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铆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开题报告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铆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特别是在运动员和年轻人中更为常见。
内侧髌股韧带是一个重要的韧带,它稳定了膝关节内侧,预防了髌骨脱位。
当膝关节受到损伤或创伤时,内侧髌股韧带可能会受损,导致髌骨脱位。
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目标是恢复髌骨的稳定性,预防髌骨再次脱位。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镇痛、冰敷、物理治疗等,适用于初次、非复杂性的髌骨脱位。
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
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影响美观,因此应用范围逐渐收缩。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手术方式,具有优越的视野和较小的创伤,能够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近年来,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铆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成为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一种新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该手术方式需要运用专业的关节镜手术技术和高精准的线铆钉技术,既能够恢复受损的韧带功能,又能够使术后患者更快地恢复并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因此,探索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铆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铆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价该手术方式在恢复髌骨稳定性方面的效果。
2. 评价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肿胀、关节功能等恢复情况。
3. 评估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安全性。
三、研究方法3.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接受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带线铆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评价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1. 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
2. 患有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
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三点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 关键词 】 内侧髌 骨韧 带重建 ;关节镜 ;复发性髌骨脱位
【 中图分类号】R 6 8 7 . 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献编号】I S S N . 2 0 9 6 — 3 7 1 8 . 2 0 1 7 . 4 4 . 8 5 9 2 . 0 2
行 干预 的情 况下就 会发 生髌 骨 反复脱 位 ,对 患者 生 活质 量 过引线引入髌骨侧隧道 ,U型折返 , 自股 四头肌肌腱 内侧头 造 成严 重影响r 2 ] 。当前 临床 中主要 应用 内侧 髌 骨韧 带重 建 穿 出 ,通 过 软 组 织 隧 道 将 移 植 物 两 端 移 至 股 骨 止 点 。 若 有
侧膝 眼人 路 ,以先髌骨 关节 各 间 室顺 序 为依 据 ,对 膝关 节 形成对下肢静脉血栓 的有效预 防 :然后 0度到 9 0 。 行屈 曲活 各个 间室进行探查 。对 膝关 节 内情 况 进行 全 面检 查 ,对 是 动 ,通常在手术 后 2 8天 开展 。本 组 只接受 游 离体 取 出术 、 否有 A C L、P C L 、MC L 、L C L 、半 月板损 伤进 行 了解 ,若 存 髌骨外侧支持带松懈术 、MP F L重建患者 ,在手术 完成一个 在游 离体则将其 取 出 ,若 患者 髌 骨 明显外倾 或 外侧 支持 带 月便可完全负重 ,在术后 3 个 月可依 据具 体情 况进行慢跑等 过紧 ,在关节 镜 直视 下 针 对髌 骨 外侧 支 持 带应 用 松 懈术 。 活动 。通常在手术 5 ~ 6个月后 股 四头肌肌 力完全 恢 复 .其
1 . 3方法 保护时间进行确定 ,通常需 要 2 8天左右 。术后 3 ~5天指导 完成麻 醉后开 始手 术 ,首 先对 膝关 节骨 性解 剖标 识进 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此 时需要 依据 患者 耐受 情况 选择 进行 行标 注 ,并对 膝关节 各 个 入路 进行 确 定 ,先通 过 膝 关节 外 股四头肌等 长 收缩 、轻 度 主动屈 膝锻 炼 、直腿 抬高 ,进而
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骨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

髌骨脱 位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髌骨形态异常 、股骨外髁低
良的基 础上。无论 急性或 复发性脱位 , 手术方法不 当仍再发 ; 传 平 、 外侧 支韧带挛缩 、 内侧韧带破裂松 弛 、 高位髌骨 、 Q角增大等 统手术方式 ,大切 口,损 伤大 ,恢 复慢 。我 院 自2 0 0 9年 1 0月 因素 。 目前认为保守治疗 复发 率高 , 主张手术治疗 , 目的在于恢
重建髌骨内侧韧带治疗髌 骨脱 位 1 6例 , 先分析如下 :
2 1 ,限制髌 骨外 移发 挥 1 . 1一般资料 2 0 0 9年 1 0月 一 2 0 1 3年 1 月 收治 1 6例髌骨 内侧 韧带 是维 持稳定 的最 重要 的韧 带 [
脱位病 人 , 男 9例 , 女 7例 ; 右膝 1 0例 , 左 膝 6例 ; 年龄 1 5 — 3 7 5 0 — 6 0 %的作用。故单纯松解外侧韧带 , 不能有效恢复髌骨正常 岁, 平均 2 6 . 4岁 ; 病史 3天 一 7年 , 平 均 3月 ; 其中 1 4例有 明确 运动轨迹 。需要同时紧缩 内侧 韧带 , 并永久稳定其 张力 , 才能达 外 伤史 , 扭伤 8 例, 撞击伤 4 例, 高处坠落伤 2 例; 最少有一次脱 到纠正异常防止复发 的 目的。有学 者认 为紧缩缝合 内侧韧带即 位史 , 7例病人 明确 有右髌骨 向外脱位并 自行 复位史 , 所有病人 可达到 目的_ 引 t 对首次脱位 、 急性损伤 的患者 可达到满意疗效 ; 但 在 门诊或 自行 复 位 。术前 检查 股 四头 肌 角 ( Q角 ) 1 5 . 4 3 。± 对复发性 、 习惯性 脱位者 , 这种方法不 能对 失张力 、 慢性损 伤 的 3 . 5 7 。, 所有患者髌骨恐惧试验阳性 , 髌骨倾斜试验 阳性 。 内侧韧带持久保持紧缩后 的张力 , 往往造成 内侧 韧带再松 弛 , 而 病 例选 择 : 急性或复发性髌骨脱位 , 骺板 已闭合者 。除外 以 复发 , 导致手术失败 。而采用预张力 的 自体半腱肌 , 可提供足够 下两点者 : ( 1 ) 严重股骨外髁发育不 良者 ( 倾斜 角 ≤9 。) 及膝外翻 强大的强度恢复髌 内侧软组织 强度 , 选择等长点解剖重建 , 即能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进展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进展曹晏维,向川(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山西太原 030001) 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patellardislocation,RPD)是在第1次髌骨脱位后发生2次或2次以上脱位,或髌骨不稳的症状在第1次脱位后持续超过3个月[1]。
RPD病程越长引起的并发症越多,损害越严重。
RPD可导致髌骨及股骨软骨损伤、膝关节滑膜肥厚、骨软骨游离体及骨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2]。
同时,患肢的运动能力下降,可引起关节周围肌肉萎缩[3]。
内侧髌股韧带(medialpatellafemoralliga ment,MPFL)作为RPD最常损伤的内侧软组织结构,采用MPFL重建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逐渐被接受[4]。
Hautamaa等[5]基于生物力学的试验证明:MPFL对髌骨外移起主要限制作用,如术中仅将MPFL切断,髌骨向外侧移位将超过50%。
治疗RPD的方法多种多样,一项Fithian等[6]的研究表明治疗RPD的手术方式已超过100种。
MPFL重建术从最初的单束重建逐渐发展为与MPFL解剖结构更接近的双束重建。
Placella等[7]的解剖学试验证实,MPFL双束重建对恢复MPFL的解剖学形态效果明显优于MPFL单束重建,MPFL单束重建时由于髌骨骨折,可出现高达11%的固定失败率,这可能是由于MPFL单束重建较MPFL双束重建而言应力更为集中所致。
Mochizuki等[8]发现半腱肌腱并不能完美替代MPFL,因为其近端纤维束与股中间肌相连,远端纤维连接于髌韧带中部,并非直接连接于髌骨。
因此,MPFL术中单、双束重建均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剖重建,仅为狭义的解剖重建。
目前对于MPFL重建术中移植物种类(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及人工韧带等)、固定方式的选择(骨道固定法、缝合锚钉固定法、缝合固定法、螺钉固定法及几种方法的结合)、移植物紧张度的调节(是否在关节镜下调节、是否需要适度“矫枉过正”)、固定位置选择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
髌骨脱位论文内侧髌股韧带论文: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髌骨脱位论文内侧髌股韧带论文: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术(术ⅰ)与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术ⅱ)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效果、适应症及各自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接受术ⅰ12例,术ⅱ5例。
总结两种术式各自适应症及特点。
结论术ⅰ和术ⅱ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纠正髌股关节的病理性运动轨迹,无髌骨再脱位发生,可缓解髌前痛症状,改善髌股关节功能。
术ⅱ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
【关键词】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胫骨结节内移术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患者共17例17膝,年龄12—43岁,平均年龄19.06岁,其中男5例5膝,女12例12膝, 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术(术ⅰ)12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术ⅱ)5例。
患者均出现过两次以上髌骨外脱位,平均7.93±5.22次/人,查体恐惧试验及髌骨挤压试验均为阳性,髌骨外移度>ⅱ度。
患者膝关节正侧位片和髌骨轴位x 线片示:高位髌骨9例,股骨髁发育不良5例, q角男性平均13.6±1.14°,女性平均22.3±2.16°,髌股关节间隙不对称,外侧狭窄,内侧增宽,髌骨运动轨迹外移>5mm,存在髌骨外脱位的特点。
1.2 术前评估1.2.1 全部病例术前按照kujala髌股关节不稳定疾患专用评分表评估。
1.2.2 全部病例术前接受ficat投射法髌骨轴位摄片检查,测量参数指标主要包括:(1)适合角(ca)[6]:正常人群为-8±9°,>+16°为髌骨外侧脱位。
(2)外侧髌股角(lpa)[7]:正常人群为7.8±3.1°,按照laurin[8]的判断标准,等于或小于0°为髌骨外侧倾斜。
关节镜辅助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M r2 0 o u. 0 8 h o dt n o p t l e r it n F e ee t i — y C n I r. a . 0 7 t J 12 0 .T ecn io f ae o moa j n dMP L w r d tc dw t X r , T a d MR e i lf lo a e e h a p
陈 浩 , 黄 伟, 梁 熙, 胡 宁
【 摘要 】 目的 探讨关节镜 辅助下韧带先进加强系统 (i m n dacdri ocmetyt L R ) 1 a e t vne n re n ss m,A S 人 g a ef e
工韧带重建 内侧髌股 韧带 ( eil a lfm rli metMP L 治疗复发性髌骨脱 位 (eurn ioao f m da p tl e oa la n, F ) eo g rcr t s ct no e dl i
C N Ha HU NG We , I HE o, A i L ANG XiHU ,
( e a m n o r oadc , it fl t opt , hnqn d a U i ri , hn q g 4 0 1 , h a D p r et f t peis Fr i ie H silC o gigMei l nv sy C o gi 00 6 C i ) t Oh sA a d a c e t n n
ptl , D ) ae aR P 的临床疗效 。方法 l
我 院 自20 0 7年 3月 ~ 0 8年 7月收治 了 6例 R P 1 20 D ( 例为双 膝 ) 的患者 ,
术前行 x片 、T、 I C MR 了解髌股关节及 MP L情 况 , 中先 用关 节镜观察 髌股关 节 的对 合关 系、 F 术 运动 轨迹及 关节软骨情况 ;用 L R 人工 韧带 重建 M F A S P L;重建后关节镜检查髌股关 节对合关 系和运动轨迹恢 复情况 。 术后逐步进行膝关节 功能锻炼 , 并用 Is l na 评定 。结论 随访 6— 4个月 , 2 平均 1 月 , 3个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研究

re f e s e l f - s e mi t e n d i n o s u s t e n d o n a n d f o u r k n e e s we r e u s e d a l l o g r ft a t e n d o n .T h e me d i a l p a t e l l o f e mo r a l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临 床 论 著
・
内侧 髌 股 韧 带 重 建 术 治 疗 复发 性 髌 骨 脱 位 的疗 效 研 究
陈游 王 志杰 黄 国良 黄添隆 李安平
【 摘 要】 目的 探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 内侧髌股 韧带 的手术方法及 治疗复发 性髌骨脱 位的疗
效 。方 法 自 2 0 0 6年 6月 至 2 0 1 2年 7月 收 治 复 发 性 髌 骨 脱 位 患 者 共 4 0例 ( 4 7膝 ) , 男 1 0例 ( 1 2
J u n e 2 0 0 6 a n d J u l y 2 0 1 2 , 4 0 p a t i e n t s( 4 7 k n e e s )w i t h r e c u r r e n t d i s l o c a t i o n o f t h e p a t e l l a w e r e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a m o n g w h i c h t h e r e w e r e 1 0 ma l e s( 1 2 k n e e s )a n d 3 0 f e m a l e s( 3 5 k n e e s ) .T h e a v e r a g e a g e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股内侧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 O 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 1临床 资料 本组 1 0 例 ,男4 例 、女 6 例 ,年龄 1 5 ~3 2 岁 ,平均2 0 . 6 岁 ,左侧 3
例 ,右侧7 例,均有外伤,脱位病史,病史1 周 ~3 年,平均3 个月,术
前症 状 :有膝前部 疼痛 ,膝 关节 不稳感 ,及 “ 打软腿”等不适 ,术前 检查 ;恐 惧试验 阳性 、Q 角增大 ,髌骨 轨迹 不 良,内侧 髌骨支 持带松
果联系 。
[ 2 ] 张悦, 王惠萱, 杨光辉, 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 B 病毒感染及T h 细
胞 激 活的免疫 学分析 【 J ] . 现代检 验医学杂 志, 2 0 0 6 , 2 1 ( 1 ) : 6 6 — 6 7 . [ 3 ] 尹志华 , 叶志 中, 罗秀霞, 等. E B 病 毒与 类风 湿关节炎 的相 关性分析 [ J ] . 现代生物 医学 进展 , 2 0 0 9 , 9 ( 1 7 ) : 3 2 9 4 — 3 2 9 6 . [ 4 ] 刘金禄 , 王蕾, 何 晓峰, 等. 类风 湿 关节炎 患者血清 E B 病毒 衣壳抗 原
复发性髌 骨脱位 的病 因很 多 】 ,主要 原 因为膝 关节软 组织结构 及 解剖 结构异常 ,外伤引起髌骨 内侧 支持带损伤松 驰或断裂及 外侧支持 带 挛缩 ,而诱 发或加重髌骨不 稳、脱位 ,其 治疗 方法多样 ,主要是恢
[ J ] . 广东 医学 , 2 0 1 0 , 4 8 ( 1 0 ) : 1 2 7 7 — 1 2 7 8 . .
但上述血清学检 测不能直接反映E B 病毒、 巨细胞病毒在 人体 内的 状 况 。实 时荧光 定量P C R 法 是检测E B 病 毒 、巨细胞病 毒D N A 载量 非 常敏 感的方法 ,用 此法 检测该两种病毒D N A 载量 ,为我们分 析两种病 毒在R A中的作用提供 帮 助。在上 述两组 数据 中 ,我们 发现两组 血清 游离E B 病毒 D NA、巨细 胞病毒D N A[  ̄ H 性 检出率 无差 异 ,无 统计学意 义 。说 明E B 病毒、 巨细胞病毒 的感染 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无直接 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
方法全部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髌股支持带充分松解,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在不同屈伸角度下活动时的张力和髌骨运动轨迹,动态观察股骨滑车与髌骨的对应关系。
用两枚带线锚钉固定肌腱在髌骨内缘,肌腱另一端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在股骨内收肌结节的骨道内。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年,平均1.6年。
均无髌骨再脱位发生及关节活动度受限。
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关键词】关节镜;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
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以后髌骨反复发生脱位,病史越长,脱位次数越多,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否则将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髌骨软骨软化,骨性关节炎,关节运动功能下降等[1]。
早期矫正髌骨脱位,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过去采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但复发率较高[2]。
2000年3月~2013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开展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获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自2000年3月~2013年5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男4例,女7例。
年龄18~29岁,平均21岁,左膝4例,右膝7例。
其中8例有明显外伤史,以后多次发生髌骨外侧脱位,临床表现为活动时突然打软腿和无力,髌骨突然脱向外侧关节不能活动,能自行复位。
查体:患者均有髌骨内缘压痛,内侧支持带松弛,8例有恐惧试验阳性。
1. 2 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膝关节正侧位和髌骨轴位X片检查,Q角增大,髌股关节间隙不对称,外侧狭窄,内侧增宽。
1. 3 手术方法麻醉起效后,先用关节镜检查关节内情况,如有半月板损伤及软骨损伤等先作相应处理,关节镜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用钩刀或气化刀均可,范围上达髌骨上极2~3 cm,下达髌骨下1 cm,注意不要损伤股四头肌外侧头。
在胫骨结节内侧切口2 cm,用取腱器取半腱肌肌腱,肌腱两端用强生2号编织线编织对折成双股待用,在髌骨内侧切口3 cm,显露髌骨内缘,用咬骨钳在髌骨内缘中上部咬一骨槽1 cm,用两枚带线锚钉拧入骨槽内,将半腱肌对折端用锚钉尾端缝线固定在骨槽内,两肌腱保持一定的间距,在股骨内侧髁内收肌结节处钻一骨隧道,先用导针在股骨外侧穿出,再用空心钻钻一骨道,直径与肌腱一致,将肌腱从关节囊上方肌肉下方引出,用长针将肌腱带线端缝线自内侧骨道向外侧引出,将肌腱带入骨道,在关节镜监视下调整肌腱的张力,观察不同屈伸角度下髌骨的运动轨迹和髌股关节的对应关系,肌腱太松易再脱位,太紧影响膝关节屈曲。
调整好张力后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肌
腱于股骨内侧的骨隧道内。
紧缩缝合好内侧支持带和关节囊。
缝合好切口后加压包扎。
1. 4 术后处理术后下肢功能锻炼,带支具保护,0~4周膝关节活动度限制在伸屈0°~70°度范围内。
扶双拐不负重下地活动,4周后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至正常,支具保护8周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活动。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3.2年,平均1.6年。
术后髌骨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关节活动度均正常。
术后复查X片示髌股关节对位关系恢复正常,患者行走活动时膝关节功能正常,无弹响打软腿发生,患者均较满意。
3 讨论
复发性髌骨脱位有多种原因,下肢的骨性解剖结构异常,股骨外髁发育异常,高位髌骨,股四头肌力量不平衡,髌股支持带和关节囊的张力失衡是引起脱位的常见原因[3]。
任何使Q角增加的因素都是造成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原因,内侧髌骨韧带是内侧支持带最重要的稳定结构,外伤引起髌骨脱位髌股韧带均发生断裂,髌骨长期处于向外脱位的倾向,增加髌股关节软骨面的压应力,股骨髁和髌骨长期处于应力摩擦条件下,容易导致关节软骨退变,是骨性关节炎的常见诱因[4]。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传统方法多采取外侧松解内侧紧缩,有时需胫骨结节内移,但复发率较高,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强力增加了髌骨内侧的稳定性,可有力的限制髌骨向外脱位的发生。
如果髌骨外侧紧张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使髌骨两侧张力平衡,完全消除了髌骨向外脱位的发生。
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内缘端较宽,两束肌腱间距约1 cm,股骨内髁端较窄,此形状比较符合正常髌股韧带外形,效果较好。
关节镜可全面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面积和程度,了解膝关节髌骨的运动轨迹,对关节软骨的治疗较好,对半月板可采取相应的治疗,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在关节镜下调节肌腱的张力,可调整髌骨在股骨滑车上的运动轨迹并恢复正常,防止矫正过正或矫正不足,避免盲目性,有利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阳,郑江.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中华骨科杂志,2012,32(2):111-115.
[2] 陈游,冯颜杰.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定.中国内镜杂志,2008,11(6):578-580.
[3] 陈帅,黄华杨.单隧道异体肌腱重建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12例临床报告.中华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2012,4(2):116-119.
[4] 李智光,张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研究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4):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