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高效整合2
青白江区八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世界气候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三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1)年降水量差别: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一般低于1 000毫米,热 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 500毫米以上。 (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比热带草原气候明显。 【例3]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干季和湿季之分,地面分布着大 片草原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热带季风 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热带草原气候区地表植被为热带草 原,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答案:B
1-2 3 4-5 6 7 8
(2015·山东潍坊)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载体,有网 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四幅可爱的动物图片。请根据这些动物 习性特点,完成第1~2题。
1-2 3 4-5 6 7 8
1.图片中四种动物与其生活的区域対应准确的选项是哪一项:
( )。
A.①—撒哈拉沙漠 B.②—西伯利亚北部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第1课时 河流湖泊众多 长江
一二
一、河流湖泊众多
1.外流河。 (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属于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外流区。 (2)我国外流河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的河流一般汛期 较短、有结冰期,大多流量小、含沙量大;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汛 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一二
二、长江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流经 11 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 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 河。
2.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是湖北宜昌,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是江西 湖口。
3.长江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水能资源 极为丰富。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本章整合

某人造卫星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且r<5R,飞行方向与
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在某时刻,该人造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
则到它下一次通过该建筑物正上方所需要的时间为(
A.2π(
C.2π
2
-ω0)
3
3
2
B.
D.
2π
2
+ 0
3
2π
2
- 0
3
D
)
解析 因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约为6.6R,根据卫星的运行特点知,轨道半
1.抓住两条思路
天体问题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
综合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两条。
思路 1,中心天体的表面或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
G 2 =mg0(g0 表示
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思路 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 2 =ma。
式中 a 表示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又有
。
2
(3)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由
2
G 2 =m
解得 v=
=
=
2ℎ
。
答案
2ℎ
(1) 2
2ℎ 2
(2) 2
(3)
2ℎ
三、天体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
在天体运动的问题中,我们常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a、b两物体都绕同
一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某时刻a、b相距最近,问a、b下一次相距最近或最
2
2
4π
a= 、a=ω2r、a=ωv,a= 2 、a=g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整合提升+八年级上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返回目录
17. (2023·徐州)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PVC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能
振动
演奏简单的音乐。PVC管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
同长度的PVC管,发出声音的
音调
结构不同,PVC管发出声音的
音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产生的。拍击不
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只要闹钟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钟不振动了
第10题
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钟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返回目录
11. 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
(3)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不能传声
1
2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 统计 本章整合(共35张PPT)课件

定义:散点图中的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
相关关系→线性相关
回归方程
求法: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系数 应用:已知一个变量值预测另一个变量值
专题一 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比较如下表:
类别 共同点
各自特点
联系
适用范围
简单
总体中个
随
从总体中逐个
体无差异
机抽 样
系统 抽样
分层 抽样
答案:0.02 600
专题三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为了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我们还可以通过样本数 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标准差等数字特征对总体的数字特征
作出估计.众数就是样本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值;中位数就是 把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若数据的个数 是奇数,就是处于中间位置的数;若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就是中间两个 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就是所有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用������表示;标准差 是反映样本数据分散程度大小的最常用统计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提示:分层抽样时,在各层所抽取的样本个数与该层个体数的比 值等于抽样比;系统抽样抽取的号码按从小到大排列后,每一个号码 与前一个号码的差都等于分段间隔.
解析:按分层抽样时,在一年级抽取 108×21700=4(人),在二年级、 三年级各抽取 81×21700=3(人),则在号码段 1,2,…,108 中抽取 4 个号码, 在号码段 109,110,…,189 中抽取 3 个号码,在号码段 190,191,…,270 中抽取 3 个号码,①②③符合,所以①②③可能是分层抽样,④不符合, 所以④不可能是分层抽样;如果按系统抽样时,抽取出的号码应该是 “等距”的,①③符合,②④不符合,所以①③都可能为系统抽样,②④ 都不能为系统抽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本章整合

【思路导引】第(1)题,根据三类功能区布局要求及图中各区域的区位特征
判断, 高新技术 产业区应离市中心相对 较远 ,靠近风景区,环
境优美、洁净,故为图例乙;临空产业区应以 机场 为核心,布局在机场
周边地区,故为图例丙;港口物流区应靠近 渤海 沿岸港口,故为图例甲。
第(2)题,图示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有三个区域,其中偏北部化工区靠
近 港口物流区
;偏南部化工区靠近 港口 ,偏西部化工区靠近多
条交通干线,交通便利;偏南部和偏西部两个化工区邻近 大港 油田区,
原料丰富,原有化工产业基础好,故①②正确;同一个地区内市场、劳动力、
资金和技术因素相差不大,不是化工区规划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故③
④错误。
专题二 城镇类综合题答题思路
1.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 自然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运便捷;地处 条件 沿海,海运便捷 社会经 临近公路、铁路(位于公路、铁路枢纽),交通便捷;经济发展水平高 济条件 (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 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 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的、 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 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面积要求。 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5)留有发展余地。 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2.国内城镇空间布局的解决措施 (1)建立分区中心,完善功能分区。分区是指城镇中一定的区域,可以是行 政分区;可以是以某种特色进行的分区,如北京“多中心”发展模式中提到的 各种分区;可以是规模适中的组团,以组团分区或相邻几个社区组合进行分 区。多中心共同发展可有效引导城镇经济的均衡发展。 (2)优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基础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通 信、水电煤气等),而且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科技、医疗卫生、 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功能分区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城镇 的发展方向。一要保证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在区域内的生活需 求;二要保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注重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选修3第二章章末归纳整合二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V形 三角锥形
CH4
H2 O NH3
4
2 3
AB4
AB2 AB3
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中心原子含有 化学式 孤电子对数 H2S 2 NH2- BF3 CHCl3 SiF4 2 0 0 0 中心原子结 合的原子数 2 2 3 4 4
空间构型 V形 V形 正三角形 四面体 正四面体
n=4
正四面体形
CH4
2. 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 子。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也要占据中心原
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形,
NH3分子呈三角锥形。 代表物 CO2 中心原子 无孤电子对 中心原子 有孤电子对 CH2O 中心原子结 分子类型 合的原子数 2 AB2 3 AB3 空间构型 直线形
①写出过氧乙酸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 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氧乙酸用作杀菌消毒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通过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的重要用途展示了化 学的实用性。在H—O—O—H分子中,H—O键是极性 键,O—O键是非极性键。由于H2O2分子具有图中所示的
酸 + H2O + H2O ――→ CH3COOH + H2O2
②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O—O 键,有强氧化性
学科思想培养五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分子结构
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排斥力最小。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章 导数及其应用 本章总结提升 (2)

g'(x)= − 2
=
-
,
2
,定义域为(0,+∞).
①当a≤0时,g'(x)>0恒成立,
g(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无极值.
②当a>0时,令g'(x)=0,解得x=a,
∴当x∈(0,a)时,g'(x)<0,g(x)单调递减;当x∈(a,+∞)时,g'(x)>0,g(x)单调递增,
g'(x)=f(x)+xf'(x),
()
∵f'(x)+ <0,∴当
x>0 时,xf'(x)+f(x)<0,
当 x<0 时,xf'(x)+f(x)>0.∴g(x)在(0,+∞)内单调递减.
1
∵2<ln
2<1< 2,∴g( 2)<g(ln
∵g(x)是偶函数,∴g(- 2)=g(
故选 B.
1
2)<g(2).
见的类型有两种:一类是求“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此点一定为切点,易求
斜率进而写出直线方程;另一类是求“过某点的切线方程”,点(x0,y0)不一定
0 -1
是切点,可先设切点为Q(x1,y1),由
=f'(x1)和y1=f(x1),求出x1,y1的值,再转
0 -1
化为第一种类型.
变式训练1(1)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设f'(x)是f(x)的导函数,则f'(xA)与
解 f(x)的定义域为R,f'(x)=2e2x+(1-2m)ex-m=(2ex+1)(ex-m),
7-2本章复习课(二)——归类探究-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高效学习(浙教版)(原

本章复习课(二)——归类探究类型一人的感觉典例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分别描述了诗人的哪一感觉(▲)A、听觉和视觉B、嗅觉和视觉C、触觉和味觉D、嗅觉和听觉变式1湖州自古以来盛产好茶。
顾渚紫笋、安吉白茶、三癸雨芽、莫干黄芽为湖州四大名茶,它们味醇形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在(▲)A、大脑皮层B、鼻腔C、舌头D、口腔类型二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典例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髙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变式2 如图所示为乐器——拇指琴,下列关于拇指琴的说法正确的是(▲)变式2图A、清脆的拇指琴声是由金属片的振动产生的B、同一琴键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声的音调不同C、拨琴时,用力越大,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琴声能判断琴键是否松动,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类型三耳的结构与功能典例3下列有关耳的叙述,正确的是(▲)A、耳中的鼓膜有产生振动、放大声音的功能B、听小骨在耳蜗中,它的作用是将信息传入大脑C、耳蜗中的液体是产生听觉的地方D、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变式3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耳的结构没有损伤。
“失聪”的原因可能是(▲)A、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损B、耳膜受损C、耳蜗受损D、以上都有可能类型四光的传播典例4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式4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导引
答案:
(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
资源)(答出三项即可) (2)旱地 (3)BCD (4) 自然因素:①降水 ( 强度 ) ;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 增大
④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 )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 (增 加地表植被覆盖 );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 调整产业结构。
栏目导引
2.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 阿斯旺大坝始建于 1960 年,历时 10 年,耗资 10 亿美元。坝 高111米,大坝以上形成库容1 640立方米的纳赛尔水库。大坝工 程的经济效益是:①保证了尼罗河下游约 477万公顷农田常年灌
溉,使埃及盆地由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或三熟;②防止了水
灾和旱灾,节约了一笔防洪开支;③水电站装机容量 210 万千 瓦,年发电量约占 20 世纪 80 年代埃及总发电量的一半;④水库 养鱼,每年增收水产品2.5万吨;⑤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长江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棉、油、肉和水产品生产基地。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 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在丰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长 江中游地区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 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长江中游最大的问题是洪水。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首先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3.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 主要有:①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 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②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 而迁往地中海北部;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
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不断后退。
点评 修建大坝肯定是有利有弊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1)分析图甲,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 响。 (2)依据资料和图乙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
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带来
的问题及其采取的治理措施,对我们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的 能力要求较高。第 (1)题,根据图中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利 用方式,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影响时,要从水土流
是自然因素。中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
不畅,而且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 且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致使地表覆盖植被减少,水土流 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 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的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 泄洪能力降低。加上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 蓄洪峰的能力削弱,从而造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1933 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
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 ( 图 乙 ) ,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 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 20 世 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失、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几个方面进行。第(2)题,要注意从材
料和图乙中提取信息,如材料中提到的水电开发,图中的大坝 和船闸、港口等事物,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答案:
(1)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
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 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 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
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
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 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 劣势。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 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 地范围较小,因此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 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
是弊大于利,需要总体评价。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
清水秀,森林繁茂。 19 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 用强度加大(图甲),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 断攀升。到 20 世纪 30 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 水平的45%。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
的掌握情况;考核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
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 理学科的综合性。第(1)题据甲图图例可知当地水资源、矿产资 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高低落差大,包括我国横断山区在 内,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第(2)题,据乙图可
知,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
据丙图可知,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 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第(3)题,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流
水侵蚀加剧。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湿度减 小,肥沃的表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流失的土壤在河道、湖 泊淤积使其泄洪能力降低,可能引发水旱灾害。植物种类增长 应该是生态环境改良的结果。第 (4)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
然因素:①降水 ( 强度 ) ;②地形坡度; ③ 土质条件; ④ 植被状
况。第(5) 题,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对策是恢复自然植被,具体 措施: ① ( 封山育林 ) 保护植被; ② 退耕还林、还草 ( 增加地表植 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④实施生态移民; ⑤调整产业 结构。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1.长江各段综合开发的重点 长江上游地区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资源。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 上游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坡度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频繁。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森林植被,引
局面。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是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一
方面,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 的调蓄容量;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此 外,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 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1.河流及流域特征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全长6 670千米,流 域面积287万平方千米,阿斯旺至开罗段穿越沙漠,形成一条绿
色的走廊。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水的定期泛滥从事耕种,创造
了古埃及文明。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2)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 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 和梯级开发。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通 过发展来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有:耕地被大量占用、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 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
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________。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多
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河流,人 们在许多河流上建起了大坝。可是大坝的修建影响了河流的自
然过程,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尤
其是建设超高型大坝,人们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那么,在河 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们以阿斯旺大坝为例,进行分析。
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珠江三角
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说明: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
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 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加之缺乏合理 的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栏目导引
材料二
见乙图。
材料三
见丙图。
工具
湘教版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