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精选】

合集下载

性格与能力、气质之间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气质之间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气质之间的关系性格与能力、气质之间的关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性格、气质、能力是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中,一般会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居多,常考的形式主要有概念反选以及例子反选,即呈现一些表述、呈现一些例子,能够判断清楚体现了什么知识。

在此,我们通过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帮助大家掌握这三个概念。

一、把握考点第一步之辨概念:1.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具有独特性,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性格的核心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2.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

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

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3.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把握考点第二步之析关系: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性格与能力1.性格对一个人的能力、才能的发展,常起制约作用。

优良的性格特征能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良的性格特征会成为能力发展的障碍。

例如,认真、勤勉、严于律己、高度的责任感及强烈的事业心等往往能弥补某些能力上的不足,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即说明了勤奋的性格特征对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软弱和缺乏自信的性格,则常常是一个人一事无成的主观原因。

对事业淡漠、缺乏责任心,不仅会阻碍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使已形成的能力衰退。

例如常有这种情况:凭能力,一个人完全可以把一件事情办好,可是由于他不负责任,反而把事情搞糟了。

这表明了性格对能力有制约的作用。

2.在多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的性格特征也被巩固下来,变为定型,成为个体性格的一部分。

如很多具有特殊才能并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同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

兴趣、性格、气质、能力

兴趣、性格、气质、能力

---------------------------------------------------------------范文最新推荐------------------------------------------------------兴趣、性格、气质、能力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他(她)本人的兴趣、性格、气质及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且全面的自我分析。

根据兴趣择业在择业过程中,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具有一种强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只能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全部依据。

因为,只有把它们建立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兴趣、爱好才会获得现实的基础,也才有实现的可能。

因此,求职者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努力发展自己的专长,从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明确的针对性,确保在求职时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选择余地。

根据性格择业心理学专家认为,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

例如:理智型性格喜欢周密思考,善于权衡利弊得失,故适合于选择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职业;情绪型性格通常表现为情感反应比较强烈和丰富,行为方式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故适宜于艺术性、服务性的职业;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现为行为目标明确,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坚决果断,故多适应于经营性或决策性的职业。

1 / 4根据气质择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人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人选择了记者的职业,但生性沉稳、反应迟缓。

于是,原先理想的职业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的气质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

可见,气质不同不仅会影响一个人职业的选择,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到具体工作的成败。

(完整版)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

(完整版)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管理沟通:第四讲 气质、性格和能力

管理沟通:第四讲 气质、性格和能力

第四讲气质、性格和能力一、气质气质的概念及心理特征气质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典型而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一个人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

气质的心理特征是人们在心理活动时,或者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

即表现出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气质变化的幅度上,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和灵活性上。

气质的产生经研究证明,气质主要是遗传决定的,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人的气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短暂的消极情绪对气质影响不大,而长期的消极情绪就能使气质的不良状况增加。

例如生活的压力、长期处于威胁性刺激情境下;生活的变故、生活琐事以及心理因素等。

但是积极的情绪会对优良气质的形成造成有利的影响。

如遇到相爱的人,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领导的表扬、参加了国内以及国际上的会议受到认可等等。

气质的分类1、多血质多血质又称活泼型,生来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迅速,喜欢与人交往,脾气急躁,来的急去的快,人常说的“麦秸火”,这种气质的人动作敏捷、表现丰富、善于交际,接受新事物快,但印象不深刻,兴趣广泛,情绪不太稳定。

2、粘液质粘液质又称安静型,沉着安静、谨慎细心,但反应缓慢,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注意力难以转移,工作具有稳定性。

这种人不容易发动,但一旦发动起来就能够完成那些要求坚持不懈地努力和需要埋头苦干精神的工作。

3、胆汁质胆汁质又称为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倔强、性情急躁、易于激动、情绪反应快而强烈,情绪不稳定,是个自由主义者,性情交换比较剧烈。

4、抑郁质抑郁质又称抑郁型,行为孤僻,反应迟缓,体验深刻,感情较脆弱、情绪不易外露,善于观察到别人不易察觉的表现细微的东西。

容易激动也容易消沉、敏感而多心、呆板而羞涩。

这种类型的人人际关系往往处理不好,同事之间关系紧张,缺乏果断和自信。

作业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有哪几种类型?为什么说,人的价值观不但影响个体行为,还要影响组织行为?举例说明。

心理咨询师学习笔记24(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

心理咨询师学习笔记24(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

心理咨询师学习笔记24(能力、气质和性格-气质)一、气质概述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心理学认为,气质是由神经结构及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个体行为能量和时间方面的特点。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还是指向于内部)等方面的特征。

气质的这些动力特点,并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

也不以个体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为转移,更不决定其活动的具体方向,而是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

但他总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表现歘出来,并在一切活动与行为上表现出个人色彩,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经常会在内容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的动力特点。

例如脾气急躁的人,在上课时爱抢先回答问题,在等车时会表现出不耐烦的行为。

气质是具有先天禀赋的心理特征,但其特点是在后天环境中表现出来的。

例如:婴儿出生后不就会在心理活动和动作上表现出差异,有的婴儿多动,哭声响亮;有的安静、声微安详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气质是婴幼儿期在心理动力反应上的基本形式,是其能力、性格形成与发展的最初心理基础。

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它不为人的活动目的,动机和内容所制约,但气质也具有一定可塑性,一个人的气质,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改变。

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他心理特征也会对气质特征加以掩盖和改造。

2、气质的特征气质反映了人在心理活动及行为上的动力特征,这些气质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内向性与外向性。

(1)感受性。

气质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一般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进行定量分析。

(完整版)气质与性格

(完整版)气质与性格

气质与性格一、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气质:(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

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

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2)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02论述)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动力特点气质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性格也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二者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较大。

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

A、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

任何一种气质既可以是良好性格和突出的才能的催化剂,同时也可能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B、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用人单位利用心理学进行人才选拔。

而个人选择职业也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职业的要求。

只有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克服其不利一面因素。

C、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发展。

2.什么是性格(1)性格的定义: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2)性格的结构特性: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3)性格的类型: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为性格类型: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性格类型: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利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与儿童的成长密不可分,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的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气质、性格和能力分别指的是儿童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个体差异。

气质是指个体天生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反映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风格;性格是指在个体的基本气质基础上,通过经验教养和社会环境塑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而能力则是针对具体任务或技能的表现能力。

其次,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之一,个体通过遗传获取了一定的基因组合,这些基因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方式。

同时,家庭教养环境也是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同伴关系等也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接着,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

从婴儿期开始,儿童的气质特点逐渐显现,如活动性、适应性、情绪稳定性等。

随着儿童成长,其气质会逐渐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

儿童的能力发展则是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提高的过程,如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

同时,社会关系的发展也与儿童的气质、性格和能力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

最后,为了促进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健康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应提供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养育和教育经验。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资源。

社会应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复杂影响。

了解和关注儿童的发展特点,为其提供积极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气质、积极的性格和全面的发展能力。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收藏到新浪ViVi 收藏到365KEY 收藏到我摘【字号:大中小】更新日期:2007-4-7气质、性格与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尤为密切。

气质与性格二者有着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复杂关系。

气质的生理基础根据巴甫洛夫学派观点,就是人与高等动物中共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性格则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或气质的先天特点与神经系统在外界环境作用卜后天形成暂时的联系系统或动力定型的“合金”。

正如巴甫洛夫曾指出的那样:“一个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这是很显然的。

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与那些在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混合物了。

”所以在性格的表现上,就不可避免地要涂上各种气质的色彩,也就是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力征。

例如,同样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工作中容易表现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粘液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踏实肯干、操作精细。

同样是勇敢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可能表现为猛打猛冲,怒不可遏;而粘液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沉着应战、威武不屈。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与稳定性。

例如,对于自制力或忍耐性格的形成,抑郁质的人比较自然和容易,而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经过极大的克制和艰苦努力,形成之后也很不稳定。

然而,由于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它又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即掩盖和改造神经活动类型的特性。

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师所应具备的沉着的性格特征,在形成过程中就有可能改造操此职业的胆汁质者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原有气质特征。

同时,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

人们总是把正直、诚实、勤劳、勇敢、谦虚、认真等等看成是良好的性格特征;而把阴险、狡诈、懒惰、怯懦、骄傲、马虎等看成是不良的性格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一、性格与气质
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淆起来,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

例如,有人常说某人
的性格活泼好动,有的人性子太急或太慢。

其实是讲的气质特点,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
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2.性格与气质的
性格与气质的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

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

具体地说,二者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

例如,
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
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温柔。

其二,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黏液质的人就较困难。

其三,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二、性格与能力
性格与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两个不同侧面。

性格与能力不同,能力是决定心理活动的基本因素,活动能否进行,这与能力有关;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

性格与能力是在一个人统一实践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水平。

研究表明,两个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其中勤奋、自信心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的能
力发展较快,而懒惰、墨守成规的学生的能力就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人对工作的责任感、坚持性以及自信、自制等性格特征,都制约着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种缺陷,“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就是说性格对能力的补偿作用。

但不良的性格特征,也会阻碍能力的发展,甚至使能力衰退。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会促使相应性格特征随之发展。

例如,某学生在教师的培养和具体指导下,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然后练习写作。

经过这样长期的活动,不但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主动观察型、广阔想象型、独立思考型等性格的理智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