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PPT幻灯片

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
不旷 归课 宿、
夜 毁偷 坏窃 财、 物故
意
者参 变与 相赌 赌博 博或 索强 要行 财向 物他
人
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
性适规进 歌宜定入 舞进未法 厅入成律 等的年、 场营人法 所业不规 骂打 他架 人斗
殴 辱
读淫观 物秽看 等的、
音收 像听 制色 品情 、、 刀携 具带
由于玩游戏机输钱,阿文赊了机室老板1万多元,而且负 债数额与日俱增。老板不耐烦,拼命催他还钱。阿文心虚了, 但他不敢向父母要。走投无路之际,他绑架了邻居家的小男孩, 向其家人勒索10万元。他没有如愿以偿地拿到钱,便把小男孩 勒死了,这时他才16岁。
阿文被绳之以法,法院以绑架勒索罪判他无期徒刑。陪伴 他在高墙度过慢慢长夜的只有“悔恨”二字。
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 什么? 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1)张某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 学是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2)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属于违法。属于一般违法行 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防微杜渐, 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增强法制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 事 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为什么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三)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怎样才能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 律的事情。 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五课做守法公民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7、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什么途径?(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8、诉讼的作用、类型:(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一般违法和犯罪PPT课件

• 20世纪
90年代后,青少年犯罪率已经占到全国 刑事犯罪总数的80%以上,且有持续攀 高之势。源自: 独家披露 一位省委政法 委书记的调研报告 《法制日报》 2008/01/11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提问:小龙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 为属于犯罪?你判断的法律根据是么?
偷盗少量财物、参加赌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因为它们的违法 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性不大,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并受到拘留。抢劫出租车司机属于犯罪。因为抢劫威胁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触犯了刑法; 并承担了刑事责任,受到刑罚处罚。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
什么是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 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 违法行为。”
.
同样是违法行为,为什么有的人 要判刑坐牢,而有的人不用?
一般违法
犯罪 (刑事违法行为)
.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
区
别 联系
名称
社会危害性 触犯的法律 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 为
犯罪
相对 较小
D
.
案例分析:
村民张三和李四发生了矛盾,两人在争吵 中相互打斗起来,张三把李四打得鼻青
脸肿,张三因此被派出所扣留了一天.村 民李大娘说:“坏了,张三犯罪了!”
你认为李大娘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
本课小结:
老人们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 洞不补,大洞吃苦”。 违纪、一般违法、犯罪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 加强品德修养,不学法懂法,防微杜渐,就有 可能由犯错发展到违法犯罪。让我们要从小养 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 公民。
违法与犯罪知识点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亦称“非法行为”。
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
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
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例如:民事违法行为,如违背民事合同,民事侵权、土地违法,交通违法,发票违法,价格违法,税务违法,行政行为违法等。
行政违法行为,分为行政主体违法和行政相对人违法,前者主要指行政机关等违法行政,比如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后者主要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行为,比如你开车闯红灯。
1.刑法:含义: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2)作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犯罪的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孙某,曾多次结伙拦劫、打伤过往的外地菜贩子,共抢人民币几千元。
指的是他的行为,已经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的行为。
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犯罪的特征:1.社会危害性:行为人通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伤害2.行事违法性:即犯罪行为是刑法中禁止的行为3.应受刑法惩罚性:即犯罪是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行为人的危害行为虽属于刑法规定禁止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其社会危害尚未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程度,法律不认为是犯罪。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社会危害性大小不同。
2、触犯的法律类型不同。
从客观方面来看,构成犯罪要求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违法则是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关于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行为。
中考 道德与法治复习第6课时 遵守社会规则

29
考点梳理整合
规律方法探究
八、善用法律 1.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权益有哪些途径和方式?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 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 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 道)。
4.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 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 理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 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 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 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27
考点梳理整合
规律方法探究
七、预防犯罪 1.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 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 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前两者的必然 法律后果。 2.我国刑罚的种类。 (1)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2)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只能单 独使用)。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可 以同时使用)。
28
考点梳理整合
一般违法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是刑事违法。
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犯罪行为,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对犯罪分子应实行刑事处罚,这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得到公认。
而对一般违法行为,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总是认为其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罚,所以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其实不然,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虽然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但同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损害,所以应受到相应处罚: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况且,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补充:
只要你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就是违法行为,是就是“广义的罪行法
定原则”
主要有以下几种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个人与社会的种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①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如何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的发展对人的生活的积极影响: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⑴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⑵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⑶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⑴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⑵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⑶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发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3.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困扰和不安。
高考政治 一般违法与犯罪区分及习题汇总

一般违法与犯罪违法行为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根据社会危害程度不同,把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即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6.青少年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1)个人主要原因:无知(法律意识淡薄)、盲目模仿、报复心理、盲目从众心理、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
(2)家庭原因:父母或监护人没有做好家庭保护,没有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3)社会原因:有关部门没有做好社会保护,没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7.怎样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建议、措施)①国家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②社会有关部门要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保护;③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学校保护;④家庭中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管教;⑤青少年自身要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谨慎交友,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8.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如有关部门反映、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2)诉讼手段(即到法院打官司,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注: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又叫“民告官”)9.未成年人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青少年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一、单项选择题1.【2019江苏泰州】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以上事件警醒我们()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③不良行为有可能演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2019四川自贡市】无数事实表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轻重程度
行为种类
定义
危害性
责任
案例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
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行为
情节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
民事责任
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钱物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等
行政违法
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行政制裁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如携带危险物品、斗殴、破坏公共秩序),违反交通规则,以及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等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刑事违法
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情节恶劣,严重危害社会
刑事责任
殴打他人致其重伤甚至死亡、抢劫、绑架、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等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
相同点: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③都必须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不同点:①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和行政法律法规,而严重违法违反的是刑法;
②对社பைடு நூலகம்的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严重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严重;
③承担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和受到行政制裁,责任较轻,而严重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责任重大。
联系:①答“相同点”;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惩处、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