体会诗人“酒”中的情感。
教师及时点拨,补充。
2.巡视参与交流。
3、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1.速读诗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学生自行合作解决为主)。
2.组内交流,组间交流:按要求和方法给予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并按要求进行评价。
研习
再读诗文,合作探究
二、引导学生 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五十弦翻塞外声:奏。马作的卢飞快:像……一样。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把事情做完。
3、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作家的了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白蘋洲()人不寐()右擎苍()
锦帽貂裘()鬓微霜()舴艋舟()麾下炙()
2、解释下列加点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会挽雕弓如满月:
也拟泛轻舟:
五十弦翻塞外声:
学生齐读,尝试背诵,默写全诗。
1.明确展现任务。
2.分步呈现解决任 务的小问题,
明确: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示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达要报效国家、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用典的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时习
1、《望江南》、《武陵春》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北京导学案

4. 2008 年北京成功举办了 29 届夏季奥运会,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关于两座城 A.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C.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5.北京是全国的( ) A.工业和交通中心 B.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C.金融和文化 D.工业和金融中心 6.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7、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冀、辽 B.冀、津 C .津、辽 ) D.晋、鲁
A
(3)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4)北京的名胜古迹有
困惑与 同感
镇安县永乐中学导学案(初稿)
科目:地理 三维 目标 学生学习 流程内容 及 资料链接 主编人:彭正芳 使用修订人:贾谊 审核人:贾谊 课题: 《祖国的首都———北京》 使用时间:2015 年 3 月 9 日
2.要求学生说出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知识与技能: (重点)1.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过程与方法: (难点)探究合作,引导学生读图。 情感态度价值: 热爱祖国,发奋读书 学习过程(二课时)
教师指 导
、保存
,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
、
、
1、城市建设: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 区外围形成了一批 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
四川省金堂县又新镇永乐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4外国诗两首教师版

4外国诗两首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平实中见真情、深邃中显自豪。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自读两首诗歌,看看你能否自己读懂情感?2、静静地、慢慢地读课文,比较一下它和中国诗歌的异同点?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
⑴、莱蒙托夫是(俄罗斯和苏维埃)文学史上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除此之外,还有先与他、被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尊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以及后与他、被高尔基誉为“民族诗人”的叶赛宁。
我们曾经学过的后面两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夜》。
莱蒙托夫的〈〈诗人之死〉〉哀悼了普希金这轮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陨落,这首诗宣告了反对暴政的伟大诗人——莱蒙托夫的诞生。
莱蒙托夫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领域都有独特的建树。
⑵、兰斯顿·休斯,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
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qián)慰藉.(jiè)镶嵌..(xiāng qiàn)晨曦.(xī)瞰.望(kàn)深邃.(suì)河水潺.潺(chán)黝.黑(yǒu)3、解词。
慰藉:安慰。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
深邃:深;深远。
晨曦;清晨太阳初升起时的微光。
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美好事物中。
瞰望:从高处向下观看。
虔信:虔诚的信念。
黝黑:黑,黑暗。
(二)文本理解1、选词填空。
虔信虔诚⑴、破除迷信,()科学。
⑵、许多人都()地相信佛教。
四川省金堂县又新镇永乐初级中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_ 1.3.1同底数幂的除法(无答案)

1.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总结和运用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指数__________。
(2)、nm a )(= ______________(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 (3)、n ab )(= ______________,积的乘方= ______________二、阅读教材9页、10页的内容三、合作探究学习1.探究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除法与乘法两种运算互逆,请写出括号内的数字,要求写成幂的形式,(1)( )·28=216 (1)216÷28=( )(2)( )·53=55 (2)55÷53=( )(3)( )·105=10 (3)107÷105=( )(4)( )·a 3=a 6 (4)a 6÷a 3=( )猜想与归纳: __________n =÷a a m , (其中0≠a ,m 、n 为整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___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____。
典例讲解例1 计算(1)x 8÷x ² ; (2) a 5÷a ;(3)(ab ) 5÷(ab ) ²;(4)(-a )7÷(-a )5 (5) (-b ) 5÷(-b ) ²例2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1)27311÷ (2)125516÷(3)(m-n ) 5÷(n-m ) (4)(a-b ) 8 ÷(b-a ) ÷(b-a ).变式训练3267343101224102212)()()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a a n n ⋅÷⋅÷⋅÷÷÷÷-+2.探究2 负指数幂和0次幂(1)分别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你能得什么结论?(1) 3²÷3²= ( );(2) 103÷103= ( );1=÷m m a a ,而(__)(______)a a a a m m ==÷,∴=0a ,(a 0)结论: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__________.(2)负指数幂p p p p p p p p a a a a a a a a )1(1)1(11)()(==∴===÷=--例3计算1001101-22-2-3-2016201614.3-321.01-1002-2-03-2-002-3-3-2-⨯÷÷=⨯=====)()()()()()()()(π 三、当堂检测:1.填空(1)x 8÷x ² =_________ ; (2) a 5÷a =____________ ;(3)(ab ) 5÷(ab ) ²=___________(4)5-2=________;(5)021⎪⎭⎫ ⎝⎛=_________;(6)5-103.1⨯=__________(用小数表示)。
四川省金堂县永乐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4《故宫博物院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4.故宫博物院教学内容:《故宫博物院》教学课时:2课时知识与能力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教学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说明顺序、本文结构。
2、整体感知本文内容。
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激情导入:在古老的都城北京有一个同样古老的城池,学名紫禁城,俗名故宫(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长的历史中,它无异是封建王朝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你是否了解它呢?(生各抒己见)2.作者链接黄传惕(193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
中共党员。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
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
3.知识链接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
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4、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矗.立()鳌.头()湛.蓝()琉.璃()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击磬.()檀.木()攒.()乾.清宫()坤.宁宫()肃.穆()奏.极()额枋.()藻.井()5、需要掌握的词语:玲珑:湛蓝:布局:肃穆:幽雅:井然有序: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6、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
四川省金堂县永乐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 型
文言文略读 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备
习
备习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准课文中的词 语:
陇亩(long)倾颓( tui)猖獗(changjue)存恤( xu )夷越( yi)北据汉沔( mian)
3.作家作品: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
6.点拔,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对有创造性的予以肯定。
7、分析文章并学习的叙述写作手法。
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1、用笔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2、找出线索词语,由此引出全文脉络。3、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存疑之处。组间交流、探究,展现合作成果。
4、明确:文章通过对话和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
5.讨论: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抓住表明写作目的的词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既激 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教师补充。
精习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时代背景简介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 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四川省金堂县永乐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2《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韩傀()休祲()跣()
缟素()色挠()
2.作者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共33篇。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谋议或辞说。同时它还是一部散文集,文章的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5.倾听报告。明确答案,释疑,解难,讲解翻译方法。
6.通过翻译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1.明确学习目标。
2.有层次的反复诵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情味。
3.依托课文注释、工具书落实字、词、句翻译,分三步完成。
4.与老师同学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并积累。
5、明确: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安陵君、唐雎、秦王。唐雎和秦王是两个主要人物。
6.2唐雎不辱使命
导学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具体语句分析人物性格;赏析人物的对话描写。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缟素(ɡǎo)色挠(náo)
3.疏通文义。参看书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划出不懂得词语。
4.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5.《战国策》文辞优美,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备习检测内容:
1.给加线的字注音。
4.结合书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小组交流 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乐中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
词的词 义并学会运用。
2、 了解魏明伦和《变脸》的剧情。
3、 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i 重点!
1、 掌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抵触。
2、 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个性化内容
一、 视屏导入 观看川剧变脸片断。
1、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川剧变脸艺术
2、 师媒体展示:川剧变脸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导语:芦花丛中,渔夫唱晚。
一个身怀绝技。
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与他新来 的“孙儿“拉开了家常,其乐融融。
老人不由为自身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了传人而怡 然自得。
然而,他的愿望却落了空一一面对生活的捉弄,老人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 变脸的?
二、 《变脸》剧情介绍
资料助读水上漂身怀 “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
观音会上,结识“活 观音”男旦梁素兰,又从人贩子手中买下狗娃,
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
后来,
水上漂发现狗娃原来是个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 暂时留在身边。
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板”变脸秘密,酿成大祸,不得己跳船逃 走。
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
,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
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中“请”走高家孙少爷天赐,又抓回狗娃严加看守。
狗娃 却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惹出一桩绑票案,给水上漂带来 杀身之祸……。
《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
这场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 女孩时,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将她收留的一段曲折。
上半场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 家常,细致的描绘出了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
下半场则直接表示了人 物之间的矛盾抵触,以和各自内心抵触。
这场戏,情节起伏跌宕,矛盾抵触尖锐, 动人心魄,扣人心弦。
三、 分解色朗读,整体感知
1、 找四名学同学读人贩子、狗娃、水上漂,其余同学读帮腔人。
了解剧情。
2、 积累词语(预习效果交流):
词语注释。
同学发言后,课件显示:
学科 语文 年级 教学课题 14.变
课型 讲读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石明学
上课教师
教学时间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糍粑(C i b a):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初读课文,对照范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打鼾(h oi):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抖而发生的粗重的声音。
阴霾(m S):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
盘缠(P岔ch cn):路费
鹭鸶(I U S i)又叫“鸬鹚”。
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
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打牙祭:指吃肉等荤菜。
怡然自得(y i)形容自在舒适惬意的样子。
睡眼惺忪(Xing sr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ni e):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
也作“捏手捏脚”
交流联词写话。
主要看同学写话中用词是否准确、通顺。
3、同学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剧情。
明确: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
四、精读课文
1、细读课文,选自身感受最好的情节用笔划出并说明理由。
2、同学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变脸》是一个美的综合体,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
真所谓是美不胜收,让我们慢慢的欣赏,尽情品味吧!
五、安排作业
1、把剧中的几段唱词找出来,体会一下它们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剧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2、课外阅读《变脸》全剧。
教
学
反
思
永乐中学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教学课题
14.变 脸
课型
讲读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石明学
上课教师
审核人
教学时间
能力目标
1、 整体感知,掌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抵触。
2、 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同学的戏
曲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保守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 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重点】
1、 掌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抵触。
2、 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个性化内容
一、 导语
这场戏故事情节大起大落,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 神冲击。
矛盾抵触尖锐,扣人心弦。
二、 赏析剧本的情节美
1、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点评。
2、 说话训练:要求同学用“情节美,美在
魅力。
3、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讨论: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小结:在这场尖锐激烈的戏剧抵触中,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示了他根深蒂 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示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倒霉和对 命运的无奈抗争。
导语:这场戏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的刻画,以丰富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形象。
三、欣赏形象美
1、 分角色扮演,注意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2、 请演员谈对角色的理解。
明确:
狗娃——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
个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
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
讨论: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国一直根深蒂固,联系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现在人的思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句式,领略情节的
想。
小结:
这场戏注重心理的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和感情抵触,从心灵深处显示人物性格,剧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导语:戏曲中的语言是作者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清新质朴、通俗浅显、情味十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示力和感染力。
四、欣赏语言美
1、同学自选片断品味。
2、反复读运用排比、叠问、比喻、对比、呼告等句子,体会忧伤、痛苦的凄惨心情。
讨论:体会帮腔人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人物的唱词,抒发情感、真切动人,琅琅上口,声情并茂,体现了作者丰厚的语言功力和戏曲艺术的造就。
五、课堂活动
欣赏脸谱
1、展示川剧变脸中常见的脸谱。
2、课件:播放歌曲《唱脸谱》MTV ;
六、安排作业
剧中帮腔人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请你以帮腔人的口吻,再写几句劝说水上漂的唱词。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